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國納粹黨操縱蘇臺德騷亂

罪惡迷霧: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納粹真相 作者:胡元斌,嚴鍇 編


《慕尼黑協(xié)定》的出籠

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法、德、意首腦張伯倫、達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會議上簽訂《慕尼黑協(xié)定》。這個協(xié)定使捷克斯洛伐克喪失了1.1萬平方英里的領土、360萬居民和許多經濟資源,破壞了英、法在東歐的同盟體系,加強了納粹德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助長了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氣焰。這四國為什么會簽訂這樣的協(xié)定,它是怎樣出籠的?

德國納粹黨操縱蘇臺德騷亂

納粹上臺5年后的1937年,德國的實力和軍備都已經取得了歐洲大陸的領先地位。納粹頭子希特勒認為,德國的未來不能靠經濟上的自給自足,也不能用在世界工商業(yè)中增加份額的辦法來保證,而是要依靠地域的擴張,來爭取“生存空間”。因此,解決的方法就是擴張德意志帝國的疆界。

1937年11月5日下午,柏林舉行秘密會議,決定德國未來的政策。會議的結論是,擴張的第一步就是要立即調整納粹德國,使其擴張到中歐。因為德國能夠從那里取得糧食供應、原料和人力,作為進一步向東、向波蘭和烏克蘭富饒的土地進行軍事侵略的準備。因此,必須把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弄到手,作為進一步侵略的前提。

1938年3月,德國以不發(fā)一槍的所謂“和平”方式吞并奧地利,并將其劃為德國的一個省。對奧地利的吞并,使德國的領土擴大了17%,人口增加了10%,工業(yè)生產能力提高了4%至5%,播種面積提高30%。德國也由此控制了中歐的戰(zhàn)略要地,并且在公路、航運、鐵路各方面達到了對整個西南歐的交通進行軍事上、經濟上的控制,形成了對捷克斯洛伐克的戰(zhàn)略包圍。

在希特勒輕而易舉地取得了戰(zhàn)略上的成功時,英、法、美等西方大國對此除了故作姿態(tài)的虛弱抗議之外無所作為,至4月初,英、法、美相繼承認了德國對奧地利的吞并,撤回了駐奧地利使館而代之以駐維也納領事館。

西方諸國的反應鼓勵了希特勒的野心,他把擴張的下一個目標直指捷克斯洛伐克。而且,希特勒選定的突破點是蘇臺德地區(qū)日耳曼少數(shù)民族問題。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1400多萬人口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共有950多萬。此外,國內還有500多萬少數(shù)民族,其中又以日耳曼民族為主,當時,捷克境內的日耳曼人大約350多萬,集中居住在捷克西部與德國接壤的蘇臺德地區(qū)。

蘇臺德地區(qū)位于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地區(qū)的邊境,是一個山區(qū),居住著近300萬講德語的日耳曼人。生活在這一地區(qū)的日耳曼人除了在歷史上曾經做過羅馬帝國的臣民之外,從來沒有處于德意志帝國的統(tǒng)治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領土重新劃分,該地區(qū)劃歸捷克。雖然歷史上沒有接受過德意志帝國的統(tǒng)治,但日耳曼民族屬性的認同感仍然受到了刺激。

畢竟與以日耳曼人為主體的奧匈帝國不同,在捷克斯洛伐克,他們成了少數(shù)民族。但是,即使這樣,在劃歸捷克斯洛伐克的頭15年,蘇臺德地區(qū)的日耳曼人還是很少制造麻煩的。他們也確實得到了比中東歐其他少數(shù)民族較好的待遇。

然而,自從希特勒上臺以后,日耳曼民族的優(yōu)越感和納粹思想的滲透,使得原有的不滿情緒像火山一樣爆發(fā)了。

德國入侵(模擬場景)

蘇臺德德意志人黨和該黨的領導人漢萊因把納粹德國作為所有日耳曼人的保護者,而拋棄了對所在國捷克斯洛伐克的認同。同時,在柏林面前,則又把自己打扮成捷克境內被壓迫的少數(shù)民族的衛(wèi)士,并繼而提出了蘇臺德日耳曼人自治的要求。這一點正好和希特勒的擴張政策合拍,為希特勒吞并捷克提供了最好的借口。

1938年3月28日,希特勒在柏林接見了漢萊因,就在這次會見中,希特勒和漢萊因討論了新行動的基礎。

希特勒說:“德意志人黨現(xiàn)在必須認識到它已經獲得了一個有7500萬人的日耳曼民族的支持,7500萬人不能容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繼續(xù)壓迫蘇臺德地區(qū)的日耳曼人。因此,德意志人黨必須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并且要在偉大的解放運動中演好自己的角色。德意志人黨的任務是向布拉格政府提出必要的要求,保證該黨得到它所向往的特權?!?/p>

4月24日,漢萊因在卡爾斯巴德提出了蘇臺德地區(qū)日耳曼少數(shù)民族的“合理要求”——《卡爾斯巴德綱領》。這個綱領不僅包括了蘇臺德地區(qū)德意志人自治的苛刻條件,而且為進一步向捷提出領土要求打下了基礎。它的要點主要包括:

不承認德意志人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少數(shù)民族地位,要求德意志人和捷克人完全平等;通過立法在蘇臺德地區(qū)建立一個德意志區(qū),實行完全自治;德意志區(qū)全部官職由德意志人擔任;結束蘇臺德德意志人自1918年以來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釋放納粹政治犯等。

而且,漢萊因還在以后的講話中表示,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完全改變其與法蘇結盟的對外政策,廢除它同法國、蘇聯(lián)所簽訂的盟約,轉而完全依附于德國。

漢萊因明確提出要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必須完全改變其對外政策。”因為他認為,“捷克迄今為止的外交政策已把該國置于與日耳曼民族為敵的地位”。

這些所謂“合理要求”是由捷克斯洛伐克日耳曼少數(shù)民族自己提出的,而不是由德國直接提出來。這一點對希特勒非常重要。因為這樣,一旦布拉格政府拒絕這些要求,希特勒就可以以“所有日耳曼人的保護者”的身份出現(xiàn),實現(xiàn)他的擴張計劃。但是,捷克斯洛伐克是不會同意的,哪怕是作為談判的基礎也不會答應。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對漢萊因所能做出的讓步不能使柏林滿意,這是希特勒早已預料到了的。因此,在3月末蘇臺德地區(qū)的問題首次提出來之后,德國就一直沒有放棄對捷克進行軍事占領的決心和準備。從5月開始,希特勒在德、捷兩國邊境集結軍隊的意圖和行動都日益明顯和加強,中歐的局勢驟然緊張起來。

雖說在中歐地區(qū),捷克斯洛伐克是工業(yè)相對發(fā)達的國家,但面對強鄰,并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來自我保護,因此只好把國家的安全寄托在集體安全體系之上。為此,捷克斯洛伐克想通過與法國以及蘇聯(lián)等國簽訂一系列的“條約”,為國家構筑一個安全的堡壘。

英法出賣他國利益避免沖突

捷克斯洛伐克是國際聯(lián)盟的成員國,根據《國聯(lián)公約》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當它在受到武力威脅時,無論威脅來自何方,都將得到國聯(lián)及其成員國全面、充分援助的保證,其中包括英國和法國。

遺憾的是,無論條約還是盟國都沒有給捷克帶來真正的安全保障。除了蘇聯(lián)以外,沒有一個國家在這場緊張局勢中明確表示并認真準備在事件發(fā)生時會給捷克以應有的援助,沒有一個國家愿意為一個小國的利益大動干戈。

在蘇臺德危機爆發(fā)后,蘇聯(lián)向捷克提出,即使法國不援助捷克,蘇聯(lián)也準備履行自己的條約義務。然而,捷克最終并未接受。捷克斯洛伐克總統(tǒng)貝奈斯最終之所以決定接受慕尼黑的條款,而不想單獨戰(zhàn)斗或是在蘇聯(lián)作為唯一盟國的情況下進行戰(zhàn)斗,主要是因為他不愿意使自己的國家遭受對德戰(zhàn)爭所造成的破壞和大量的人員傷亡。他并且認為,如果蘇聯(lián)參戰(zhàn),西方就會認為捷克是使中歐布爾什維克化的工具,并會在一場德蘇戰(zhàn)爭中撒手不管。

法國和英國在德國對奧地利的吞并剛剛過去一個多星期,蘇臺德地區(qū)的問題剛冒出頭來時,就對此進行了磋商。兩國的態(tài)度是一致的。當然,法國在理論上表示他們準備保衛(wèi)捷克斯洛伐克以示尊重他們的條約義務。但是,實際上他們卻根本沒有做好應戰(zhàn)的準備,這一點是法國軍事首腦明確指出來的。

他們曾經嚴肅地警告說,法軍的主要力量和多數(shù)資源都放在沿法國東北部邊境的馬奇諾防線上。它并不具備在自己國境之外進行一場戰(zhàn)爭的條件。這當然是法國防御性戰(zhàn)略決策的結果。

英國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間沒有明確的條約義務。而且,他們也根本不想打仗,不想在中歐地區(qū)為了一個遙遠小國的利益打仗。英國首相張伯倫反對一切不由英國政府自主做出的參戰(zhàn)決定,對可能將英國拖入戰(zhàn)爭的中歐動蕩局勢甚為恐懼。所以,當他和法國總理達拉第及其同僚們進行磋商的時候,就很容易找到共同語言了。

雙方為尋求蘇臺德危機的“和平解決”,不惜采取妥協(xié)與綏靖的政策。1938年4月,達拉第前往英國與張伯倫磋商。張伯倫對達拉第說,英國是不會為捷克斯洛伐克作戰(zhàn)的,并勸法國也這樣做。

張伯倫和達拉第都認為,希特勒的全部要求,只不過是為他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同胞“伸張正義”而已。張伯倫甚至說:“希特勒要求的是民族自治,而不是征服?!?/p>

英法兩國商定,由英國政府出面警告德國“充分了解到自己所作所為的危險性”,同時,兩國政府又在布拉格采取聯(lián)合外交行動,促使捷政府向德國做出更大的讓步。

為此,一方面英法表示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不會卷入軍事沖突;另一方面,在5月7日,兩國駐捷公使正式要求捷政府與蘇臺德德意志人黨達成“全面的持久的解決方法”。

希特勒并沒有張口,英法兩國政府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壓力卻一天比一天沉重。他們要捷克斯洛伐克給予蘇臺德日耳曼人以更大范圍的讓步。布拉格終于頂不住各方面襲來的壓力,宣布赦免了1200名納粹政治犯,同時,在蘇臺德地區(qū)允許漢萊因實行選舉、擴大日爾曼民族的權利等政策。

但是,在柏林的授意下,漢萊因以政府拒絕蘇臺德地區(qū)完全自治為由,于5月19日突然中斷了同捷政府的談判。同一天,德國報紙報道了軍隊調動的消息,德軍4個摩托化師已在捷克邊界集結,并且做好了襲擊波希米亞的全面準備。

英法兩國政府對德要用武力和武力威脅解決蘇臺德問題,不惜破壞歐洲的穩(wěn)定的做法感到極度不安。英法決定對德國施加壓力和影響,以迫使德國在英法能夠接受的范圍內行事。也就是說要通過妥協(xié),在不動用武力的情況下解決問題。因此,在以后的48小時內,歐洲出現(xiàn)了1914年8月以后最繁忙的外交活動和最緊張的軍事準備,這是英、法、蘇和捷克團結一致抵抗德國侵略的最后一次表現(xiàn)。

面對德國的挑釁,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于5月20日發(fā)布“部分動員令”,征召后備役人員和某些技術人員入伍。5月21日,法國外長發(fā)表談話指出,如果德軍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法國將履行《法捷互助條約》的義務。

同一天,英國駐德國大使也對德國外長表明,如果法國履行《法捷互助條約》的義務,英國政府不能保證在事件的壓力下不會介入。英國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說得更加干脆:“德捷戰(zhàn)爭就意味著法德戰(zhàn)爭,因而也許或遲或早成為英德戰(zhàn)爭?!?/p>

集結的摩托化師(模擬場景)

在此期間,蘇聯(lián)政府也多次發(fā)表聲明,要同法國和捷克斯洛伐克一起采取一切措施,以保證捷克斯洛伐克的安全。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甚至公開聲明:“互助條約不禁止每一方提出援助,無須等待法國?!?/p>

捷德邊境的對峙引起的國際緊張局勢,形成了所謂的“五月危機”。

在這次危機中,英、法、捷、蘇雖然立場不同,出發(fā)點不同,但是在抵制德國采用武力威脅一個小國、破壞整個歐洲的和平與穩(wěn)定這一點上,有著某種共同的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的顧問們一致認為有必要實行政治退卻。他們提醒說,德國軍事機器能夠在不遇抵抗的情況下進軍奧地利,但其準備狀況卻不足以在兩條甚至三條戰(zhàn)線上同時作戰(zhàn)。

在多方的壓力下,希特勒才指示外交部告訴捷克斯洛伐克公使,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沒有任何侵略意圖,德軍在德捷邊界集結的傳聞“毫無根據”。26日,漢萊因奉希特勒之命恢復了同捷政府的談判。“五月危機”得以暫時緩和。

英、法兩國在“五月危機”中所表現(xiàn)的較強硬的立場,并不意味著它們放棄了既定的綏靖戰(zhàn)略。他們的目的仍是不惜任何代價維持“和平”。

因此,至7月26日,張伯倫派沃爾特·倫西曼勛爵以“非官方身份”赴捷充當蘇臺德德意志人黨與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調解人”,為英法“普遍的綏靖”政策開辟道路。倫西曼奔走于蘇臺德和布拉格之間,不斷脅迫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企圖以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為代價達成英德妥協(xié)。

為了贏得國際輿論的同情和支持,貝奈斯總統(tǒng)做出了最后的讓步。除了拒不接受捷克斯洛伐克應該扭轉其外交政策這一要求外,貝奈斯總統(tǒng)幾乎答應了蘇臺德德意志人黨所有的要求,甚至包括在一個民主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中為一部分居民建立一個法西斯的政權。

貝奈斯總統(tǒng)把這個妥協(xié)計劃交給英國方面的時候,在一份隨文附送的照會中說得非常清楚,這個最后的讓步是他以及他的政府在英、法外交代表的直接壓力下做出的。

但是,他的看法是:

由于柏林政府的眾所周知的計劃以及漢萊因黨的目標,這項建議德國人不見得會接受。

9月7日清晨,在莫勞斯卡-奧斯拉瓦的一次游行示威中,一個蘇臺德德意志人黨的代表與一名捷克騎警發(fā)生了沖突,據說騎警用馬鞭抽打了那個代表。這就足以作為借口了。

蘇臺德德意志人黨全面中斷同捷政府進行的談判,在蘇臺德地區(qū)煽起了民眾騷動。直至9月15日,蘇臺德地區(qū)的肉搏戰(zhàn)才平定下來。就這樣,捷克政府做了巨大讓步的談判,以蘇臺德德意志人黨對他們自己突然得到的勝利成果感到驚慌而告終。

9月7日,貝奈斯總統(tǒng)在《泰晤士報》上讀到了這樣一項建議,要捷克斯洛伐克再作犧牲,犧牲的代價是連蘇臺德德意志人黨本身都從未提出過的,即割讓領土給德國。這是英、法決定不惜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來避免與德國沖突做出的舉措。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