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御街行

宋詞三百首全解 作者:[清] 上彊邨民 編;王景略 注


御街行

紛紛墮葉飄香砌[1]。夜寂靜、寒聲碎。真珠[2]簾卷玉樓[3]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4],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攲[5]。諳盡[6]孤眠滋味。都[7]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jì)相回避。

【注釋】

[1]砌:臺階。[2]真珠:即珍珠,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即記為真珠,說“真珠入厥陰肝經(jīng),故能安魂定魄,明目治聾”。[3]玉樓:天帝所居白玉樓,借指華美的樓閣。一說此處本來便是在描繪天上宮闕的景貌。[4]練:本意為將生絲、麻或布帛煮熟,使其柔軟潔白,也指素絹。[5]攲:別本作“欹”,二字相通,原意是一種易于傾覆的盛水器皿,空時(shí)是歪斜的,盛裝一半水后變得端正,盛滿水即傾覆,此處用其引申意,指斜靠。[6]諳盡:諳意為熟知,此處諳盡指嘗盡。[7]都:王闿運(yùn)《湘綺樓詞選》說:“都來,即算來也。因此字宜平,故用都字?!钡@其實(shí)是宋詞中慣用語,并非僅僅為了符合平仄而生改成的。

【詞牌說明】

中調(diào),別名《孤雁兒》,正格即以此范仲淹詞為準(zhǔn),上下闋共七十八字。此外下闋尾句有多襯兩字,變?yōu)榘耸终?,如“那里有人人無寐”(《古今詞話》載無名氏“霜風(fēng)漸緊寒侵被”),為變格。

【語譯】

落葉繽紛,飄散在花草繁茂、清香馥郁的臺階上,夜闌人靜,那凄寒的落葉聲顯得格外清晰。珍珠簾櫳已然卷起,華美的樓閣卻空無一人。天宇澄凈,銀河貫穿夜空,仿佛直接大地一般。每年的今夜啊,月光都同樣皎潔仿佛素絹,同在月下的親人啊,卻遠(yuǎn)隔千里之外。

我的愁腸早已寸斷,竟然連酒醉都毫無心緒,因?yàn)榫七€未入愁腸,便早已化作了熱淚。孤清的油燈忽明忽暗,我斜靠枕上無法入睡,這種孤枕難眠的滋味,對于我來說,也已經(jīng)品嘗得夠多了。想來這種離別之苦,無論眉間眼角,還是方寸內(nèi)心,都是根本無法回避的呀!

【賞析】

這又是一首描寫離情的詞,類似題材在宋詞中很常見。詞的誕生,大多用當(dāng)時(shí)里巷俗語來摹寫較為直觀的景物和較為個(gè)人的情感,所以詞又被稱為“詩余”。當(dāng)然,廣義的宋詞,尤其是宋詞發(fā)展到中后期,題材已經(jīng)不再那么狹窄了,但總體而言,離情別緒、傷春悲秋,是宋詞永恒的主題,也是最常見的主題。

范仲淹以此詞來抒寫離愁,比《蘇幕遮》“碧云天”一首更要落到實(shí)處,所描摹的景觀似小巧而實(shí)宏大,由身邊直到青天、銀河,歷歷在目,季節(jié)性和鏡頭感更為突出。首句寫落葉繽紛,扣準(zhǔn)秋季,然后第三句又加以照應(yīng),加以強(qiáng)化——若非因秋深而黃葉紛落,倘若只是偶爾飄落幾片,又何來“寒聲碎”呢?

詞中不僅有眼見、心感,還有耳聽,一個(gè)“碎”字,并不僅僅照應(yīng)了秋深葉落,還照應(yīng)了夜深寂寥——“夜寂靜”。若非秋深并且夜深,何來“寒聲”一說?若非秋深并且夜深,細(xì)碎的落葉聲,又怎么能夠聽得那么清楚呢?

如此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三句,一層又一層,意境重重翻疊,手法之佳妙自不必冗述。但這還沒有完結(jié),前三句的“夜”字,又為其后的銀河、月華做了鋪墊,“寂”字則更引出“玉樓空”——正因?yàn)闃侵锌諘鐭o人,所以此夜才會如此寂靜,并且如此孤清。

既然夜深了,本當(dāng)將簾櫳放下,但詞人偏偏寫道“真珠簾卷”。為什么要把珠簾卷起來呢?后面加以解釋,是為了看銀河,賞明月。可是為何又夜深不眠,要去觀賞銀河和明月呢?那是因?yàn)樵律辶?,如同素絹一般,而使詞人不禁懷念起了身在遠(yuǎn)方的親人。

由此可作猜想,此詞或許作于中秋前后,明月正圓,月光正明,人在千里,共沐此清涼月色,卻可惜難以相見。中秋本是團(tuán)圓的節(jié)日,但親人卻遠(yuǎn)隔千山萬水,難以重聚,這正是詞人想要抒發(fā)的別緒離情。以明月寄托相思,這也是古代文藝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但因?yàn)橛星懊鎸拔锏膫浼?xì)描摹和層層鋪墊,并且有相當(dāng)沉痛語“年年今夜”,故此處用來只覺無比自然,而并無落入俗套之虞。

上闋寫景,引出愁緒,下闋自然就要寫情了,要從眼中所見、耳中所聞,拉回到個(gè)人所為和內(nèi)心所想中來。無疑,范仲淹此詞的創(chuàng)作時(shí)間要較《蘇幕遮》“碧云天”為晚,因?yàn)榍霸~中寫“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此處則更進(jìn)一步,說愁腸已斷,難以飲酒,并且酒還沒有下到愁腸,就先已化淚了。再后寫“殘燈明滅”,寫倚靠著枕頭,更對應(yīng)上闋,從“寂”而更點(diǎn)出“孤”,孤枕難眠,這本就是離愁在心的必然結(jié)局。

詞的結(jié)尾,平白直述離愁難以排解,后來李清照借鑒此意,寫下了“此情無計(jì)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千古佳句。就總體而言,比起《蘇幕遮》“碧云天”來,此詞手法更為純熟老練,結(jié)尾不彎不繞,不故作委婉語,正是范仲淹的獨(dú)有特色。

【對照閱讀】

剔銀燈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quán)、劉備。用盡機(jī)關(guān),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xì)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

人世都無百歲,少癡呆、老成尩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系。一品與千金,問白發(fā)、如何回避。

這是范仲淹很特殊的一篇作品,倘若將上闋換寫景物,那就與“紛紛墜葉飄香砌”等詞非常相似了。然而上闋卻寫的是讀史后的感想,這種手法,可以說開了其后豪放派詞的先河,甚至已有了些“以詩為詞”、以文為詞的味道。但我們也可以看出,上闋用語過于直白、平淡,這就使得下闋所抒發(fā)的情感難以落到實(shí)處,終究只是一篇“實(shí)驗(yàn)性”的作品而已,非佳作也。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