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薔薇
《黃薔薇》(原文A Sárga Rózsa,英譯The Yellow Rose),匈加利育珂摩耳(Jókai Mór)著,我的文言譯小說的最后一種,于去年冬天在上海出版了。這是一九一〇年所譯,一九二〇年托蔡孑民先生介紹賣給商務(wù)印書館,在八月的日記上有這幾項記事:
九日,校閱舊譯《黃薔薇》。
十日,上午往大學(xué),寄蔡先生函,又稿一本。
十六日,晚得蔡先生函附譯稿。
十七日,上午寄商務(wù)譯稿一冊。
十月一日,商務(wù)分館送來《黃薔薇》稿值六十元。
育珂摩耳——歐洲普通稱他作Dr.Maurus Jókai,因為他們看不慣匈加利人的先姓后名,但在我們似乎還是照他本來的叫法為是,——十九世紀(jì)的傳奇小說大家,著書有二百余部,由我轉(zhuǎn)譯成中文的此外有一部《匈奴奇士錄》,原名“神是一位”(Egy az Isten),英譯改為Midst the Wild Carpathians,——《黃薔薇》的英譯者為丹福特女士(Beatrice Danford),這書的英譯者是倍因先生(R.Nisbet Bain)?!缎倥媸夸洝飞嫌形业奈焐晡逶碌男?,大約在一九〇九年出版,是說部叢書里的一冊。
這些舊譯實在已經(jīng)不值重提,現(xiàn)在所令我不能忘記者卻是那位倍因先生,我的對于弱小奇怪的民族文學(xué)的興味差不多全是因了他的譯書而喚起的。我不知道他是什么人,但見坎勃列治大學(xué)出版的近代史中有一冊北歐是倍因所著的,可見他是這方面的一個學(xué)者,在不列顛博物館辦事,據(jù)他的《哥薩克童話集》自序仿佛是個言語學(xué)者。這些事都沒有什么關(guān)系,重要的乃是他的譯書。他懂得的語言真多!北歐的三國不必說了,我有一本他所譯的《安徒生童話》,他又著有《安徒生傳》一巨冊,據(jù)戈斯(Edmund Gosse)說是英文里唯一可憑的評傳,可惜十六年前我去購求時已經(jīng)絕版,得不到了。俄國的東西他有《托爾斯泰集》兩冊,《高爾基集》一冊,《俄國童話》一冊是譯柏烈偉(Polevoi)的,《哥薩克童話》一冊系選譯古理須(Kulish)等三種輯本而成,還有一冊《土耳其童話》,則轉(zhuǎn)譯古諾思博士(Ignác Kúnos)的匈加利語譯本,又從伊思比勒斯古(Ispirescu)輯本選譯羅馬尼亞童話六篇,附在后面。芬蘭哀禾(Juhani Aho)的小說有四篇經(jīng)他譯出,收在T.Fisher Unwin書店的假名叢書中,名曰“海耳曼老爺及其他”,卷頭有一篇論文敘述芬蘭小說發(fā)達概略,這很使我向往于乞丐詩人沛維林多(P?iv?rinta),可是英譯本至今未見,雖然在德國的Reclam叢刊中早就有他小說的全譯了。此外倍因翻譯最多的書便是育珂摩耳的小說,——倍因在論哀禾的時候很不滿意于自然主義的文學(xué),其愛好“匈加利的司各得”之小說正是當(dāng)然的,雖然這種反左拉熱多是出于紳士的偏見,于文學(xué)批評上未免不適宜,但給我們介紹許多異書,引起我們的好奇心,這個功勞卻也很大。在我個人,這是由于倍因,使我知道文藝上有匈加利,正如由于勃蘭特思(Brandes)而知道有波蘭。倍因所譯育珂的小說都由倫敦書店Jarrold and Sons出版,這家書店似乎很熱心于刊行這種異書,而且裝訂十分講究,我有倍因譯的《育珂短篇集》,又長篇《白薔薇》(原文A Fehér Rózsa,英譯改稱Halil the Pedlar),及波蘭洛什微支女士(Marya Rodziewicz)的小說各一冊,都是六先令本,但極為精美,在小說類中殊為少見。匈加利密克扎特(Kálmán Mikszáth)小說《圣彼得的雨傘》譯本,有倍因的序,波思尼亞穆拉淑微支女士(Milena Mrazovi?)小說集《問訊》,亦是這書店的出版,此外又刊有奧匈人賴希博士(Emil Reich)的《匈加利文學(xué)史論》,這在戈斯所編萬國文學(xué)史叢書中理特耳(F.Riedl)教授之譯本未出以前,恐怕要算講匈加利文學(xué)的英文書中唯一善本了。好幾年前聽說這位倍因先生已經(jīng)死了,Jarrold and Sons的書店不知道還開著沒有,——即使開著,恐怕也不再出那樣奇怪而精美可喜的書了罷?但是我總不能忘記他們。倘若教我識字的是我的先生,教我知道讀書的也應(yīng)該是,無論見不見過面,那么R.Nisbet Bain就不得不算一位,因為他教我愛好弱小民族的不見經(jīng)傳的作品,使我在文藝?yán)镎页鲆稽c滋味來,得到一塊安息的地方,——倘若不如此,此刻我或者是在什么地方做軍法官之流也說不定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