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講

詞之美感特質(zhì)的形成與演進(jìn) 作者:葉嘉瑩


第一講

從詞之起源談詞之語境所形成的美感特質(zhì),并舉溫庭筠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為例證,說明詞之以敘寫美女與愛情為主的特色。

諸位愛好詩詞的朋友們,我今天很高興有這個機(jī)會來談一談關(guān)于中國詞的如何欣賞的問題,因為我的習(xí)慣總是站起來講課,我教書60年還沒有坐下來講過,所以我今天還是站起來了。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詞之美感特質(zhì)的形成與演進(jìn)》。我要講的是詞,可是不是單純地只講一首詞,只把這首詞翻成白話,不是這樣的講法。我要講的是詞的美感特質(zhì)。詞的美感在哪里?什么樣的詞叫好詞?什么樣的詞叫壞詞?而且我所說的詞是好還是壞,不是以它的內(nèi)容、道德、倫理的意義價值為標(biāo)準(zhǔn),而是以它的美感特質(zhì)為標(biāo)準(zhǔn)??墒窃~的美感特質(zhì)是怎么樣形成的?這是非常微妙的一件事情,不像詩和文章比較簡單,詩是言志的、載道的?!扒閯佑谥卸斡谘浴?,“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所以詩是表現(xiàn)一個人內(nèi)心的感情和志意的,而文是載道的。可是詞則不然,詞的興起,尤其是當(dāng)詩人文士插手來寫作詞的時候,那是非常特殊的一種情況。

所以我們就先要講一講詞的興起。一般人都以為,詩也是押韻的美文,詞也是押韻的美文,詩詞、詩詞,好像都差不多,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詞的興起是有一種特殊的環(huán)境的,尤其當(dāng)它落到詩人文士的手中來創(chuàng)作的時候,那個環(huán)境,我們所謂語言的環(huán)境,是極有特色的。因此我們就要講一講詞的興起。本來中國從上古的歌謠、《詩經(jīng)》一直都是詩的天下,怎么就忽然興起了另外一種文學(xué)體式?我們把它叫做詞,“詞”這個字其實沒有什么很深奧的意思,這個“詞”就是歌辭的意思,用英文來說就是songwords。song,唱的歌;words,就是歌辭之詞,歌辭之詞是配合著音樂來歌唱的。這就跟古代的歌謠的興起是不一樣的。古代的樂府歌謠,它并不配合音樂。是我們自己先寫了歌謠“戰(zhàn)城南,死郭北”,先有了一個民間的歌謠,由政府的官員搜集到朝廷之中,然后朝廷之中有管音樂的樂師為它配合上音樂的調(diào)子。我們說《詩》三百篇都是可以歌的,也是后來才配上音樂的。那最早的十五國風(fēng),常常都是民間的歌謠,是沒有音樂,后來才配合的音樂??墒窃~的興起跟詩是不一樣的,詞是先有了音樂,先有了一個曲調(diào),先有了一個譜子、樂譜,然后按照這個樂譜,按照這個牌調(diào)來填寫歌辭,所以我們叫填詞。詩是作詩,是創(chuàng)作,詞是按音樂的樂調(diào)來填寫歌辭,而這個音樂的樂調(diào),也是很特殊的一種樂調(diào)。中國古代的音樂,上古的音樂,我們管它叫做“雅樂”,莊嚴(yán)肅穆,像《詩經(jīng)》當(dāng)時配的音樂很多都是四個字一句的,莊嚴(yán)肅穆。到漢魏以后,就有了所謂的“清樂”,然后到了隋唐之間,清樂就結(jié)合了一些新興的音樂。新興的音樂是什么呢?一個就是當(dāng)時國外的少數(shù)民族傳進(jìn)來的,就是所謂的“胡樂”,還結(jié)合了一些宗教的音樂,佛教道教的音樂,就是我們所謂的“法曲”。那么結(jié)合了清樂、胡樂和法曲而新興的一種音樂,我們就把它叫做“宴(燕)樂”,可以寫這個“宴”字,也可以寫這個“燕”字。這是當(dāng)時一種新興的音樂,它結(jié)合了很多不同曲調(diào)的各種形式,各種變化??上覀兡莻€時候沒有錄音,我們聽不到它是怎么樣地演奏的音樂,可是根據(jù)古書的記載說,這個音樂演奏起來使聽者如醉如癡,是一種非常動人的音樂,就是“宴(燕)樂”。當(dāng)時一般市井之間的老百姓喜歡這樣的好聽的動人的音樂,所以很多人就配合這流行的樂曲來給它寫作歌辭。

那早期的歌辭的內(nèi)容本來是非常豐富的,任何一個人,任何行業(yè)的人,只要你喜歡這個流行的樂曲,你都可以為它填寫一首歌辭。給人看病的醫(yī)生,你要辨癥,譬如說如果是傷寒病,他就可以把傷寒病的癥狀編寫一個歌辭(如敦煌曲中寫傷寒癥的三首《定風(fēng)波》),就便于記誦,像歌唱一樣就記下來了。不但醫(yī)生可以配合著音樂寫這種歌辭,任何一個人,當(dāng)兵的作戰(zhàn)的可以配合音樂寫一個沙場戰(zhàn)陣的歌辭,家里邊的思婦可以寫相思懷念的歌辭,用兵的將軍也可以把行軍用兵之道寫成歌辭……所以各類的人物、各類的生活,寫出來各種內(nèi)容的歌辭。但是很可惜,內(nèi)容這么豐富的歌辭在隋唐以后就沒有流行開來,為什么呢?因為當(dāng)時為流行歌曲寫歌辭的這些個人,都不是有名的文人學(xué)士,都是市井之間的,看病的、算卦的、當(dāng)兵的……什么人都可以寫,而一般人認(rèn)為這樣的歌辭庸俗淺拙,所以不值得給它去印行流傳,所以后世的人都不知道有這樣的歌辭。

那么第一本歌辭的詞集被編寫出來是什么時候呢?那是到了五代的時候。當(dāng)時后蜀有一個人叫趙崇祚,編寫了一個詞集,并給這個詞集起了個名字叫做《花間集》。他請當(dāng)時的詞人歐陽炯給他寫了一篇序文。那篇序文本來很長,我們只簡單扼要地說一說,就是歐陽炯要說明為什么編這一本詞集?他說,“因集近來詩客曲子詞”,你要注意,他是認(rèn)為那些個廣大的民眾們所寫的那些個歌辭不夠典雅,庸俗稚拙,他說所以我現(xiàn)在就搜集了近來詩客所寫的曲子詞,是文人詩客所作,所以是典雅的、美麗的。這樣的歌辭,他們就給這個詞集起了一個名字,叫做《花間集》?!痘ㄩg集》從五代到現(xiàn)在流傳了這么多朝代這么多年,我一說《花間集》,老師在課堂上提起《花間集》,你們腦子里就出現(xiàn)一本書,在圖書館,在書架上,有本書叫《花間集》??墒莿偛盼艺f了,有的時候你要用英文一說,它就有點新鮮的感覺。當(dāng)我在國外講詞的時候,你知道《花間集》的英文是怎么譯的?“集”就是collection;collection of songs就是“歌辭的集子”;“花間”,among the flowers,是在花叢里邊的歌,所以我說《花間集》你們都覺得這沒什么意思,不就是一本書嗎?可是你說這是songs among the flowers,忽然間它就活潑、就生動起來了。所以管它叫做《花間集》,而從這個書的名字你就可以想象它是“花間”歌唱的歌辭。那么編這一本歌辭的詞集是為了什么?歐陽炯說,那是為了“庶使西園英哲,用資羽蓋之歡;南國嬋娟,休唱蓮舟之引”?!笆?,就是“庶幾”或者“大概”,他說我希望我這本集子編成以后大概或者可以使得那西園的英哲,“英哲”,指那些個有才華的英俊的杰出的文人詩客。文人詩客就文人詩客,英哲就英哲好了,干嗎還說是西園的英哲呢?這是中國的文章的妙的地方。因為中國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有這么悠長的歷史,它每一個語言,按照西方來說,每一個語言就是一個符號,一個sign,每一個語言的符號都有了這么千百年的歷史的文化背景在那里,所以他所用的一些個符號都有它的意思在里邊。“西園英哲”,指的是什么?“西園”是在建安時代,有曹氏父子,有建安七子,這些個人當(dāng)然都是有名的詩人,他們常常聚會,這些詩人文士一起在哪里聚會?那個地方就叫做西園。所以建安的詩歌里邊曾經(jīng)寫過說“清夜游西園”,我們說西園的這些個文士們,他們白天飲酒作樂不夠,晚上還去游,游什么?“清夜游西園”。就到西園一個花園里邊,一邊游園一邊也可以唱歌。歐陽炯說現(xiàn)在編輯了這一本collection of songs,他說希望大概可以使得游西園的那些個才子們,那些文人詩客“用資羽蓋之歡”,就用這些個歌辭來“資”,“資”是資助、增加、給予,就可以增加給予他們一種歡樂。什么歡樂?就是他們坐著那個車,那個車篷就是車蓋,車蓋上還有羽毛的裝飾,是個美麗的車子,“用資羽蓋之歡”。那個時候這些文人詩客游賞的時候還有很多歌女去唱歌,他說有了我們的這個歌辭的集子,“南國嬋娟”,就“休唱蓮舟之引”?!皨染辍?,美麗的女子,南方的美麗的女子,她們有了這樣美麗的歌辭就不要再唱蓮舟?!吧徶邸本褪遣缮彺?,本來一般的民間的女子就是采蓮蓬的時候唱一些個歌,采蓮的歌,那都是平常的民歌,是市井的而不是文人的作品。歐陽炯說現(xiàn)在我們有了這些個詩客的曲子詞,那么歌女就不要再唱那種庸俗的、普通的、采蓮的歌辭了。搜集了很多詩人文士寫給歌女去唱的歌辭,這個集子就叫《花間集》。

《花間集》里邊一共收集了18個作者,這18個作者都是男子。五百首歌辭中有一個女子的作品嗎?一個也沒有。中國的第一本詞集《花間集》都是男子的作品,為什么?既然是寫女子的,為什么沒有女子的作品?良家的婦女足不出于閨閫之間,你的腳步連二門都不能踏出去,更不用說出到大門以外了,所以你敢到歌場里邊,像你們現(xiàn)在的男女同學(xué)這么自由,跑去通宵地唱歌?那時候婦女沒有這樣的自由,良家女子是不能夠去唱歌的,都是歌女在唱歌。而詞是文人男子寫給歌女去歌唱的歌辭,所以最早的中國的這個詞是“歌辭之詞”,可是中國的詞并沒有停止到歌辭之詞這里,我把詞分成了三種:“歌辭之詞”,是早期的詞,都是文人詩客給歌女寫的歌辭,這是歌辭的詞;可是后來,作者多了,這些個詩人就想自己寫自己的感情了,所以后來就有“詩化之詞”;再后來又有“賦化之詞”。我們現(xiàn)在所要講的就是歌辭之詞的美感特質(zhì),所以我們就應(yīng)該先看幾首歌辭。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娼幌嘤?。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這首《菩薩蠻》是《花間集》里邊的第一首歌辭,作者叫溫庭筠,他的這個歌辭有一個牌調(diào)。剛才我已經(jīng)說了,歌辭都是配合當(dāng)時的宴樂,給那個樂曲填寫的歌辭,所以現(xiàn)在這個《菩薩蠻》不是題目,不像詩,這是第一個請大家注意的,就是詞與詩一個很大的不同,詩是作者言志抒情的,我知道我要說什么,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里說,經(jīng)過安史的戰(zhàn)亂我現(xiàn)在聽說我們國家的軍隊把河南河北收復(fù)了,“劍外忽傳收薊北”,我“初聞涕淚”就“滿衣裳”。詩人是為什么作的這首詩,我內(nèi)心有什么感情,有什么意志,詩都說得很明白。所以呢,詩是言志的。而歌辭就是給歌女寫的歌辭,所以它沒有題目,這不是作者的感情,不是作者的思想,是作者給歌女填寫的歌辭。什么歌?這個歌辭的牌調(diào)就叫《菩薩蠻》,是一個音樂的樂曲的牌調(diào),是填寫歌辭的牌調(diào)。那他寫些什么呢?

我先給大家念一遍。大家聽我念都很奇怪,說這樣念起來很奇怪,為什么不念普通話的發(fā)音?其實我的普通話還說得很標(biāo)準(zhǔn),我為什么不用標(biāo)準(zhǔn)的普通話發(fā)音?因為詩詞都是韻文,它有一個平仄,它有一個rhythm,有一個韻律,高高低低,長短錯落,這是它的美感的一部分。詩與詞的美感的一部分就是它的聲音,而有些個入聲的字,我們北方人(我是北京出生的),不能夠發(fā)出正確的入聲。雖然我不能夠發(fā)出正確的入聲,但是我一定要盡量把它讀成仄聲,保留它樂調(diào)的美感。

寫得很美麗。是一個美女,“懶起畫蛾眉”,還“照花前后鏡”。再看一首,還是溫庭筠這個作者,寫的還是《菩薩蠻》這個曲調(diào)。《菩薩蠻》是當(dāng)時唐朝非常流行的一個歌曲的樂調(diào),他說:

寶函鈿雀金,沉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還是寫一個美女,還是寫她照鏡子,頭上插花,那么你說溫庭筠這個作者就是愛寫這些個美女,好,現(xiàn)在我們看另外一個作者韋莊,韋莊填的。我們叫做“填詞”,他是給一個音樂的曲調(diào)填寫歌辭,也叫《菩薩蠻》,所以可見《菩薩蠻》是流行的曲調(diào)。韋莊說: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也還是寫美女的。所以你就發(fā)現(xiàn)了,歌辭之詞因為它們都是給歌女寫的歌辭,那當(dāng)然作者們要寫美女。因為他要給那些歌女寫歌辭,那歌女都是美麗的女子,所以要寫美女。而這些寫詞的人都是男子男士,所以寫美女,寫愛情??墒悄阌忠?,這些個詩人文士逢場作戲,說是今天有這么美麗的歌女要唱歌辭,我給她寫一首漂亮的歌辭,于是他跟這個歌女往來,這歌女跟他也發(fā)生了愛情??墒悄囊粋€男子肯娶一個歌妓?能夠娶一個妓女回家白頭偕老,做持家的奉養(yǎng)公婆的妻子?沒有一個男子肯這樣做的。所以這些個男士跟這些個歌女一夜風(fēng)流,然后“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就走了。那女子怎么樣呢?

早期的歌曲,良家的婦女不敢寫歌辭,因為她不敢到這些歌舞的場地,那這些歌女可就寫歌辭了,歌女每天唱《望江南》、《菩薩蠻》,她還不會寫一個歌辭嗎?所以歌女就說了:“天上月,遙望似一團(tuán)銀?!碧焐弦粋€圓圓的明亮的月亮,你遠(yuǎn)遠(yuǎn)看去像一團(tuán)銀,銀白色的光,“遙望似一團(tuán)銀”。“夜久更闌風(fēng)漸緊”,夜久了,在后半夜了,風(fēng)越吹越大了?!盀榕瞪⒃逻呍啤?,你就替我把月邊的浮云吹散。最后說,“照見負(fù)心人”。這是歌女寫的《望江南》。因為那些男子甜言蜜語地跟我說了多少好話,一去就杳無音信了,所以“為奴吹散月邊云”,就“照見”那“負(fù)心人”。這是歌女寫的歌辭,才說男子是負(fù)心,然而現(xiàn)在我們不是講女子的歌辭,我們講的是男子的歌辭,男子說他自己是負(fù)心人?不說。所以那男子要寫歌辭就寫女子對他是怎么樣的相思,對他怎么樣的懷念,就寫這些個女子的相思,寫她們的相思,寫她們的懷念。所以你看我們中國歷代的詩詞之中,大半寫的都是那失落了愛情的、相思的、哀怨的思婦怨婦之詞。

你以為只有我們中國女子才是這么不幸嗎?西方的女子同樣是這樣的不幸,同樣是白馬王子來了以后,有一段愛情的一個affair的事件,然后男子騎著白馬又走了,留下來的也是相思懷念的女子。美國有一個教授叫Lawrence Lipking,我們翻譯成勞倫斯·利普金,這是當(dāng)代的一個美國教授,現(xiàn)在還在世,他寫了一本書,名字叫做Abandoned Women and Poetic Tradition。abandon,拋棄;being abandoned,被拋棄;abandoned women,被拋棄的女子;and poetic tradition,與詩歌的傳統(tǒng)。好,被拋棄的女子怎么形成了詩歌的傳統(tǒng)呢?根據(jù)勞倫斯·利普金的說法,這些個思婦怨婦還不是像那個剛才我所說的歌女所寫的,是“照見負(fù)心人”,男子喜歡寫思婦怨婦,喜歡寫棄婦,這個勞倫斯·利普金就說了,他說這個就形成一個poetic tradition。勞倫斯·利普金是美國人,所以他所說的這個詩歌的傳統(tǒng)不只是我們中國的詩歌的傳統(tǒng),他說的同時是西方的詩歌的傳統(tǒng),就是很多有名的偉大的詩人都喜歡在詩歌里邊寫那個相思怨別失落了愛情、追求愛情而得不到的婦女。那么他就說了一個理由,他說為什么男子喜歡寫那個abandoned women?為什么?因為男子有的時候也有被棄的感覺?,F(xiàn)在已經(jīng)司空見慣,很多女子把男子拋棄了,這已經(jīng)不足為奇了。可是古代,我們古代的中國和古代的西方同樣,那個時候,女子敢于拋棄男子是非常少的,不可以。中國古代男子可以休妻,女子不可以離婚,男子對妻子有七出之條,你有什么地方不合我們的禮法就把你休掉了,可是女子是不可以隨便離婚的,所以被拋棄的都是女子。在愛情上、在婚姻上、在舊傳統(tǒng)之中,很少說一個丈夫被拋棄了。在舊傳統(tǒng)里,沒有這種事情,永遠(yuǎn)不會發(fā)生??墒菫槭裁茨腥艘蚕矚g寫被拋棄的棄婦的感情?勞倫斯·利普金說因為男子也有被拋棄的,他還不是被妻子拋棄的,不是被女子拋棄。一個男子他在社會上,在官場中,在現(xiàn)在的公司里邊,他覺得自己不被重視,他的老板不欣賞他,他的同事輕視他鄙薄他,古代的那些個大臣得不到知用,沒有在高位的人欣賞你、任用你,他是being abandoned,他就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墒悄阋?,男子比女子是更好面子的,女子就算是被男子拋棄了,還可以跟她的姐妹,跟她的朋友,跟她的娘家人,跟她街坊的三姑六婆哭一哭,說一說,說我這個丈夫怎么樣怎么樣,數(shù)落一段不是??墒悄凶?,在官場之中、仕宦之中、公司之中,如果他不得意,如果被他的同事、被他的同僚、被他同樣的官場里邊的人輕視,他是絕不會對人講的,這是男子一定要保持的尊嚴(yán)。所以男子如何呢?他說男子就都把他被拋棄的感情用女子的口吻來寫。

現(xiàn)在就有一件很奇妙的事情發(fā)生了,就是說《花間集》里邊都是男子寫的美女的相思懷念的思婦怨婦之詞,本來就是寫一個美女,可是居然就被讀者在這樣的歌辭里邊發(fā)現(xiàn)了男子被拋棄的一種不能夠言說的感情。我剛才說了,女子被拋棄了還可以找三姑六婆、姐姐妹妹、女伴們說一說,可是男子無可訴說,所以這些個借著女子的形象寫女子被拋棄的相思怨別的小詞常常流露出了男子的感情。怎么樣就流露了男子的感情?我們現(xiàn)在就要講一講溫庭筠的這一首小詞。

溫庭筠是《花間集》里邊的第一個作者,而這首《菩薩蠻》詞,是《花間集》里邊的第一首詞。它寫的是什么呢?我們現(xiàn)在就把這一首詞講一講?!靶∩街丿B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薄靶∩街丿B金明滅”,我們說什么是小山呢?“小山”按照我們一般的common sense,就是一般普通的知識,我們認(rèn)為小山就是外邊的山水之山——a little hill,小山丘就是小山,可是如果是外邊大自然的小山,這小山上怎么會有“金明滅”呢?小山難道是個金礦嗎?怎么有“金明滅”?而且上面這句說的是小山,如果是大自然的山,怎么緊接著就是美麗的女子“鬢云欲度香腮雪”?這說明那不可能是外面的大自然的山。那么與女子有關(guān)系的山可能是什么?第一個可能就是山眉??墒悄阒?,中國詩詞都有一個傳統(tǒng),不是你隨便這樣猜想,說我想山就是山眉,不可以,你要找到一個證據(jù)。剛才我們介紹了有一個人叫做韋莊,韋莊就寫過一首詞,他說“一雙愁黛遠(yuǎn)山眉”。這詞人都寫美女,他說他所喜愛的那個女子,一雙,眉毛當(dāng)然是一雙,沒有單獨一條眉毛是不是?所以是一對、一雙??此麑懙倪@個眉毛,非常妙,愁是眉毛的表情,黛是眉毛的顏色,遠(yuǎn)山是眉毛的形狀,“一雙愁黛”是“遠(yuǎn)山眉”。所以你看這個男子把女子的眉毛寫得這樣的美麗、這樣的多情,眉毛上的表情、眉毛的顏色、眉毛的形狀,“一雙愁黛遠(yuǎn)山眉”。但是溫庭筠說“小山重疊”,你臉上畫這樣兩條眉毛嗎?上面一條,底下一條?我們說很少有人這樣畫上下重疊的兩條眉毛,所以這個不應(yīng)該是眉毛,那么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山枕。為什么說是山枕呢?因為古人的那個枕頭,跟我們現(xiàn)在的枕頭不一樣,有的時候是用瓷做的,有的時候甚至是玻璃的?!八熇锊Aд怼?,是硬的枕頭,用瓷、用玻璃做的,這樣的枕頭是硬枕。它是中間有一點凹下去,兩邊高起來的,所以像個山的樣子。我當(dāng)年看見過這樣的枕頭,因為我的伯母就有一個這樣的枕頭,是一個瓷的枕頭,中間凹下去兩邊高起來,像一座山。夏天的時候,我的伯母就常常說我,說你們睡那種軟的枕頭,一睡下去兩邊都包起來那有多熱,看我這枕頭多么涼快!所以是山枕。可是山枕也不成啊,這山枕也不能重疊,我們軟的枕頭可以重疊,你能夠把兩個中間凹的硬枕頭重疊嗎?所以也不能夠重疊?,F(xiàn)在,第一個是“山眉”,這個不可能;第二個是“山枕”,也不可能;所以第三個就是“山屏”,也有人管它叫做“屏山”。屏山就是屏風(fēng),屏風(fēng)是這樣折疊的嘛!你遠(yuǎn)看高高低低的,就像個山的形狀,是小山重疊,它是折疊嘛,就這樣的一個屏風(fēng),它是高高低低可以折疊起來的。那“小山重疊”怎么會有“金明滅”呢?因為那些個貴族的人家,它這個屏風(fēng)上啊,有很多金翠的裝飾,現(xiàn)在有的那些個人家里邊講究的,貴族的人家,他的家具上都鑲嵌著很多閃閃發(fā)光的東西,在他的家具上,有螺鈿金翠的裝飾,所以“小山重疊”是“金明滅”。我們現(xiàn)在的一般的常識,我到一個人家里去或者到一個什么會議的大廳,一進(jìn)大門一扇屏風(fēng),可是這首詞下邊第二句馬上就是一個美麗的女子,“鬢云欲度香腮雪”,那么大門在這里,這女子還在床上,這很奇怪嘛!所以你現(xiàn)在要知道,這里他所說的屏山,這個山屏不是在大門口的那個屏風(fēng),是什么呢?是床頭的屏風(fēng),就像現(xiàn)在我們家里普通的一個床,床這面高起來一塊板子,一個board,一個床總是有一個床頭、有一個板子嘛!就是那個板子?,F(xiàn)在一般的床,床頭還是有一個板子,可是古人那個時候不是一個板子連在床上,是在床頭那里圍上一個屏風(fēng),在床頭有一個折疊的屏風(fēng),所以是“小山重疊”,所以是一個山屏,是一個屏山?!敖鹈鳒纭保褪悄莻€屏風(fēng)上的裝飾。當(dāng)早晨第一縷日光從窗戶照進(jìn)來的時候,日光照在屏風(fēng)的金翠螺鈿之上就閃動,這個日光閃動,就把那個睡夢之中的女子驚醒了;驚醒時人還沒有起床,就在枕頭上一轉(zhuǎn)頭,“鬢云”就“欲度香腮雪”,是寫她的像烏云一樣的鬢發(fā),她一轉(zhuǎn)頭,就從她的臉上遮蓋過來了?!岸取本褪莄ross,就是遮掩過來,遮掩到她的香腮上。女子有脂粉,所以有香,女子的肌膚是這樣的雪白,所以“鬢云”就“欲度”那“香腮雪”,所以你看我講了半天,這兩句就是寫一個美麗的女子剛剛在破曉的時候,被日光驚醒了,是“鬢云欲度香腮雪”。驚醒了,這女子就要起來梳妝了,說她“懶起畫蛾眉”,“弄妝”就“梳洗遲”。這個女子懶懶地起床,這個女子當(dāng)然不像我們——有工作的、要上班的、要教書的,匆匆忙忙地梳一梳頭發(fā)馬上就走了,但這個女子是貴族的女子——一天無所事事的,一天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所以她懶懶地起床,起床以后就對鏡描眉?!芭獖y梳洗遲”,她不說化妝,她說弄妝,這個“弄”字很有意思?!芭弊钟型尜p之意,有賞玩觀賞之意,所以宋朝有一個詞人叫張先,寫“云破月來花弄影”,云彩散開了,月亮出來了,照在花上,這個花就有影子,而風(fēng)一吹,這花一擺動,就在自己舞弄,表現(xiàn)它的美麗的身姿,“云破月來”就“花弄影”。所以這個女子就弄妝,她不是匆忙地梳妝,“弄妝”所以“梳洗遲”,所以她梳頭洗臉遲遲地慢慢地,因為她是弄妝,她描一描就看一看,再涂一涂又看一看,所以“弄妝”就“梳洗遲”,這完全寫的是一個美麗的女子。

但有一個很奇妙的事情就發(fā)生了,就是這樣的歌辭,寫得很美,我們就欣賞它純?nèi)坏倪@種美麗的敘寫,然而中國有一個傳統(tǒng),中國總要文以載道,詩以言志,所以就喜歡在小的歌辭里邊尋找,說這些寫美女跟愛情的詞有什么意思?沒有意思,一個讀書人應(yīng)該以天下為己任的,每天都寫這美女跟愛情,每天都唱這美女跟愛情,有什么意義?有什么價值?所以當(dāng)時這些個文人詩客,他們就發(fā)生了很大的困惑,就是我們應(yīng)該不應(yīng)該寫這個歌辭?所以中國的那些個宋人的筆記,就表現(xiàn)了這種困惑。魏泰的《東軒筆錄》,說“王荊公初為參知政事,間日因閱讀元獻(xiàn)公”——元獻(xiàn)公就是晏殊的號,因閱讀元獻(xiàn)公的“小詞”,而笑曰:“為宰相而作小詞,可乎?”他說這個王荊公就是王安石了,王安石參知政事,他做了宰相,他有一天偶然,“間日”,偶然有這么一天,他就閱讀了元獻(xiàn)公晏殊的小詞。晏殊也做了宰相,晏殊在王安石之前做過宰相。他說我們一個做宰相的人,官居國家的要位的人,能夠每天都寫這美女跟愛情的小詞嗎?所以他說:“為宰相而作小詞,可乎?”可以這樣做嗎?就表示他們的困惑。那么宋人的筆記還記載了另外的一個故事,那是惠洪的《冷齋夜話》?;莺槭莻€和尚,和尚是出家了,所以把俗家的姓氏都不要了,所以他就隨著釋迦牟尼就姓了“釋”。這個釋惠洪在《冷齋夜話》里邊也記載了一段故事,這個故事我們要等到下一次再講,我們現(xiàn)在先停止在這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