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送報生涯

巴菲特傳 作者:李永寧 著


1.送報生涯

1943年6月,沃倫離開了奧馬哈,重新回到弗雷德里克斯堡,雖然有些不情愿,但為了不讓父親牽掛,他只好和家人在一起,不過只要一放假他就會回到奧馬哈,在那里度過整個假期。如果歐內斯特不在的話,沃倫會去一個牧師家中解決食宿。

這年7月,霍華德舉家遷入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他們的鄰居是國會議員理查德·尼克松。這個小區(qū)比弗雷德里克斯堡環(huán)境更好,房前屋后種植著成片的樹林,每到夏季能看到漫無邊際的林海。對多麗絲和羅貝塔來說,這里像是一片仙境,然而沃倫依舊不喜歡。

沃倫中學就讀于華盛頓的艾里斯迪中學,他的學習成績并不理想,很多考試科目只達到了B或者C,而且學習環(huán)境也讓他感到壓力。班里的同學都是富家子弟,談吐得體,舉止優(yōu)雅,從奧馬哈小城走出的沃倫顯得土氣和市井,而且他不太注意個人形象,還會向老師提一些古怪的問題,加之他因為跳級而年齡偏小,和同學存在溝通距離。老師經常向利拉反映沃倫不修邊幅,讓他更難以適應這種學習環(huán)境。他的成績在這種壓抑的環(huán)境下不斷退步,上課時無法專心聽講,只是在紙上畫著股票走勢圖,結果考試時他最愛的英語和數(shù)學竟然得了C,最差的科目老師只給了他兩個黑“×”。

沃倫的中學時代和小學時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個乖巧好學的孩子消失了,呈現(xiàn)在老師和同學面前的是一個粗魯偏執(zhí)的孩子,家人也對沃倫的轉變備感驚訝和失望。很快,沃倫和幾個品行不端的學生成為損友,他們經常在街上閑逛,有一次還偷了百貨商場的東西。

當時華盛頓地區(qū)有一個名叫西爾斯的百貨商場,每逢星期日,沃倫就和幾個狐朋狗友進去,他們總是先去對面吃漢堡,然后透過玻璃觀察商場內的情況,隨后進入體育用品店,趁著店員招呼客人的時候就順手牽羊,有的偷高爾夫球,有的拿球桿,然而偷來的東西他們也沒有賣掉或者使用,但還是忍不住去偷。沃倫擔心被家人發(fā)現(xiàn),將偷來的東西藏在幾個衣柜中。這種為偷而偷的行為,似乎是沃倫為緩解壓抑心情的宣泄方式。

幸好沃倫對盜竊沒有什么特別濃厚的“興趣”,過了一段時間就和那幫損友分道揚鑣,然而他還是渾渾噩噩地生活著,失去了在奧馬哈的那種精神力量。在他眼中,繁華的華盛頓比不上奧馬哈,他在家鄉(xiāng)有熟悉的朋友和街道,更重要的是他無法在華盛頓繼續(xù)玩股票,所有的興趣和理想都被堵塞了,他無法選擇繼續(xù)隱忍,只有決定逃離。

沃倫將逃離的目標定在了賓夕法尼亞的赫爾西,之所以選在這個地方是因為那里有個高爾夫球場,他打算當球童來維持生計,為此還拉上了兩個朋友,一個叫羅杰·貝爾,另一個叫托尼,他們和沃倫一樣不喜歡華盛頓。為此他們制訂了周詳?shù)碾x家計劃,從家里偷出錢作為路費,隨后一起來到火車站,登上了開往赫爾西的列車。

在車上,沃倫和朋友們感覺無比興奮,一是因為很刺激,二是因為他們獲得了“自由”。在傍晚時分沃倫和朋友到達了赫爾西,下車后,他們很快適應了陌生的環(huán)境,找到了探索新大陸的樂趣,華盛頓讓他們感覺太過壓抑,而陌生的地方恰好可以讓他們盡情幻想。

在經歷了一天的旅途勞頓之后,沃倫和朋友十分疲憊,他們來到一家旅館里住下來,打算第二天就到球場找工作,然而剛入睡不久,幾個警察闖進來,將他們帶到了警察局。原來,托尼因為個子小而被他人誤認為是沃倫和貝爾綁架了他。沃倫在警察局里解釋了事情的原委,說服了警察,很快被放出來,然而這件事讓他們十分掃興,三個人商量一番決定回家。

第二天沃倫回到華盛頓,等候多時的霍華德和利拉喜極而泣,沒有責怪他,而是緊緊擁抱了他,從此對他更加關愛?;羧A德對沃倫說,他和利拉知道他想念奧馬哈,不過他們都很愛他,一家人應該生活在一起,有困難的時候可以相互幫助。其實,沃倫也不喜歡這種叛逆式的生活,這和他的本性相背離,而他這段時期的表現(xiàn),也著實讓霍華德和利拉感到震驚和費解。霍華德?lián)奈謧愒俅纬鲎?,特地和他進行了一番長談。沃倫表面上答應,心里還是抑制不住對外面世界的憧憬。

居住在華盛頓的那幾年,沃倫和其他美國民眾一樣,深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影響,雖然沒有直接被戰(zhàn)火侵襲,然而1945年8月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扔下原子彈的消息,引起了他的關注,為此他還和鄰居杰里·穆爾討論了有關原子彈的問題。沃倫十分關注廣島事件,他擔心原子彈爆炸之后會在全世界引發(fā)連鎖效應,最后讓整個世界毀于一旦。杰里回憶說,沃倫當時的表情幾近恐懼。

華盛頓依然讓沃倫打不起精神,霍華德雖然和兒子溝通過了,卻還是擔心沃倫會再度離家出走,于是加強了對他的看管。沃倫整日被好幾雙眼睛盯著,更加郁郁寡歡,而且他的學習成績仍然很差,霍華德不斷督促他,沃倫有些心煩意亂。

一天,沃倫看到有人為《華盛頓郵報》送報紙,一下子產生了興趣,他馬上應聘成為一名送報童。不過霍華德?lián)倪@份兼職會分散他的精力,就要求他必須將學習成績提高,否則就不能做送報的工作。沃倫不想這唯一的興趣也被剝奪,開始加倍努力學習,成績果然進步很多。

沃倫是一個做事喜歡動腦子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送報體驗,他發(fā)現(xiàn)一個被別人忽視的事情:《時代先驅報》和《華盛頓郵報》的發(fā)行路線幾乎一致,而在當時這兩份報紙是人們訂閱最廣泛的,發(fā)行量不相上下。沃倫頓時閃過一個念頭:如果同時送兩份報紙豈不是可以賺雙份的錢?

有了想法立即行動是沃倫的準則,他馬上到《時代先驅報》的發(fā)行處申請到送報名額。這樣一來,他用一份工作的勞動量賺到了雙倍的錢,而且也不必擔心訂戶減少,因為訂戶一旦確定了一份報紙往往會訂閱另一份,而絕大多數(shù)的訂戶也只會在《華盛頓郵報》和《時代先驅報》中任選其一。

每天清晨,當和沃倫年齡一樣大的孩子還在睡懶覺時,他已經在送報紙的路上。不久,沃倫又找到一個下午送報的工作,報紙叫《明星晚報》。當時,這份報紙的訂戶群體是上流社會的人,很多人都是華盛頓的貴族,沃倫知道這些人更注重服務的品質,所以不管天氣如何惡劣他都會風雨無阻地準時將報紙送到訂戶手里,大家對這個年輕瘦高的送報員十分滿意。

沃倫的送報工作得到利拉的支持,在母親看來這是一個讓兒子鍛煉社會技能的機會,不過她也擔心體弱的兒子送小山一樣高的報紙會很吃力,所以她盡量為兒子送報爭取時間。每天早上,利拉早早起床為沃倫準備早飯,因為沃倫必須趕上發(fā)往馬薩諸塞的早班車。當時,沃倫的公車通票號碼基本都是001,這意味著他是第一個買票的人,這個序列的汽車司機都認識這個叫沃倫的報童。

送報紙看似是一個體力活,其實也需要動腦子。當時沃倫說服了負責分派路線的經理,將一條比較好的送報路線留給了他。所謂好的路線,就是指有機會接觸上層人士的路線。在沃倫爭取的路線中有一棟名叫韋內斯特的公寓,在華盛頓的鬧市區(qū),是當時最高檔的公寓,里面住著法官、上校以及六位參議員,還有其他軍政司法界的要人。沃倫得到了和上層人物結識和交流的機會。

起初沃倫送報的時候,是抱著全部報紙一層樓一層樓地送,這樣很浪費力氣和時間,后來他總結出新的方法:在一共八層的韋內斯特公寓里,先將一半報紙放在四樓的電梯平臺,然后拿著另一半上八樓,可以在各層之間送報,在從上往下的期間報紙會越來越少,省時省力。由于當時訂戶是先訂報后交錢,所以送報員是月底收費,有些人挨家挨戶收費,浪費時間且效率不高,還有些人早上去收錢,訂戶沒有起床,而白天又要工作不在家……沃倫規(guī)避了這些錯誤方法,他將一個信封放在服務臺,讓訂戶將錢放在里面,這樣就能節(jié)約很多時間,對訂戶來說也很簡單,他們無論上下班都可以順便將信封放到服務臺。

由于還在戰(zhàn)時,一些訂戶會不斷搬家,有些人會因此賴賬,等到送報員上門收費時已經房屋易主,沃倫也遇到過這種情況,蒙受了損失,后來他想出一個辦法,與樓層的管理員和電梯員做交易:免費送他們一份報紙,讓他們提醒自己哪些訂戶近期會搬家,以做好防范。盡管如此,有些人即便不搬家也會惡意拖欠,雖然沃倫有些內向,然而對于長時間拖欠報款的訂戶也會上門索要。

當時有一個上流社會的夫人拖欠報款,沃倫幾次留言她都裝作沒看到,沃倫很無奈,他只好通過服務臺傳話,那位夫人依然不理睬他。后來,沃倫又通過在門縫里塞字條的方式催款也沒收到回音。沃倫實在忍無可忍,在一天早上去了她家,敲開房門后,終于讓這位夫人老老實實地付了報款。

沃倫的工作效率很高,500份報紙他只需一個鐘頭就能送完,因為他為自己設計了一條最完美的送報路線,被人們稱為“超級報童”。

沃倫在送報的時候也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能賺到更多的錢呢?那本名叫《賺到1000美元的1000招》的書里提到的一句話提醒了他:豐富你的產品線,能增加總收益。這樣,沃倫在送報時會向訂戶推銷雜志。有一個月,他的總收入是200多美元,其中除了送報的固定工資175美元之外,余下的都是他推銷雜志賺的錢。這筆收入,比沃倫老師的月工資還要高,不過他并沒有將這些錢亂花,而是鎖在抽屜里,家中任何人都不能染指,因為這是沃倫打算日后投資的原始資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