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焦慮毫無意義
文/血酬
我們生活在一個競爭無處不在的時代。
我們生活在一個壓力無處不在的時代。
從小到大,無時無刻。
其實你現(xiàn)在回過頭,去看看過去的路,你會覺得當初那些看起來過不去的坎也過去了,當時愛得死去活來的人也早淡忘了。
時間,似乎是緩解焦慮的完美武器。
但事實上,焦慮如影隨形,從未曾消滅;即便你知道它毫無意義,但該焦慮的時候你還是會焦慮。你敢說自己現(xiàn)在不焦慮嗎?
我至今還會做考試的夢。
有一次,老板說要推薦我去讀名校的MBA,我婉言謝絕了,理由只有一個:我再也不想考試了。
其實,在別人眼里,我是一個學霸。
小學時候的我,好像考第二都很難。在記憶里,我被我爸打得最厲害的一次,是因為迷上了漫畫書,最終考試的時候睡著了,沒答卷子。
從那以后,我又考了第一,然后他覺得打確實是促進我學習的一個好辦法。
我屬于早慧的那群人。在我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在鄉(xiāng)里拿到名次,據(jù)說一起考試的都是比我大四五歲的高年級學生。而我是唯一一個蹲在凳子上考試的學前班孩子,因為不那樣就夠不著桌子。
那次考試以后,我成了村里的神童,大家都認為我是個天才。
小學的入學考試,校長驚訝于我語文和數(shù)學方面的天賦,和其他的孩子相比,我似乎應該直接上三年級。
中考的成績依然優(yōu)秀,然后是高考——雖然當過數(shù)學、物理、化學課代表,但為了繼承我們家的法學事業(yè),我還是選了文科,最后的成績是山東省的TOP50。
很難有人相信,我是一個極度討厭考試的人。
各科的模擬卷子,我能不做就不做。我很感激那個坐在我身后的姑娘,因為她收卷子的時候,我總可以不交;然而老師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對我是劈頭蓋臉地批評一通。然后我就換了辦法,把那姑娘的卷子抄一遍交上去,為了不被老師發(fā)現(xiàn),還得故意錯幾個。
然而,我錯估了老師的反作弊水平。于是,我又被叫到了辦公室……
整個學生時代,我都對考試厭惡到極點。
所以,每到考試的時候,我就焦慮得不得了,完全不是因為成績,而是一種內(nèi)心的壓抑。
我記不清有多少次在考試的時候睡著了,原因是前一天晚上因焦慮無法入睡。
后來,媽媽給我買了腦白金,據(jù)說有奇效,但實際上并沒有什么用。
我想了另一個辦法來解決考試的時候睡覺的問題:把熬夜的時間往前提一天。
于是,當周五要考試的時候,我周三就開始熬夜,周四晚上就睡得很好。
就這樣,在高考來臨之前,我能安然入睡了。不管什么時候考試,特別淡然。
我想,年輕的身體還是有應激性的,生理上的反應沒有了,留下的只有心理上的厭惡。
大學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解放,沒有家長對名次的企盼,也沒有老師施壓的一次次考試,學生時代的焦慮感也慢慢消散。
但人生就是這樣,你緩解了之前的焦慮,你會發(fā)現(xiàn)后面的焦慮就像層巒疊嶂的山川,連綿不斷。
雖然就讀名校的法學專業(yè)讓父母很欣慰,但實際上我并不喜歡。
而且你依然得應付考試,要不然就拿不到畢業(yè)證。
相比于專業(yè)課,公共課更讓人厭惡。
專業(yè)課好歹可以說是有用,公共課大多數(shù)是被迫地在學。
學生們都對考試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辦法,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都得有畢業(yè)證這塊敲門磚。
所以,解決焦慮的辦法,就是用恐懼把厭惡壓下去,雖然這樣做只是飲鴆止渴。
大學里,不止一個同學患了憂郁癥,甚至有的還退了學。我能理解他們,但我的解決辦法也實在是拙劣無比。
我退出了所有的社團,不參加任何的評優(yōu)評獎,不和任何人發(fā)生矛盾,不去爭奪任何利益,過著隱居寢室、與世無爭的日子。
你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人都對你很友善,沒人和你爭吵,沒人在背后說你壞話,看起來風輕云淡、閑適無比。
因此,我還成了一個良好的聽眾,聽同學們傾訴他們遇到的各種事。
有的同學學習成績優(yōu)秀,本來覺得保研毫無問題,卻突然冒出來幾個發(fā)表各種刊物、拿各種獎項的同學,結(jié)果他保研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
有的同學在社團工作努力,成就顯著,但在選舉社團主席的時候莫名票數(shù)低迷,最終被那些還不太符合要求的別個成功登頂。
有的同學勤奮努力,只能在小地方的律師事務所混個實習機會;有的同學都沒見他上過幾天課,最后卻能去大城市的法院工作。
諸如此類,林林總總。
好像每個人都過得焦躁不安,過得憋屈無比。
我沒有辦法安慰他們,因為每個人的路都不同。
沒有保研的最終選擇考研,這是他們選的路。
沒有在本學院社團登頂?shù)暮髞磉x擇去別的學院繼續(xù)奮斗,這也是他們選的路。
沒有人的路完全一樣。
但你選了,就得披荊斬棘地走下去,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畢業(yè)前夕,正是喝酒唱歌痛哭的時候,那時大家都忘記了之前的不愉快,一些平時不方便講的話,也可以借著酒勁說出來。
一個同學對我說:“我其實特看不起你,你這四年什么都不爭。其實以你的條件,完全可以出人頭地?!?/p>
我笑著拍拍他的肩膀:“兄弟,這四年你開心嗎?”
他的眼淚一下子飆了出來,哭著喊道:“我開心什么,我看到有些人就心煩,憑什么我要去考研,憑什么我老爹沒錢,憑什么……”
我打住他的話,很嚴肅地告訴他:“別埋怨父母,路是你自己選的。我知道你借酒澆愁,我也知道你心力交瘁,但你得知道,當初你選了這條路,便意味著你需要去爭,需要去搶,需要時刻警醒著自己太弱而別人太強;你就該知道,這僅僅是開始,不是結(jié)束?!?/p>
工作以后,有一次他打電話說:“英哥,我快得憂郁癥了,你救救我吧。”
我那時候創(chuàng)業(yè)陷入僵局,痛苦的程度不比任何人小,聽了他的話,我給了他個建議:離開那家律師事務所,立刻,馬上。
事情很簡單,名牌大學研究生畢業(yè)的他,去了一家不錯的律師事務所,幾年的辛苦奮斗,讓他很快成了合伙人的候選人員。但鋒芒畢露的他被人嫉妒上了,然后幾個不如他業(yè)績好的律師聯(lián)合起來向律師事務所主任提出:要么他走,要么我們走。
主任選擇了和稀泥,沒有讓他成為合伙人,也沒有提拔任何一個人。
他的升職被擱淺,律師事務所的其他人對他也不夠友善,他陷入了無窮無盡的痛苦之中:既幻想主任能不畏阻力提拔他,也希望其他人不要再在背后說閑話。
如果要離開,他又放不下這幾年的資源積累,覺得走掉,這些年就白干了。
我說:“兄弟,你得知道,你的酬勞完全由你的工作得來,你沒有坑別人,也沒有對不住老板,所以提升你為合伙人是你應得的報酬。你想想,你工作這些年,能力有沒有提升,工作有沒有成效,天底下有沒有你覺得OK的老板?實在不行,你還可以自己干,無非就是再苦幾年罷了。”
過了一陣子,他向律師事務所正式提出離職,被主任挽留了,并迅速把他提升為合伙人。成為合伙人之后的第二年,他又去了國內(nèi)很牛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干得風生水起。
有一天,他到上海來見我,感慨萬千地說:“英哥,我那時候真糊涂,只看到別人的資源太多,居然沒有想到自己才是最大的籌碼。”
我笑笑,說道:“因為你年輕,你奮斗過。你總得相信,這個社會還是靠本事吃飯的?!?/p>
開解他的時候,我也逐漸地想明白了自己的路。
我不再逃避利益的爭奪,也開始相信自己的能力。在之后的一年,我從痛苦的泥沼中走了出來,挑起了整個網(wǎng)站的重擔。
那一年,我二十八歲。
之后的幾年時間里,我依然焦慮,經(jīng)?;嫉没际?。直到有一天,在一個葡萄院里,和一個作者在月下閑聊。
他說:“你這些年的努力,我們都看在眼里,所以我有兩句話和你講。第一,不管你做什么,做成什么樣子,我都會支持你;第二,就算是失敗了,大家看得到你的努力,不會怪你的?!?/p>
那一刻,我恍然明白了,責任是我的焦慮源泉。
我背負的東西太多,創(chuàng)業(yè)的網(wǎng)站、團隊成員、作者、合作伙伴,還有自己內(nèi)心不服輸?shù)尿湴痢?/p>
那一刻,我也徹底放下了。
凡事盡力就好。
我的一位同事,很有才華,我也很欣賞他。2008年他寫了幾句話:講道義,守良心,立長志,做實事,盡人事,聽天命。
我那時候心高氣傲,把前四句當成了座右銘,對后兩句并不太認同。
但那一天,我突然明白了,只有經(jīng)歷過很多事的人,才能把生活過得淡然。
盡人事,聽天命。
人力有時而窮,別把自己看得太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責任,但不應把別人的責任背在自己身上。
后來在作者年會上,我講了這個故事。
再后來,我的憂郁癥緩解了,日子過得舒心起來。
近十年里,我創(chuàng)業(yè)了三次,在兩家公司做過,換過七八個崗位,但今天的我就像《挪威的森林》里唱的那樣:內(nèi)心一片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