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言 蔡文姬——一個凄美的謎

漠國明月:蔡文姬傳 作者:鄭彥英 著


引言 蔡文姬——一個凄美的謎

我上小學(xué)的時候,就知道蔡文姬的名字,那時候我家有一本《三字經(jīng)》,我讀到“蔡文姬,能辨琴”時,問父親:“啥是琴?”

父親很認(rèn)真地想了想說:“胡琴么?!?/p>

我又問:“啥是胡琴?”

父親聲音高了:“學(xué)到四年級白學(xué)了?連胡琴都不知道?!”

我看著父親,不敢吭氣。父親堅信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我是家常便飯。

但是父親這次沒有打我,說,“胡琴胡琴,胡人的琴,蔡文姬被胡人綁到匈奴去了,在那兒成天見胡人的琴,當(dāng)然比咱懂胡琴。”

我說:“胡琴啥樣子?”

父親瞪了我一眼,似乎想罵:連胡琴都不知道?!但最終沒罵,而是小聲說:“就是二胡?!?/p>

十幾年后,我才知道,蔡文姬在世時,姓蔡名琰,字昭姬,應(yīng)該叫蔡昭姬。但在西晉,司馬炎當(dāng)了皇帝,司馬炎的父親叫司馬昭,文史學(xué)家為了記錄研究傳承蔡文姬的事跡和作品,避西晉司馬昭名諱,將蔡昭姬改為蔡文姬。還有,蔡文姬當(dāng)年把弄的琴并不是父親所說的胡琴,而是七弦古琴。因為這時候我看到了郭沫若寫的劇本《蔡文姬》。進(jìn)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蔡文姬在十五歲時就出嫁了,而且在十多年內(nèi)完成了三次婚嫁。第一次嫁給河?xùn)|望族衛(wèi)家;第二次嫁給匈奴左賢王;第三次由曹操做媒,嫁給了年齡小于她的屯田都尉。更重要的是,這一切并不是在她父親的呵護(hù)下完成的。她父親蔡邕在她十六歲那年夏天就被殺害了。一個十六歲時沒了父母的弱女子,在動蕩不安的東漢三國時期,先后三次嫁人,并完成了令人蕩氣回腸的長篇騷體敘事詩《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這些詩至今依然為學(xué)子們所傳誦,甚至視為經(jīng)典。還有她的書法,飄逸自然,時隔近兩千年,依然是現(xiàn)代許多書家所不能及的。更重要的是,蔡文姬從父親蔡邕那里得到書法真?zhèn)骱?,授筆法于鐘繇,鐘繇傳之衛(wèi)夫人,衛(wèi)夫人傳之王羲之,至今,王羲之“書圣”的地位未有絲毫動搖。

在那么個動蕩的時代,面對天翻地覆般的坎坷命運,我們的蔡文姬怎樣生存、生活、戀愛的呢?

直到二○一二年底,我才初步揭開了這個謎,這時候我所居住的城市冰天雪地,為了讓我的思緒不被凍住,我跑到溫暖的三亞,開始為蔡文姬寫傳。二○一三年國慶節(jié),當(dāng)我靜下心來修改這本傳記時,太行山上已經(jīng)紅葉爛漫,面對令人陶醉的紅色,我想到了霜,正是因為經(jīng)過霜的染打,綠色的樹葉才開始變紅,那是作為樹葉,最為悲壯的顏色,因為之后不久,秋風(fēng)無情,將吹落紅葉,縱然紅葉萬般嬌媚,也是要經(jīng)受冰雪,最終化為泥土的。然而,作為樹葉,紅葉是最為迷人的,因為那是它生命中最成熟的顏色,一生的風(fēng)采都集中在那一片紅上。

紅葉,不就是蔡文姬嗎?

早晨,我采下一片紅葉,帶著山間的露水,帶露的紅葉更加醉人,卻也更能讓人心碎。我想,等到本書出版后,我將用這片紅葉,作為書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