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嬰孩,日后佳人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在經(jīng)年后,也曾這樣問自己,“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宇宙廣袤,天地有恒,而一個人的宿命卻是難以預(yù)料的,這其中的因由,想必是參禪悟道的人都難以言說,所以才有了一句“到來處來,往去處去”。
然而,我愿意相信每個人都有前世今生。不然為何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人降生在大漠孤煙直的塞北?有人降生在風(fēng)景舊曾諳的江南?還有人漂洋過海,去到寶島臺灣?
塞北,是大漠孤煙直的塞北,是長河落日圓的塞北?!捌呓^圣手”王昌齡曾說,“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塞北,放在古時,是征戰(zhàn),是烽火連天,是邊關(guān)戍守,是錚錚鐵漢那精忠報國的鏗鏘誓言!風(fēng)起云涌,歷史變遷,如今的塞北早已不再連年征戰(zhàn),天子的腳下也早已不是一人獨權(quán),但這塊土地卻傳承了歷史賦予的堅硬品格,依舊雄姿盎然!一代代的英雄豪杰,降生于此,成長于斯,歷史的舞臺,隋唐英雄的演義尚未退場,七俠五義的豪氣更是沖破云天!更有楊貴妃巧笑倩兮,“一代名花傾城笑,名花傾國兩相歡”,三國貂蟬深明大義,不畏強(qiáng)權(quán)犧牲自我勇除奸!
塞北,地域遼闊,樣貌堅挺,就連這里的人兒,也都英勇過人,剛正不阿。
江南,是煙雨醉朦朧的江南,是“氣蒸云夢澤”的江南。想必這里令很多人心馳神往。在我還是一個學(xué)童時,書上字里行間的江南讓人沉醉:青山碧水,郁郁蔥蔥。江南,永遠(yuǎn)以一幅水墨畫卷的清淡呈現(xiàn)于腦海,久久揮之不去。想那有幸降生、成長于此地的人兒,必定是弱柳扶風(fēng)姿、瀟灑俊逸態(tài)。
古時四大美女之一的西子,浣紗越國,風(fēng)姿綽約,素有“西施音容邈,典范照故鄉(xiāng)”的美譽(yù);王昭君體態(tài)婀娜,顧盼生姿,江南豐美毓秀的山川,滋潤了她,玲瓏了她,賦予她剔透細(xì)膩的情,明月般晶瑩的心。玲瓏剔透,一笑傾城;輕移蓮步,遂成傳奇。她們生于江南,長于江南,那片溫存的土壤寄予她們嬌柔的風(fēng)情,使二美傾國傾城,萬古流芳。到最后竟不得知,是那片溫情脈脈的江南精雕細(xì)琢了這樣一對美人兒,還是這嬌小俏麗的美人兒成就出今日的江南?總之,那是一個太美的地方,性情太粗野的人,到不了那樣的遠(yuǎn)方。
江南的美,只從畫卷里,便使人愛上了;水鄉(xiāng)走出來的人兒,更透著一股靈巧秀麗。每個人眼中的江南各有千秋,每個人愛上它的理由也大相徑庭。有人愛它的綠瓦紅墻,有人愛它的小橋流水,有人愛它的瀟瀟煙雨,而我獨愛它的靜謐。江南的靜謐,是塞北的粗獷和喧囂所不能比擬的。任憑沙礫,只要放在江南,也會本能地蒙上一層奇異、神秘的色彩。遠(yuǎn)處的山村是靜謐的,近處的溪流是靜謐的,置身其中的涼亭是靜謐的,就連自己的心,也不知何時靜謐了下來,不知不覺中,整個世界都靜謐了。
在一股淡淡的靜謐中,時間仿佛停止了。人們不會思戀曾經(jīng),也不會擔(dān)心將來,只一心安享這片刻的清凈。煩惱與憂愁轉(zhuǎn)瞬即逝,每個人手心里緊緊握著的,就只有眼下的美好。
而臺灣,不同于塞北的英氣挺拔,更有別于江南的柔弱纖細(xì),這里拋卻了塞北那過分的硬,丟掉了江南那酥軟的弱,卻將兩地之長集于一身,好好地醞釀、珍藏。瓊崖海棠雖不比江南的白蓮更有風(fēng)華,卻在柔媚中憑添一分堅定;芳樟、水藻,無數(shù)鮮活的生命沿著海岸山脈伸展,在斷崖的灌木雜草叢中怒放生命。然而微風(fēng)細(xì)雨,這里也是柔軟又滋潤的,所以成長于臺灣的美女,有著江南美女骨子里的溫婉,又有著塞北硬漢性格里的堅韌。
俗語說“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因此,我總相信,一個人的脾性與她所降生的地域分不開,也更加篤定,有些人,生來注定要驚艷時光。
1953年,臺灣南部的云林縣,斜風(fēng)細(xì)雨,暖燕呢喃,空氣中氤氳著泥土的芬芳。這一年,就在這樣一座風(fēng)情旖旎的小城,一個純潔無瑕的嬰孩降生人間,父母給她起名叫鄧麗君。
鄧麗君的母親名叫趙素桂,山東人士;父親名叫鄧樞,河北人士。山東自古就是人杰地靈的圣地,母親給了鄧麗君天然、純粹的遺傳基因;而河北自古孕育了許多賢人,卻也是彼時的趙國古都,自有一番風(fēng)情。也許這一切只是偶然,但卻似在向世人說明,鄧麗君生來注定不是等閑之輩,注定要綻放畢生的華彩,演繹一段精美絕倫的綺麗人生。
鄧樞早年從黃埔軍校畢業(yè),這段特殊的經(jīng)歷,使他的身上孕育著一股治學(xué)嚴(yán)謹(jǐn)、待人真誠的品性,后與鄧麗君的母親相識,彼此互生好感,情深繾綣,終于在1943年有情人結(jié)成眷屬,可謂一段天作之合。
原本,這對情比金堅的璧人可以在河北老家過著淡然、安穩(wěn)的歲月,但命運(yùn)似乎另有安排,又或者他們注定與臺灣邂逅,共同譜寫一段不解之緣。1949年,鄧麗君一家遷往臺灣南部的云林縣居住。當(dāng)時,云林縣隸屬窮鄉(xiāng)僻壤,并無多少繁華,當(dāng)?shù)鼐用裰饕且恍╅}南籍的農(nóng)民,很少有從大陸轉(zhuǎn)來的人士。
鄧家人入鄉(xiāng)隨俗,在這里過起生活,雖然日子清貧寡淡,但一家人其樂融融,看上去倒也十分和睦。又因他們老實本分,與周圍的鄰居相處得亦十分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