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品賞析

外國文學的朝圣之旅 作者:梁坤 編


作品賞析

人與命運的沖突是古希臘悲劇的基本主題。在探索人與命運關系的神話中,俄狄浦斯的故事最為驚心動魄。忒拜家族的不幸命運最初可以追溯到俄狄浦斯的父親拉伊俄斯那里。拉伊俄斯曾經在流亡伯羅奔尼撒的時候誘拐了珀普羅斯的兒子克呂西波斯,致使這孩子自殺身亡。這件事激起了神靈的憤怒,從此就注定了忒拜家族的不幸命運。索??死账挂源藶轭}材寫下一系列悲劇。在《俄狄浦斯在克羅諾斯》、《安提戈涅》和埃斯庫羅斯的《七雄攻忒拜》中,分別記載了這個家族徹底毀滅的命運:俄狄浦斯的兒子們手足相殘而死,女兒自殺身亡。但整個家族的厄運,已經大部分落在了俄狄浦斯身上。盡管這厄運的根源、這罪的起因跟他的自由意志毫無關系。在他出生之前,他的命運就被安排定了。他完全身不由己,越是努力逃脫命運的安排,越是深陷命運女神可怕的羅網而不可自拔;越是真誠地消弭災難,越是臨近徹底毀滅的深淵。他揮舞著長劍向命運挑戰(zhàn),一往無前,最終卻用劍鋒刺向了自己。在這場殺父娶母的悲劇中,他是無辜受害者,真正的兇手是冥冥中操縱人類的命運。

那么,命運是什么呢?

它是某種外在的神秘力量的象征。在古希臘,就是原始初民無法控制的自然和社會。它高踞于人與神之上,主宰一切,不可抗拒,難以捉摸。索??死账乖诟桧炄祟愔畟ゴ蟮臅r候,仍不忘在英雄的上方留出定數和命運的空間,人只能在這個空間之內去創(chuàng)造和建樹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俄狄浦斯正直誠實、機智勇敢、虔敬神靈、愛護人民。為了逃避命運的魔爪,身為青年王子的他毅然離開科任托斯王宮四處流浪,第一次自我放逐;他以解除天災,為民除害為己任,義無反顧地追查兇手。特瑞西阿斯、伊俄卡斯特和牧人都先后企圖阻止他,他卻力排眾議,即使已經預感到不幸的結局也決不退縮。俄狄浦斯在不知不覺中觸犯了人類文明社會的禁忌,由一位賢明的君王變成了殺父娶母的罪人。于是他履行諾言,刺瞎雙目,第二次自我放逐。在此,不可抗拒的宿命通過當事者的自由行動為自己開辟了道路,每一次的逃避都使他更加接近命運的軌道。

然而,索??死账沟膫ゴ笤谟谒葘懗隽巳伺c命運的沖突,寫出了人類以有限的生命對抗無限的困苦和磨難這種生存的永恒的悲劇性,又展示出人的自信、尊嚴、勇氣和力量,人的偉大和高貴:在這場力量懸殊的搏斗中,人沒有屈服,沒有成為悲觀、無助、被動、順從的奴隸,而是以人的自由意志積極抗爭,迸射出慘烈的火光,呈現出崇高悲壯的美學風格。俄狄浦斯落入悲慘的結局,成了一個瞎眼的乞丐到處流浪。從某種程度上說,又是他自身主觀意志的結果。這意志就是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劇精神。

從歷史層面上看,俄狄浦斯是“替罪羊”。他處在由雜婚的母權制向父權制社會過渡的時期,這是沖決和變革以血緣親族為基礎的原始氏族社會落后的社會關系,確立以雜婚和亂倫為禁忌,從蒙昧走向文明的重大歷史轉型時期。斯芬克斯之謎以隱晦的方式包藏著人類歷史進步的全部秘密。俄狄浦斯作為一個外鄉(xiāng)人猜破此謎,也就預示了對人類命運的理解和認同,預示了對所負歷史使命的承諾與超越,于是忒拜城的災難解除了。換句話說,忒拜人受阻于血緣親族情感的歷史進程,由于俄狄浦斯對人與命運謎語的破譯而得到了解決。這是人類歷史的進步。英雄國王俄狄浦斯背負起殺父娶母之罪,自覺承擔起人倫情感的悸痛和心靈的懺悔,成為歷史圣壇上的祭獻和犧牲。這是更深沉更久遠的英雄主義和殉道精神。這一悲劇結局揭示出人類走向自由王國是一個多么艱難的過程。

索福克勒斯始終將關注的焦點凝聚在人自身,他在《安提戈涅》中就通過合唱隊之口對人類之謎發(fā)出感慨:“奇異的事物雖然多,卻沒有一件比人更奇異。”在《俄狄浦斯王》中,他提出了一個更為深刻的古老而又現代的問題:人是什么?

俄狄浦斯(Οisiπονs)在希臘文中意為“腫腳的人”,其中還暗含著“懂得腳的謎語的人”之義?!瓣P于腳的謎語”即斯芬克斯之謎。斯芬克斯在忒拜城外的懸崖上設謎語攔考路人:“在早晨用四只腳走路,當午兩只腳走路,晚間三只腳走路。在一切生物中這是惟一的用不同的腳走路的生物。腳最多的時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時候?!倍淼移炙箲{智慧和勇敢揭破謎底:這就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軟弱無助的孩子,他用兩腳兩手爬行。在生命的當午,他成為壯年,用兩腳走路。但到了老年,臨到生命的遲暮,他需要扶持,因此拄著拐杖,作為第三只腳?!?/p>

俄狄浦斯解開了關于“人”的謎語,他自己又成為這個謎語的一部分。他猜不中自己究竟是誰。他對自己身世的追問甚至可以說是悲劇的戲核之所在。俄狄浦斯謎一般的對立品格構成人類及其本質的雙重性特征:他是“眼睛的瞎子,富裕的乞丐”,“是忒拜城內最高貴而又最不幸的人。”他是英雄的國王,又是命運的替罪羊;是主持正義的審判官,又是禍害百姓的兇犯;是拯救黎民于水火的恩主,又是毀滅忒拜城的禍端。他哀嘆生存的無奈與悲哀:“我成了不應當生我的父母的兒子,娶了不應當娶的母親,殺了不應當殺的父親?!睕]有固定的立足點,沒有確定的本質,身份變幻莫測,命運多舛——這就是人類尷尬的生存處境。誰又能說清人到底是什么?劇作家借歌隊長之口說道:“當我們等著瞧那最末的日子的時候,不要說一個凡人的幸福,在他還沒有跨過生命的界限,還沒有得到痛苦的解脫之前?!倍祟愔畟ゴ笄∏≡谟趯@謎一樣本質的追問之中。自從古希臘人在德爾斐阿波羅神廟里刻下“認識你自己”的箴言,兩千多年來人類一直在追索著這一永恒之謎的答案。

《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完美的悲劇,它標志著古希臘悲劇藝術的成熟。其悲劇結構復雜、嚴謹而又和諧,成為希臘悲劇的典范。劇本采用“倒敘式”的結構,讓悲劇情節(jié)在俄狄浦斯殺父娶母的命運完成了之后,矛盾即將達到高潮時開始。詩人從故事接近尾聲的地方寫起:忒拜城彌漫著求生的哀歌和痛苦的呻吟,已經做了忒拜國王16年的俄狄浦斯得到神示,于是下令追查兇手,嚴懲不貸。

先王被殺一案當初就是一樁懸案,撲朔迷離,不了了之。俄狄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謎,為民除害,受人愛戴。第一場先知在俄狄浦斯逼迫下說出實情,并道出了他的命運之謎。俄狄浦斯以為是克瑞翁為爭奪王位而加害于他,便與之爭吵。第二場王后安慰俄狄浦斯,叫他不必介意,因為她和先王的兒子一出生就被扔進山溝,而先王是在一個三岔路口被一伙強盜所殺。這與俄狄浦斯十幾年前的過失殺人情節(jié)如此吻合,只是兇手的人數還有出入。俄狄浦斯產生不祥的預感。第三場,科任托斯使者來忒拜報信,父親病死的消息剛使俄狄浦斯如釋重負,緊接著使者又告訴他與父親沒有血緣關系。第四場,當年惟一生還并逃到鄉(xiāng)下的老王仆人被找回來,幾方對質,真相大白。

詩人巧妙地運用“回顧”、“發(fā)現”、“突轉”等手法,以“謎”為中心,以“追查兇手”為線索,以命運為暗線展開故事,劇情緊湊,驚心動魄,扣人心弦。所謂“發(fā)現”,就是揭示既成事實的真相,“突轉”則是隨“發(fā)現”而生的意料之外、事與愿違的結果。隨著發(fā)現,自然引出一系列“突轉”,令情節(jié)跌宕起伏,環(huán)環(huán)相扣。詩人讓主角俄狄浦斯和幾個配角(預言者、克瑞翁、伊俄卡斯忒、科任托斯的使者、老王的仆人)一一亮相,除克瑞翁外,每人為當事人揭示一個“發(fā)現”,并陳述其合理依據,令人信服。而且,每一個配角的解釋、安慰,都因為泄露了俄狄浦斯的身世而把主角向絕境更推進一步。情節(jié)越來越緊張,沒有閑筆,沒有斷線的地方,直到最后俄狄浦斯自我放逐,應驗了對兇手的詛咒,悲劇達到高潮。

索??死账沟娘L格質樸有力,語言簡潔,對話緊湊利落,文字富于聯想。俄狄浦斯與克瑞翁、與先知的爭吵都安排得十分巧妙。詩人讓伊俄卡斯忒默默無言地退場自殺,反襯出其羞憤、哀怨、無奈、絕望的復雜心理,給觀眾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亞里士多德在其《詩學》中對此贊賞不已:“情節(jié)的布置務求使人只聽朗誦,不必看表演,也能因那些情節(jié)而發(fā)生恐懼與憐憫之情。任何人聽見《俄狄浦斯王》的故事,都會產生這兩種情感”。寫實與象征相結合的手法在悲劇中運用得非常成功。俄狄浦斯的刺瞎雙目一方面是他自我懲罰的手段,表現主人公既不愿看到這個世界,也不愿在陰間與父母相會的悲慘心境,也是人類生存的偶然性與盲目性的絕妙象征。

《俄狄浦斯王》是希臘悲劇藝術的高峰。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和極其完美的藝術形式,使它成為一部真正的經典,代代閱讀,歷久彌新。兩千多年來在話劇舞臺上久演不衰。歷代文學大師、專家學者,特別是20世紀西方各種文藝理論流派的創(chuàng)立者(如弗洛伊德、鮑特金、弗雷澤、普羅普、列維斯特勞斯、格雷馬斯、托多羅夫、拉康等)都從不同角度對其文本進行新的闡釋和解讀,以作為自己建言立說的基礎。尤其是弗洛伊德以“俄狄浦斯情結”作為精神分析學的例證,影響最為深遠。

(梁坤)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