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幼文(生卒年不詳)

啟功給你講宋詞 作者:啟功 選注;呂立人 整理


成幼文(生卒年不詳)

江南人,仕南唐,官大理卿,詞不多見。

謁金門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謁金門》,本唐教坊曲名,《古今詞話》:因韋莊詞起句,名《定相憶》;張輯詞有“無風花自落”句,名《花自落》;又有“樓外垂楊如此碧”句,名《垂楊碧》;李清臣詞有“楊花落”句,名《楊花落》;李石詞名《出塞》;韓淲詞有“東風吹酒面”句,名《東風吹酒面》;又有“不怕醉,記取吟邊滋味”句,名《不怕醉》;又有“人已醉,溪北溪南春意,擊鼓吹簫花落未?”名《醉花春》;又有“春尚早,春入湖山漸好”句,名《春早湖山》。

“挼”,《說文》:捼,推也;一曰兩手相切摩也。段玉裁校,改捼作挼,摧也,從手妥聲;一曰:兩手相切摩也。

“斗鴨闌干”,《賓退錄》卷八云:馮延巳《謁金門》長短句膾炙人口,其曰斗鴨闌干獨倚,人多疑鴨不能斗,余按《三國志·孫權傳》注引《江表傳》曰:魏文帝遣使求斗鴨,群臣奏宜勿與,權曰:彼在諒闇之中,所求若此,豈可與言禮哉!具以與光?!蛾戇d傳》:建昌侯慮作斗鴨欄,遜曰:君侯宜勤覽經(jīng)典,用此何為?《南史·王僧達傳》:僧達為太子舍人,坐屬疾而往揚州橋,觀斗鴨,為有司所劾?!缎绿茣R王祐傳》:“祐喜養(yǎng)斗鴨,方未返,貍齚鴨四十余,絕其頭去,及敗,牽連誅死者凡四十余人?!眲t古實有之。

“鵲喜”,《開元天寶遺事》:時人之家,聞鵲聲皆以為喜兆,故謂靈鵲報喜。

此詞舊注云:《蘭畹集》誤作牛希濟,陸游《南唐書·馮延巳傳》:元宗嘗因曲宴內殿,從容謂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對曰:安得如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之句。時喪敗不支,國幾亡;稽首稱臣于敵,奉其正朔,以茍歲月,而君臣相謔乃如此!

《古今詩話》云:江南成幼文,為大理卿,詞曲絕妙,嘗作《謁金門》云: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中主聞之,因案稽滯召詰之,且謂曰:卿職在典刑,一池春水,又何干于卿?幼文頓首。與《南唐書》所載異;《詞綜》亦定為成幼文作,今從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