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 瘋狂貝索

青年斯大林(耶魯撒冷三千年作者經典之作) 作者:[英] 西蒙·蒙蒂菲奧里 著;徐展雄 譯


2 瘋狂貝索

面對醉酒的貝索,索索害怕極了?!拔业乃魉魇莻€敏感的孩子,”凱可回憶道,“每當他聽到門外傳來他父親吧啦吧啦的歌聲,他便會立刻跑到我懷里,問我他能否去鄰居家待著,直至他父親入睡?!?/p>

瘋狂貝索甚至為了能喝上一口酒把自己的皮帶給賣了——多年之后,斯大林曾解釋說:“格魯吉亞人只有在陷入絕境時才會賣皮帶?!眲P可越來越恨貝索,便也越來越溺愛索索:“我總是用羊毛圍巾把他包起來,讓他不至于受寒。他也很愛我。當他看到他那醉醺醺的父親時,他的眼里總會滿是淚水,他的嘴唇變成紫色,他緊緊摟住我,乞求我把他藏起來。”

貝索對凱可和索索都很粗暴。兒子是格魯吉亞男人的驕傲,然而,當“索索是雜種”的謠言滿天飛時,這個兒子卻成了貝索最大的恥辱。有一次,貝索狠狠地把斯大林扔在了地上,以至于在之后的好幾天里,他的尿里都帶著血?!斑@個男孩遭受了沒有緣由的毒打,可正是這一遭遇讓他變得和他父親一樣冷酷無情。”斯大林的同學約瑟夫·伊利馬什維利在其回憶錄中說。青年達夫里舍維也記得,凱可“用母愛保護他,不讓他遭受任何苦難”,而貝索則“把他當作一條狗,毫無緣由地打他”。

當索索害怕地藏起來時,貝索會吼叫著四處找他?!皠P可的小雜種在哪兒?藏在床底下嗎?”凱可會竭盡全力阻止他。有一次,索索跑到了達夫里舍維家,他的臉上全是血,他哭著喊道:“救命??!快來!他要殺了我媽媽!”這位警察趕緊跑到朱加什維利家,他發(fā)現(xiàn)貝索快要把凱可掐死了。

貝索的暴行無疑對4歲的索索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凱可記得索索很早就已經學會頑強地抵抗他的父親。他是在自己家中學會使用暴力的。有一次,為了保護凱可,他朝貝索扔出了一把刀。索索從小就好斗,愛鬧事,他是如此難以控制,以至于即便是溺愛他的凱可也必須采用體罰的手段來管教他。

“那些沒有朝她丈夫揮出去的拳頭施加在了她兒子身上。”一個認識他們家的猶太女人說。據斯大林的女兒斯維特蘭娜回憶:“她經常抽他?!?0世紀30年代,斯大林回去看行將就木的凱可,他問她為什么要打他?!斑@對你沒有害處?!彼卮鸬?。然而,真的如此嗎?心理學家相信,暴力會傷害兒童,它當然不是表達憐愛的方式。很多兒童都有過被酗酒的父親虐待的經歷,在他們成年之后,他們會重復父親的命運:酗酒,對孩子和妻子施以暴力。但是,這不意味著他們人人都會成為殘酷的人。進而言之,施加在童年斯大林身上的家庭暴力或許對他的人格產生了影響,但這不是他所接觸到的唯一的暴力。

他們家很快就變賣了斯大林出生的那所房子,變成了流浪者。在接下來的10年里,他們換了9個不同的住所,在壓抑的出租房里聊以度日。斯大林的童年顯然并不安穩(wěn)。凱可帶著孩子搬到了她兄弟家,但貝索答應她,自己會改變,并把她接回來??墒?,貝索“無法戒酒”,而凱可則搬進了神父恰爾克維阿尼家。

凱可發(fā)現(xiàn)小索索正在悄然變化:“他變得很內向,經常獨處,不再喜歡出門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兒。他說他想讀書。我想把他送去學校,可貝索不答應?!必愃飨胱屗勾罅謱W做鞋。1884年,貝索剛想把手藝傳給索索,索索卻病倒了。

那一年,天花肆虐了整個哥里地區(qū)。凱可“聽見每個家里都傳來哭聲”。她最敬愛的庇護者雅科夫·葉格納塔什維利“在一天之內失去了三個珍愛的孩子。這個可憐的人兒悲痛欲絕,幾近瘋狂”。葉格納塔什維利的另外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活了下來。現(xiàn)在,凱可和“雅科夫教父”又有了喪子之痛這一共通點。凱可精心照料著得了天花的索索。第三天的時候,索索發(fā)起了高燒。青年斯大林繼承了他母親的雀斑和紅褐色的頭發(fā),現(xiàn)在,他的臉上和手上又留下了天花的印跡。因此,他得到了“喬普拉”(意為“長痘瘡者”“疤面”)這一綽號,而這一綽號也是他后來在奧克瑞納中的代號。但他終究還是活了下來。母親欣喜若狂,可她的命運卻就此急轉直下——貝索離她而去了。

“照顧好孩子?!必愃髁粝乱痪湓挶悴回撠熑蔚仉x開了。斯大林回憶說,貝索甚至要求凱可做洗衣工,并把賺來的錢給他?!坝卸嗌賯€夜晚,我都以淚洗面!”凱可回憶,“我不敢當著孩子的面哭,因為我怕會影響到他。‘斯大林’會抱住我,害怕地盯著我的臉說:‘媽媽,不要哭,不然我也要哭了?!裕铱刂谱∽约?,笑著吻他。然后,他就會問我要書看?!?/p>

雖然凱可失去了經濟來源,她還是決定把索索送去讀書——索索是他父母兩個家族中的第一個讀書人。凱可“總是希望他能成為主教,因為曾經有個主教造訪過第比利斯”,她“當時對他充滿崇敬之情,盼望能多看他幾眼”。每當貝索酩酊大醉地回來找她時,他總會反對她的計劃:“你想讓索索讀書,除非先把我給殺了!”他們開始吵架。凱可說:“只有孩子的哭聲才能讓我們停下來?!?/p>

貝索對酒精的依賴無疑讓他更加病態(tài)地被嫉妒心折磨??墒?,有關他妻子無視其作為格魯吉亞男人的尊嚴并公然出軌的謠言無疑加速了他的崩潰。凱可的困境自然眾人皆知:葉格納塔什維利、恰爾克維阿尼神父和達夫里舍維警長都以各自的方式幫助了她。即便是達托——貝索鞋匠作坊里的好心學徒——也曾照料過斯大林。“二戰(zhàn)”時期,達托曾遇到過斯大林,并和他回憶了這段往事。有一次在大街上,一個俄國人辱罵瘦小的索索是“蝗蟲”。達托打了那個俄國人,并因此被逮捕了。可法官一笑了之,而這個家的庇護者葉格納塔什維利因此“請俄國人吃了一頓大餐”。

凱可的生活分崩離析。貝索的生意越來越差,即便是達托也不得不離開,成立了自己的作坊。“我10歲的時候,”1938年斯大林回憶道,“我父親失去了所有,變成了無產階級。他總是說自己走了背運?!辈贿^,他又開玩笑說:“他變成了無產階級,于是,他的背運反而成了我的好運!不過,當我還是10歲的時候,我可還沒意識到這一點!”

達夫里舍維聘用凱可來作女傭。她還成了葉格納塔什維利一家的洗衣工,她總是待在他們家里,索索也經常在他們家吃飯。據凱可回憶,葉格納塔什維利和他的妻子瑪利亞姆都很愛索索,瑪利亞姆會給他們很多吃的?;蛟S凱可和葉格納塔什維利之前并沒有發(fā)生過什么,可現(xiàn)在,兩人的關系則被坐實了。“我們家之所以能活下來,完全是因為他,”凱可說,“他有自己的家庭,卻總是幫助我……說實話,我覺得很不安?!?/p>

恰爾克維阿尼神父支持她讓索索接受教育。恰爾克維阿尼年長的孩子們正在教幼子們學俄語,凱可請求神父讓他們捎帶上索索。她感覺到,索索是個聰明的孩子。有一次,恰爾克維阿尼的小女兒無法回答她兄長提出的問題,可斯大林卻回答出來了。日后,斯大林曾吹噓說,自己學會讀寫的速度比那些年長于他的孩子還要快,以至于不久之后他便開始負責教那些比他大的孩子?!八魉髯x書這事必須嚴格保密,”恰爾克維阿尼的兒子科捷回憶,“因為貝索叔叔一天比一天兇,他總是威脅我們說:‘不要毀了我的兒子,否則我跟你們沒完!’他會扯著索索的耳朵,把他拉到鞋鋪??墒?,一旦父親離去,索索便會跑回來加入我們,關上門學習起來?!蓖瑫r,達夫里舍維也讓索索和他的兒子一起學習。

凱可年輕貌美,貝索瘋狂暴力,難怪所有人都想幫助凱可。她想讓索索成為主教,所以索索得去讀教會學校??蓪W校只接收神父的孩子,她必須蒙混過關。據說,恰爾克維阿尼神父做證說索索的父親是個助祭,這才讓索索得以入學。但這條軼事不見于任何檔案記載。我們無從知曉,他是否曾在學校領導耳邊暗示過自己或其他有罪的神父才是索索的生父。是否是因為這件事才讓斯大林聲稱自己的父親是個神父呢?

索索參加了入學考試??荚嚳颇坑衅矶\文、閱讀、算術和俄文。他的成績優(yōu)異,學校直接讓他去讀了二年級。凱可“欣喜若狂”,可是,已經失去工作能力的貝索卻“憤怒無比”。

瘋狂的貝索砸碎了葉格納塔什維利酒館的窗戶。凱可跑去向達夫里舍維求救,結果,貝索公然在大街上用鞋匠的工具攻擊這位警長。反諷的是,對于侏羅利市長而言,這件事卻成為了“警長是索索生父”的證據。然而,達夫里舍維并沒有逮捕瘋狂貝索。據他兒子說,他只受了點輕傷,而他的確和“十分漂亮的”凱可有曖昧關系,他總是“十分關愛索索”。達夫里舍維只是命令貝索離開哥里。于是,貝索在第比利斯的阿德爾漢諾夫鞋廠找到了一份活兒——那里正是他開始的地方。貝索會時常想念索索,他會寄錢給凱可,請求她原諒。凱可同意過幾回,但兩人再也無法和好如初。

斯大林的父親因斯大林失去了作為一個格魯吉亞騎士,甚至是作為男人的尊嚴。在崇尚榮耀的格魯吉亞,這幾乎等同于被判了死刑?!八兂闪税肴税牍??!眲P可說。他也變得自暴自棄。他從凱可和索索的生命中消失了,卻從來不曾遠離。

庫利亞娜夫姐妹剛在哥里開了一家婦女服裝店,凱可在她們的工作室找了一份正經工作。她在那里工作了17年。她開始自己賺錢養(yǎng)家,試圖“確保孩子幼小的內心不被悲痛所傷”——“我會給他一切”。

她希望他會成為一位格魯吉亞騎士,而在此之后,斯大林從某種意義上實現(xiàn)了她的夢想——他成為了工人階級的騎士。他曾給晚年時的她寫過一封信。信中寫道:“一個堅強的男子必須時刻無所畏懼?!彼X得自己更像凱可,而非貝索。斯大林“愛她”,他的女兒斯維特蘭娜說:“雖然她經常狠狠地打他,他依然愛她,喜歡講關于她的事。父親愛我,他告訴我這是因為我長得像他母親?!比欢?,他開始漸漸和凱可疏遠了。

貝利亞的兒子聲稱,斯大林“不愛他母親”,還有些人——主要是格魯吉亞人——說他罵她是“妓女”。不過,這些都是企圖把斯大林妖魔化的敵對謠言。心理學家說凱可“結合了圣女和妓女的特性”,這可能給斯大林造成了困惑,并讓他在此后對性感女性產生疑心。

他對凱可世俗的那一面感到震驚嗎?他接受那些保護凱可的男人嗎?成年后的他的確變得過分謹慎多疑,但很多人成年后都會發(fā)生這種變化。我們所能確定的只是,他成長于一個嚴格的、虛偽的、尚武的文化環(huán)境——可是,作為一個年輕的革命者,他在性事方面卻是相當隨意的,甚至是無所顧忌的。

據伊利馬什維利——他和索索及凱可都相熟,是一個頗有見地的證人——說,索索“只愿為一個人獻身,那就是他的母親”。然而,他們之間的隔閡卻越來越大。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凱可無所不言,并且說起話來帶有嘲諷色彩。貝利亞的兒子曾說起她“從不猶豫對任何事情發(fā)表意見”,以及她希圖控制斯大林的欲望。她對他的愛,正如他對自己兒女和朋友的愛,是令人窒息的。母親和兒子過于相像正是問題的根源。不過,斯大林也以自己的方式體認了母親灼熱的愛。在“二戰(zhàn)”期間,他曾和朱可夫元帥聊起過她。他笑著聊起凱可對自己的溺愛,說她直到他6歲之前,都不曾讓他在眼前離開過半步。

1888年晚些時候,10歲的索索興高采烈地入學哥里教會學校。這所學校位于新建的火車站邊上,是一棟漂亮的兩層樓紅磚建筑。雖然凱可的生活十分艱辛,她依然竭盡全力確保索索不被那些富裕的神父之子瞧不起。相反,在全校150位學生中,索索的穿著是最考究的。

因此,即便是在幾十年后,那些學生們依然記得斯大林第一天入學時的樣子?!霸诒姸嗤瑢W里,我看到了一個陌生男孩。他穿著長及膝蓋的阿卡路奇(格魯吉亞人的正式外套)和嶄新的高筒靴,系著寬大、緊實的皮腰帶,頭戴尖頂帽,上了漆的帽舌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后來成為索索朋友的瓦諾·克茨霍韋利回憶道,“他又瘦又矮,穿著緊身褲和靴子,上身是一件打褶的襯衫和一條圍巾?!彼€背著一只“紅色印花棉布書包”。瓦諾著實吃了一驚:“整個班里,甚至整個學校里都沒人穿得像他那樣。同學們都好奇地圍在了他身邊。”這個家境最貧寒的孩子卻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成為了哥里的小明星。那么,到底是誰為這身漂亮衣服買了單呢?神父、酒館老板和警察肯定給了份子錢。

斯大林雖然穿得漂亮,但慘痛的童年讓他顯得格外強硬。“我們都害怕他,避免和他接觸?!币晾R什維利說,“但我們對他很感興趣?!币驗樗砩嫌蟹N獨特的“成年人的味道”,而他又總是“特別熱情”。他的確是個奇怪的孩子,當他高興時,“他會以最古怪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他會打響指,大聲喧嘩,單腿跳來跳去!”無論是吹捧斯大林的文字,還是詆毀他的論述,所有涉及其童年的回憶錄都一致同意,即便是在10歲的時候,斯大林已然是個特立獨行的人了。

就在這一時期,或許是當他剛剛開始讀書時,他又險些喪命黃泉?!澳翘煸缟?,我送他去上學時他還好好的,”凱可回憶道,“可是,那天下午,等他們把他送回家時,他已經不省人事了?!彼诖蠼稚媳获R車撞了個正著。男孩們喜歡玩“捉小雞”,他們會在馬車奔馳而過時一把抓住它的車軸。或許斯大林正是因此受的傷。可憐的母親再次“害怕得快要瘋掉了”,不過,醫(yī)生免費治愈了他——或許是葉格納塔什維利偷偷付了錢。在斯大林的回憶里,凱可甚至還請來了一個江湖郎中,此人在平日里是個理發(fā)師。

他已然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了:他的腳趾相連,臉上有痘瘡,還被傳言是個雜種。而這次和死神擦身而過的經歷讓他變得越發(fā)古怪,也越發(fā)多疑而又內向。事故對他的左臂造成了永久性的創(chuàng)傷,這意味著他再也不可能成為理想中的格魯吉亞斗士了——據他自己說,他再也無法正常跳舞,不過,他依然可以打架。另一方面,殘疾也讓他免于“一戰(zhàn)”的征兵,他不會死在戰(zhàn)壕里了。但凱可所擔心的卻是這位未來主教的前途。她問他:“兒子,當你成為主教后,你的手怎么能握住圣杯呢?”

“別擔心,媽媽!”索索回答,“我的手臂在我成為神父前就會痊愈,到了那時候,我連整個教堂都舉得起來!”

哥里完全是一片處于沙皇統(tǒng)治之外的法外之地,“捉小雞”根本不是男孩在街頭會遭遇的唯一危險。于是,優(yōu)等生斯大林過上了雙面人生——他是唱詩班的歌手,也是街頭孩子王;他是穿著考究的、母親的乖寶寶,也是淘氣鬼。

恰爾克維阿尼神父的兒子科捷回憶說:“每一天,不是有人把他給打了,讓他哭著跑回了家,就是他把別人給打了?!备缋锞褪沁@樣一座暴力之城。

  1. 斯大林不會對妻子或孩子動粗,但他依然是個“具有毀滅性”的丈夫和父親。他的兩任妻子都早逝,他至少得負部分責任。他沒有與自己的非婚生孩子相認,不理自己的兒子雅科夫長達15年,之后又恐嚇他。他的第二任妻子給他生了兩個孩子,次子瓦西里和女兒斯維特蘭娜。他過度提拔了瓦西里,結果反而導致他的毀滅。他有時會打瓦西里耳光,然而,其結果便是,他的兒子變成了一個無法無天、不可控制的小獨裁者。瓦西里成了無可救藥的酗酒者,這或許是繼承了貝索的基因。斯大林倒是很愛他的女兒斯維特蘭娜,但那也僅僅局限于斯維特蘭娜小時候。他曾經打過她一巴掌,那是因為當時還未成年的她和一個40歲的已婚男子偷情。如想了解斯大林的第二次婚姻及其后代的命運,請參見本人的《斯大林:“紅色沙皇”的庭院》。
  2. 50年之后,當斯大林于1940年讓葉格納塔什維利的后代邀請達托前來莫斯科團聚時,他依然是個鞋匠。參見本書尾聲。
  3. 這個學校至今仍存在,并于2006年進行了翻修。在赫魯曉夫于1956年去斯大林化之前,學校門口還樹立著一塊碑,其上銘文為“偉大的斯大林于1888年9月至1894年7月在此教會學校學習”。
  4. 這是彼得·卡帕納澤對斯大林的回憶??ㄅ良{澤是他在這時期的密友,在此之后,兩人也一直維持著朋友關系。20世紀30年代,卡帕納澤出版了一本回憶錄,其中對斯大林充滿溢美之詞,不過,上述這段回憶卻在正式出版的版本中被刪去了——筆者是在該書原稿中找到這段文字的。
  5. 關于左臂殘疾到底是怎樣造成的有很多說法:被雪橇撞了,先天殘疾,童年時因病感染,和人摔跤受傷,在基亞拉因一個女人和別人起了爭執(zhí),被馬車撞傷,被父親打殘——所有這些(除了先天殘疾)都緣于斯大林本人。殘疾的緣由說不清道不明可能是因為斯大林遭受過兩次創(chuàng)傷:其一是目前所敘的這次,發(fā)生在斯大林剛入學時(據凱可的說法),或在斯大林6歲時(根據之后的健康報告),它所造成的傷害可能沒那么嚴重,但其影響直至斯大林成年后才顯現(xiàn);另一次則發(fā)生在不久之后,那次的傷比這次嚴重得多,斯大林不得不前往第比利斯接受治療——事故造成了腿部殘疾。凱可寫回憶錄時已80歲了,她貌似把兩起事故混淆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