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杜宣認為,一個電影導演晚年的藝術(shù)作為,對于評價其一生的成就,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經(jīng)驗告訴他,在公開場合是難以當面聽到什么坦率、直爽的批評意見的。
晚上,他又把看過樣片的人們之中幾位過往甚密的老同行、老朋友邀請到家里,待以煙茶,聽取診斷。他們毫不客氣地一致指出,影片的后半部要比前半部顯示出更趨完美的造詣。他們甚至不可理解,何以在同一部影片中,前半部那么明顯地存在著他多年導演藝術(shù)中的程式化,而后半部在這一點上卻克服得不留痕跡。
送走客人之后,杜宣坐在沙發(fā)上默默沉思起來。
杜欣萍在屋里給兒子打毛衣,聽到父親叫她,放下針線走到父親跟前,輕聲問:“爸爸,什么事?”
“坐下。”
杜欣萍順從地坐在父親對面的椅子上,迷惑地望著父親。
杜宣像老師在課堂上嚴肅地提問學生:“你說說看,以一個主角的切身體會,你對這部影片的前半部滿意,還是對后半部滿意?”那種語調(diào)迫使女兒不得不作出極其認真的回答。
杜欣萍知道父親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在影片進入后半部的拍攝階段時,父親因為酷暑炎熱,暈倒在外景地,接著血壓升高,持久不降。雖然幾經(jīng)規(guī)勸不肯離開攝制組回廠休養(yǎng),但影片后半部的導演的擔子幾乎是副導演葛翔單挑起來,獨當一面完成的。她也聽到了剛才那幾位客人對影片的評價。那種評價毫無疑問對父親的藝術(shù)自尊心有所刺傷。但她與客人們卻頗有同感。她沉吟片刻,做出經(jīng)過一番認真思考的樣子,盡量尋找一些既不至于更加挫傷父親的自尊心而自己又不違心的話,說:“我認為,影片的前半部,幾乎每一個鏡頭都拍得很美……”
“每一個鏡頭?”
“嗯!但是電影藝術(shù)是一種最接近生活真實的藝術(shù),著意追求每一個鏡頭的美感,就會像一個女人熱衷于美容化妝一樣,往往失于自然美……”她猶豫了一下,還是直率地說出了自己的最終看法,“相比之下,影片的后半部在導演處理方面更質(zhì)樸些……”
“你用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span>
“爸爸,那是……”她自知失口,噤而不語了。
“是葛副導演的見解吧?”杜宣不動聲色地問。他分明多少看出女兒有點詞不言心。
“是的,爸爸?!倍判榔加行┎话财饋恚吐曊f,“我不是評論家,您何必對我的話那么認真呢!”
“你去吧!”杜宣像下達釋放令一樣,揮了一下手。
杜欣萍回到自己的房間,因受父親情緒的影響,她個人的心境也郁郁然起來。她敏感到,在父親和葛翔之間,如今滋生了一種什么不祥的東西。這種東西說不定會破壞他們多年的友誼。而那將是多么可悲??!她內(nèi)心里產(chǎn)生了一種隱隱的憂慮。
對于副導演葛翔,杜欣萍懷有一種內(nèi)心的感激。當年,因為受到父親的牽連,她從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yè)后,沒有被分配到電影制片廠。自負之下,她報名到北大荒去了。她如饑似渴的表演欲望,只能在當?shù)貥I(yè)余文藝宣傳隊里得到些微的滿足。正如她當時在日記中寫下的:“靠那幾滴咸水是喝不痛快的?!边^了幾年,她結(jié)婚了——漂亮的臉蛋容易成為獵色者的目標,一個單純的未經(jīng)世故的女孩子也容易被虛偽的同情所感動。又過了幾年,她離婚了——這是像她那樣輕率結(jié)了婚的姑娘們必然經(jīng)歷的生活插曲。她們往往扮演的是被遺棄的角色,情愿也罷,不情愿也罷。第三個幾年之后,返城——絕大多數(shù)下鄉(xiāng)知識青年生活道路上的一次歸遷式的轉(zhuǎn)折。她離開城市時是位少女,回來時是位母親。離開時是一個人,回來時是母子倆。她被分配在電影制片廠托兒所當阿姨。她對生活已萬念俱灰,玩世不恭,多少有點虛無主義的色彩。她非但不再想當一名電影演員,甚至就連在本廠禮堂放映的電影都很少去看了。
葛翔那時正和她的父親終日聚在家中忙于修改劇本。她也偶爾參與他們的討論,但那與其說是對電影藝術(shù)的殘存的熱情,莫如說是出于對父親的藝術(shù)苦惱的體諒和關(guān)心。她的見解有幾次被他們欣然接受和采納,但她卻從未因此流露半點悅色。一天,正當他們因為女主角遲遲不能確定而相對煩愁時,她的房間的門突然打開,她身著仿效女主角的服裝,按照女主角的形象淡淡地化了妝,宛然是一位年少沉靜、內(nèi)秀可察的女建筑工程師。
她說出了一句女主角的臺詞:“需要作一種選擇而不做的時候,那本身就是一種選擇?!?/span>
杜宣和葛翔同時愣了一忽,煩緒頓消,先后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
“像!像極了!”葛翔不禁拍掌叫好。
這時,阿姨從廚房探進頭,頗不耐煩地催促:“飯菜都做好半天了,你們還不吃嗎?”
她轉(zhuǎn)身睥睨著阿姨,說出第二句女主角的臺詞:“忍耐是期待的藝術(shù)?!?/p>
她的兒子小毛毛忽然從外面跑進來,大叫大嚷:“媽媽,你的信!”
她接信在手,用一種感傷嘆懷而幽默的語調(diào)說:“只要有郵差,人生就有味?!比允桥鹘堑呐_詞。她說完,也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來,直笑得彎下了腰,流出了淚。戲劇語言和現(xiàn)實生活如此天衣無縫地巧妙結(jié)合!一次精彩之至、令人傾倒叫絕的小品表演!她能把劇本中女主人公的臺詞記得只字不差,脫口而出,而且富于神態(tài)動作、感情色彩,簡直令葛翔目瞪口呆,欽佩得五體投地。
對杜欣萍來說,不過是在老父面前的一次恣意所為而無傷大雅的小女兒狀而已,博得父親暫時從工作中解脫,分散一下精力開懷大笑一場便是目的。
杜宣笑罷,情緒果然大大開朗。在飯桌上,杜欣萍發(fā)現(xiàn)葛翔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自己發(fā)呆作癡,若有所思,很不好意思。飯后,杜欣萍哄小毛毛進里屋睡覺去了。
葛翔胸有成竹地對杜宣說:“女主角找到了!”
“誰?”杜宣精神為之一振。
“欣萍!”
“她?”
“不應(yīng)該是第二個人。”
杜宣默默瞅了葛翔一會兒,問:“因為她是我的女兒,你就以為我肯定會贊同嗎?”
“不,因為她正是我們要尋找的‘那一個’?!?/span>
“她剛才那通胡鬧使你產(chǎn)生這樣的念頭?”
葛翔固執(zhí)地回答:“評價一個人的表演才華,只能用高低二字,不能用胡鬧這個詞。我憑直感斷定:她行!”
杜宣沒有再問什么,也沒有任何表示。父親做導演,女兒演主角,這樣的事在影壇堪稱鮮見。他不能不考慮影響。更主要的是,對女兒的表演才華至今仍保留多少功底和潛力,他毫無把握。
然而葛翔卻對杜欣萍堅信不疑。他頗費一番口舌才說服毫無思想準備的杜欣萍。他慫恿并陪同她進攝影棚試戲,試鏡頭。他的真摯的熱情感化了她。
葛翔得到了攝制組幾乎全體成員的支持,杜宣終于讓步了。在幾十年的導演工作中,在確定演員這樣的關(guān)鍵而重大的問題上,這是他第一次向自己的助手讓步。
拍攝過程的最初階段,杜欣萍因自己一時不能準確地把握角色,懊惱過,沮喪過,失望過甚至絕望過。如果在這些時候沒有葛翔的鼓勵,她也許早又回托兒所看孩子去了。
有一次因為一場戲幾次不能順利拍成,父親對她大為光火,在拍攝現(xiàn)場說出這樣的話:“我已看出來你不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演員!好吧,這次就作為你第一次在銀幕上出風頭的記錄吧!不過這將是一次失敗的記錄!也將是最后一次記錄!”她羞愧難當,一扭身就頭也不回地跑了,跑到一處背人的地方大哭了一場。葛翔跟隨尋來,安慰她,細致地一遍又一遍給她分析主角的行為基礎(chǔ)、心理變化、性格邏輯、感情發(fā)展……
還有一次,她感到自己對角色的體會同父親的提示發(fā)生矛盾。她明知很難說服父親,可又不愿輕易拋開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她無法抗拒地做了自己意志的奴仆。
“停!”父親嚴厲地喝了一聲。
攝影機戛然停住了。
“什么意思?”父親惱怒地斥問。連攝影師臉上也現(xiàn)出不安的表情。
“爸爸,我認為……”
“這里不存在什么‘爸爸”!也不存在什么你認為如何的問題!”一個主角竟不預先征得導演的同意,擅自更改臺詞!而且她是他的女兒!杜宣十分生氣。她可以這樣做的話,那么別的演員們呢?如果演員們都可以這樣做的話,那將置導演于何地?……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看出來杜宣的怒氣即將爆發(fā)。
這時,葛翔走上前平靜地說道:“也許她是對的。杜老,聽她談?wù)勛约旱南敕ㄈ绾??”他鼓勵地對她點點頭。
她受到鼓勵,大膽地談起來,談得頭頭是道,使在場的每個人都頻頻點頭。她說完后,偷看了父親一眼,見父親臉上慍色漸消,葛翔趁機將杜宣拉至一旁,低聲勸解了些什么話。
杜宣這才徹底消除火氣,走回到攝影機旁,命令道:“下不為例!開始!”
回想起這些,杜欣萍得出結(jié)論:葛副導演重新設(shè)計了我。
她走出里屋,走到父親面前,問:“爸爸,您為什么至今沒有向廠里建議過提升葛翔為導演呢?他這么多年一直跟隨著您,對他的能力您是應(yīng)該了解的!”
杜宣看了女兒一眼,用極其緩慢的語調(diào)回答:“我承認他的才華,但他的才華還沒有能說服人地顯示出來。”
“已經(jīng)顯示出來了!”
“嗯?”
“在這一部影片中!”
“嗯!”
“爸爸,您為什么竟看不到這一點?這對他不公正!”
“……”杜宣瞠目凝視著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