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朋友不必在多,知心就好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作者:馬叛,血酬


朋友不必在多,知心就好

文/血酬

有時候說起誰,就會有人說:“那是我朋友?!?/p>

開始的時候,還有點仰慕他。后來想想也沒啥,有那么多厲害的朋友,還不是和我做同事?

如果安慰一下自己,可以說,我和這個人中間就隔著一個同事的距離。

很多名人只能當個談資,并沒有什么實質的用處。人家過人家的日子,我過我的。中國和俄羅斯還接壤呢,又不是一個國家。

我朋友很少。

一是因為自己本來就不喜歡也不擅長經(jīng)營人脈,另外也是被所謂的朋友傷得多了形成的自我防衛(wèi)。

我爸媽結婚的時候,我爺爺家是右派分子,我姥爺家是貧下中農(nóng)。我媽媽的陪嫁不多,據(jù)說有兩塊銀圓,是我姥姥給壓箱底的。

有一次說起,我媽媽還嘆了口氣。我問她咋了,她說:“你呀,把咱家的銀圓給別人了?!?/p>

我說:“沒有吧?!?/p>

后來回憶了一下,模模糊糊地記起是怎么回事了。

從小在村里長大,村里有五六個孩子都在一起玩,去河里抓蝦,去海邊拾貝殼,都很開心。我算是里面歲數(shù)小的,大概七八歲的樣子,最大的有十五六歲的。

因為都是鄰里,還算是熟人,小孩子在一起也沒有什么避諱。

忘記了是誰拿了一塊銀圓問我們,誰家里還有這樣的東西。我舉手說我家里有兩塊,然后他就讓我拿出來給大家看看。

我也沒多想,傻愣愣地就回家去了,從箱子里摸出來,樂顛顛地去給小伙伴們現(xiàn)了。

后來轉的手多了,我也沒注意,就讓人給掉了包。

至今我家里還有兩個青銅的銀圓,我放在身邊,偶爾玩玩,也當個紀念。

兒時的伙伴,早記不住了那個人,也沒有了聯(lián)系。

坑人的,不是朋友。

如果沒有利益誘惑,每個人都能和平相處。真正凸顯人心的是利益相爭的時候,朋友可以為你兩肋插刀。

我見過因為崗位提升而招致朋友反目成仇的,還不止一例。

雙方都向我抱怨,被晉升的那位滿腹牢騷,說自從兩個人爭崗之后,朋友就沒得做了,這家伙老整事兒,還打小報告,說各種壞話。

沒被晉升的那位牢騷就更多,定有黑幕,他肯定不能罷休。

事情鬧開了,整個公司都知道了,影響很不好,這兩位同學兼同事最后公開決裂,至今見面都是橫眉冷目。

一次,我遇到了他倆的主管,就順嘴問了這事。主管看起來也是莫名驚詫。她很不開心地說:“我本來是想兩個都晉升,一個留在本部門,另一個推薦去分公司。發(fā)生這樣的事,我就得再考慮考慮了。”

我說:“你應該很了解這個情況?。 ?/p>

她有些臉紅,說:“他們倆打小報告我本來想不礙事,但沒想到已經(jīng)水火不容了。”

后來,這兩個人,我都逐漸疏遠了,現(xiàn)在也沒有成為朋友。

我怕了。

人在利益面前紅了眼,會做很多不好的事,這些可能當事人沒注意,但旁邊的人肯定看到了。沒人愿意看到自己的朋友是這個樣子。

職場上的朋友,常因各種忌諱而失去。

曾有人給我講過一件事,當時他很激憤。

他說自己調到別的部門,原來負責的部門來了個新領導,于是就掀起了一場批判他的運動。本來被他視作朋友的下屬,卻給新領導獻媚,在客戶面前對他大加抨擊,說新領導如何如何的好,他如何如何的壞。反倒是客戶聽不下去了,當場駁斥了這個下屬,并且把事情和他講了。

他很痛心,滿臉悲切地和我說:“再也不交這種朋友了,不,以后不和任何下屬做朋友?!?/p>

我笑笑,說:“你至少還有客戶仗義執(zhí)言呢?!?/p>

他嘆口氣,說:“沒想到啊,居然是只有一面之緣的人幫我出的頭?!?/p>

見到他的失落,我給他講了幾件自己經(jīng)歷過的事情。

聽完,他驚愕地說:“你的人緣這么好,也能遇到這種事?”

我說:“我哪里有什么好人緣,我也不會刻意地去結交他人,就是對別人好一點,愿意犧牲一點自己的利益罷了。而在他人看來,你對他十件事好,他不一定記得,但你一件事對他不好,他就記著了?!?/p>

所以,不必太傷心。

他聽我講完,頓覺釋懷很多。作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他給自己的朋友圈分了一個級,按照SABC一個個地歸類。

我看不慣他的歸類,笑笑便走了。但想必他是真明白了,你給予的多少與別人對你的傷害是成正比的。

職場上,你只能決定自己怎樣對別人,不能決定別人怎樣對你。

所以,無愧無心,善自珍重就好。

我的社交圈很窄,幾乎都和工作直接相關。一天二十四個小時,有小一半時間要和同事度過,不能不考慮和同事之間的關系。

同事,就是同事,大家一起工作而已。如果是個自來熟,應該會很受傷,除非他不在意這個。

我見過這樣的自來熟,剛入職就好像和每個人都是好朋友。打聽各種消息,然后在各種人之間流通信息。我是不喜歡這個類型的人的,因為他們常常會做出這樣的表情:“我和你相處這么久,這種事你怎么能瞞我,你不信任我,你應該幫我啊,你有這樣的義務?!?/p>

“因為你是我的朋友?”我常?;匾赃@樣的表情。

朋友這個詞,涵蓋面太大,可以很輕,也可以很重。

我的微博名叫血酬和他的朋友們,QQ空間和微信公眾號也是同樣的名字。對我來說,工作上的朋友很簡單,標簽上有句話寫得明白:因為網(wǎng)絡文學,我們成為朋友。

在這個意義上,朋友其實就是志同道合,同為網(wǎng)絡文學添磚加瓦的就是朋友。

至于更深的意義,可能我認為就是兄弟了。

能做兄弟的,至少得有十年的經(jīng)歷吧。一起經(jīng)過風雨,過過事。

一個人的兄弟總不會太多,屈指可數(shù)。

人心都有一桿秤,即便都是朋友,也有輕重。輕的點頭之交,重的托妻獻子。

還有一個女同事,哭著和我訴說她的朋友:“我把她當朋友,才借錢給她的,沒想到現(xiàn)在不但錢要不回來,還被她背后說壞話。”

這就是職場上的閨蜜吧。兩個人好得跟什么一樣,恨不得男朋友都要分享,每天曬在一起的“恩愛照”,最后就因為一兩千塊錢而撕破了臉。

很多人把結交朋友的數(shù)量當成了自己的一種實力的象征。朋友就像一個個砝碼,有不同的重量,也成了可交換的資源,想著能給自己帶來什么。

但這樣的朋友,你愿意交嗎?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踏入職場的時候,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想同事們是否好相處,會不會有同事對我表示好感,如果要一起吃飯我是拒絕呢,還是答應呢?

但是,入職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沒人關注你。

如果現(xiàn)在的我回到那時候,我會告訴自己:“你想多了,兄弟?!?/p>

職場是個社交圈,但沒你想得那么私人化。

人來人往,你唯一能贏得尊重的,就是做好你的工作。不是你有錢,你又不會分給別人;也不是你漂亮,你又不會嫁給每一個喜歡你的人。

這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關系。

做好你的工作,然后友善地與每一個人淡淡地接觸。

謹守著職場禮節(jié),請客吃飯有來有往,聚會想?yún)⒓拥木蛥⒓?,不想?yún)⒓拥木筒灰獏⒓印?/p>

我有一個制片人朋友,他喜歡喝酒,我不喜歡。每次他有酒局,或者是喝到半場想起了我,就打電話給我。

我說不去了,他就說:“上次你不來,這次又不來,不給面子??!”

我就笑笑,謝絕,然后繼續(xù)做自己的事。

久而久之,他就不會再找我喝酒了,但有什么事,該合作還合作。

無非,你就是不喝酒而已,又不是連工作都不做了。

朋友的定義,其實古人早已經(jīng)給了,君子和而不同。

如果你覺得朋友讓你做的這事讓你特委屈、特難受,那就別忍別受了。那不是朋友,是敵人。

朋友不會勉強你做什么事,敵人才會。

我最下不來臺的時候,還是一個職場菜鳥。一個認識不久的朋友,讓我?guī)退鲆患?,這事本來就上不了臺面,所以我就露出了為難的表情。那朋友就不高興了,問我還當不當他是朋友了。

我想了一下,說:“這個事我確實不能幫,有違我的原則?!?/p>

他當時就翻臉了,說:“我請你吃的飯就當喂狗了。”

我把面條端起來,倒到他面前,然后一句話沒說就走了。后來,我們再也沒有聯(lián)系。

我從來不后悔失去這樣一個“朋友”,現(xiàn)在想想,他也未必是真當我是朋友。

這些年的朋友,畢竟是失去得少,得到得多?,F(xiàn)在手機號碼簿上也有六百多個聯(lián)系方式,QQ上近兩千人,收到的名片有一尺高,但真正算得上朋友的,可能也不算太多吧。

一個人的幸福,只有自己最懂,所以我很喜歡一個朋友的簽名:朋友不必在多,知心就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