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臉譜
蔡維忠
一個夏日周末的下午,路邊的一個男子揮手讓我停車。他先表示他很喜歡壽司,然后請我把他載到附近的一所鄉(xiāng)村俱樂部,因為他的車壞了。上車后,他又表示他是鄉(xiāng)村俱樂部的主人,俱樂部經(jīng)常向餐館買壽司。我開始納悶了:他怎么老提壽司呢?他在車上得意地給一位無法來接他的家人打電話說,一位中國人已經(jīng)給他提供了幫助。說完他問我是在哪家餐館。至此,我才明白他為什么老是提壽司。原來他一開始就認定我是開餐館的中國人?,F(xiàn)在紐約的壽司餐館90%以上是中國人開的。看來他吃壽司吃得多了,對這個行情很了解啊。他說他喜歡壽司,是為了拉近乎,以便得到幫助。這位老兄在打心理戰(zhàn)術(shù)呢。
總之,這位老兄在和我還沒開始說話時,就已經(jīng)把我定型了:開餐館的中國人。我是中國人,這個沒錯;但我不開餐館,這個是他弄錯了。既然他已經(jīng)給我畫了個面譜,我也得對他有個判斷:一個財氣粗見識短的意大利裔“土豪”。財氣粗見識短,是根據(jù)他的談吐判斷;意大利裔,是根據(jù)他的口音和長相判斷。不一定準確。
在美國這個多族裔的國家,人們見到陌生人時,常常都會根據(jù)此人的特征(比如膚色),產(chǎn)生概括性的看法。這種概括性的看法叫作刻板印象(stereotype)。這種現(xiàn)象我早已聽說過。不過,當有人把這一套應(yīng)用到我身上時,就感覺不太舒服。這位老兄對我并沒有什么惡意,他給我的定型也不壞,只是,我不喜歡他給我?guī)稀伴_餐館的中國人”這張臉譜,因為我不開餐館。
那么,這種臉譜化的現(xiàn)象有多普遍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美國廣播公司(ABC)專門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一輛自行車用鎖鏈栓在路邊的一個標記柱上,讓一個白人男青年演員從工具袋里拿出錘子、鋸子、鉗子,使勁敲打,企圖把鎖鏈弄斷。在一個多小時內(nèi),從他身邊走過的人有100多個,大多沒對他進行干涉。有人和他打招呼后繼續(xù)走路。有人問這自行車是不是他的,他回答不是。問者聽完離去。有人停下來觀看時,他特意提醒人家他不是車的主人:“你知道這自行車是誰的嗎?”除一對夫婦外,所有的人都沒有責問他,阻止他。事后廣播公司采訪了這些過路的人,問他們?yōu)槭裁礇]有阻止他?回答是他不像是個盜竊的人。一位淺色皮膚的黑人說:“第一眼印象很重要。年輕的白人一般是不攜帶盜竊工具的?!?/p>
不久后,廣播公司在同一個地方重演這個情景,只是換上一個黑人男青年演員在擺弄鎖鏈。很快就有一大堆路人停下來問:“這自行車是你的嗎?”黑人青年和白人青年一樣,坦率地回答不是。結(jié)果就受到責問:你為什么要切斷鎖鏈?你為什么要拿自行車?于是,有人提議叫警察,有人拿出手機報警,有人拿出手機照相,有人還動手來收他的工具。
不久后,出現(xiàn)同樣的情景,只是換上一位漂亮的白人女青年演員。她同樣和前面兩位男青年一樣坦誠,告訴路人自行車不是她的。結(jié)果,過路的男士們紛紛顯示紳士風度,表示愿意幫忙。有位男士還親自動手,幫她把鎖鏈弄斷。根本沒人往盜竊上想。
廣播公司把這個實驗在遠處錄下來,展示給人們做比較。對于這個實驗結(jié)果,看法可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說種族歧視的根源多么深重,有人說黑人青年犯罪的概率就是大,就該受到懷疑。但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種族臉譜化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了。
(2014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