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樂善的底線

不為繁華易素心:民國文人風骨 作者:游宇明 著


樂善的底線

國人評價一個人的品質,常以此人是否肯幫忙作為第一號標桿。回答是肯定的,就覺得這個人無私;回答是否定的,便認為他只顧自己。此種觀念自然也有一些道理。人的閱歷、知識、智慧永遠有其局限性,這就決定了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無所不能,遇到難處的時候,希望別人幫忙原本正常。但我們唯獨忘了一個簡單的道理:生活中有的忙可以幫,有的忙絕對不能幫。

在這方面,胡適的做法頗能給我們以啟示。

1929年,胡適的族叔胡近仁在上海開了一家“程裕新茶號”,銷售徽州各地的名茶,生意一直不怎么景氣。別人給他出主意說:你的侄兒胡適博士名氣那么大,你何不好好利用一下,只要胡博士肯為你做點廣告,還愁茶葉銷不出去?胡近仁一聽,立即樂了:這個點子高??!實在是高,我怎么沒想到這個。他決定將自己所賣的茶葉定名為“博士茶”,并擬好了一則廣告寄給胡適過目,里面有胡適早年服用此茶,“沉疴遂得痊愈”,還說“凡崇拜胡博士欲樹幟于文學者,當自先飲博士茶為始”等語,希望胡適“友情出演”。出乎胡近仁意料的是,胡適斷然拒絕了為其做廣告的要求。胡適拒絕給胡近仁幫忙,不是因為自私。胡適一生秉承“長留利息在人間”的人生哲學,不知救過多少人的急難,有時是送人錢財,有時是在學問上提攜他人,有時是認為當局抓人不正義,通過各種方式“撈人”……許多時候做了好事,別人還不知道。正因為胡適如此熱心,他在那個時代成了許多人心目中的活菩薩。胡適不給胡近仁幫忙,也不是由于清高。胡適是績溪明經胡的后代,明經胡一向有儒商兼重的傳統(tǒng),他們的人生哲學是“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難知難不難”,家族中出過許多大商人,紅頂商人胡雪巖就是其中之一,胡適從不認為自己做學問就一定比生意人高貴。事實上,胡適后來就為保險商、茶商做過廣告。胡適不為胡近仁做廣告,更不是關系不親密。胡近仁長胡適四歲,早年曾引導胡適讀書、寫作。胡適去美國留學后,家中老母想給兒子寫信或寄什么東西,都是胡近仁代勞。胡適回國后任教于北大,兩人通信頻繁,彼此有心里話都愿意告訴對方。胡適現在這樣做,只是因為胡近仁的要求超出了他做人的底線。

這個底線是什么呢?胡適在回信中說得明明白白。第一,所謂“沉疴痊愈”是欺騙人的話;第二,廣告“措詞甚俗氣、小氣”,“將來此紙必為人詬病”,到那時自己再出來否認,對“裕新”更加不利;第三,所謂崇拜胡適需飲“博士茶”,喝了“博士茶”就可“樹幟于文學界”,這與“喝一斗墨水”有何區(qū)別?胡適勸族叔“廣告只可說文人學者多飲茶,可助文思,已夠了”。換一句話說就是:胡適覺得給族叔幫忙是可以的,但不能以損害他人、整個社會和個人的人格操守為代價。

我敬重熱心的胡適,那樣的胡適深深表現了他的善良;我也同樣尊敬不肯幫忙的胡適,這樣的胡適充分體現了他的正直和勇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