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倫理綱常篇

邊讀邊悟論語 作者:東籬子解譯


關于倫理綱常的觀點和主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所確立的家庭、君臣、尊卑等綱常秩序,以及孝悌慈敬等人倫道德,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幾千年來中國社會的生活規(guī)范。雖然在今天看來,這些東西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但總的來說,大多數(shù)主張是符合自然人性和社會規(guī)律的。其中許多精華部分,在今天看來已顯得難能可貴。因此,也更值得人們繼承發(fā)揚,并在當陵其發(fā)揮積極作用。

以“仁”做人孝悌為本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學而第一

有若說:“一個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卻喜歡犯上,那是很少的;不喜歡犯上,卻喜歡作亂,也是沒有的事。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樹立了、為人處世的原則,也就形成了。因此,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大概就是仁愛的根本吧!”

【感悟一點】

把基于親子之愛的“孝”和骨肉之情的“弟”兩種倫理道德觀念看作是“仁之本”,顯得意義深遠,在古代人們把“孝悌”作為仁的根本,同時也是立國的根本、治天下的根本、為人的根本。在現(xiàn)代社會,這種思想依然具有指導意義。如果說,一個人對生我、養(yǎng)我、育我的父母,尚且沒有孝心,對血緣關系密切的兄弟姐妹也沒有敬兄愛弟的悌情,為了一己私利,可以置父母于不顧,甚至虐待、遺棄、不贍養(yǎng);為了爭奪遺產,可以兄弟反目,甚至斗毆、兇殺。那么,這種既無仁心,更無人性的人,更不會對別人有仁心和道德心,對社會有正義感和責任感。

那么,作為一個人,他無疑是多余的、有害的,必然會受到他人、社會的孤立、排斥,以至制裁。

王祥至孝感繼母

孝是古代儒家學說的重要內涵和范疇,是在中國古代勞動民眾中影響最廣泛的思想觀念。孝在今天仍然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甚至對日本、朝鮮等國家的漢文化也有廣泛的影響。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現(xiàn)代人也是將來人的道德準則。

王祥是漢末瑯王牙臨沂(今屬山東省)人,因遭世亂,扶母攜弟在廬江隱居30余年。母卒后,才應召入仕。魏時,曾封關內侯、萬歲亭侯、睢陵侯,拜司空、太尉、侍中等職。入晉,拜太保,晉爵為公。享年85歲。

原來王祥的生母在他年幼的時候即已去世。他的繼母朱氏很不喜歡他,只偏愛自己的兒子,經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不僅失去了母愛,還失去了父愛。但他生性至孝,雖然成天被父母驅使,干各種雜活,卻從不叫苦叫累,態(tài)度十分恭謹。父母如果有病,他就整天不解衣睡覺,在左右伺候,湯藥熬好了,還必定親自先嘗一嘗。

盡管如此,他的繼母仍然欺負他,待他很兇狠。然而,王祥卻始終把她當作自己的親生母親來孝順。繼母朱氏常常要吃活魚,王祥總是想辦法滿足她的要求。有一次,天寒地凍,朱氏又要吃活魚。但三九時節(jié),哪兒也找不到活魚。王祥卻不死心,來到結了厚冰的河面上,不顧寒風嗖嗖,脫下衣服,躺在透心涼的冰上,準備鑿開冰塊捕魚。忽然冰塊自己裂開,從水里面躍出兩條活蹦亂跳的鯉魚。王祥趕忙抓住,高高興興地帶回家去,做好給他繼母吃。鄉(xiāng)里人都說:從來也沒人能在大冬天結了這么厚的冰河里鑿冰捕魚,王祥這個小孩子卻做到了,這是他的孝心感動了天地?。拇司土粝铝恕芭P冰求魚”的美談。

王祥平時侍奉繼母非常恭敬小心。他們家的庭院中有一株李樹。結的果實特別甜美。朱氏常常命令他去守護。有時風雨大作,電閃雷鳴,王祥雖然害怕,但他不離開,抱著李樹哭泣。

王祥的弟弟王覽,是朱氏所生。他只有幾歲的時候,便很懂事??匆娔赣H鞭打王祥,就抱著哥哥哭,不讓朱氏打。稍長大些,就規(guī)勸他的母親對哥哥好些,朱氏才有點收斂。朱氏常常毫無道理地支使王祥干這干那,在這種情況下,王覽就跟著王祥一起干。兄弟倆娶親后,朱氏又常常虐待王祥的妻子,讓她干這干那;王覽的妻子也和嫂子一起干。朱氏見王覽夫婦總和王祥夫婦同甘共苦,一起干活,無計可使,以后也就不再亂支使王祥夫婦了。

王祥在父親去世后,在社會上的聲譽越來越大。朱氏不但不高興,反而嫉恨在心。一次,她秘密在酒中下了毒,想把王祥毒死。王覽發(fā)現(xiàn)了,就徑直去取酒。此時,王祥也疑心酒中有毒,爭著把酒奪過來,不給王覽。朱氏見兄弟倆爭酒,怕事情敗露,急忙把酒搶過去,不給他們。從此以后,凡是朱氏賜給王祥的食品,王覽總是要先嘗嘗,以防出事。朱氏害怕下毒毒死自己的親兒子,就止住了在食品中下毒的做法。

但是朱氏并沒有放棄殺害王祥的念頭。一天王祥因有事獨睡在一張床上。朱氏以為機會來了,半夜里悄悄地拿把刀摸進屋,對著被子狠命連著砍了好幾下。這時正好王祥出外小便,因此只砍破了被褥,并沒有傷著王祥。王祥回來一看,被褥被砍破了,知道是繼母恨自己恨得要命,就跑到繼母房里跪下,請求繼母把他處死。繼母起先嚇了一跳,后來聽了王祥的一番話又羞又愧,深深感動,醒悟過來,真正感受到王祥對自己的一片孝心,甚至愿意為自己的錯念去死。于是把王祥扶了起來,流下了悔愧而又感激的眼淚。此后,愛王祥就像愛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一家人日子過得很和睦。王祥盡心贍養(yǎng)繼母朱氏,直到給她送了終,才答應別人的邀請,出去做官。

雖然看起來,王祥的至孝行為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甚至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但我們所看到并應當予以效法的,是他以孝為本的做人準則。他的這種精神能夠感化原本歹毒的繼母,把它放到當今社會,肯定也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