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齪齪

韓愈詩文選評 作者:孫昌武 著


齪齪

齪齪當世士,所憂在饑寒。但見賤者悲,不聞貴者嘆。大賢事業(yè)異,遠抱非俗觀。報國心皎潔,念時涕汍瀾。妖姬坐左右,柔指發(fā)哀彈。酒肴雖日陳,感激寧為歡。秋陰欺白日,泥潦不少干。河堤決東郡,老弱隨驚湍。天意固有屬,誰能詰其端。愿辱太守薦,得充諫諍官。排云叫閶闔,披腹呈瑯玕。致君豈無術,自進誠獨難。

①齪齪(chuò chuò):拘謹?shù)臉幼印_@里形容卑瑣自私。

②賤者、貴者:皆屬“齪齪”之類,都是只為一己的窮通而悲嘆。

③遠抱:抱負遠大。俗觀:見解庸俗。

④汍瀾(wán Ián):流淚的樣子。

⑤妖姬:美女,指歌伎。哀彈:凄清的樂曲;典出潘岳《笙賦》:“輟張女之哀彈,流《廣陵》之名散?!?/p>

⑥少:通“稍”。這里活用宋玉《九辯》“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漧”語意。漧,干燥;古同“干”。

⑦東郡:指滑州(屬河南道,今河南滑縣);關于這一年(作詩時的貞元十五年)黃河于滑州決口不見史料記載。

⑧有屬:有所托付;屬,通“囑”。詰其端:追問其緣由。

⑨太守:實指刺史,具體指武寧節(jié)度使、徐州刺史張建封。

⑩閶闔(chāng hé):天門。屈原《離騷》:“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爆槴\(láng gān):美石;比喻忠心。

致君:輔佐君主。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這是貞元十五年(799)秋在徐州張建封幕府的詠懷之作。韓愈不得已而托身于幕府,先是在汴州董晉處,以董晉亡歿不得不離去;又投奔徐州張建封。本來他寄有希望,期待得到張的舉薦,顯然兩人志趣又不相投。韓愈本來自視甚高,立志頗大,懷抱著一展宏圖的志向,幾年間的遭遇使他對現(xiàn)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這首詩里,他抨擊斤斤計較一己悲歡的“齪齪當世士”,表白自己難耐幕府里酒宴女樂的享樂生活,抒寫對災患頻仍、民間疾苦的憂慮,慨嘆“報國”、“念時”的志向不得伸展,仍在希望得到當權者的援手。不過這種希望不久后又一次落空了。

在對韓愈的評價中,其政治立場是個爭論焦點。由于他對“永貞革新”取批判、對立態(tài)度,他在朝廷的進退又正和革新派人物劉禹錫、柳宗元等人迥異,頗有人論定他是守舊派,是反對革新的人物。但從這首詩(還有其他許多作品)可以看出,韓愈對國計民生相當關心,對民間疾苦十分同情;他懷抱救世濟時的宏偉志愿,對改革時弊也有著強烈要求。實際上在根本政治傾向和主張上,他和革新派并無大的差異。只是他的政治態(tài)度比較持重、保守,又囿于君臣綱紀等比較封閉的觀念,對待激進的變革難于承受,而革新派在策略、措施以及某些人的為人等方面又確有一定弊端,結果造成他和劉、柳等人的分歧。對于韓愈政治立場的看法,關系到對他的“儒學復古”和文學成就的總的評價,應當加以辨明。

這首五言古詩,同樣清楚顯示了他“復古”的藝術趣味。他顯然有意追模前人詠懷傳統(tǒng),但沒有使用前人常用的比喻、象征等手法,而是直陳胸臆,造成古樸的風格。作品篇幅雖然簡短,但構思卻有轉折提掇,又采取夾敘夾議手法,取得言簡意長的效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