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色的傷口美艷的紅
我一直弄不明白為什么春天會讓人如此憂傷。按說,這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萬物復蘇,處處洋溢著朝氣和生機,但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除了一些天真和矯情之外,春天給人本質上的,卻似乎是一種憂傷的感覺。前幾天看法國大導演羅麥的電影《春天的故事》,這或許是一個在春天里最不憂傷也最平淡的故事了,但整部片子卻總是在淡定之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苦痛,或許還有故作麻木,卻絕不矯情。羅麥是我最害怕面對的導演之一,他所拍的電影就像是老僧入定,有著一種非凡的定力,可以完全不顧觀眾,只是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述說著一個最平常的故事。在他的電影中,人物不停地在說話,不斷地走來走去??戳_麥的電影,簡直像是在與一個禪功極好的老僧進行著一場定力比賽,就如同《西游記》中的某一回,唐僧在與一個什么大仙比賽定力一樣。這個功力極強的老家伙是最會不動聲色的了,只是偶爾,在一直內斂著不露之后,突然就壓抑著放出一點閃光的東西來。等到你尚未意識到,或者正在琢磨時,他又恢復了他的喋喋不休,繼續(xù)像一個“最言家常話”的老僧,又在那里混跡于最平常的模樣——但我知道,這樣的家伙在我心中,是有著大悲憫的。
比較而言,我還是喜歡《春逝》這一類電影,喜歡那種淺薄的詩意。那往往將春天拍得風輕云淡、風花雪月,盡顯憂郁和哀思。一個年輕的男子通過一場似是而非的戀愛,在春天里真正地成長起來。他在這個春天所明白的,不僅僅是愛情,還有世事的美麗、無常以及哀傷。愛情,對于那個大男孩來說,就算是一種機緣吧。人的一生,往往因為某種機緣而醒悟,只要醒悟了,春天就不會消逝,另一種概念的春天就會來到。這大概就是《春逝》的真正意義吧。
有關春天具有代表意義的電影自是《四月物語》了,這部巖井俊二的電影就像是有關春天的一首奏鳴曲,新潤,唯美,純凈。四月的東京正是落英繽紛的季節(jié),如花一樣開放或飄落的還有很多多情落寞的心,只有在最美麗安寧的氛圍之下,最隱秘的情懷才有著詩意——當然,我感興趣的還有一部電影,那就是今村昌平的《紅橋下的暖流》,這部電影所表現(xiàn)的情節(jié)也是發(fā)生在春天吧。我總有這樣的臆度,我喜歡這部電影的一個重要理由是:它有著驚人的想象力,調皮、諧趣、智慧,像一個高僧仙人所說的凡塵故事,曼妙無比又活色生香,有著一種甚囂塵上的快慰和達觀。
當然,關于春天的電影,還有《春光奏鳴曲》,說的是喬治·桑與肖邦的愛情故事,蹩腳而世俗;還有《小城之春》,家國的隱憂以及愛情的迷離,猶如一場春夢了無痕,在南方的小城和細雨中……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春天,比如說朱麗葉·比諾什主演的《濃情巧克力》,巧克力的意象就是春天,也是情欲和人性。而在墨西哥電影《衰仔失落園》中,就更是那樣了——懵懂少年,總是在情欲勃發(fā)中成長;在情欲釋放中明白世界;在情欲頹然中變成一個真正的男人。
我記得是在某年的3月2日,城市的天空震響了春天的雷聲,當時,還夾雜著很大的風雨。在草叢中,在人們的身體里面,在心靈之中,有很多東西被雷聲驚醒。我知道春天又來了,花兒會開放,鳥兒會鳴叫,人們會躁動不安。在這個春天的城市,又將會發(fā)生很多故事。人們總是喜歡在春天里播種愛情,在春天里收獲愛情,這是一廂情愿吧,在春天里凋零或者逝去的愛情或許比例更多。
憂傷仍如浮云一樣籠罩。最憂傷的是南方了,南方在春天里受到“非典”的重創(chuàng)。而在香港,一個有著女人心的男人,因為無法逃避自己的憂郁,以飛翔的姿勢從24層樓上跳了下來,與此同時,有一首歌卻以同樣的姿勢升空。在那首曾經的《紅》中,張國榮這樣唱道:“紅,像薔薇任性的結局/紅,像唇上滴血般怨毒/在晦暗里漆黑中那個美夢,從鏡里看不到的一分陣痛/你像紅塵掠過一樣,沉重/心花正亂墜,猛火里睡/若染上了未嘗便醉,那份熱度從來未退/你是,最絕色的傷口……”
電影,便以這樣的姿態(tài)凝視春天。然后,引領我們逃遁。
春天,是最絕色的傷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