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如美人
一個“真”字,就是沈復一生的困頓流離之因。
在街巷、流水、桂花、石橋鉤織的蘇州夫婦日常生活圖景之下,是沈復的深情。如果說陳蕓是“中國文學上最可愛的女人”,那么沈復就是中國文學中最深情的男人。
從一見傾心,舉案齊眉,到不離不棄,睹物思人,即便身在妓船,也要尋覓個與妻子相似的女子。沈復比中國文學史中塑造的任何一個男人都更為深情、真實。何況他是一個真真切切存在的人。細雨微風的句子,觸摸可聞的日常,就像此人即在身邊。
所謂平凡人家、日常之美,“凡?!倍郑簧驈蛯懗隽嗽鹿庀墓鉂珊吐蓜?。
梨園之內(nèi)有“三分情真得天下,七分情深動鬼神”的行則。陳蕓之所以不喜歡那些悲戚的劇目(見卷一“閨房記樂”),便是因為自己恰是那情深之人,動不得心底的苦。
貧賤夫妻百事哀嗎?也并非如此,全書少見其怨言,多是甘苦自得之語。他惟有妻子去世(見卷三“坎坷記愁”)、兒子早夭(見卷四“浪游記快”)時有幾句憤激之語,而且更多是自責,幾無怨天尤人之詞。正因為他這責己甚嚴卻又如浮云漫卷的文風,使得文中記敘的春花秋月顯得彌足珍貴。
第四卷,“浪游記快”。有一節(jié)寫到他們夫婦寄居于錫山華氏家中,沈復破衣舊鞋去上海訪友借銀,在友人任職的幕府園亭中見面,也不忘品鑒一番人家的園林。“園為洋商捐施而成,極為闊大,惜點綴各景雜亂無章,后疊山石,亦無起伏照應。”言語之間,那出自“疊山行家”的傲慢之態(tài),甚是可愛。
令人驚訝的是,他在歸途之中“忽思虞山之勝”,便趁著興致乘坐順風船去了虞山!而且,他上山途中不忘品飲口感極佳的碧螺春,下山之后又邀請路人就野店飲酒三杯!令人啞然失笑,一時無措,不知道如何評價他的這番任性之行。
這一部分的信息也較為集中,語速甚快,有一種不以苦愁為敵的韌性、執(zhí)著。而這份執(zhí)著又給全書行文倍添凄涼。
有些評論家說最喜歡讀第一卷的閨房記樂與第三卷的坎坷記愁。但第二卷的裁花取勢、園林品鑒等,正是這本書的美學基石。有日常之執(zhí)念,方有愛意之殷殷。沈復身處晚清,仍有明代蘇州鄉(xiāng)人歸有光的素樸風范,原因正在此間。不是小品,而是典雅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