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舌頭的二重性

父親的含義是榜樣 作者:鄭洪升 著


舌頭的二重性

愛喝酒的人都知道,最好的下酒菜,不一定是山珍海味,可能是一只燒雞或豬頭肉。在前面,我說過燒雞了,須知吃豬頭肉也有講究。通常排在第一位的是口條,也就是豬舌頭;第二位的是豬耳朵;第三位的是豬鼻子,鼻子部位的肉雖硬點,但肉筋道,有嚼頭。我這篇短文,咱不說耳朵,也不說鼻子,專門說口條。也不說豬的口條本身,而是借豬的口條,說說人的口條(舌頭)的二重性。

在《聊天》一書中,我借用了一個古代故事,說的是有位酋長老了,他選中一個年輕人當他的接班人。為了考驗他的智慧,讓他給自已做兩道菜。年輕人端上來的頭道菜是炒口條。酋長問,為什么是炒口條?年輕人說,天底下最好聽的話都是舌頭說出來的。酋長很愛吃炒口條。年輕人做的第二道菜端上來,仍是炒口條。酋長又問,怎么還是炒口條?年輕人說,世界的災(zāi)難也是舌頭造成的。酋長感到這個年輕人洞察了世界上的深刻道理,于是把自己的位置傳給了他。這個故事說明,舌頭的二重性——好事和壞事,都來自它。

表明舌頭二重性的有幾句話,正面的有:金口玉言,出口成章,一言興邦;反面的有: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言喪邦。請看,好事與壞事都離不開舌頭。

其實,舌頭只是工具,根子在大腦。腦子經(jīng)過加工提煉,舌頭說出的話就有質(zhì)量;腦子根本沒過濾,沒有設(shè)崗哨,說出的話必然亂七八糟。練舌頭,實際上是練腦子。

馬克思說過:“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彼€有句名言:“一打綱領(lǐng)不如一個實際行動?!蔽矣纱艘瓿觯赫Z言的行動,不能代替行動的語言。用為人民服務(wù)的行動說話,是最有說服力的語言。

能說出高質(zhì)量的話,談何容易?西方有位語言學家說過:“說話的本來目的并不是增加知識,而是消遣。人的百分之九十九的話并不比蒼蠅的哼哼有意義些;可是他愿意哼哼,愿意證明他是活人,不是蠟人。說話的目的多半是要哼哼?!焙镒幼兂扇撕?,人類用不同的舌頭、不同的語言哼哼了億萬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也有五六千年了。人肯定還要繼續(xù)哼哼下去。因此,我們要學會哼哼,向會哼哼的人看齊。不斷完善哼哼的質(zhì)量,提高哼哼的水平,使我們舌頭說的話,盡量做到言之有道、言之有法、言之有物、言之有章、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據(jù)、言之有趣、言之有情、言之有禮、言之有度、言之有樂、言之有防。

抑止語言的破懷性,發(fā)揚語言的正能量功能。

2016-6-21 14:33

粉絲評論:數(shù)了數(shù),有十三個“言之”,言出來的都是正能量。舌頭說出來的破壞性語言,會對大腦起反作用,破壞性有多大,損害大腦就有多大。因此,要嚴防舌頭那破壞性語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