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寫在前面

泰戈爾詩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雙語) 作者:(印度)泰戈爾 著 徐翰林 譯


寫在前面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不知從何時起,一首據(jù)稱是泰戈爾所作的小詩在人們口中廣為傳誦。盡管在所有泰戈爾的作品中都找不到它的出處,但絲毫不妨礙它迅速風(fēng)靡于各大網(wǎng)絡(luò),及大學(xué)校園的BBS,被演繹成多種版本,甚至被譜上曲,收入林林總總的情詩集中……無數(shù)的青年男女,通過這首深情、優(yōu)美的小詩,記住了那位印度詩哲的名字。

讀泰戈爾的詩,不同于讀那些陽光中帶著做作和彷徨的青春故事,也有別于讀華麗中透著滄桑的古老愛情。泰戈爾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清新,讀這些小詩就像在暴雨后初夏的早晨,推開窗戶,看到一個淡泊清亮的晨:陽光撒落在掛著水珠的樹葉上,那水珠顯得格外明亮,這明亮把樹葉襯托成一種透明的色彩;平坦的草地像是吸足了油彩,讓人當(dāng)心跳躍著的小松鼠是否也會染上這明亮的油彩;天邊有幾朵白云在徜徉,似乎在回味的狂歡;一切都是那樣的清新、亮麗……

小草、流螢、落葉、飛鳥、山水、河流……泰戈爾將自然界中的一切擬人化,并賦予它們靈性,在他的筆下,微風(fēng)中的樹葉像思緒的斷片,鳥兒是鳴唱的晨曦來自大地的回音,他讓天空與大海對話,讓鳥兒與云朵談情……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泰戈爾因這種人性化而整理思想的碎片,這也便是“思想掠過我的心頭,仿佛群群野鴨飛過天空,我聽到了它們振翅高飛的聲音……”的意蘊所在。

讀泰戈爾的《飛鳥集》,讓我們感受最多的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愛的思索。包括青年男女間純真的愛情、母親對孩子永存的親情、朋友之間真摯 的友情、與自然間難以言喻的千絲萬縷的情……都是用簡短的幾行字對愛做著雋永的詮釋,美好又浪漫,深沉又偉大。

“世界凝視著它的愛人,扯下它巨大的面具。它變小了,小得宛如一首歌,小得宛如一個永恒的吻?!?/p>

“黑夜對太陽說:‘在月光下,你把你的情書送給我;在草地上,我已帶著斑斑淚痕回答你了’”

在泰戈爾眼中,世界需要愛,人生更需要愛,正如他在《飛鳥集》中所寫的一樣:“我相信你的愛,就讓這句話做我最后的話?!?/p>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瞬間便無處尋覓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無法相聚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是飛鳥與魚的距離

一個翱翔天際

一個卻深潛海底

或許,這首詩究竟是不是泰戈爾所作已不重要。我們要感謝它,拉近了人與人心靈間的距離,感謝它,讓我們重新發(fā)現(xiàn)了泰戈爾。合上書卷,閉上雙眼,細心咀嚼其中的每一個字,每一段情,每一個微妙的瞬間,原來愛是這樣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