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阿堵物

中華典故故事 作者:《書立方》編委會 編


阿堵物

西晉時期一些自命清高的士族階層人士恥于言錢,稱錢為“阿堵物”。后來“阿堵物”逐漸成為錢的別稱,含有諷刺的意味。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guī)箴》:“夷甫晨起,見錢閡行,呼婢曰:‘舉卻阿堵物。’”

溯源

西晉時期,文人士子崇尚悠閑的生活,都恥于談錢。王衍是西晉時期“竹林七賢”中王戎的堂弟,外表清明俊秀,風姿安詳文雅,崇尚清靜超脫,也是當時所謂的“品行高尚”人士。據(jù)說王衍從不談“錢”字,同時他也不喜歡周圍的人談錢,他認為凡是與賺錢有關(guān)的行為都是粗俗的事情。

有一次,他的妻子想試試他的虛實。于是,妻子就趁他熟睡時,讓丫鬟在他的周圍都擺上錢,使他不能下床行走。王衍醒來后,見到自己床下到處都是錢,阻礙了他的行動,他便喊丫鬟:“拿開這些東西!”

“阿堵物”一詞從此就流傳開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