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1]
秦觀
纖云[2]弄巧[3],飛星[4]傳恨,銀漢[5]迢迢[6]暗度[7]。金風(fēng)玉露[8]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9]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10]。
注釋
[1]鵲橋仙:此調(diào)專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始見歐陽修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風(fēng)玉露相逢曲》《廣寒秋》等。雙調(diào),五十六字,仄韻。
[2]纖云:輕盈的云彩。
[3]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種巧妙的花樣。
[4]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5]銀漢:銀河。
[6]迢迢:遙遠的樣子。
[7]暗度:悄悄渡過。
[8]金風(fēng)玉露:指秋風(fēng)白露。李商隱《辛未七夕》:“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fēng)玉露時?!?/p>
[9]忍顧:怎忍回視。
[10]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
譯文
輕盈的彩云在天空中變化出各種巧妙的圖案,隔著銀河的牛郎織女在等待著相見,暗暗相互傳遞著長久分別的愁怨。銀河啊,盡管你迢迢萬里,渺無邊際,但是今夜他們將踏著鵲橋在你身邊會面。金色的秋風(fēng),如玉的甘露,一旦相逢,便勝過人間無數(shù)美景。
柔情,如秋水般澄澈,長河般滔滔不絕;千盼萬盼盼來這難得的佳期,火一般熾熱卻又夢一般空幻。真希望喜鵲搭成的橋綿延不斷。只要兩個人心心相印,盡管只是一年一度相聚,也勝過那朝朝歡會,夜夜相伴。
賞析
相思相見知何日
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漢魏以來一直吟唱不絕?!儿o橋仙》原是為歌頌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而創(chuàng)作的樂曲,秦觀的這首《鵲橋仙》也正是在吟詠這一神話。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感嘆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宋代的歐陽修、柳永、蘇軾、張先等人也都吟詠過這一題材,雖然遣詞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tǒng)主題,格調(diào)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的這首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能夠另辟蹊徑,融寫景、抒情和議論于一體,迥出前人之上。
這首詞以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為依托,想象超出天外,而意境落在人間,構(gòu)思極為巧妙。上闋重點敘寫兩星相會?!袄w云弄巧”的美景與七夕良辰彼此襯托。星流如飛,可以看出相會心情的迫切,畢竟一年一次,等待太久,因此疾飛之中,恨意未消。歇拍以二星秋夕相逢與人間長相廝守作為對比,揭示出二星七夕相會的意義其實遠在人間之上。上闋的境界輕柔超逸,寫愛寫恨都非常貼切到位。寫佳期相會的盛況,“纖云弄巧”二句為牛郎織女每年一度的聚會渲染氣氛,用墨經(jīng)濟,筆觸輕盈。“銀漢”句寫牛郎織女渡河赴會的情節(jié)?!敖痫L(fēng)玉露”二句則由敘述轉(zhuǎn)為議論,表達出詞人的愛情理想:他們雖然難得見面,卻是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而一旦得以聚會,在那清涼的秋風(fēng)白露中,他們互訴衷腸,傾吐心聲,是那樣富有詩情畫意!這豈不遠遠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下闋是寫兩星的依依惜別之情?!叭崆樗扑?,點明牛郎織女纏綿之意猶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凹哑谌鐗簟保赛c出了歡聚的短暫,又真實地揭示了他們久別重逢后那種如夢似幻的心境?!叭填欩o橋歸路”,寫牛郎織女臨別前的依戀與悵惘。不說“忍踏”而說“忍顧”,更為婉轉(zhuǎn)含蓄地表達出戀人纏綿悱惻的情意?!皟汕槿羰蔷瞄L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此二句一反人們對情愛的尋常理解,使全詞升華到了一個曠達的思想境界。“柔情似水,佳期如夢”二句,不但對仗精工,而且體物細微,寫盡相會時的繾綣情態(tài),讓人如夢如幻,如癡如醉?!叭填櫋本湟馑技毕?,“忍顧”實是“不忍顧”,舊恨剛消,新恨又生,來路轉(zhuǎn)成歸路,佳期變成記憶,故其惆悵如此,怨嘆如此。下拍兩句復(fù)又振起,提出愛情的質(zhì)量是以兩情相悅的長久來衡量的,而并非是以朝暮相守的形式為依據(jù)的。顯然,詞人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gòu)思下,古老的題材翻作清新的筆墨,一段千古愛情被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余味雋永,迸發(fā)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全詞寫了牛郎織女的孤獨寂寞,但在寂寞中有提升;寫了牛郎織女的憂傷,但憂傷中又有超脫。這種有入有出的抒情方式明顯是受到蘇軾等人的影響。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說:“(世人詠)七夕,往往以雙星會少離多為恨,而此詞獨謂情長不在朝暮,化臭腐為神奇?!贝_實,古往今來涉及此題材的作品,大多哀怨?jié)M紙,鮮有達觀之辭,或以七夕一會勝卻人間無數(shù)的,輾轉(zhuǎn)相承便成俗套。從這個角度說,沈際飛以“化臭腐為神奇”之語評說秦觀此詞,并非虛譽。
漫志
臥看牽牛織女星
傳說在很久以前,山里住著戶人家,老人們都離世了,家里只剩下兄弟倆。老大娶了媳婦,這媳婦心腸狠毒,總想獨占老人留下的家業(yè)。她找了個借口,要和老二分家。老二是個有骨氣的人,就說:“分家可以,我什么也不要,只要父母留下的那頭老黃牛!”嫂嫂聽了很高興。于是,第二天老二就趕著牛離開了家。
走到一座山下時,天色已經(jīng)很晚了,老二想,干脆就在這兒住下吧!他砍了好多樹枝,在山坡上搭了個棚子,就和老黃牛在這兒落腳了。他和老黃牛相依為命,靠種地養(yǎng)活自己,于是大家都叫他“牛郎”。
一天夜里,老黃牛給牛郎托了個夢,夢里它對牛郎說:“到明天午時三刻,我要回天庭去了。我走之后,你把我的皮剝下來,等到七月初七那天,把它披在身上,你就能夠上天了。王母娘娘有七個女兒,那天她們都會到天河里去洗澡。記住,那個穿綠衣的仙女就是你的媳婦。你千萬不要讓她們看見你,等她們都到了水里,你抱了綠色的衣裳就往回跑,她一定會去追你。只要你回了家,她就不會走了?!?/p>
牛郎醒來后看見老黃牛死了,十分傷心,他按照夢里老黃牛給他的囑托剝下牛皮,再把牛的尸體掩埋起來。
到了七月初七,牛郎按照老黃牛的交代來到天河邊,果然看見七仙女在天河沐浴。他抓起綠色的衣服,一口氣跑回家。那個穿綠衣的仙女也跟著追到了他家。綠衣仙女是王母娘娘的第三個女兒,她看到牛郎雖然家里很貧困,但心地很好,也很勤勞,就決定留下來和他一起生活。她每天織布,織布的技術(shù)很好,于是大家都叫她“織女”。牛郎和織女一個種地,一個織布,過著幸福的生活。幾年以后,他們有了一對兒女。
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了這件事情,非常氣憤,就趁牛郎不在時把織女抓回了天庭。牛郎回家不見妻子,就知道是王母娘娘來過了。他立刻把兒女裝進籃筐,挑上擔子,披上牛皮追上天去。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轉(zhuǎn)過身,用頭上的簪子在身后一畫,畫出了一條天河,牛郎和孩子過不去了。一家人隔著天河痛哭流涕。
王母娘娘看到這種場面,心也軟了,便準許他們每年七月初七見一次面。據(jù)說到了那一天,所有的喜鵲都會銜來樹枝,幫他們在天河上搭起一座橋,牛郎和織女就在“鵲橋”上相會。
“七夕節(jié)”就是這么來的?,F(xiàn)在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還保留著女孩在七夕那天“乞巧”的習(xí)俗,希望天神能夠幫她們找到如意郎君。
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xiāng),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fā)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曹丕《燕歌行》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古詩十九首》
北斗佳人雙淚流,眼穿腸斷為牽牛。
——曹唐《織女懷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