正文

第五章 作法

吳梅講詞學 作者:吳梅 著


第五章 作法

作詞之法,論其間架構造,卻不甚難,至于擷芳佩實,自成一家,則有非言語可以形容者。所謂能與人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也;有一成不變之律,無一定不易之文。南宋時修內司所刊《樂府混成集》,巨帙百余,周草窗《齊東野語》稱其古今歌詞之譜,靡不備具,而有譜無詞者,實居其半。當時詞家,但就已定之譜,為之調高下、定句讀、葉四聲,而實之以俊語。故白石集中,自度腔皆有字譜,其他則否,非不知舊詞之譜也。蓋是時通行諸譜,完全無缺,作者按譜以下字,字范于音,音統(tǒng)于律,正不必瑣瑣繕錄也。(此意余別有考訂,今省。)是以在宋時多有譜而無詞,至今則有詞而無譜,惟無譜可稽,斯論律之書愈多矣,要皆扣槃捫燭也。余撰此篇,亦匠氏之規(guī)矩耳。律可合,而音不可求,余亦無如何焉。

(一)結構 詞之為調,有六百六十余,其體則一千一百八十有奇。學者就萬氏《詞律》按律諧聲,不背古人之成法,亦可無誤。惟律是成式,文無成式也,于是不得不論結構矣。全詞共有幾句,應將意思配置妥帖后,然后運筆。凡題意寬大,宜抒寫胸襟者,當用長調。而長調中就以蘇、辛雄放之作為宜;若題意纖仄,模山范水者,當用小令或中調。惟境有悲歡,詞亦有哀樂。大抵商調、南昌諸詞,皆近悲怨;正宮、高宮之詞,皆宜雄大;越調冷雋;小石風流,各視題旨之若何,以為擇調張本。若送別用《壽樓春》,皆毫厘千里之謬。(《南浦》系歡詞,《壽樓春》為悼亡。)此擇調之大略也。至每調謀篇之法,又各就詞之長短以為衡。短令宜蘊藉含蓄,令人得言外之意,方為合格。如李后主詞“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不說出苦字;溫飛卿詞“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不說出別字,皆是小令作法。長調則布置須周密,有先將題面說過,至下疊方發(fā)議論者,如王介甫《桂枝香》《金陵懷古》;有直賦一物,寄寓感喟者,如東坡《水龍吟》《楊花》,而憑高念舊,棖觸無端,又復用意明晰,措詞嫻雅者,莫如草窗《長亭怨》《懷舊》。詞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