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4 首隸宗澤

中國不可無岳飛 作者:郭宏文 著


04 首隸宗澤

在宋金交戰(zhàn)時期,兩軍之中扛旗的將士,通常被稱為旗頭?!捌祛^本執(zhí)持大旗,麾眾當先者?!币簿褪钦f,旗頭是一支隊伍中最驍勇善戰(zhàn)的人。在雙方交戰(zhàn)時,旗頭起著號召和引領本方將士沖鋒陷陣的作用。俗話說: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旗頭,就是行軍隊伍的頭。“旗進則眾進,旗退則眾退”,在廝殺激烈的戰(zhàn)場上,處于眾目睽睽之下的旗頭,很容易成為對方軍隊重點攻擊的對象,因此,擔當旗頭,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雖說充當旗頭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岳飛不但毫不懼怕,反而以此為榮。在抗擊金兵的戰(zhàn)斗中,他多次主動請纓,在宋軍中擔任旗頭這一重任。

戰(zhàn)斗之中,身為八品秉義郎的岳飛每每身先士卒,帶領手下將士沖鋒陷陣,多次在戰(zhàn)場上攻堅克難,打敗不可一世的金國軍隊,從而贏得戰(zhàn)斗的最終勝利。后來,縱然身居更高級別的職務時,岳飛依舊是帶頭沖鋒在前,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與敵人展開激烈的拼殺。為了救國救民,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在一次戰(zhàn)斗中,岳飛的參謀黃縱目睹了岳飛作為旗頭,帶領將士們奮勇殺敵的激烈場面。作為與他并肩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和部下,黃縱非常擔心岳飛的安危。為此,他竭力勸阻岳飛不要再擔任旗頭:“秉義郎大人,金國的軍隊十分狡詐,您若親自擔當旗頭指揮作戰(zhàn),一旦被敵人認出,勢必被全力針對,若萬箭齊發(fā),恐遭不測?!?/p>

岳飛知道黃縱的良苦用心,但他并沒有按照黃縱的勸阻去做。他以為,自己從小習武,練就了一身本事,為的就是能在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報效祖國,此時不用,更待何時?何況,自己親身經歷過數十次大大小小的征戰(zhàn),深知作為軍中頭目,在指揮作戰(zhàn)、破陣殺敵上擔負著的重大責任。因此,在后來的征戰(zhàn)中,岳飛依舊以八品秉義郎的身份主動充當旗手,沖殺在前,以此來鼓舞全軍將士的斗志,激發(fā)將士奮勇殺敵之心。

與此同時,作為河北兵馬大元帥的康王趙構則是另一種狀態(tài),他對金軍可謂是畏之如虎。因此,雖然身負救援開封的重任,卻生怕河北兵馬大元帥的名聲過大,招來金兵的攻擊,從而危及自己的安全。于是,他絞盡腦汁,謀求與金軍講和途徑。而他所信任的副元帥汪伯彥也是一個貪生怕死之徒,只知一味地溜須拍馬,圍著趙構轉,缺乏軍事上的雄才大略。汪伯彥早已摸透了趙構的心脈,便竭力勸說趙構,及早離開戰(zhàn)事頻繁的相州,遷移到更為安全的地方去。在選擇逃避的問題上,汪伯彥與趙構心有靈犀。于是,兩人經過一番精心的謀劃,將轉移的目的地確定為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縣)。

趙構隨即大張旗鼓地對外聲稱,要派劉浩率軍做先鋒部隊,領兵南下溶州(今河南省??h)和滑州,去解開封之圍。但實際上,這只是為了迷惑金軍,趙構真正的目的,是以此來掩護他們向大名府方向逃離轉移。

靖康元年(1126年)十二月十四,宋軍的大部隊在劉浩的率領下從相州出發(fā),聲稱去救援被圍困的開封。部隊出發(fā)時,趙構和汪伯彥仍然對已經出師的軍隊隱瞞真情,謊稱南下湯陰。但是,部隊很快調整了行軍路線,轉而向臨漳縣方向進發(fā)。行軍方向所出現(xiàn)的巨大偏差,讓宋軍將士無不感到莫名其妙。就這樣,趙構和汪伯彥避開了李固渡的金軍大營,轉移躲避進了大名府。

趙構到達大名府后,立即下令河北各路兵馬到此集結。河北兵馬副元帥宗澤,首先率領自己所部兩千兵馬趕來。

出生于1060年的宗澤,當時已經66歲高齡了,乃是宋朝的一員功勛老將。其字汝霖,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省義烏市)人,是宋朝著名的抗金將領。

宗澤一見到趙構,就竭力勸說他派兵去解救被困已久的京城開封,但趙構對他的勸說根本不屑一顧。不久,信德府知府梁揚祖率領張俊、苗傅、楊沂中及三千人馬也趕到了大名府,河北路的其他幾支宋軍也都來會合,劉浩所部也在其中。由于宗澤的直言相勸惹惱了趙構,導致趙構非常討厭宗澤,于是借故不讓他參與大臣議事,并假意派他去攻打解救開封,以遠離自己的身邊。

宗澤滿懷一腔熱血,毅然承擔起了救援開封的重任。他以武顯大夫陳淬為都統(tǒng)制,將所部一萬兵馬分為前、后、中、左、右五軍。由于劉浩擔任宗澤大軍的前軍統(tǒng)制,岳飛也自然而然地列入了前軍編制。從此,岳飛成為宗澤的一員部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