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床坦腹
“東床坦腹”今代指女婿。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聞來覓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p>
溯源
王羲之,字逸少,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縣)人,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出身于貴族家庭,祖父王正,曾任尚書郎;父親王曠,任淮南太守;伯父王敦,任太尉;伯父王導,則是東晉著名的宰相。因此,王家與很多當朝重臣都有來往。
王羲之二十歲時,有個太尉郗鑒希望與王家結為親家,于是就派門生到王導家選女婿。
當時人們聯姻講究門第等級,王家的子弟聽說太尉家將要來提親,都打扮整齊,聽從王導的吩咐,聚集在東廂房中,希望被選中。只有王羲之,雖然不得不聽從伯父之命,但絲毫不以為意,隨意地袒露著肚皮躺在東邊的竹榻上,一手拿著燒餅吃,一手在竹席上比劃著。
門生回到太尉家后,把看到的情況報給了郗太尉。當郗太尉知道東榻上有一個王家子弟,絲毫不顧形象而食的時候,立刻知道他便是時人所傳的那個書法傳神的王羲之,他不禁拍手贊嘆道:“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 庇谑?,郗鑒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
后來人們也用“東床坦腹”、“東床嬌婿”、“東床嬌客”來指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