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陶淵明集注新修 作者:金融鼎 著


前言

陶淵明(三六五年至四二七年),又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是我國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田園詩人。

他出身于沒落的封建官僚家庭。曾祖陶侃,任荊、江二州刺史,并都督交、廣、寧等七州軍事,因平叛有功,受封長沙郡公,死后贈大司馬。祖父陶茂任武昌太守。父親早就遠離仕途,在陶淵明童年時就去世了。因此,家道到陶淵明時就衰落了。

陶淵明生活在東晉后期,正是晉宋易代的大動亂時代,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和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矛盾都非常尖銳。北方是所謂的“五胡十六國”,各少數(shù)民族的貴族仍在互相混戰(zhàn),并不斷對南方進行侵擾;而偏安江南的東晉王朝,由于士族集團把持朝政,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壓榨,終于在公元三九九年,爆發(fā)了會稽郡孫恩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運動,斗爭的烈火燃遍浙江、福建、江蘇等許多地方。而東晉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互相傾軋、爭權(quán)奪利更是接連不斷。晉孝武帝時,發(fā)生了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的專權(quán);晉安帝時,爆發(fā)了荊州刺史桓玄起兵反晉、奪取皇權(quán)的叛亂,隨后是建武將軍、下邳太守劉裕出兵討伐桓玄的戰(zhàn)爭;晉恭帝時,劉裕奪權(quán)篡弒,廢晉自立。這一系列的事件,對陶淵明的思想、生活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陶淵明的青少年時代是在晉孝武帝太元年間度過的。那時,他把讀書作為主要生活?!伴e居三十載,遂與塵事冥。詩書敦夙好,園林無世情?!保ā缎脸髿q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jīng)?!保ā讹嬀啤返谑祝┧坏x了《論語》等儒家經(jīng)典著作,還閱讀了《莊子》《老子》等道家著作,《史記》《漢書》等歷史著作。因此,在青少年時期,他的頭腦中已雜糅了儒道兩家的思想,而儒家思想占主導(dǎo)地位。“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保ā峨s詩八首》第五首)他仍有著“治國平天下”的愿望,希望能通過出仕途徑,實現(xiàn)“大濟蒼生”的抱負。

他二十九歲(公元三九三年)開始出仕,初任江州祭酒。因“不堪吏職”,不久就離職回家;后來州里召他為主簿,他也未去上任。直到三十六歲(公元四〇〇年)時,他再次出仕,做荊州刺史桓玄的參軍,但結(jié)果仍大失所望:“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guī)林》)“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保ā缎脸髿q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在桓玄官府干了約兩年,這年(公元四〇一年)年冬就趁母喪機會,辭官回家守喪。

晉安帝元興二年(公元四〇三年),桓玄篡位,改國號為楚。次年二月,劉裕聯(lián)合了各方面的力量,出兵討伐桓玄;三月,劉裕被推為鎮(zhèn)軍將軍,并都督八州軍事。這時,陶淵明做了劉裕的參軍?!八氖疅o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里雖遙,孰敢不至!”(《榮木》)在他四十歲時,為追求功名,東下曲阿,赴任劉裕參軍,但不久又辭職回家。這年秋天,他投奔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做了他的參軍。次年(公元四〇五年)春,劉敬宣因和劉裕的部將劉毅不合,便辭去了刺史職務(wù)。陶淵明也只好離職了,在離職前他曾為劉敬宣出使京都,路經(jīng)錢溪時寫了首《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jīng)錢溪》詩。在詩中,他表達了歸隱田園的堅定意念。時詩人四十一歲。

詩人回家后,由于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又在這一年八月,在離家百里的彭澤,做了縣令。這是陶淵明仕途生涯中最后一任官職。但他上任不久,就“眷然有歸歟之情”。恰好他妹妹喪于武昌,因奔喪心切,自動離職了,只做了八十多天的縣令。

陶淵明的出仕,既是為生活所迫,也是為了“濟世”。但他在時而出仕、時而歸田的過程中,逐漸看清了現(xiàn)實的黑暗,認清了野心家桓玄、劉裕之流的面目,感覺到仕途險惡,再加上他稟性剛正不阿,終于使他走上了潔身遠禍的歸隱道路。

陶淵明結(jié)束了他充滿矛盾、不斷探索、終至幻滅的仕途生涯以后,從四十一歲(公元四〇五年)開始,過上了長達二十二年的歸隱生活。起初,他住在上京舊宅(在柴桑郊區(qū))。這時,他一面參加勞動,一面從事寫作,心境開朗,思想也比較穩(wěn)定,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如《歸去來兮辭》《歸園田居》《讀山海經(jīng)》等都創(chuàng)作于這一時期。他在《歸去來兮辭》中寫道:“世與我而相違,復(fù)駕言兮焉求!”他深感像他這樣的人在那黑暗的社會里是不會有出路的,于是下定決心,準備在田園生活中終了自己的余生:“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fù)奚疑!”此時,道家的順應(yīng)自然、消極避世的思想已在他的頭腦里占據(jù)了重要地位。

晉安帝義熙六年(公元四一〇年)冬,詩人遷居南村,時四十六歲。關(guān)于這次遷居的原因,他在《移居》詩中說:“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shù)晨夕?!痹娙藢π牡刭|(zhì)樸的南村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

在南村生活的頭幾年,詩人的思想不很穩(wěn)定,特別是年邁貧窮、志業(yè)無成的感慨經(jīng)常在他的腦際縈繞,使他經(jīng)受了嚴峻的考驗?!峨s詩八首》就是他這一時期的思想、生活實錄。稍后的《形影神》一組詩,就是用詩的藝術(shù)形式,表現(xiàn)他思想上的矛盾、斗爭及其解決的過程。“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v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yīng)盡便須盡,無復(fù)獨多慮?!笨梢?,道家的自然無為已成了他的主導(dǎo)思想。因此在南村后期,他的思想又比較穩(wěn)定,想的不再是自己的貧窮和前途,而是怎樣把歸隱堅持到底。《飲酒》二十首就是記述他這一時期的思想、生活的一組詩。

“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保ā哆€舊居》)陶淵明在南村住了六年,于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公元四一六年)冬遷回上京。時五十二歲。

遷回舊居的這最后十一年,是陶淵明的思想和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高峰時期。這時,正遇上劉裕奪權(quán)篡弒、晉宋易代的時局變故。陶淵明從儒家的“忠君”觀念出發(fā),對晉安帝、晉恭帝的被害,對東晉王朝的滅亡,表示極度的悲痛;對劉裕的弒奪行為表示極大的不滿和憤慨。他把這種感情寫在《歲暮和張常侍》《述酒》等詩中。大約在作《述酒》詩的同時,他又從自己的實際生活感受出發(fā),寫出了寄托社會理想、反對封建剝削的光輝著作——《桃花源記并詩》。這一時期,他還寫了不少托古述懷、寄寓感慨的作品。

詩人的晚年,更是在極其貧困的生活中度過的。蕭統(tǒng)《陶淵明傳》說:“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這時,他身患重病,甚至挨餓很久,連起床也困難,但他還是不肯隨便接受別人的赒濟。如檀道濟是朝廷的命官,臨去時送給他糧肉,他卻拒絕接受。但當饑餓無法忍受時,他也當過乞丐,向人求過食。

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四二七年)八九月,陶淵明在病中寫完了他生前最后的作品《挽歌詩》和《自祭文》。十一月,他最終在貧病中結(jié)束了一生。享年六十三歲。

陶淵明的作品以詩歌為主,數(shù)量雖不多,但內(nèi)容非常豐富。

反映田園生活是陶淵明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詩人早在歸隱以前,已寫了不少描繪鄉(xiāng)居生活的詩,但許多杰出的詩篇,都寫在他歸隱之后。其中最有名的是《歸園田居》《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等。

陶淵明的田園詩充滿了對腐敗官場的憎惡和對純潔的田園的熱愛。在《歸園田居》第一首中,他把官場斥責為“塵網(wǎng)”“樊籠”,把投身仕途看成是“羈鳥”“池魚”,表現(xiàn)了他對官場的極端的鄙視;而對他向往的田園,則極其細致地寫出了它的清靜幽美,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對田園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在這里,淳樸、寧靜的田園與黑暗、腐敗的官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愛憎感情。

詩人回到農(nóng)村,親自參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而且感受很深。反映他參加農(nóng)事勞動及其所得的感受,是他田園詩的重要內(nèi)容。《歸園田居》第三首,就是寫他晨出晚歸,披星戴月,在豆田里鋤草,雖然衣服被露水打濕了,但他仍不感到可惜,只希望不要違背自己的意愿?!陡鐨q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一詩,寫他在西田收獲早稻,體驗到終日田間勞動的艱辛,以及為衣食而辛勤勞動的喜悅。

描繪田園風光也是其田園詩的重要部分。詩人遠離污濁的現(xiàn)實,回到風景優(yōu)美的廬山農(nóng)村,就以純摯、欣喜的心情畫下了許多幽美的自然圖景:“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保ā豆锩畾q始春懷古田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保ā稓w園田居》)“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⒂陱臇|來,好風與之俱。”(《讀山海經(jīng)》)“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保ā逗凸鞑尽罚扒鍤獬斡嘧?,杳然天界高。哀蟬無留響,叢雁鳴云霄。”(《己酉歲九月九日》)這一幅幅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和清奇茫遠的自然景色,不僅形象鮮明,自然真切,而且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調(diào),充滿強烈的感情色彩。

詩人歸隱后長期住在農(nóng)村,還寫了不少作品來歌詠這種陶然自樂的歸隱生活。如《飲酒》第五首,寫他在東籬下采菊,并悠閑地看著南山的安適自得的心情。第七首寫他摘菊飲酒、嘯傲東軒的生活樂趣。從這些詩里,可以看出他對這種自由自在、毫無約束的歸隱生活是很滿意的。

此外,陶淵明的田園詩,還描寫和農(nóng)民之間的淳樸真率的友誼,揭示農(nóng)村的荒涼景象,敘述對農(nóng)事的看法等??傊?,詩人把農(nóng)村題材大量寫入詩中,為詩歌領(lǐng)域開辟了一個新的園地,被后人稱為田園詩人之宗。

揭露社會黑暗、反映政局變故是陶淵明作品的另一重要內(nèi)容。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對桓玄、劉裕等陰謀野心家是極其不滿的,但他又無力反抗,因此走上了潔身自好的歸隱道路。退隱后,他并沒有忘記國事,相反,不斷地用他充滿憤懣感情的筆,來記述這風雨飄搖的年代。在《歲暮和張常侍》詩里,他不僅對晉安帝的遇害深表哀痛之情,還暴露了當時烏云滿天、民不聊生的黑暗現(xiàn)實?!妒鼍啤穼懺跁x亡后不久,是敘述東晉王朝的興亡過程,哀悼晉恭帝的被弒,揭露桓玄、劉裕等無恥的篡奪行徑?!稊M古》第九首則以種桑為喻,描寫劉裕稱帝前后的政局變故?!稊M古》第七首寫人民群眾對時政變化的悲嘆??梢娞諟Y明雖身在田園,但他仍非常關(guān)心國家的命運。

詩人生活在寧靜的農(nóng)村里,他的思想并不是沒有矛盾的,特別是有志難騁、壯志未酬等問題經(jīng)??M繞在他的腦際,使他忍受著極大的痛苦。他有不少詩作就是記述他這種復(fù)雜的思想感情變化的。如《雜詩八首》第二首,寫他面對著清美的秋夜月色,從陣陣的涼風,發(fā)冷的枕席,感到時節(jié)的變易;又從時節(jié)的變易想到日月流逝,年華虛度,而自己一事無成,不禁內(nèi)心悲憤凄苦,以致徹夜不寐。第五首寫他青壯年時很有雄心壯志,但隨著歲月的推移,這種雄心壯志漸漸離去了,而現(xiàn)在已成了年邁力衰之人,想到未來的前途,古人對光陰的珍惜,心里非常害怕,從而展示了詩人心中的矛盾痛苦,以及對黑暗現(xiàn)實的無比怨恨之情。

陶淵明在農(nóng)村的生活很艱苦。因此,反映他艱難的農(nóng)村生活也是他作品的重要題材?!段焐隁q六月中遇火》寫他家中著火,把整個院子燒光了,只好住在船棚里?!峨s詩八首》第八首寫他過著“寒餒常糟糠”的日子,連最低的生活需求都不能得到?!对乖姵{(diào)示龐主簿鄧治中》寫他經(jīng)常遭到風雨旱蟲的災(zāi)害,過著“長抱饑”“無被眠”的困窘生活?!段辶壬鷤鳌穼懰≡凇安槐物L日”的破屋里,衣服襤褸,食飲屢缺,一貧如洗?!队袝鳌穼懰砟暝獾阶匀粸?zāi)害,田里沒有收成,只好經(jīng)常挨餓?!镀蚴场穼懰噥頍o法忍受時,曾向人去求過食。由此可見,陶淵明的歸隱生活的確是非常貧困的。

詩人還有部分作品表現(xiàn)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他在《和郭主簿》詩里,以陵岑、芳菊、青松等清奇挺拔的自然景物,象征他超群不凡的堅貞品格。在《飲酒》第八首中也以青松象征他挺立不屈的性格?!对佖毷俊返谝皇祝怨略?、獨鳥,象征他的孤傲高潔。此外,還通過對古人古事的贊頌,來表現(xiàn)他的情操。如《詠貧士》通過對古代貧士的詠嘆,表達他甘居貧困、不慕榮華富貴的志趣?!对伓琛贰对伻肌贰对伹G軻》等詩,表面看來是吟詠歷史人物,但實際上也是批判當時惡濁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他憤世嫉俗的強烈感情的。其他如《讀史述九章》《扇上畫贊》《感士不遇賦》等,也都是托古述懷的。

陶淵明在晚年時期寫出了一篇膾炙人口、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光輝篇章——《桃花源記并詩》,提出了他的社會理想,標志著詩人的思想發(fā)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作品中描寫的“桃花源”是詩人所設(shè)計的理想社會。在那里,環(huán)境幽美清靜,人人平等,大家勞動,生活富裕,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的要求和愿望。尤其可貴的是,詩人還大膽地否定了君權(quán)和封建剝削制度。在他設(shè)想的社會里,沒有君主,沒有王朝更迭。“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沒有剝削和掠奪。這是多么美好的社會?。《?,詩人所說的理想社會,是人人同樂,大家同富,不只是他個人的小天地,這思想又是何等的高尚!所以,這篇作品又深刻地表達了陶淵明進步的社會觀。

陶淵明作品的內(nèi)容是極其豐富的,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但也有及時行樂、人生如夢、樂天知命等消極思想,反映了陶淵明消極頹唐的情緒,對后世也起了某些不良的影響。

陶淵明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xué)巨匠。他在三十余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以現(xiàn)實主義這支巨筆,寫出了許多表現(xiàn)風云變幻的年代、自己艱難困苦的歷程、勞動人民的意愿以及幽美清靜田園風光的優(yōu)秀作品。這些作品有著卓越的藝術(shù)成就。這主要表現(xiàn)在藝術(shù)風格的多樣性、藝術(shù)手法的高超和語言的豐富多彩等諸多方面。

陶詩的藝術(shù)風格,因作品的內(nèi)容不同,也多種多樣,但“平淡自然”是其獨具的風格。

陶淵明的田園詩大都具有“平淡自然”的藝術(shù)風格。這是由于詩人長期生活在農(nóng)村,并親自參加勞動,與農(nóng)民有所接觸,使他對農(nóng)村的生活有了深刻的感受,再加上他真切而又自然的反映,使人感到好像從“胸中自然流出”,沒有一點斧鑿的痕跡,表現(xiàn)出一種平淡、自然、樸實、質(zhì)直的風格。

“豪放”是陶詩的另一種藝術(shù)風格。這種風格的作品,大多是通過對歷史人物、事件的詠嘆或?qū)ι裣晒之惖捻灀P,表達詩人激昂慷慨的情懷和“金剛怒目”的氣概?!对伹G軻》《讀山海經(jīng)》中的“夸父誕宏志”“精衛(wèi)銜微木”等詩作,都具有這種豪邁奔放的藝術(shù)特色。如《詠荊軻》一詩,通過對歷史人物荊軻的詠嘆,宣泄詩人對當時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寄托他的豪情,表達他為晉復(fù)仇的俠義精神。

“沉郁”是陶詩的又一種藝術(shù)風格。這類風格的詩大都是寫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痛苦,多種多樣的感慨,表現(xiàn)出一種悲憤沉郁的感情?!峨s詩八首》《飲酒》《擬古》等部分詩作都屬于這種風格。

陶詩的另一種重要風格是“含蓄”。它常通過比喻、借代等手法來表達思想感情,所以具有寄托深遠、含意雋永、耐人尋味的特點。

陶詩高超的藝術(shù)手法也為后人所稱道。陶淵明的許多詩,善于在描繪自然景物中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善于把抒情和寫景、敘事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如《己酉歲九月九日》,上部分描寫凄涼的暮秋景色,下部分抒寫詩人心中的苦惱。感時悲懷,觸景生情,充滿著凄愴抑郁的情調(diào);而且作品上下結(jié)合,情景交融,景與意會,意與景諧,生動地表現(xiàn)了悲秋這個主題。

白描手法也是陶詩常用的藝術(shù)手法。詩人善于以最簡練的筆墨,不加任何烘托,勾勒出生動的形象、鮮明的特征。描繪景物也不用濃墨重彩,只淡淡幾筆,就把景物的神態(tài)勾畫出來了。如《于王撫軍座送客》開頭兩句,簡單十個字,就很準確地寫出了暮秋景物的特色。接下“寒氣”四句,以極潔凈的筆觸,把登高所見的四周景物的特征,描繪得極其鮮明真切。最后“逝止”四句,也以簡練的語言,把送者別后惆悵留戀的神情,刻畫得惟妙惟肖,十分傳神。

通過描寫日常的細小事物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也是陶詩常用的重要藝術(shù)手法。詩人常把自己深厚的思想感情,傾注到一般人們所不注意的十分細小平常的具體事物形象之中。這些日常的具體事物,只要經(jīng)過詩人的點化,就能達到很高的藝術(shù)境界,即使沒有什么出奇之處,卻也使人感到詩意盎然,饒有風味?!讹嬀啤返谄呤字袑懙木?、露、英(花)、忘憂物(酒)、觴(杯)、壺、群動(各種動物)、鳥、林、軒(小屋),都是日常的細小事物,卻成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材料。詩人通過這些材料,具體地描繪了摘菊飲酒、嘯傲東軒的歸隱樂趣,也真切地表現(xiàn)他的“遠我遺世情”的思想。

陶詩的語言豐富多彩,不拘一格,但“平易質(zhì)樸”是其主要特色。

陶淵明的許多詩,讀來明白如話,非常易懂,“田家語”的成分的確不少。這是因為詩人離開官場后,回到風景優(yōu)美的故鄉(xiāng)——廬山農(nóng)村,并經(jīng)常和農(nóng)民接近,這就給他造成了一個運用人民群眾的通俗語言來寫詩的有利條件。他從人民群眾的語言中,選擇、提煉、熔鑄了大量詩的語言,寫出了許多光輝燦爛的詩篇。

陶淵明的田園詩大都具有通俗、平易、自然、樸實的特點。它們沒有華美綺麗的詞藻,都是些不加雕飾的語言,平淡無奇的詩句,但細細回味,卻意境深遠,詩味濃郁,充滿生活情趣。這是作者進行高度藝術(shù)概括和錘煉的結(jié)果。

“含蓄蘊藉”是陶詩語言的另一重要特色。陶淵明的有些詩,委婉含蓄,巧妙生動,言近旨遠,意味深長,具有發(fā)人深思、耐人咀嚼的特點。這些詩常是一些“托物言情”的政治抒情詩,必須經(jīng)過細細體味才能領(lǐng)會其中的意思。

在陶詩語言中,“俊秀清麗”也是它的重要特色。許多描繪田園山水風光的詩篇,不但文詞清俊秀麗,形象鮮明真切,而且常通過所描繪的自然景物,表達作者真摯的思想感情。

陶淵明的作品成就是很高的,對后世的影響也是極其深遠的。但由于詩人和當時的文人普遍傾向背道而馳,再加上他家道破落,因此在當時沒有得到重視,到唐代,他的影響才逐漸擴大起來。

從思想上說,他的反抗黑暗現(xiàn)實、蔑視權(quán)貴、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氣節(jié),對后代的進步作家影響很大。如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一再表示對陶淵明的企羨:“何時到栗里,一見平生親”,“何日到彭澤,狂歌五柳前”。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叛逆性格,顯然是受了陶淵明的影響。大詩人杜甫也曾表示過對陶淵明的仰慕。白居易還寫了《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宋代大文豪蘇軾也有《和陶詩》一百二十首??梢娝挠绊懼蟆5硪环矫?,陶淵明的消極避世思想,對后代一些作家也起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從藝術(shù)上說,他的影響基本是積極的。從六朝到清末,凡有成就的作家,幾乎沒有一個不受到他作品的藝術(shù)熏陶。尤其是唐代,許多詩人都從陶詩中汲取過有益的營養(yǎng)。清代詩人沈德潛在其所撰的《說詩晬語》里說:“陶詩胸次浩然,其有一段淵深樸茂不可到處。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閑遠,儲太祝有其樸實,韋左司有其沖和,柳儀曹有其峻潔: 皆學(xué)陶焉而得其性之所近?!笨芍蹙S、孟浩然等詩人作品風格的形成,受陶詩的影響極深。

本書在編排上,均以作品的寫作年代前后為序。這樣便于讀者了解陶淵明的生活、思想和創(chuàng)作發(fā)展變化的全過程。但由于年代遙遠,要完全準確地系年是有困難的。有些作品,作者已標明年月;有些沒有標明,對于這類作品,雖經(jīng)多方面研究推論,給它系在一個適當?shù)哪甏?,但這也不一定完全準確。在注釋方面,盡可能地把每篇作品寫作的時代背景或環(huán)境、主題或內(nèi)容,加以詳細說明;除了疏通詞義和句義外,還對其出處和用典,也盡量予以詳細注明,以幫助讀者了解它的真正含義。

《陶淵明集》古今版本頗多,文字也多有出入。本書的編注參閱了多種版本,選用其中最妥善的文字。在編注中,也參考和吸收了前人及今人的一些研究成果,這里不一一加以說明了。

若有不妥之處,望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