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慢
初至密州,以累年旱蝗,齋素累月。方春,牡丹盛開,遂不獲一賞。至九月忽開千葉一朵,雨中特為置酒,遂作。
今歲花時深院,盡日東風(fēng),蕩揚(yáng)茶煙。但有綠苔芳草,柳絮榆錢。聞道城西,長廊古寺,甲第名園。有國艷帶酒,天香染袂,為我留連。
清明過了,殘紅無處,對此淚灑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會聊追短景,清商不暇余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態(tài),付與明年。
【注釋】
【評析】
熙寧八年(1075),蘇軾剛到密州,因密州連年的旱災(zāi)、蝗災(zāi),故而祭祀(“祭祀”之說據(jù)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因此“齋素累月”,即持齋吃素數(shù)月,春天牡丹盛開時也沒有去游賞。至九月時城西一園子里突然開了一朵牡丹,蘇軾便特地為其置酒設(shè)宴并寫下了這首詞。
上闋是作者對“齋素”那幾個月的回憶,詞人采用了追敘的方式來寫?!敖駳q花時深院,盡日東風(fēng),蕩揚(yáng)茶煙”,今年花開的時候,深院里盡日吹著東風(fēng),飄蕩著茶煙;“但有綠苔芳草,柳絮榆錢”,終日所見只有青苔碧草、柳絮和榆錢;“聞道城西,長廊古寺,甲第名園”,聽說城西有長廊、古寺,是一處宅第的園子;“有國艷帶酒,天香染袂,為我留連”,里面有酒紅色的牡丹花,因我而對春光留戀不舍。其實(shí)是詞人賞花不得,故而假想花也應(yīng)會因?yàn)樵~人而希望春光永駐,詞意清奇。
下闋接著記敘這件事。“清明過了,殘紅無處,對此淚灑尊前”,后來清明過去之后,花終究還是全都謝了,早已無處尋覓,詞人因此甚是傷心,直至淚灑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晚秋之際,不知為何忽開一朵牡丹,依然向我而開,“向我依然”照應(yīng)上闋“為我留連”四字,同時也是對這四字之意的承接,有數(shù)月已過而牡丹依舊“為我留連”之意?!案邥淖范叹?,清商不暇余妍”,設(shè)盛宴且追隨短暫光景,秋天不會給這朵牡丹多少盛開的時間,詞人為花著想,可見情感之溫柔細(xì)膩,“不如留取,十分春態(tài),付與明年”,這牡丹不如留著所有的美妙姿態(tài),待到明年春天再盛開。春乃萬物復(fù)蘇、生機(jī)勃勃、充滿希望之時,此句或能看出作者心中之春,心中之希望,聯(lián)系到旱災(zāi)、蝗災(zāi),或有期待治災(zāi)成功且自信治災(zāi)必定成功之意。
從詞下小序可看出蘇軾愛民之心,他初到密州便關(guān)心旱災(zāi)、蝗災(zāi),進(jìn)行祭祀,并持齋數(shù)月,游賞全廢。按:我們不能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祭祀這件事,在當(dāng)時祭天是非常正常的事,尤其是遇到天災(zāi)的時候。故依筆者之意,蘇軾當(dāng)時初到密州便應(yīng)已采取了治理旱蝗災(zāi)害的措施,祭祀便屬于措施之一。
最后,作為一首詠物詞,其中自然包含著詞人對牡丹花的喜愛。此詞造語自然流暢,且情感細(xì)膩又充滿希望,值得細(xì)細(xì)品味。
[1] 密州:今山東諸城。
[2] 甲第: 舊時豪門貴族的宅第。
[3] 國艷、天香:代指牡丹。
[4] 袂:衣袖。
[5] 高會:盛大的宴會。
[6] 清商:古人因?yàn)樯搪暠容^悲涼,故以商聲代指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