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群歌互答

詩騷百句(國文課) 作者:邵毅平 著


群歌互答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之。

(《周南·芣苢》)

注釋:

采采:采了又采。

芣苢(fúyǐ):車前子。

薄言:語氣詞。

有,掇,捋:采摘。

袺(jié),(xié):兜裝。

今譯:

采采車前子,采呀采些來。采采車前子,取呀取些來。

采采車前子,掇呀掇些來。采采車前子,捋呀捋些來。

采采車前子,兜呀兜些來。采采車前子,裝呀裝些來。

這是婦女們在田野里采摘車前子時唱的歌。此詩采用了完全的疊章形式,而且全詩三章十二句,中間只換了六個動詞,不但寫出了采摘的全過程,而且通過不斷重復(fù)的韻律,表現(xiàn)出生動活潑的氣氛,似乎有一種合唱、輪唱的味道。正如清人方玉潤所說的:“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余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xù)?!保ā对娊?jīng)原始》)又如近人聞一多所說的:“揣摩那是一個夏天,芣苢都結(jié)子了,滿山谷是采芣苢的婦女,滿山谷響著歌聲。”(《匡齋尺牘》)這么說也許多了一些想象,但疊章形式的美感,的確是很動人的。

但自四言詩衰微以后,疊章形式就漸被捐棄,只能偶爾見到了。如漢代張衡的《四愁詩》,是一首楚歌風味的七言詩,其中就使用了疊章形式。倒是在現(xiàn)代詩歌或流行歌曲中,常可見到疊章形式。如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全詩共六段,每段四行,首三行重復(fù),只換第四行,即是疊章形式的現(xiàn)代運用,也許是效仿《詩經(jīng)》的。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在夢的輕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她的溫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甜美是夢里的光輝。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她的負心,我的傷悲。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在夢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我是在夢中,/黯淡是夢里的光輝。

后人戲仿《芣苢》,而撰“點點蠟燭”,聞?wù)呓^倒:“點點蠟燭,薄言點之。剪剪蠟燭,薄言剪之(剪去其煤)?!保ㄔ丁峨S園詩話》卷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