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一切之根源
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
當我們在嘗試認識更多事物的時候,卻忽略了認識自己;當我們努力從外界尋求幸福的時候,卻忽視了關注內心;當我們過多地要求別人的時候,卻沒有學會心懷感激;當我們過多地強調改造客觀世界的時候,卻放松了主觀世界的改造……
這幾乎是現代人的通病。
對任何一個不注重生命內涵的人,我敢說都是白來了這世界一趟。
而他自己也許一生都毫無所覺。
沒有靈魂的人,注定是在按部就班地行走;當腳下的路沒有靈魂的指引時,即使走遍整個世界也只是行尸走肉。
如果有一天你身陷囹圄、四面楚歌,請不要寄希望于救兵來臨,你要自己解放自己。
如果你的內心足夠強大,就沒有什么可以把你擊倒。
仰望星空,就有出路。
地球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塵,人呢,當然更渺小。但人心卻可以思考整個宇宙。
我們對宇宙、自然的認識,正如一粒微塵之于整個宇宙;我們對自我、生命的理解,也永永遠遠沒有止境。
我們可以心潮澎湃、驚濤駭浪。
我們可以心如止水、寧靜安詳。
時間會將一切覆蓋。
生命只是一個過程,重要的是賦予它意義。
不要被時間騙了你。
不要被想法騙了你。
不要被別人騙了你。
不要被假象騙了你。
一個人究竟生活于何樣的世界,僅取決于他的內在。在一個思想豐富的人看來是意味深長的事情,對于一個庸俗膚淺之輩來說,卻不過是平凡世界里的乏味一幕。在一定意義上說,我們面對的世界并非有什么不同,但人們的生活卻是千差萬別。事物本身沒有好壞之別,不同的是人們對事物所作出的反應。再美妙的事物,經過呆滯意識和麻木心靈的反應,都會變得枯燥無味。一個精神豐富的人,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樂,而一個內在匱乏的人無論如何也打發(fā)不掉那折磨人的無聊時光。
你是你嗎?
你不是你,
你不是你嗎?
你又是你,
你究竟是誰呢?
你是你,
你又不是你,
你是一個不二的存在。
人群之中,
你不是誰,
誰又不是你,
所有人都是一體,
宇宙亦是不二。
認識自己,是智慧的開端、自由的開端、寧靜的開端。
是自己制造了差別,而非外界或別人。
世界別無他人,只有你自己。
答案不在別處,只在自己心中。
當寄希望于別人時,正好弄反了方向。
自助者上帝助之。求人不如求己。君子求諸內,小人求諸外。不要在自身以外尋找上帝。認識了自己,就認清了世界: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世界即是我,我即是世界;別人即是我,我即是別人;答案即是我,我即是答案。沒有一個人能帶你走向光明——每個人都必須靠自己走出人生之路。
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聽到什么樣的歌,看到什么樣的文,遇到什么樣的人。
人與己的關系,是最基礎的關系。這個關系解決好了,一切關系都可迎刃而解。在這個意義上,它又是最上層的關系。
自我發(fā)現是最大的發(fā)現——不認識自己的人,只是膚淺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當一個人發(fā)現了自我,那么真正意義上的生命便開始了。
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想不開的人;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人。一切限制都是自我限制——所有的限制總是從內心開始。內心世界比外部世界要復雜得多,認識內心世界比認識外部世界要困難得多。心靈問題浩瀚無邊,不要指望一下子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內在是外在的一面鏡子:內心世界如果不潔凈亮麗,外部世界就會垃圾遍地。
心中沒有太陽,眼中就沒有太陽;心中沒有美,生活就會沒有美;心中沒有愛,世界就會沒有愛。
我們不只活在別人的觀念中,我們還擅長活給別人看。
愚者無聊,智者孤獨;愚者活在現象中,智者活在本質中;愚者享受物質生活,智者享受精神生活。
一個人的心,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戰(zhàn)場。每一個人都是被自己所限制、被自己所僵化、被自己所打倒。“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笔澜缟献顝姶蟮臄橙耸亲约?,最難戰(zhàn)勝的敵人也是自己。戰(zhàn)勝自己,就可無敵于天下。
樂觀還是悲觀、積極還是消極、主動還是被動、勇敢還是懦弱、高尚還是頹廢,這一切都取決于內心世界的改造。
心外無物?,F象是心相的投影。幾乎所有的事物,都是先在人的內心存在。越怕鬼就越有鬼,因為心中有鬼;有什么樣的恐懼,就會撞見什么樣的鬼。
希望能有這么一天,你會突然發(fā)現自己:不論你在哪里,也不管干著什么,你在一個時刻突然慢下來、停下來、靜下來,以一種完全不同的眼光來看自己。
宇宙中充滿了神秘的力量,這力量也一定蘊含在每個人的身上。每個人都與上帝相連,上帝即是生命中神性的一面,神性的一面即是人的自我。認識自己,就是靠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去發(fā)現自己。有了這個自我,我們就會和上帝同在,生命便會有無窮的力量——不認識自我,便永無得救的希望。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世界上也一定有一個獨特的位置與其相對應。然而,他需要首先找到自我,然后才能找到這個位置。但在這個物質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時代,大多數人都被眼花繚亂的世界所迷惑,以至于完完全全忘記了自己的存在,那個獨有的位置也已經與他無緣了。想一想那些購物狂吧,他們總是朝人多的地方擠,結果買了許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并且還為沒有買到更多的東西而苦惱:那些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人,就生活在同樣可悲的境況中。
一個人若是不能認識自己,便無法認識他人與世界——我們與自己尚不能建立關系,又如何與別人、與世界建立關系呢。所以,最大的無知是不自知。
不是不可以接受幫助,只是不能產生依賴。永遠不要忘了這一點:人生之路歸根到底要靠自己走出來;自助永遠比他助更可靠;一個無助的人就像一根稻草在風雨中飄搖。在所有的信任中,最大的信任是對自己的信任;在所有的尊重中,最大的尊重是對自己的尊重;在所有的愛中,最大的愛是自愛;在所有的責任中,最大的責任是對自己的責任。在你的人生中,有一個貴人自始至終陪伴著你,那就是你自己——這是外力無法比擬的力量之源。
人與上帝是一體的,上帝不死,人就不會死。上帝是孤獨的,每個人也是孤獨的——當人和上帝彼此想起的時候,也許會減少很多孤獨。
別人怎么看自己是無關緊要的,自己怎么看自己才至關重要——絕大多數人都把這個弄反了。李小龍說:“治愈之藥一開始就在自己身上。”如果你探究自我,你將很快找到答案。
我們每天,甚至每時每刻,都有數不清的想法,千姿百態(tài)、千奇百怪,但無論是一閃而過,還是時不時出現,都沒有進入心理結構,都不屬于真的自我。人們經常掛在嘴上的話,比如“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知識就是財富”、“勞動最光榮”等什么的,他們真的是那么認為的嗎,也許心里根本就沒有這么想,那么這句話能為我們帶來什么呢——什么也帶不來,只是浪費了一些時間而已。于是,有一個問題就顯得格外重要了:一定要把最棒的品質、理念納入心理結構,使它們在心底生根發(fā)芽,這樣它們才能真正為你所用,你的底蘊才會深厚、內心才會強大。
一旦意識到自己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一個人便會產生使命感——對自己生命的不可推卸的責任感。于是,他便有了無所畏懼的勇氣和擔當。生命的意義在每個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重要的不是生命意義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時刻每個人特殊的生命意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這個使命是他人無法替代的,而且生命也不可能重來一次。生命對每個人都提出了問題,他必須通過對自己生命的理解來回答生命的提問——使命感即是人類存在的本質。??斯亍ね欣f:“你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就是要使宇宙的神圣目標得以實現。你看,你是多么重要!”
反省讓人自知,反省使人進步,反省是成長催化劑?!叭恕弊蛛m然簡單,但多數人并不完整——不懂反省的人就很難完整。
只有反省自己,才能認識自己;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更好地認識世界。反省的人越來越優(yōu)秀,天天進步;不反省的人幾十年如一日,行尸走肉。
我今天過得快樂嗎;我這件事情做到最好了嗎?我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嗎?我是自由的嗎?我有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嗎?我應該堅持的是什么?我應該打破的是什么?我在成長呢還是在變老?
被別人打倒并不可恥。重要的是要問一下:“我為什么會被打倒?”如果經常進行這樣的反省,他就大有希望。
自高自傲者是淺薄無知者——只有那些不了解自己的人,才會自高自傲。
把錯誤歸于別人和環(huán)境是本能:這就是為什么善于反省的人能夠與眾不同、出類拔萃、走向卓越。
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但這潛能常常酣睡著,一旦被激發(fā),便能一鳴驚人驚天動地。而人常常在前無去路、后無退路,無一切外援和依賴的情況下,才會爆發(fā)出這種潛能。
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更好地認識他人與世界;只有認識自己,才能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找到心中夢想與外面世界的最佳結合點;只有認識自己,才可能成為最好的自己;只有認識自己,才算是真正的在這個世界上活過了一回。即使人生實現了再大的輝煌,如果不認識自己,生命也難免膚淺與蒼白。
人的本性之一,就是用眼睛去觀察外界和別人,而恰恰忽略了自己。在發(fā)現他人身上的錯誤時,我們總是非常迅速而敏銳,這是因為看別人是客觀的、是本能,而看自己卻難以客觀、需要極其敏銳。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事情。這個世界上,只有極少數人了解自己,大多數人則忙于去打造別人眼中的自己、去實踐某些“應該如何”的概念,反而把最重要的自我丟失了。
只有在孤獨中,才能發(fā)現潛藏于內心最深處的自我。
沒有自我就沒有靈魂。“自我”最真實——每個人都有——只是人們常常意識不到。而認識自我、發(fā)現自我,才能成為自我、實現自我;只有“有我”,才能實現“無我”;“無我”是“有我”的高級階段,所以要超越自我、忘我無我。一旦達到了“無我之境”,那便是進入了虛無,而虛無正是生命的本源。正是這樣一個規(guī)律:沒有自我、發(fā)現自我、成為自我、超越自我、忘我無我。
我究竟是我,自己終歸是自己。在我的世界里,我是主角,我是一切行為的主體,我也是一切關系的中心——不管我的世界里有多少人、事、物。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眼光,每一種哲學(宗教)都只是一類人的視角,絕對地服從別人只會完全地喪失自己:宇宙中沒有答案、沒有定論、沒有止境,只有無限可能。我看(意識)不到的世界又與我無關?!拔沂鞘澜绲闹行摹笔钦胬怼總€人都可以這樣說——每個人都成了自己世界的主人,這個世界就會生機盎然。
認命的人,相信命運,結果成了命運的仆人;不認命的人,不相信命運,結果成了命運的主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遭遇、環(huán)境及一切,都可稱作是命運——人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即使是同樣的環(huán)境,也完全可以造就不同的人,即命運不能決定一切。倒是我們對命運的態(tài)度決定了一切。我們當主人,命運就跟著我們走;我們當仆人,命運就拖著我們走。弱者相信命運,強者依靠自己。
關系是一面鏡子。敏銳的人能透過它發(fā)現自己。在關系互動的過程中,對自己保持覺察,就能夠在每個當下看到自己的真相。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只能在關系中看到別人,而將最重要的自己忽略。
人是過去的產物、習慣的產物、累積的產物、觀念的產物、記憶的產物、經驗的產物。如果沒有適當的清空,我們便不能發(fā)現事物的真相。不在過去中死亡,就不會在未來中新生。我們總是按照自己的偏見、經驗、觀念去賦予事物以意義,但如果我們摒棄這些,事物便會活生生呈現在面前。保持一個“空”的狀態(tài),你會發(fā)現生命永遠是鮮活的而非僵化的。
萬事萬物同屬一體,因為上帝存在于一切之中。在某個偶然的時刻,我們可以體驗到自我即是那神性之光。當然,最靠近上帝的還是靈魂——只有在靈魂中,生命的偉大和宇宙的神秘才能合二為一。
如果你擁有財富,別人崇拜的只是財富;如果你擁有權利,別人崇拜的只是權利;如果你擁有美貌,別人崇拜的只是美貌。如果財富、權利、美貌消失,別人便不再崇拜你。別人崇拜的只是他自己心中的需求,而不是你;別人崇拜的只是你的擁有,而不是你。認清自己——你的擁有并不是真正的你。只有那些重視你本人而不是你的擁有的人才是可交之人。
認識了自己,就看到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幸福和喜悅才開始降臨。無此,我們就會在盲目的追求中迷失自己,生命就是這樣不堪的——實在怨不得別人。
我們自以為可以操控我們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選擇,但實際上卻是潛意識在牢牢控制著我們,從而身不由己做出決定。潛意識是一個看不見的世界,而意識只是冰山一角。在潛意識中,保存了自人類誕生以來的所有信息,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我們偶爾的靈感即是來源于此。
動機很重要——無欲則剛。同樣是干企業(yè),表面看上去并沒有什么不同,但以掙錢為目的和以創(chuàng)造價值為目的是截然不同的。無論干事業(yè)、交朋友、作慈善,這個道理都是一樣的。
當問“我是誰”這個問題的時候,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有答案的。因為所有回答,比如“我是個男人”、“我是個父親”、“我是個演員”、“我是個作家”,甚至說“我是我的思想和精神”等,都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中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東西,這些都不是真正的你。這就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描述的意蘊——“真正的你”就如“道”一般不可言說。
一個有自我的人,總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如果一個人自己都感覺不到他的價值,那如何會在外面找到?
世界是個大舞臺。每個人都在這上面表演,誰表演得好,誰就會成功。表演的最高境界是不表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堅持做自己、真性情,正是順其自然、順道而行。做真實的自己最有力量。
沒有兩個相同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高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態(tài)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
如果你注重探索自己,世界就會很精彩;如果只是目光向外,人生就會很無奈。
心情決定表情。
內是根本,外是投射。
內心可應對外界,外界卻無法化解內心。
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兩個自己,如果你不喜歡黑暗中的自己,光明的自己也會與你無緣。
對任何一個成功者,我們都會想到他身上肯定有某種特別之處,卻總也想不到自己是個懶漢。
人生最重要的尋覓,就在自己心中。
很多人活了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是誰。
睜著眼睛也不一定在看世界。很多人的眼睛都只是擺設——他們早已認定“世界就是這個樣子的”。這就是熟視無睹:既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更看不到內心的世界。
心理結構的改變就意味著一個人的改變。如果一種理念被證明是正確的——也就是正能量——在人的心理結構中根深蒂固時,一個人就會變得無比強大。
是你的反應,決定了別人對你的反應。在你造成的印象一再不利于自己時,想挽救是很困難的——這意味著你要改變他人的心理結構——如果感覺自己有問題,抓緊反省,變被動為主動。
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與你無關——你對別人也是一樣——如果你不在乎自己,誰還會在乎你呢。
真實最有力量。
做真實的自己是最強大的。
真實的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
當一個人的心理結構被假自我控制時,他便無法喚醒內心深處的那個真自我來抵擋外界的打擊,而只能動用假自我的力量。但悲劇的是,假自我徒有其表、不堪一擊。
出問題的往往不是人的能力,而是心理。強大自己,必須從心開始。在別人不當回事的時候,你反而很當回事,那么你自己受罪去吧。契訶夫《小公務員之死》中的切爾維亞科夫,以為自己得罪了領導,最后嚇死了——這能怨誰呢?
一個人有兩個自我:有形的自我;無形的自我。前者就是我們的身體。后者指的是概念、結論、經驗、知識,意識和潛意識,以及自有人類以來所有在你身上記載的東西。前者是形式,后者是本質。認識自我,即是認識無形的自我。
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你——其余所有人都是你的投射——所有的事物都是你的看法——所有的一切都只為你而存在。只有在自我認識的過程中,我們才可以更好地認識萬事萬物。
究竟有多少人敗給了這千篇一律的平凡生活——有多少行尸走肉就有多少這樣的人。
解放自己是獲得自由的唯一途徑,是實現自己的唯一途徑,是爭取幸福的唯一途徑,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唯一途徑。
天地萬物皆有其本性。要順其自然,而不要刻意改變。如果刻意改變,那就是正道的迷失。如果真要改變,那也是以保持自己為前提。因為你就是你,你不是別人及其它。
一個人與這個世界的關系取決于他的眼光:看不見的事物與他無關,即使勉強看見,也可能會視若無睹。一樣東西,若是進入不了內心,那么在他的世界中便是不存在。一個人的世界,就是他看(意識)到的東西的集合。
認識世界,很難;認識自己,更難。
目亡則“盲”。心亡則“忙”。
失去自我,是迷惘、焦慮、浮躁的開始。
宇宙之中最有靈性的動物是人,它不但有完美的身體,而且還能思考。人體凡有兩個的器官都是對稱的,比如眼睛、耳朵、手、腳;而只有一個的器官則處于中線,這就從形體上告訴人們:和諧即是美;中庸即為道。
我之所以成為我,你之所以成為你,表象上看是因為身體,本質上卻是因為靈魂。
人生是一場夢。正如愛因斯坦所說:“人生是一場夢,只不過這場夢稍微長了一點而已?!蹦惆l(fā)現了嗎——人生正是一場奇妙的夢境——每時每刻。想必上帝讓我們來這兒,正是為了體驗這夢境的美妙。
不論走到哪一天,也不論是晴天、陰天、雨天,我都會用不同的眼光去欣賞;不論走到哪里,也不論走在什么樣的路上,我都會用心去發(fā)現。我了解生命的意義,我更理解上帝安排:只有美好,沒有不好。
一棵樹要長得高大挺拔、枝繁葉茂,它的根必定努力向下生長;如果想清醒地認識世界和萬物,就必須發(fā)現和認識自己;如果想積聚正能量,必須深刻理解負能量的效應;如果想讓生命之花絢麗綻放,就必須看到死神的光芒。
只有讓心靈從陳舊的習慣、偏見、結論和日常平庸的思想中解放出來,讓心靈自然而然,不受任何羈絆,才會發(fā)現真理和美。
認識自我是永無止境的過程:若想真的認識自己,就必須在環(huán)境中、行動中、關系的互動中敏銳覺察自己。一個人發(fā)現了真正的自我后,就不會擔心別人的議論,就不會在乎別人的眼光,就不會害怕死亡,他享受著美好的一切,無暇顧及其它。
置身于一個環(huán)境,如同置身于夢境,一切都玄之又玄,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為什么在這里,整個人像是被粘貼在這個畫面里,而且像素還不高。不管如何,既然我出現在這個畫面里,我就要做這里的主人,我要對自己的角色負責,我要掌管這里的一切。
內心越匱乏,就越多地想要從外界來補足;內心越富足,外界的東西就越是微不足道。
不認識自己,就無法實現自己。認識自己是一生的過程,因為那個真正的自己潛藏在內心最深處。實現藏在內心最深處的自己,這便是人生最大的價值與意義之所在。
有偉人說:“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我們才更深刻地感覺它?!敝挥兴伎家l(fā)了內心的體驗,才可以說是真正理解了某個問題;理解得越多,與這個世界的關系就越緊密;理解的越深,與周圍事物的關系就越越深刻。要和這個世界建立真正的聯結,必須洞察自身、洞察他人、洞察人情、洞察人性、洞察社會、洞察自然、洞察宇宙、洞察一切……
自我如宇宙,浩瀚無邊際。
內心越安靜,聽見的聲音就越多;聽見的聲音越多,內心就越安靜。
內心世界鳥語花香,外面世界就會美麗芬芳。
生命的價值不會因出身、門第、學識而不同,只會因為心態(tài)、努力、膽識而不同。一切皆取決于對自己的了解和對生命的認識。
我們不能“成為”人,因為我們根本就“是”人。
情緒是有能量的。我們的愿望、欲望、理想、追求、快樂以及悲傷,都帶有能量,這些能量首先沖撞的就是人的身體——包括手腳在內的各個器官,而且還能形成循環(huán)。
人們所擔心的事情大部分從來就沒有發(fā)生過。想得太多,是杞人憂天;壓力太大,是自尋煩惱。
成功是不可復制的,關鍵是“認識自己”。人的性格、環(huán)境、智商、情商、機遇、身份、學歷、閱歷、經歷都不一樣,這就決定了成功的不可復制性。
北極圈中的北極熊沒有天敵,它的天敵就是自己。聰明的愛斯基摩人,把海豹血倒進一個水桶里,并用匕首插在血液中央,凝固后匕首就結在血中間,像一個大型棒冰,然后丟在雪原上。嗜血如命的北極熊鼻子也特靈,當它聞到血棒冰氣味,就會迅速趕到并開始舔起這美味。舔著舔著,它的舌頭漸漸麻痹,直到血的味道變得更好——那是更新鮮的、溫熱的血,最后因失血過多而死。
只有當全身心與人或事物融為一體時,你才能理解什么是聯結、什么是關系。
你即你思想。
想法相似,思想卻不同。
任何一種行為都是思想的延伸。
思想抵達的地方,行為不一定抵達;但行為抵達的地方,思想早已經抵達。
優(yōu)秀與平庸,成功與失敗,高尚與低俗,偉大與渺小,勇敢與軟弱,都發(fā)生在一念之間。
同樣的世界,對“小人”而言是新奇的,對“大人”卻是理所當然的存在。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人生活在別人的世界里。
你抗拒什么,什么就會堅持。
你相信什么,什么就會擁有。
不能從已知中解脫的心是無法真正自由的。
人的本性中最深的渴望就是被欣賞、被肯定、被贊美、被重視、被傾聽。
每一個人、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粒沙都有自己的世界,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性格是人與外部世界發(fā)生聯系的一種自動裝置,是人對世界的一種無意識反應的表現。一個人如果不知道驅動自己的心理動機是什么,他就不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和可以把握的是什么。
如果你以為自己是聰明的,那么你不是;如果你以為自己是幸福的,那么你是。
我們喜歡某一類人,常常是因為自己身上被壓抑的品質在他們身上閃光了。比如說,我們都喜歡孩子,是因為他們天真無邪,而這一點恰恰在歲月的流逝中被扼殺了。即使你想天真無邪,但因為你是大人,你怕人們說你不成熟,所以只好裝作不再天真亦不再無邪。
我們東奔西走到處流浪,竟無一處讓內心安寧之所。作為一個囚犯,無論逃到哪里也會將“監(jiān)獄”隨身攜帶。何苦去追自己的影子呢,它本身就是自身的產物;而在追逐影子的過程中,卻丟失了身體。向外尋求終是徒勞,當身心合一的時候,那片寧靜之地就會出現——答案只在內心,而不在別處。
即使你非常聰明,又博學多才,但如果你沒有敏銳的感受力、深刻的理解力,你的人生還是像一朵干癟的花朵——自己不飽滿,也無法給人以芳香。
心中有愛,快樂自來。快樂就像是蝴蝶,你永遠無法追逐到它,只有當你停下來時,他才有可能在你身上??俊R坏└杏X自己是快樂的,快樂即會停止。如果心中有愛,有一顆開放的心靈,沒有歧視、沒有偏見、沒有經驗,你便會發(fā)現什么是真正的聯結,什么是真正的快樂——你的快樂便會源源不斷。
我們對自己越沒有信心,我們與世界的關系就越淺,我們就越想控制他人,我們就越容易產生依賴。
沒有人能限制你,除你之外;更沒有什么東西能限制你,除非你允許。
以自我為中心,不是什么錯誤——你本來就是中心。
沒有一種愛比自愛更偉大。
自愛與愛人是一體的。
以自我為中心,并不意味著不為別人考慮。
自愛就是愛自己。
自愛就是愛生命。
自愛就是愛眾人。
自愛就是愛眾生。
自愛就是愛上帝。
自愛是最偉大的愛。
自愛是一切愛的源頭。
沒有一種愛,能超過對自己的愛。
沒有一種愛,不是自愛反射的光芒。
當缺少愛的時候,是自愛讓我們得以強大和堅持。
永遠以自己為中心,而非別人,更非事物。
人的一生要尋找四個人:第一個是自己,第二個是你最愛的人,第三個是最愛你的人,第四個是共度一生的人。這四個人都與你的生命有關,但最重要的還是第一個——首先要找到自己——唯一陪伴我們一輩子的人——連自己都找不到,還能指望找到別人?
每朵花都有開放的理由。
每顆星都閃耀它的光芒。
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
人潮人海中,每個人都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卻各自暗藏深不可測的故事。我們無法主宰個人的起落沉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掙扎——誰來同情誰,誰能同情誰——僅有一次的人生只有對你來說才最重要——沒有人能賦予你的生命以意義。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在一個未經探索過的大海里獨自航行。人生一世,沒有比忠于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事。
如果我們不愛自己,那么即使別人、即使上帝再愛我們,我們也絲毫感覺不到。
做自己,是愛自己的具體行動。
美貌是外在的;美麗是內心的。美貌是膚淺的;美麗是深刻的。羅丹說過:“人體如此美,不是外在的形,更重要的是內在的光芒?!比绻麤]有內在美的支撐,再美的外表也沒有神韻,更不足以動人。
愛自己的前提是接受自己。一個人如果不懂得接受自己和愛自己,那他就不會懂得接受別人和愛別人。
忠于自己,然后忠于愛人、忠于家人、忠于別人。如果不忠于自己,就無法忠于任何人。
不必崇拜偶像,也不必信奉鬼神,唯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肉體和精神的力量。一個人的自信,在他獨立的智慧中,在他舒展的心靈中,在他美好的舉止中。
不要把一件事情想得太美好,也不要對某一個人寄于過高的期望——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信仰他人,不如信仰自己。
信仰宗教,不如信仰靈魂。
信仰永恒,不如信仰當下。
王朔在《當我們羨慕別人時》一文中說到了這樣一個人:他的笑容很真誠,眼神清澈而溫暖,當你有求于他的時候,他一定會幫忙;他的財富永遠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光婚禮就花了幾百萬;他從不講什么成功的經驗,總是講知足常樂之類的話;他有很多愛好而且學識淵博,跟他在一起從不會覺得無趣,并且能學到很多知識;他特別喜歡旅游,足跡遍布這個星球,這是最令人羨慕的,他卻說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在一起。他是如此完美,他的生活也如此完美,人們對他的羨慕不言而喻,大家都覺得生活里有他真是幸福。直到有一天,他在家里用槍打爆了自己的頭。費這么大勁,只想說明一點:當羨慕別人時,我們是傻瓜。
你的世界就是你的選擇,你的選擇就是你的世界。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自己的選擇、為了自己更好的選擇;所有的榮耀和恥辱、奮斗和眼淚都要由自己來承擔——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利己不是自愛。
我們只相信自己相信的東西。如果有人非要我們相信什么,那也得經過我們同意才行。
大凡世間一切事物,都是信則有、不信則無。如果一個人什么也不信了,那么這個人在精神意義上已經死了。正所謂“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所以,一個真正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活生生的人,這樣的人即使死了,也會仍然活在人們心中,正所謂“死而不亡者壽?!?/p>
要做精神之王。
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與人同樂。
無獨立,則無尊嚴。
獨立的思想,是獨立的根本。
依靠自己,就能主宰;依賴外界,就會被主宰。
把自己當回事對嗎?把自己當回事不對嗎?
為自己活著對嗎?為自己活著不對嗎?
堅持自己對嗎?堅持自己不對嗎?
這個世界上,精神相對于物質更加貧乏——精神乞丐比物質乞丐多多了。
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要么寂靜,要么寂寞。
要么虛空,要么無聊。
海明威說:“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一個人必須是這世界上最堅固的島嶼,然后才能成為大陸的一部分。”人在本質上是孤獨的。一個人必須首先成為自己,才能與他人和世界建立起牢固而緊密的聯系。
嫉妒中無胸襟;
憤怒中無智慧;
虛偽中無友誼;
抱怨中無力量;
狹隘中無格局;
驕傲中無境界;
恐懼中無勇氣;
自滿中無進步。
獨處比相處更本質。當獨處時,一個人從外界和事物中回到了自找,獨自面對大自然、面對世界、面對神性的自我,好像自己突然成了上帝來俯瞰宇宙蒼生,那種感覺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一個人只有在孤獨中才會變得更為深刻、更有智慧;只有在獨處時才會變得更加敏銳、更加豐富——獨處是最高的相處。
每個人作為自己都有兩重身份:自己的朋友和自己的敵人。當作為自己的朋友時,要愛自己;當作為自己的敵人時,要戰(zhàn)勝自己。
即使我?guī)土四悖膊灰X得欠我的,更不能認為低我一等——否則我會從內心里看不起你。
學會孤獨,把身和心放在一起,自己成為自己的依靠,自己成為自己的主人,那樣就不用在乎別人是不是關注自己、自己是不是人群的中心。只有這樣才會成為孤獨者,而不是寂寞者;成為富足者,而不是匱乏者;成為思想者,而不是麻木者。
孤獨是高貴者獨有的享受。個性越鮮明、思想越深刻、精神越豐富,就越難找到知己。
我喜歡走路,也喜歡爬山。有個伴一起是享受,但一個人卻是更高的享受——一個人是和宇宙、世界、自然的單獨幽會。有一天黃昏時去爬駝山,突然發(fā)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我不是渺小的,整個宇宙都為我而生。
驕傲是一項品質。不是任何人想驕傲就驕傲得起來,很多人頂多只能裝扮成一副驕傲的樣子。只有對自己的長處和價值非常有自信的人,才可以真正驕傲得起來。
不能瞧不起別人,更不能瞧不起自己。
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也別不把自己當回事。
眾生平等是一個很高的境界。沒有靈魂、沒有自我的人,無法談平等;趾高氣揚、自以為是的人,無法談平等;麻木不仁、得過且過的人,無法談平等。
社會包裝出來的自我,并不是真正的自我。一個人越無法依賴他真實的自我而活,就越認為社會包裝出來的那個自我就是真實的自己,并讓其他人在心理上對此也表示認可。一個有權有勢有錢有名的人,一旦意識到那個剝去了權、勢、錢、名的自我就是真實的自我,他在心理上就陷入了災難。如果一個人無法看破用權、勢、錢、名堆出來的自我本質上是一種虛妄,那么有一天災難就會找上門來。
人都是平等的。在人之上,要把別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對別人有恩,不能趾高氣揚;受了別人的恩德,也不能低三下四。
平等,是與人相處的最基本理念。即使對我們的孩子,也要當成朋友看待。想一想,除了早來二、三十年外,我們還有什么優(yōu)勢可言嗎。
不平等是由自己造成的,而非別人。
人都是平凡的——有人因為知道這一點而變得非凡。
美國總統(tǒng)里根就職時,有記者問其母是否為自己的兒子感到驕傲,她這樣回答:“我還有另外一個兒子,他現在正在農場里刨土豆,我一樣為他感到驕傲。”
我們越脆弱,別人越強大。
嫉妒之心,害己不害人。
嫉妒只能證明別人的強大。
嫉妒彰顯了自己的心胸狹窄。
嫉不嫉妒擁有整座糧倉的主人,卻難以容忍另外一只雞比它多啄一粒米。
智慧不生氣,生氣不智慧。
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只有活得沒有生氣的人才會經常生氣。
聰明、強大、胸懷寬廣、心中有愛的人從不生氣。
天大的事情,如果你放到一個更大的視角去看,也會感到不足掛齒。比如,當你在云端之上俯視蒼生的時候,是不是覺得一切人事物都很渺小呢。
抑郁是殺人犯。
生氣是精神癌細胞。
緊張,無異于自廢武功。
焦慮足以把人徹底摧毀。
抱怨是毒氣,傷人又傷己。
懶惰是這樣一個情人,它安逸你的身體,卻試圖殺死你的精神。若不及時醒悟,你的下場就是行尸走肉。
得意忘形與失意落魄都是淺薄者之舉。
人生之要,只在不要:不要跟別人過不去;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不要跟過去過不去;不要跟現在過不去。
不比較、不計較、不刻意、不極端、不后悔、不抱怨、不對抗。
不自以為是、不剛愎自用、不妄自菲薄、不按部就班、不循規(guī)蹈矩、不見利忘義、不重色輕友、不懼怕權威、不麻木不仁、不熟視無睹。
不要因為別人做的事不如你愿而不滿,你做的事別人也不一定能如愿,就連你自己做的事你也不一定能滿意。
如果以為這個世界是你一個人的,什么人也要看你的眼色行事,你不覺得這非?;奶茊幔蝗绻裁炊及凑漳愕囊庠竵戆l(fā)生,什么事物都符合你的要求,你不覺得這非常可怕嗎。如果真有這樣的心態(tài),那你就別想有一天好日子過。
當你預料比賽結果的時候,就已經向失敗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把未來的消極結果拿到現在的頭腦中來,那是最大的傻瓜。
讓不重要的人搞壞心情,讓不重要的事擾亂心靈,都不是明智之舉。這話說起來容易,但能不能做到卻需要定力和修煉。
成功者不抱怨;抱怨者不成功。
怨天尤人的人從不覺得自己有錯誤。
吹毛求疵的人雞蛋里也能找到骨頭。
負面情緒比體力勞動消耗更大能量。
一朵花緊盯著另外一朵花,恨不得把自己變成一只手。
永遠不要浪費一分一秒,去想不喜歡的人和事。
憤怒至極時,恐懼雖消失,但卻最不安全。內心平和時,寧靜便來臨,幸福也悄然而至。
勇敢的心無所不能。
沒有勇氣就談不上才華。
放下是勇敢,放棄是懦弱。
有時接受比改變更需要勇氣。
能逃避的地方,都是埋葬自己的地方。
把困難舉在頭上,它是滅頂石;把困難踩在腳下,它是墊腳石。
如果沒有人給你勇氣,那就自己給自己勇氣;如果沒有人給你希望,那就自己給自己希望;如果沒有人為自己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如果沒有人給你力量,那就自己給自己力量——親愛的,外面沒有人,只有你自己。
強壯并不在體魄。
勇氣是人生路上的發(fā)動機。
勇氣是冰天雪地里綻放的柔弱花朵。
勇者并非沒有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然向前。
當你邁出第一步,最困難的時刻便結束了。
身體有年齡,但精神沒有——精神是不死的。
向自己要快樂。
快樂只能自然而然地降臨,如果去追逐它,它一定會躲開你。若是借由某種手段來達成快樂,這個手段本身就會摧毀它的目標。
事實已經發(fā)生,抗拒是沒有用的??咕苁聦?,只能害人害己。人之所以受苦,就是因為對事實的抗拒。臣服于當下,臣服于發(fā)生的一切,那么我們就會活得富足而安詳。
從物質生活中得來的是低級快樂,從精神生活中得來的是高級快樂。如果一個人過于看重物質享受,就必然要付出精神上的代價。精神需求越大,就越接近于神。從最少的物質中得到最多快樂的人,便是最幸福的人。
平凡者關注非凡,非凡者關注平凡。
如何看待你的痛苦?要么把它放到無限的空間之中,要么把它放到時間的長河之中。當你靜下心來,痛苦就會下降沉淀,幸福則會向上提升。
快樂只在當下。精神快樂是無限的。快感是膚淺而短暫的??鞓泛蜔蓝际亲哉业摹R缘闷錁?,不要自尋煩惱。
精神富足了,物質就會變得次要。
有錢不一定快樂;但沒有錢要樂得起來,亦非常人能及。
幸福和快樂只在當下,并不是追求就可以得來。你原本就幸??鞓?,卻在錯誤的追求中喪失。我們一直想要更好的生活,卻因此而忽略了今天的生活。而幸福和快樂的真諦就是如何過好每一個今天。
一切快樂從心開始。心,最不容易滿足,又最容易滿足。一個人的快樂,并非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真正的美是由內向外散發(fā)的——內在美彌補一切缺憾。
有一個問題必須思考:生命。有一種東西必須控制:欲望。有一種財富必須擁有:快樂。
杯子里是什么遠比杯子的好壞重要。
不論昨天曾發(fā)生過什么,也不論明天會有什么來臨,你將永遠置身“現在”。而“現在”的情況就決定了一生的情況。我們所擁有的只是現在也只有現在。沒有好的現在,就不會有好的未來。每個人活得都是一種心態(tài),每個人活得都是現在。
心的容量一定——煩惱多了,快樂就少。
最愚蠢的就是違背自己的良心去做事:它會和你糾纏個沒完,讓你有生之年不得安寧。
人生每個階段都有它的快樂,正如一年有四季,每個季節(jié)都有它的可愛之處一樣。
真正的快樂,不依附于外在的事物。池塘是由內向外滿溢的,你的快樂也是由內在的思想和情感中泉涌而出的。如果你希望獲得永恒的快樂,你必須豐富你的思想——空虛的心靈無法找到快樂——即使找到,那也只是快樂的影子而已。
從苦中得來的樂才是真樂。
跟著感覺走。這話說得極是,誰不跟著感覺走呢。幸福快樂都是一種感覺,感覺到了就幸福快樂。在每一件事情的把握上也是這樣,感覺行就行動,感覺不行便打住。有什么樣的感覺,就有什么樣的生活。對同樣的事,人們可以產生不同的感覺,不同的感覺又產生了不同的情緒。人的情緒的質量就是生活的質量。這也是每個人在精神層次千差萬別的原因所在。
快樂沒有路,快樂本身就是路;幸福沒有橋,幸福本身就是橋;天堂沒有道,天堂即在人間——人們置身天堂,卻渾然不覺。
沒有什么人是必須依賴的,沒有什么東西是必須擁有的,沒有什么事情是承受不了的——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與其盼望長壽,不如現在就享受。
從來就沒有人欠你的,以后也不會有。
快樂需要條件,喜悅發(fā)自內心。
快樂由外向內滲透,喜悅由內向外生發(fā)。
快樂由外在事物引發(fā)。我們之所以快樂,一定是有一個使得我們快樂的事物。既然這樣,我們的快樂便會受制于外物,那便是心為物役:一旦外物消失,快樂也不復存在。而喜悅卻是源自對上天敬畏、對生命珍惜的一種內在生發(fā)的情緒和感受。
心在沼澤,身在沼澤。
痛苦只源于你對事情的解釋錯誤。
重要的不是在我們的生命中發(fā)生了什么事,而是我們對所發(fā)生的事情做出什么樣的反應。
使人筋疲力盡的,不只是體力的消耗,消極思想和悲觀情緒的侵犯才是厲害的。
除非自己打倒自己,否則你巍然屹立。
一切皆有可能,除非你認為不可能。
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
無論是想做的事,還是不想做的事,人們總擅長為其找一個合理的借口——冠冕堂皇的借口并非真正的理由。
所有的東西都寫在臉上,所謂相隨心生;所有的情景都因人而異,所謂境由心轉。
無冷靜,則無智慧;無寧靜,則無力量;無勇氣,則無可能。
我們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東西。
在心理上不存在的東西,就不會激起一個人的心理和行為反應。
活在當下,就會有創(chuàng)造力;活在當下,就不會憂慮;活在當下,就抓住了永恒。
小時候想長大,長大后又懷念小時候;讀書時想工作,工作了又想讀書;單身時渴望結婚,婚后又渴望自由。所以,人生沒有好時候——如果說有,那就是現在。
樂觀勿需理由——把臉朝向陽光的一面,陰影自然丟在身后。
痛苦與歡樂是一體。
沒有好的過程,結果便無所謂。
有了好的過程,結果也無所謂。
人生之美,即是在過程中。
一些東西之所以令人渴望,正是因為距離的緣故。這就是為什么,你一旦得到了某樣東西,突然感到它也不過如此的原因。
即使對于成功,也要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否則這次成功會導致你今后的失敗。如果一個人總是對昔日的成功念念不忘,那么成功的后面必然是失??;如果能認識到以前的成功只能證明的過去,那么成功的后面往往還是成功。
肯德基的創(chuàng)始人山德士50歲才開始經營一家小小的快餐店;姜太公80歲的時候才得到周文王的重用;齊白石90歲才達到創(chuàng)作巔峰;如果楊振寧活不到82歲,又怎么能娶上28歲的翁帆呢。
因為無常,人總是渴望安全感。然而依賴別人,不如依靠自己。別人給你的能量總有一天會消失,只有自己給自己的能量才會源源不斷。我們的生命中可能會遇到許多貴人,但最重要的貴人卻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帶給自己安全感。同時,我們都是父母安全感的來源。所以,不管你是誰,做得怎么樣,你的存在就是父母最大的安全——即使面臨多么大的困難,也要想一想身后的父母,然后堅強地走下去。
氣了沒風度,惱了沒風度,怒了沒風度,急了沒風度,驚了沒風度,慌了沒風度,快了沒風度,煩了沒風度,狂了沒風度,躁了沒風度,醉了沒風度,亂了沒風度……
不完美才是完美:真正的完美主義者接受不完美。
“平等”意味著我們都是上帝之子,都是人——都是上帝本質的一部分——都是一體。
抱怨幾乎成了人的本能。請放眼看一下這個世界,忙得要死的在抱怨,閑得無聊的也在抱怨;得到的在抱怨,失去的在抱怨;平民在抱怨,明星也在抱怨;提拔的在抱怨,沒提拔的也在抱怨;有權的在抱怨,無權的也在抱怨;下雨了有人在抱怨,不下雨也有人在抱怨。幾乎沒有人沒有理由不抱怨,但是卻鮮有人去考慮刪除抱怨后的世界,更鮮有人去開創(chuàng)沒有抱怨的生活。閉上眼睛想一下吧,在一個沒有抱怨、只有天籟的世界里生活有多么美好。
說自己想說的話,做自己想做的事,你會發(fā)現天空的蔚藍、陽光的明媚、空氣的清新;你會發(fā)現做自己、活出自己是一件很美的事。
力量跟著強者走,瀟灑隨著自信生。一個人是誰并不重要,擁有多少財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內心擁有怎樣的力量。
信任與信心相互依存。
樂觀與自信親如手足。
心力即生命力。
最容易的犯的錯誤就是低估自己。
自信即是相信自己: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了,那就別指望別人還相信你。
一個人的自信,在他美好的舉手投足中,在他獨立的智慧中,在他徹底舒展的心靈中。
地球不因我而轉動,世界卻因我而不同。
無自信,便無美。
自信本身就是美。
如果自認優(yōu)秀,就會真的優(yōu)秀起來。
充滿自信的缺陷,比缺乏自信的美還有魅力。
必須相信綠洲的存在,要不然眼中全是沙漠。
相信什么就會得到什么,定位什么就會成為什么,選擇什么就會擁有什么。
你有你的身體,
可你是你的身體嗎?
你不是。
你有你的財富,
可你是你的財富嗎?
你不是。
你有你的思想,
可你是你的思想嗎?
你不是。
但你依然是你,
你和別人不一樣。
你不平凡,
更不簡單,
你是一個更高的存在。
當你發(fā)現自己,
自性之光即開始照耀,
世界是你的。
你是一個有著另外世界的人,
你更會懂得,
我最愛你。
人生如離弦之箭,無人不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