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洞大學”
我黨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戰(zhàn)斗的黨,首先,我們要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理論,才能培養(yǎng)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有能力的有堅強黨性的共產(chǎn)黨員。我們的學習是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精神,學習他們觀察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而不是背誦教條。
——陳云:《怎樣做一個共產(chǎn)黨員》(1939年5月30日)
陳云出身貧寒,只讀過小學,在各種登記表填寫學歷時,只填寫“高小”,但他靠在長期實踐中堅持不懈的刻苦學習,成長為黨的高級領(lǐng)導人,具備了很高的思想理論水平和解決問題能力。延安時期,陳云擔任中組部部長期間,率先垂范,組織了“窯洞大學”。
陳云經(jīng)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陳獨秀、瞿秋白都是有學問的人,李立三、王明念的書也不少,為什么這些人會犯錯誤呢?他冥思苦想,一直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一文的公開發(fā)表,在國內(nèi)外引起了極大震動,陳云也深受啟發(fā)。陳云秘書劉家棟回憶說:“陳云還把毛澤東起草的重要電報認真讀了一遍。通過學習,他感到在毛澤東的著作、文電中貫穿的一個基本指導思想就是實事求是。如何做到實事求是就成為他深入思考的問題?!痹谘影?,陳云3次向毛澤東請教,毛澤東成為陳云學習哲學的領(lǐng)路人。陳云后來在《怎樣才能少犯錯誤》的報告中回憶說:“我們怎樣才能少犯錯誤,或者不犯大的錯誤呢?在延安的時候,我曾以為自己過去犯錯誤是由于經(jīng)驗少。毛主席對我說:你不是經(jīng)驗少,是思想方法不對頭。他要我學點哲學。過了一段時間,毛主席還是對我說犯錯誤是思想方法問題。他以張國燾的經(jīng)驗并不少為例加以說明。第三次毛主席同我談這個問題,他仍然說犯錯誤是思想方法問題。后來,我把毛主席從井岡山到延安寫的著作都找來看,研究他處理問題的方法。同時再次考慮,錯誤到底是從哪里來的?我得出一條結(jié)論,是由于主觀對客觀事物認識上有偏差。凡是錯誤的結(jié)果都是由行動的錯誤造成的,而行動的錯誤是從認識的錯誤來的。認識支配行動,行動是認識的結(jié)果?!?/p>
陳云《學習是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的手稿
在毛澤東的啟發(fā)和建議下,陳云開始認真研讀馬列著作,特別是毛澤東的《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zhàn)》《戰(zhàn)爭和戰(zhàn)略問題》等著作,從中學習處理中國革命問題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他還參加了中共中央組織的中國古代哲學研究會,擔任研究會副組長,主要學習孔子、莊子、荀子、墨子等人的哲學思想。
1938年10月,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做出關(guān)于學習問題的決議,號召全黨要普遍地深入地學習和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陳云積極響應號召,在中央組織部組織了一個由他擔任組長的學習小組,開始系統(tǒng)學習馬列主義基本理論。學習組成員包括陳云、李富春、王鶴壽、陶鑄等,中組部的許多工作人員列席旁聽。學習組以自學為主,一本一本地讀原著,并請人輔導,進行討論,共同提高。
學習小組人員不多,因此規(guī)定每天9點以前的辦公時間全部用作關(guān)門學習,每周自己看六七十頁書,每星期一上午開會,雷打不動。學習中要領(lǐng)會精神實質(zhì),一周討論一次,并請了十幾位輔導員進行輔導。毛澤東曾派他的哲學秘書和培元來輔導哲學。大家在討論時敞開思想,學習筆記、心得體會互相交流。小組成員中陳云的工作是最忙的,但從來沒有欠讀一章一段。于若木說:他讀起書來,如饑似渴,有時甚至到了拼命的程度。毛澤東也稱贊道:“陳云同志有‘擠’的經(jīng)驗。他有法子‘擠’出時間來看書,來開會。”
學習小組從1938年至1942年堅持了整整5年,研讀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產(chǎn)黨宣言》,恩格斯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斯大林的《列寧主義概論》,毛澤東的《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zhàn)》等書籍。陳云特別強調(diào)說:“這件事比什么都重要。學習哲學,可以使人開竅;學好哲學,終身受用?!币簿驮谶@一時期,陳云提出了“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復”的思想工作方法。
在學習過程中,陳云還結(jié)交了哲學家朋友,比如艾思奇、楊獻珍、吳亮平等。于若木回憶說:有一次,陳云和幾個哲學家朋友討論完哲學問題后打麻將休息,他出一個謎語請大家猜,謎語是“艾思奇常輸”。大家都沒有猜出謎底,陳云最后說謎底是“哲學的貧困”。一席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1937年12月,陳云在延安
1939年5月30日,陳云撰寫了《怎樣做一個共產(chǎn)黨員》,將學習列為共產(chǎn)黨員的六條標準之一,提出“共產(chǎn)黨員的口號是‘學習,學習,再學習’”。12月,陳云在《學習是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一文中,再次號召每個共產(chǎn)黨員要把學習當做自己的責任。陳云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和中共其他領(lǐng)袖一起推動延安掀起了讀書熱潮。1940年五一節(jié)前夕,中共中央對延安在職干部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陳云領(lǐng)導的中組部學習小組被評為模范學習小組。
除了學習書本知識外,陳云還根據(jù)延安知識分子與工農(nóng)群眾接觸少的實際情況,提出到實際工作中學習的號召。1942年3月24日,陳云撰寫了《到什么地方學習》一文,指出:“缺少工作經(jīng)驗的干部,為了建立政治上開展的基礎(chǔ),為了自己在政治上進步,應該先到工作中去學習?!?/p>
薄一波回憶說:“陳云同志一再說,這件事比什么都重要,使他受益很大?!毖影矔r期的這段學習,不僅使陳云受益匪淺,他學而不厭的優(yōu)秀品質(zhì),也成為共產(chǎn)黨人注重學習的模范。
陳云談延安中組部學習小組
在延安,我當中央組織部長的時候,毛主席先后三次當面同我談過,要學哲學,還派教員來幫助我們學習。那時,中央組織部成立了一個學習小組,一共六個人,有我、李富春、陶鑄(當時任王稼祥的政治秘書)、王鶴壽、陳正人、王德,還有幾位旁聽的“后排議員”。學習小組不要很多人,大體上都要處在同一理論水平。學習方法是,規(guī)定每周看幾十頁書,然后討論一次,研究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各種意見都可以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