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
惆悵夢余山月斜,孤燈照壁背窗紗,小樓高閣謝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
——韋莊《浣溪沙》
詞人韋莊從深夜的夢境中醒來,就在半夢半醒之間,看見山月斜照,孤燈熒熒,心下頓增幾分惆悵。原來這里是謝娘家的小樓高閣。朦朧中只見那美麗女子背靠碧紗窗下坐著,室內一盞孤燈,光影暗淡。
“小樓高閣謝娘家”一句由室內將鏡頭拉遠,顯出了一種距離上的縱深感、朦朧感。惆悵殘夢中,他只見女子燈前月下的背影,朦朧中看不真切。于是開始了幻想:“暗想玉容何所似”,女子貌美膚白如玉,在朦朧的月光和燈光下看去像什么呢?哦,仿佛一枝被白雪點綴的紅梅花,周身彌漫著清晨的香霧,放射著朝霞般的美麗光華。
“春雪”“凍梅花”的形象正是因“孤燈照壁背窗紗”,從對那女子姣好的“玉容”暗中想象而來。而“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是想象中的美人形貌與風采,是夢醒時分的霧里看花。
“一枝春雪凍梅花”描寫被雪所覆蓋的梅花高雅脫俗,紅白交映之中微露春意?!耙恢Α憋@出其與眾不同的清麗高潔,也繪出女子窈窕娉婷的身姿?!敖蠠o所有,聊贈一枝春?!边@里的“一枝春”即是梅花,以虛寫實卻感覺無比美妙。李太白《清平調》的“一枝紅艷露凝香”、白居易《長恨歌》的“梨花一枝春帶雨”,分別以朝露凝香和梨花帶雨形容楊貴妃的美艷清麗和潔白豐潤。
而“滿身香霧簇朝霞”表面上是寫梅花撲鼻的清香,實則寫出那美麗女子的芳香。雪的寒冷凍不住梅的幽香,直如女子的幽香透衣而出,似花氣襲人。南朝民歌有“冶容多姿鬢,芳香已盈路”“顧盼遺光采,長嘯氣若蘭”的句子,真是令人愉悅。清香使花與女子之間形成自然的聯(lián)想。
這里的“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顯出一種霧里看花、雪中賞梅的朦朧美態(tài),麗裳香澤無以復加矣:一枝梅花,在雪地里綻放,清香撲鼻?;t和雪白是美麗悅目的兩種色彩,它們所隱喻的是少女的美麗衣飾和雪白肌膚,是兩種生命活力和精神氣質的象征。所以,這雪也并不是數(shù)九嚴冬的老冰深雪,而是春雪。雖然冰雪寒凍,卻隱隱透出一絲暖意,蕩漾著一種生命的氣息。于是,那梅花的滿身香霧都似乎有了一種熱量和光芒,聚集在伊人身旁,紅衣若霞,艷艷可觀。
在這里,“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應當是一種想象中的虛景幻象,寫的是雪中之梅冰清玉潔之神韻,霞中仙子的超凡脫俗之美,隱約中有一種對美好境界和理想的神往。這兩句之所以美妙就在于舍形取神,寫出了自己心中所愛的神韻。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說,愛一個人,那她的一切都蒙上了自己喜愛的主觀色彩,所以覺得璨然可愛?!惰蚯f漫記》說得好:“‘梨花一枝春帶雨’‘一枝春雪凍梅花’,皆善于擬人,妙于形容,視滴粉搓酥以為美者,何啻仙凡。”
那么,韋莊筆下的這位女子到底相貌如何呢?也許只能從這幻象中細細品味了:“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边@是曹子建筆下縹緲的洛神,也是想象中的理想美神。而“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也是從想象中得來,全以神韻取勝,頗有美麗洛神的風采,又別有一種清逸高潔的寄托。
梅花在百花中是深受推崇贊美的一種花。李清照有詞詠梅:“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好一個“此花不與群花比”!林逋是北宋時愛梅如癡的隱士,隱居在西湖孤山種梅養(yǎng)鶴,人稱“梅妻鶴子”,其詩《山園小梅》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成為詠梅名句。明代高啟也有詩云:“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這是何等高潔的形象!所以,這里的以梅花作喻,其內在精神氣質的玉潔冰清不言而喻。
女子似花,這個簡單而深刻的比喻為人類提供了多少美麗的想象!人們常說,把女人比作花的,第一人是天才,第二人是庸才,第三人是蠢材。其實,從韋莊這里又一次的美麗比喻可以知道:女人如花,永遠都是一個天才的比喻!欣賞一個女子恰似賞花,欣賞的不僅是美麗的外表,不僅僅只是賞花的顏色、形狀以及花的芬芳,更重要的是欣賞花的內在神韻。
這首詞的作者韋莊(836—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市長安縣東南)人。他的詞直抒胸臆,多寫兒女情思或身世思鄉(xiāng)之感。文字輕快爽直,淡雅清麗。韋莊與溫庭筠齊名,人稱“溫韋”。
如果有誰問,古代詩詞里寫得最美的女人是誰?很多人一定感到不好作答,這也許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我認為韋莊筆下這位美人一定不會令人們失望: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很多詩詞中都是寫美人的花容月貌,寫她妖嬈華美的舞姿媚態(tài)、歌舞風情。獨有這位女子以清麗脫俗的神韻和氣質卓然而立,傾倒眾生,令人悠然神往。
讀這首詞,也會不禁讓我們聯(lián)想起自己曾經暗中傾慕過的那些風華獨具、氣質脫俗的佳人。比如曾經在瓊瑤早期青春愛情劇中純情靚麗、有著一頭飄逸長發(fā)的林青霞;比如《神雕俠侶》中永遠一襲白衣、被人們驚為天人的小龍女;比如那些讓人驚艷、冰雪聰明的紅樓女子,都具有不能僅僅以漂亮來形容的絕代風華。怎么來形容呢:“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
這里,你可以說他拿白雪梅花去比喻一位美人,但又絕不止于此。它還給人一種更遠更深廣的聯(lián)想空間,甚至是一種美好的希望,一種理想的境界。這就純粹是由以形寫神、以象取喻而來的感發(fā)力量,給人留下無限想象和品味的空間。
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
水堂西面畫簾垂,攜手暗相期。
惆悵曉鶯殘月,相別,從此隔音塵。
如今俱是異鄉(xiāng)人,相見更無因。
——韋莊《荷葉杯》
這首《荷葉杯》,應當與韋莊一段生死戀情有關。
韋莊在唐滅后流落到蜀中,晚年曾任后蜀丞相。據《古今詞話》記載:“韋莊以才名寓蜀,王建割據,遂羈留之。莊有寵人,姿質艷麗,兼善詞翰。建聞之,托以教內人為辭,強奪去。莊追念悒怏,作《荷葉杯》《小重山》詞,情意凄怨。人相傳播,盛行于時。姬后傳聞之,遂不食而卒?!?/p>
說的是韋莊家中曾有一名才貌俱佳的歌姬,不僅天生麗質,能歌善舞,還頗有文采,擅長詩詞,深得韋莊喜愛。蜀主王建聽說后,便以教內宮女眷們讀書習文為借口,強迫韋莊讓這名歌姬進宮。結果從此一去不歸,音信杳無。韋莊心情惆悵不已,寫了一系列詩詞來追懷這位紅顏知己。這些詩詞因為寫得情真意切,哀怨凄涼。一時傳播開來。那名歌姬讀到了這些詩詞后,深感悲慟,絕食而死。
這首《荷葉杯》是回想當初與戀人初次見面時的情形。曾經滄海的韋莊終于可以平靜地回想來時的路,心平氣和地和自己對話:一段久遠的戀情,一段揪心的時光,掩埋在文字的深處。詞中有一種淡淡的憂愁,一種深長的懷念。
猶記當時初相見,是一個星空深邃、充滿花香的夜晚。春衫年少,妙齡佳人,在藤蘿花下相逢。那鬢云紅袖的女孩子抱著琵琶輕撥慢捻,清音裊裊。在氤氳的夜霧里看去,恍若月宮里的仙子。他情不自禁地走到了女孩身邊,細細聆聽。一曲終了,女孩似乎早已感覺到他的到來,竟是回眸一笑。那一瞬間,他看到她的眼眸里波光流轉,閃爍如星。她的笑容在一剎那激起他的柔情和愛意。她低下頭去,卻是青澀羞怯的模樣。兩人執(zhí)手相看,深情無限。那時,水堂西面低垂的畫簾,卷起了月色朦朧的情事。兩顆心互許下執(zhí)子之手、生死契闊的誓言。
在那相處的歲月里,他發(fā)現(xiàn),原來這女子竟如此冰雪聰明,如此善解人意,精音律、善詩詞、懂禮儀。她的心性是那樣的純凈,眼中就再看不到一點雜質。同時,她是唯一那個能夠懂他心的人。在湖畔畫堂中,兩人談詩論文,賭酒潑茶,常常蕩起她清脆的歡笑聲。他贊她書法娟秀,她羞得滿面嫣紅。在無數(shù)個明媚的午后,他把酒填新詞,她或清唱或和琴而吟,垂首斂眸,歌聲中顫動著似琴聲纏綿的柔情。這是一個浪漫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像許多傳奇一樣。
“初識謝娘”,古人詩詞常以“謝娘”“謝家”來指代與自己相戀的女子,寄托相思。而這“謝娘”指的便是東晉才女謝道韞。東晉丞相謝安一日見大雪,問兒輩:“白雪紛紛何所似?”其侄子謝朗說:“撒鹽空中差可擬?!逼渲杜x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敝x安大喜,從此對這個才貌俱佳的侄女另眼相看??梢?,此處所用的“謝娘”是名副其實。這女孩子就是韋莊心目中有冰雪貌、詠絮才的“謝娘”。
怎奈曉鶯催人起,殘月伴遠行,惆悵不已。一夕相別,竟永無歸期。從此音塵相隔,青澀的情懷停滯在那夜月華照耀的瞬間。而今相遇無期,思念無從投遞,卻如此刻骨銘心。那年深夜花下的一幕,在他心中成為了永遠的定格。在離別后,更是時時浮上心頭。不知何日始工愁,記取那回花下一低頭……
惆悵曉鶯殘月,相別,從此隔音塵……
“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水堂西面畫簾垂,攜手暗相期?!倍嗝磩e致而深情的一首小詞:花香滿徑,星空深邃。一座沉靜、閃爍的水堂,一幅低垂的畫簾,將年少的愛情與離別的往事說盡。水堂,給人的感覺是何等清涼;畫簾,給人的感覺是何等溫馨;畫簾低垂,給人的感覺又是何等靜謐。
面對如此良辰美景,少年檀郎和佳人謝娘兩位有情人心有靈犀,在如此朦朧的意境中相約,默默攜手相期永好,一切盡在不言中: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然而,曉鶯催人起,殘月伴我行,令人惆悵萬分。這樣一別之后,就再也沒有彼此的音信。少年、佳人相邀人世并肩而行,但終究逃不過曉風殘月般的世事變幻遷延。執(zhí)手相攜的誓言卻不能改變聚散離合的現(xiàn)實。只是。在某些曉鶯啾鳴的清晨,在某些殘月伴行的時分,在深夜夢醒來時,會產生一種深刻的幻覺,恍惚間這一切從沒有發(fā)生過,或只是一場春夢了無痕。
“如今俱是異鄉(xiāng)人,相見更無因”,如今我也流落他鄉(xiāng),你也流落他鄉(xiāng),想來再也沒法相見了。相知相期之人竟不得不相別,是什么造成的呢?不難得知,正是晚唐五代時的兵荒馬亂使兩位有情人不得不分離。
詞中這位“謝娘”在詞人心中留下的刻痕是如此深刻,以至于一再提及。前面那首《浣溪紗》就提到了“謝娘”這個美麗的稱呼:“惆悵夢余山月斜,孤燈照壁背窗紗,小樓高閣謝娘家。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詞中極寫殘月孤燈,半夢半醒時的摧心思念,寫這位愛姬的驚人艷麗。以朝霞映照中的雪中梅花形容美人形象,何其俏麗明艷,簡直可以說是花間女子中的極致之美﹗這里,我們不妨也可以設想,韋莊所寫的“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色香霧簇朝霞”,正是“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的那位謝娘。
這位冰雪聰明而又貌美如花的愛姬,應是一位堪稱“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
韋莊這首《荷葉杯》是在多年后追懷人世間最美好最動人的初戀情感,充滿了一種人世間離合悲歡的滄桑和憂患,低徊而又激切,自有一種打動人心的深沉力量。
人的一生中,誰沒有過這樣一種充滿幽怨與閑愁的追憶呢?或許只是年少時某人一個含蓄曖昧的眼風,或許只是記憶中隱現(xiàn)的某張笑靨,卻往往能在時光的打磨之下閃爍出耀眼的光芒。而對當初那樣一種純真情愫的懷念,更如一盞心燈照亮了漫長的歲月之旅。唯有當年的月色、清風、流水、燈光、蟲鳴、私語猶在眼前身旁,更兼從時間深處涌來的溫馨與芬芳,讓人無法不緬懷當年的激情,懷念那少年檀郎與青春謝娘的倩影,懷念那些年少春衫,懷念那些曾經的風花雪月: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月光與星子玫瑰花瓣和雨絲
溫柔的誓言美夢和纏綿的詩
那些前生來世都是動人的故事
遙遠的明天未知的世界
究竟會怎么樣
寂寞的影子風里呼喊的名字
憂傷的旋律訴說陳年的往事
所謂山盟海誓只是年少無知
告別的昨天遠去的歡顏
究竟是怎么樣……
韋莊與那位佳人的結局,最后是個很沉痛的悲劇。據說韋莊的這些懷念詞作后來傳進蜀宮,其結果是“姬見益慟,不食而卒”。
痛哉!這些凄苦文字的殺傷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