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孫文紀念館”
在日本明石海峽大橋北端,有一片修飾精致且十分大氣而優(yōu)美的休憩之地——舞子公園。雄偉的明石海峽大橋穿越在美麗的公園上方。在公園內(nèi)靠海邊聳立著一座日本唯一紀念中國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孫中山的紀念館。
孫中山先生在日本友人口中以稱孫文為多,紀念館全稱“孫文紀念館”。明石海峽大橋身姿偉岸壯麗,橋下襯托在草坪上的是別具一格的八角形三層尖頂建筑物,鄰旁是一幢2層樓房和一所裙房。在夏日陽光直射下,大橋下是一片耀眼而明亮的綠灰色城堡。無論從橋上汽車內(nèi)往下看,還是走近公園近看,這座城堡都是奪人眼球的一幢歐式風格的建筑。
紀念館的前身是活躍在日本明治、大正時期中國實業(yè)家吳錦堂(1855—1926)先生的別墅“松海莊”。八角樓原名“移情閣”,是1915年春天,吳先生囑人在別墅東側(cè)建造的。遠遠看去,呈現(xiàn)在人們視界的第一印象是六角形,所以,當?shù)厝朔Q它“舞子的六角堂”,其實是八角形的。紀念館的建成足見日本友人對孫中山革命行動的贊賞和對其人品的敬重。
中國“二次革命”(即“討袁之役”)后,孫中山、黃興以及另外一些革命志士東渡日本。1913年3月14日,孫中山在訪問神戶中途,出席了在神戶的中國人和日本友人共同舉行的歡迎午餐會,受到東瀛友好人士的熱情款待,這證明,孫中山的資產(chǎn)階級革命得到了包括吳錦堂等華人實業(yè)家和日本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移情閣見證了孫中山的革命歷程,“舞子的六角堂”也因為孫先生的到來而熠熠生輝,名揚千里。
神戶的華僑長期管理著移情閣,在1982年9月神戶華僑總會將此閣寄贈日本兵庫縣政府,日本政府又對此進行了修復(fù)。1984年11月12日在孫先生誕辰紀念日,移情閣作為“孫文紀念館”正式對外開放。1993年12月,兵庫縣政府指定此紀念館為“重要有形文化財”。1994年3月,為了配合明石海峽大橋的建設(shè),移情閣暫時拆遷。直到2000年4月,在原來位置西南邊約200米處,即現(xiàn)在這個場地上,復(fù)原重建工程竣工。2001年11月,此處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級“重要有形文化財”。
筆者在2007年8月16日上午參觀了“孫文紀念館”。當天室外陽光普照,氣溫很高;室內(nèi)卻十分涼快,整幢樓干凈明亮,一塵不染。樓分三層,以孫中山和神戶的關(guān)聯(lián)為中心展開。第一部分,介紹孫先生的誕生,他的大致革命經(jīng)歷,同時代的黃興等革命家一起為和平、為人民奮斗救中國的事跡,又介紹孫中山在世界和日本的一些經(jīng)歷,圖片資料很豐富。第二部分,介紹了當時亞洲的情況,有中國鐵路全圖,洋務(wù)運動時的建設(shè),當時的財政金融制度的建立和孫先生“實業(yè)計劃”藍圖等。第三部分,介紹了宋慶齡女士生涯和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在神戶的情況。第四部分,介紹了房子主人吳錦堂年譜、事跡以及對中日兩國的貢獻。
在另一間寬敞明亮的影視室,有許多桌椅,有一臺電視機,只要在旁邊觸摸器上按一下,就能收看到孫中山當時參加革命的資料片段,孫先生略帶廣東語的話音立即傳入耳際。我們一行四人仔細看了錄像,更進一步了解了孫中山的光輝事跡。
在一間展廳,我們還看到了原中國國務(wù)院總理朱镕基的題詞:“向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致敬”。朱總理夫人勞安女士和其他人員的照片,讓我們倍感親切。在離開紀念館前,接待我們的兩位管理員,聽到我們在講上海話。一位女青年立即上前,十分禮貌地告訴我們,她是從福建到日本來的,已四年了。目前,作為管理員已能較熟練使用日語了。旁邊另一位六十歲左右的老華僑看到我們中國人士參觀也十分友好,要求我們在參觀者簽名冊上留下姓名。我隨便翻看一下,簽名者日本人多,中國人少。
離開紀念館時,我在想,以后國內(nèi)有人到神戶訪問或旅游,請抽空去一下“孫文紀念館”,參觀時間不太長卻很受教育。附近還有許多值得一看和游玩的景點,住上個一兩天細細品味也很值得。
(寫于200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