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怎樣的既得利益者
2010年春天,我與《新聞1+1》欄目一起獲得《新周刊》電視榜的三項大獎,因為得獎不少,我就擁有了兩次上臺發(fā)表獲獎感言的機會。有意思的是:第一段獲獎感言,由于具有某種娛樂元素,第二天被媒體廣泛轉(zhuǎn)載;而第二段獲獎感言,也許是因為太過嚴肅并尖銳,第二天,找不到只言片語的報道。于是,只好記錄于此。
“在我看來,電視的下一步發(fā)展,取決于現(xiàn)在的既得利益者們,而不是年輕人和即將告別電視的人們?!?/p>
“現(xiàn)在的既得利益者,是過去的改革推動者,他們因此擁有了名氣、權(quán)力和金錢,但接下來他們怎么做,至關重要?!边@個“他們”中,自然也包括我。
“如果他們愿意讓一些利,會有助于年輕人快速成長;如果他們能對自己的利益少一些在乎,就會說更多的真話辦更多的實事,推動電視的又一輪改革;可如果他們屁股決定腦袋,只在乎自己的利益,那電視就危險了!”
其實,不僅僅是電視如此。
我自己也是既得利益者中的一員,從當初那個四處租房子住敢于爭吵有沖勁的小伙子,變成現(xiàn)在時常被叫做“白老師”、略有發(fā)福的中年男子,毫無疑問,我們?yōu)樯弦惠嗠娨暩母镒龀隽送苿硬⒊蔀槟谴胃母锏氖芤嬲摺?/p>
然后呢?也就是現(xiàn)在。
這的確是一個并不輕松的拷問。其實,回頭看歷史,總是這樣的軌跡。革命者,充滿熱情與干勁,帶著建設新世界的理想,革了落后者與落后時代的命,然后坐享其成,時間一長,再被新的革命者革命。
周而復始,歷史在重復中前行。
我們呢?有時,既得利益者還有另外的毛病,成功過,意味著也許優(yōu)秀過,于是,自以為是。殊不知,時代已發(fā)生了快速的變化,世界已不是原來那個世界,可這個時候的既得利益者,依然認為自己掌握著真理,慢慢地,成為正確理念前行的阻攔者,而自己還并不覺察,讓旁觀者感慨并為之發(fā)出一聲嘆息!
記得2008年,要創(chuàng)辦《新聞1+1》時,有人勸過我:這是不討好并得罪人的節(jié)目,算了吧。雖然,評論節(jié)目上馬,是新聞改革與電視臺的需求,但各種因素決定,如有問題,賬會記到我頭上。
開播一段時間后,某些事實也證明了人們的擔心有一定的道理。的確,做主持人時,上上下下,支持與表揚者多,我面對不了太多風險;但成為評論員之后,隔三差五因評論而讓一些人一些部門不高興,說完全沒有壓力,那是不可能的,甚至曾經(jīng)非常信任我的領導,也開始對我不滿。我有委屈卻不想解釋,讓時間與良心去回答吧!
其實沒有選擇。這條路,不是我個人的選擇,電視改革走到了這一步,也許會多了很多風險,開玩笑說:成先鋒或成先烈僅一線之隔。但又怎能不走,不前行呢?更何況,這條路,出發(fā)時,并不只我,太多的人,太多的夢想。
當我在眾多人的幫助下走到今天,肯定不是讓我個人來獨占利益。在我們的身上,依然有眾人的期待與寄托!更何況,在這個復雜的變革時代,我們有我們的價值與推動能力。如果我們貪圖自己的安全與安逸而停下腳步,年輕人又能走多遠?他們的未來又在哪里?所以,既得利益者不能讓自己的利益遮蔽了向前的沖動,哪怕因此可能會付出代價。
2008年年底,12月23日,《東方時空》重要創(chuàng)建人之一陳虻不幸去世,終年48歲。
午夜的北京街頭,我驅(qū)車前往醫(yī)院,一路上的表情注定怪異,不是哭不是笑,只覺得荒唐,似乎要送別的不是一個人,還有一個時代。僅有送別還不是大問題,而是為什么會送別得這樣早?真的說了再見就不再見了嗎?
陳虻,用《生活空間》講述了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為我們驕傲的記憶。
后來,由于他的優(yōu)秀,他被提拔了。一個中國慣有的邏輯。我們總能發(fā)現(xiàn),誰優(yōu)秀了,似乎只能用提拔他當官來獎勵他,但我們也恰恰用這種方式毀了很多人。這可不是電視圈里的問題,是整個社會的。
有的人適合當官,有的人不適合。陳虻屬于后者,于是,你發(fā)現(xiàn),他時常處于矛盾之中。一方面是新的位置,一方面是過去的理想。按理說,應該不糾纏,可現(xiàn)實中,不糾纏不矛盾太難。于是,這個文人氣十足的帶兵打仗者,就不得不時常坐在辦公室里讓思想亂飛。估計像他這樣的思想者,總會在腦海中,擁有很多美妙的欄目構(gòu)想和節(jié)目設計,以及讓人叫絕的細節(jié)。
然而,這一切都可能像一個又一個有創(chuàng)意的禮花,發(fā)射了,燦爛了,又慢慢地熄滅。
從頭到尾,他是這禮花唯一的觀眾。
這一次,他走了,開始深深地觸動了我們。一群或主動或被動已經(jīng)開始有些麻木的人們。
我當初的制片人、陳虻當初的戰(zhàn)友,時間,幾乎是在悲傷中跌跌撞撞地沖進了陳虻的靈堂,然后留下這樣幾句話:
虻虻,我從未有過的孤獨,你曾是我最好的朋友!戰(zhàn)友沒了,戰(zhàn)壕沒了,沖鋒也沒了……只有懷念,只剩下過去的日子……
經(jīng)歷過舊日子的人們,看到這段話,都百感交集,不僅感慨時代的無情,也會反思自己的減速。
那一段送別陳虻的日子,集體悲涼,不僅是因為一個人走了,還有清醒地看到,或被動或主動地,理想也似乎走了很多。
在紀念陳虻的文章里,我最后寫下這樣的幾句話。
“如果理想,只是一瞬的綻放,之后,只在憑吊中使用,那么,理想有什么意義?
“如果激情,只是青春時的一種荷爾蒙,只在多年后痛哭時才知自己有過,那么,激情又有什么意義?
“如果哀痛中,我們不再出發(fā),陳虻的離去,又有什么意義?”
或許所有的既得利益者,都該再次重復陳虻曾經(jīng)說過的這句話:“走得太遠,別忘了當初我們?yōu)槭裁闯霭l(fā)!”
只要繼續(xù)走,就有可能!我依然愿意樂觀地看著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