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溫度計(代序)
陶方宣
《張愛玲與胡適》的寫作靈感起源于一次訪談,聽到朋友的建議眼前一亮,把張愛玲和胡適放在一起多么諧調、多么熨帖,他們是東西方文明碰撞交匯孕育出的一對“金童玉女”。
表面上看,這個世界千奇百怪,但是所有的奇怪都源自我們對事物內(nèi)部的一知半解,所有的千奇百怪其實都有著它的來龍去脈。也就是說,千奇百怪背后,其實都隱藏著一種邏輯上的合情合理。真正的違反規(guī)律的奇怪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這是天地定律——就好比民國時代出現(xiàn)了張愛玲、胡適這樣離經(jīng)叛道的人,為什么他們早不出現(xiàn)晚不出現(xiàn),偏偏要在民國時代的上海和北平出現(xiàn)?是因為時候到了,或者說火候到了,歷史已經(jīng)掀開嶄新的一頁,李世民或武則天不可能再現(xiàn),李蓮英或慈禧也絕無可能借尸還魂,他們的死亡是專制歷史的消亡,我們終于在腳下這片土地上,看到張愛玲的摩登旗袍或胡適之的筆挺西裝,這一天遲早要出現(xiàn),就像張愛玲和胡適之不出現(xiàn)也會出現(xiàn)陶愛玲或江適之一樣——原因其實很簡單,歷史的走向也就是文明的走向,漫漫寒冬的盡頭,肯定是鳥語花香的春天。
人類歷史其實一直與氣候、地理密切相關,中國大地西高東低,西北風年復一年地勁吹,像一把揮舞在上帝手中的大掃帚,碎石、砂粒吹不走,就近形成大戈壁大沙漠。而那些細如面粉的黃塵,則被吹上萬米高空,最后降落成泥土,形成了一片浩大無邊的黃土高原,黃河從中穿過,被染得一片渾黃,就成了一條咆哮猙獰的黃龍。大量泥沙沉淀淤塞河床沖毀堤堰,大片大片城池毀滅人民夭亡,黃河成為黃禍為非作歹,讓歷朝君王膽戰(zhàn)心寒。而要治理這條殘暴的河流,僅憑占據(jù)某一河段的偏安小國是無能為力的,非得有個鐵腕暴君,非得有個集權、暴政的封建帝國——民族歷史就這樣被浩浩北風、被滾滾黃河所圈定,是命中注定的定。
中國人就這樣在一片漆黑的隧道中昏睡,這一睡就睡了五千年——當然,它也形成過濫觴的農(nóng)耕文明,現(xiàn)在成為廢都的長安城,當年就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會,它聳立在絲綢之路起點,與古羅馬一道在遠古的天宇下并駕齊驅遙相輝映,吸引著全人類的目光??墒?,古羅馬文明誕生了民主、自由的社會制度,而東方的專制文化到今天依然陰魂不散,文明傳統(tǒng)在歐洲形成了進步的主權在民的法治精神,而在中國卻形成了“史官文化”、繼而發(fā)展成為牢不可破的集權、暴政傳統(tǒng),為什么會這樣?我們只能從各自不同的地理去尋找起因:希臘人原先是蠻族,漂洋過海來到希臘半島和愛琴海諸島謀生。那片土地太貧瘠,而周遭全是富饒的文明古國,他們很快學會經(jīng)商、航海與手工制造,建立起一個個城邦。因為長途跋涉而來,年老體弱者不便跟隨,青壯年男子在城邦中地位平等共同處理公共事務,又因為城邦太小,不是領土國家,不必供養(yǎng)龐大臃腫的員工——經(jīng)過多少個世紀的緩慢發(fā)展,慢慢形成了與遠東內(nèi)陸完全不同的民主氛圍。而身處兩河流域的古國,如中國、印度等,它們只能以農(nóng)耕、放牧為主,地理環(huán)境使它們一開始就建立起強大而獨裁的暴力國家——這樣的國度、制度到了近代就暴露出劣根性:窒息了發(fā)明創(chuàng)造,萎縮了生產(chǎn)力,愚鈍了國民,使得它長久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挨打就成為必然。
時間到了19世紀中葉,航海技術得到長足發(fā)展,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已達鼎盛,它們迫切需要擴張,為資本增值也為人類弱肉強食的侵略本性尋找出路,幅員遼闊的遠東成為覬覦之地,上海成了首選目標——作為東西方文明交匯的橋頭堡,上海從開埠起就是一個異數(shù),它與中國幾千年封建傳統(tǒng)文化相悖,這一點你單單從它的建筑風格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完全有別于我們耳熟能詳?shù)拿褡屣L格,那是我們在平遙、在徽州、在蘇州從來沒有見過的式樣:厚重的青石墻壁,帶電梯的樓宇,西洋風格的廳堂、紋飾——外灘金陵東路那一條長達三四華里的西洋建筑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十里洋場的繁華和東方大都會的魅力。這樣的建筑依稀在???、武漢、南京等濱江城市見過,但那是零星的片斷的,聚合不了城市的底蘊,它們遠沒有上海這樣集中、全面和蔚然成洋洋大觀,成為一個城市的魅力與底氣所在。從某一角度來說,上海開埠、被辟為“通商口岸”,就是推開一道銹跡斑斑、霉氣重重的封建國門,讓太平洋上溫暖濕潤的季風浩浩蕩蕩地吹進來。沒有這股強勁的東南風的吹蕩,我們不可能看到一百多年來上海灘那華麗鮮妍的容顏。
似乎是必然的,當西方人借助中國人敬神祭祖的火藥轟開中國大門之后,在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中,現(xiàn)代西方文明全方位進入中國,小小的上海灘一下子融入世界文明大格局中,很快一夜暴發(fā)一紅驚天。那時候十里洋場燈紅酒綠,達官貴人跳舞、喝咖啡、看電影、聽爵士樂通宵達旦,黎明時分才從夜店出來,印度仆役彎腰為其打開車門;人行道上有騎自行車的送奶工經(jīng)過,環(huán)衛(wèi)工人推著新穎漂亮的馬路清掃機,報童開始叫賣早報——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大都會,上海灘迅速發(fā)育成熟,到了20世紀初期,它已是一個規(guī)模、體制、文化上相當完善的現(xiàn)代意義上的大都市——沒有這種全新的海派文明,我們不可能看到穿西裝的胡適之和穿旗袍的張愛玲。他們和她們,是上海記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國現(xiàn)代文明標志性人物。
這便是張愛玲和胡適的意義所在——多年以后,很多人在緬想他們書寫他們,我是其中的一個,我試圖通過他們重新詮釋那個時代——因為,現(xiàn)在的世界已不再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時代,文明的規(guī)則正被越來越多的民族接受。而張愛玲與胡適不管慘遭封殺或大紅大紫,都一直保存在民族記憶里,如同兩支溫度計,一次又一次測試著我們的文化溫度或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