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埃蒙斯
(Elizabeth Ammons)
(1948—)
美國女性主義評論史的核心問題之一便是“女性文學”的性質(zhì)。早在19世紀中期,女性創(chuàng)作便蔚為成觀,使得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失態(tài)抱怨“美國如今完全沉迷于一伙該死的亂寫亂畫的婦女”。20世紀初的評論家弗雷德·路易斯·帕蒂(Fred Lewis Pattee)用“女性化的50年代”形容當時女性創(chuàng)作的盛況。帕蒂開創(chuàng)了從作者的性別入手、將作品視為其生理結(jié)構(gòu)和生活經(jīng)歷之延伸的文學批評方法,將女性作品定義為情感泛濫型的“次類別”。[1]但“女性文學”作為一個學理概念出現(xiàn)于20世紀70年代美國女權(quán)運動對男性文學傳統(tǒng)的批判和對抗。這個新的藝術(shù)分類發(fā)揮了政治功能,致力于構(gòu)建迥異于男性征服邏輯的“女性美學”,卻也帶來了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如以性別為基礎的女性文學定義是否犯了本質(zhì)主義的錯誤,女性美學的性屬政治與其他政治訴求之間的關(guān)系等。這些討論是評論家伊麗莎白·埃蒙斯的主要學術(shù)研究內(nèi)容。
埃蒙斯的學術(shù)生涯開始于“婦女解放運動”興起之時。她在辛辛那提大學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學習,于1966年獲文學碩士學位。畢業(yè)后,她分別在華盛頓大學、康奈爾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擔任了一年的講師。1970年她赴伊利諾伊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四年后獲哲學博士學位,自此踏入學術(shù)界。1976年她在塔夫茨大學謀得教職并從教至今,自1996年起開始擔任塔夫茨大學哈里特·費伊文學講席教授。三十多年來,她的研究緊密呼應女權(quán)主義思想的發(fā)展,也隨之經(jīng)歷了立場和視角的變化。伊萊恩·肖沃爾特(ElaineShowalter)指出,所有的亞文化創(chuàng)作都經(jīng)過了模仿、反抗和自我發(fā)現(xiàn)這三個階段。[2]女權(quán)主義批評作為男權(quán)文化中的亞話語亦是如此。在埃蒙斯進入學術(shù)圈之時的70年代,女性主義話語開始宣揚女性特有的生理特征,信奉性別分離主義。而成熟后的女性主義批評走出自戀的偏執(zhí),把欣賞自我鏡像的目光重新投向歷史和外界,在建構(gòu)女性傳統(tǒng)和譜系之外積極聯(lián)合其他亞文化,為女性批評加入了種族、階級、帝國等維度。最近女性主義又與生態(tài)批評合流,致力于維護弱勢群體的環(huán)境正義和整個人類的環(huán)境福祉。埃蒙斯的學術(shù)立場也可相應分為女權(quán)主義、文化批評和環(huán)境保護三個階段。
20世紀60、70年代美國爆發(fā)的政治運動(民權(quán)運動、婦女解放運動、同性戀“造反”)引發(fā)了評論界一個引人矚目的轉(zhuǎn)向,即從強調(diào)純文本分析的新批評轉(zhuǎn)向政治批判。堅持多元思想的評論家指責說,傳統(tǒng)評論話語建構(gòu)的人類主體性是抽象而統(tǒng)一的美學概念,這種“人性”意識是政治權(quán)力創(chuàng)造的神話。歐洲白人男性成為抽象人性的代表占據(jù)了經(jīng)典的舞臺,其文化帝國主義色彩壓制了弱勢群體的聲音和多元文化的政治訴求。女權(quán)主義評論家在這種批判中發(fā)揮了先鋒作用。美國的女權(quán)主義者自1848年在紐約州北部的塞涅克·福爾斯村召開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并通過了吁求婦女解放的《情感宣言》(Declaration of Sentiments)之后,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真正在理論層面思考和總結(jié)女性體驗。女性主義批評以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為討論對象和最終旨歸,力圖從性別角度對男性傳統(tǒng)詩學范式進行修正。初入學術(shù)界的埃蒙斯順應時代潮流,采取了激進的女權(quán)主義立場,其評論致力于揭露文學作品中潛藏的男權(quán)思想,宣揚構(gòu)建脫離了男權(quán)文化架構(gòu)的女性美學。
埃蒙斯揭露女性作家作品中男權(quán)思想的文章主要以1976年發(fā)表的分析伊迪斯·沃頓(Edith Wharton)的《童話愛情和<礁石>》(“Fairy-Tale Love and The Reef”)為代表。女權(quán)主義的反抗意識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對女性獨立極為看重,甚而轉(zhuǎn)向女性身體,建構(gòu)了一套自閉的生存話語。于是性成為女性主義批評的中心問題,[3]男權(quán)體制中的愛情和婚姻也受到嚴厲批判?!锻拹矍楹?lt;礁石>》便揭示了《礁石》中的女性對于愛情和婚姻的幻想,以及整個幻想的虛妄和壓迫性。小說中的安娜和索菲分別代表了傳統(tǒng)女性和反叛女性在男權(quán)社會中的處境:安娜不得不壓制自己的激情,索菲不得不在經(jīng)濟上依賴男性。安娜是“貴婦般壓制的典范”,曾把前任丈夫當做白馬王子、拯救者和英雄,一直對婚姻充滿向往。她是小說中的“睡美人”原型,等待喚醒自己的王子。她的追求者喬治從表面看對應著童話王子形象:他年輕、文雅、諳于處世之道,還是外交官。沃頓在未發(fā)表的書稿中曾將安娜和喬治共處的地方命名為“睡美人舍”,很能說明這個問題。[4]喬治的吻點燃了安娜的想象力,喚醒了她的情欲。但無情的事實是,這個“王子”是個偽君子,與安娜繼子的愛人索菲曾有一段情愛。他的名字(Darrow)暗示了“雙重標準”:男性在性愛問題上的為所欲為是對“整個女性群體的欺騙和蔑視”[5]。但安娜害怕失去自己的童話幻想,再次成為唯唯諾諾、一心取悅男性的女性。小說的結(jié)構(gòu)和氣氛描寫與安娜的童話幻想相輔相成:安娜陷于無愛婚姻之時,背景是陰郁骯臟的城市;安娜營造與喬治的童話世界時,背景夢幻美好;到了安娜幻想破滅時,周圍景色再次變得陰暗壓抑。埃蒙斯認為,小說的結(jié)尾并沒有諷刺安娜本人,而批判了許多女性被教導去相信的童話幻想,即壓迫她們、鼓勵她們相信愛情和婚姻會拯救她們的文化觀點。而索菲在小說中是安娜的對立面,務實、“現(xiàn)代”,不得不為了經(jīng)濟保障而訂婚,但最后為了自由和幸福取消了婚約。在小說中,她和安娜既對立又一致,代表著同一個“女性”身份——童話中等待王子英雄拯救的女性。安娜是睡美人,索菲則是灰姑娘。女性總是為了某一方面的滿足而失去了最寶貴的自由。作為男性代表的喬治有“男性的占有本能”,他扮演著皮革馬利翁的角色,按照自身意愿塑造女性。在他眼里,女性只有貴婦和妓女兩類,每一類都必須屈從于他的欲望或教導之下。埃蒙斯總結(jié)道,文化中持久存在的女性拯救的神話,在現(xiàn)實中擁護男性統(tǒng)治、占有和特權(quán)。這個現(xiàn)實便是沃頓小說中女性的“礁石”。
在揭示男權(quán)文化對女性的壓迫和塑造之外,埃蒙斯參與建構(gòu)女性美學,將女性特質(zhì)構(gòu)建成有別于男權(quán)的等級壓迫和個人中心的異質(zhì)美學。這種立場擁護并強化了“性別分離主義”。早在19世紀末,性別分離主義便在美國盛行。當時男女各有其“合適的領域”,男性占據(jù)公共的、政治的、文化的空間,而女性占據(jù)著私人的、家庭的、自然的空間。20世紀70、80年代的女權(quán)運動重復了這一思想。埃蒙斯在《朱厄特的<白蒼鷺>中的暴力形式》(“TheShape of Violence in Jewett’s‘A White Heron’”,1980)一文中的分析是典型的例子。故事中的鄉(xiāng)村小女孩和下鄉(xiāng)打獵的城市男子是兩種美學的代表。埃蒙斯認為,朱厄特用童話式的文體表現(xiàn)了城鎮(zhèn)∕農(nóng)村、科學∕感性、文明∕自然、男性∕女性價值的對抗,展示了女性美學的優(yōu)越。在《回旋環(huán)行:朱厄特<尖尖的樅樹之鄉(xiāng)>的女性地理》(“Going in Circles: The FemaleGeography of Jewetts’s The 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1983)中埃蒙斯還討論了女性美學獨特的回環(huán)型的敘事特色。性別分離主義還體現(xiàn)在《<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女性角色》(“Heroines in Uncle Toms’ Cabin”,1977)一文中。小說有意識地利用了當時女性作為“屋子里的天使”的身份,將男權(quán)體系中被壓制的女性特質(zhì)轉(zhuǎn)化成為積極理念,將女性塑造成男性的道德模范和啟發(fā)者。小說中的男性大多是奴隸貿(mào)易者和厭女主義者,家庭女性則是真正完美的人:她們展現(xiàn)出的女性特質(zhì)與信仰、希望、慈善、仁慈、自我犧牲等基督美德緊密相連,身體和思想純潔無瑕,充滿愛意,順從信奉上帝律令的世俗權(quán)威,將家庭視為神圣和不可侵犯的機構(gòu)。小說通過弘揚女性美學參與了社會政治,表達了遠離奴隸制的完美社會理想。換言之,“女性哺育”為一個新的民主時代打下了基調(diào)。這種女性美學理想在小說對角色的性別錯置處理中得到了明顯體現(xiàn)。小說有兩個性別錯置:一是將小女孩伊娃處理成耶穌形象,二是將黑人湯姆處理成女性形象。圣化的女孩伊娃、女性化的黑人、世俗的母親,這三類角色彼此相異,也互相補充,疊加成為女性耶穌的角色。埃蒙斯指出,斯托夫人將小說主要角色刻畫為維多利亞典型女性、并將湯姆叔叔女性化是精明的政治策略。這樣做利用了當時流行的女性美德崇拜,避免了中產(chǎn)階級白人讀者依照黑人定勢形象而對小說產(chǎn)生反感,以一種非暴力抵抗的方式弘揚了女性美學。[6]
女性美學的合法性在80年代遭受了質(zhì)疑,引發(fā)了評論界對其是否屬于本質(zhì)主義的反思。少數(shù)族裔評論家指責學術(shù)界的“女性主義”只反映了白人中產(chǎn)階級女性的立場,忽視了其他階級和種族女性的聲音。埃蒙斯參與了這場討論,對美國女性創(chuàng)作的考察也從單個女作家擴展到整個女性文學傳統(tǒng),致力于考察其構(gòu)成的復雜性。美國文學傳統(tǒng)以前都從男性作家作品為中心和出發(fā)點進行建構(gòu),導致整個文學史按照男性作品的特點被化成不同的流派和分期。在這個文學史中,女性作家永遠是不符合標準、沒有合適位置的外人。埃蒙斯認為,評論家應該換一個視角,從女性作家作品為出發(fā)點重新審視文學史。這首先能夠重新理解女性作家作品,意識到那些作品的復雜的歷史語境;其次能夠在一些作家之間建立新聯(lián)系,如伊迪斯·沃頓和杰西·福賽特。通過女性作品間的呼應、對照和改寫,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對婚姻的批判、愛情和男性拯救的童話色彩、母女關(guān)系中的沖突和隔膜、女性感受到的階級和性屬沖突、女性間的競爭與分化等主題。[7]這些對女性傳統(tǒng)的深入思考體現(xiàn)在埃蒙斯學術(shù)生涯的巔峰之作《矛盾的故事:二十世紀之交的美國女性作家》(Conflicting Stories: American Women Writers at the Turn into the Twentieth Century,1991)一書中。
《矛盾的故事》擺脫了女性美學構(gòu)建初期的理想化,更加關(guān)注不同女作家創(chuàng)作的歷史、社會和個人背景的差異,初步體現(xiàn)了文化批評的趨勢。全書以11章的篇幅分析了弗朗西斯·艾倫·哈珀(Frances Ellen Harper)、夏洛特·帕金斯·吉爾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薩拉·奧恩·朱厄特(Sarah Orne Jewett)、艾里斯·鄧巴尼爾森(Alice Dunbar-Nelson)、凱特·肖班(Kate Chopin)、葆琳·霍普金斯(Pauline Hopkins)、格特魯?shù)隆に固┮颍℅ertrude Stein)、瑪麗·奧斯?。∕ary Austin)、水仙花(Sui Sin Far)、薇拉·凱瑟(Willa Cather)、哀悼鳩(Humishuma)、杰西·福賽特(Jessie Fauset)、沃頓(Edith Wharton)、安吉亞·葉莎思嘉(Anzia Yezierska)、艾倫·格拉斯哥(Ellen Glasgow)、伊迪斯·薩默斯·凱利(Edith Summers Kelly)、奈拉·拉森(Nella Larsen)等19、20世紀之交女作家群創(chuàng)作的敘事特色、情節(jié)設置,以及沉默、自由、藝術(shù)、仇恨、僭越等主題。這些作家年齡、種族、階級、宗教、區(qū)域各不一樣,教育、錢財、特權(quán)和機會也不均等,但是她們被相同的性屬、歷史背景和自我定義聯(lián)系在一起,體現(xiàn)出相同的創(chuàng)作特征。女性創(chuàng)作與“政治氣候”緊密相連,政治氣候決定著大眾的文化期待,決定著多少女性能夠成為在出版市場里占有一席之地、哪些女性能夠成為“偉大”作家、她們能夠涉及哪些話題。[8]這政治氣候的表現(xiàn)之一便是“學術(shù)界”的出現(xiàn)。當時文學評論開始職業(yè)化,并為中上層階級的白人男性所占據(jù)。如1909年現(xiàn)代語言協(xié)會主席在大會上呼吁建立“男性文化的理想”,對女性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明顯排斥。而那些世紀之交的女作家們具有浮現(xiàn)的、共享的、反叛的自信,與被“真正女性”(True Womanhood)所約束的19世紀前輩大不一樣,最重要的差別就是對“藝術(shù)家”身份的追求。之前的女性作家不過將寫作視為貼補家用的營生,從未將自身創(chuàng)作提高到藝術(shù)的高度。而“新女性”作家們則勇敢地闖入以往由男性作家占據(jù)的藝術(shù)殿堂,追求藝術(shù)的榮光。這一差別決定了她們作品共同具有兩個主題:一、勇于嘗試激進的敘事形式實驗;二、盡管彼此相互矛盾,這些作品最終都落腳到其時女作家共同關(guān)心的權(quán)力話題上,即對機制化暴力的揭示、對女性的性剝削和女性失語之間的關(guān)系探討、對女性藝術(shù)家身份的迷戀、對重新回歸母親世界的渴求、對種族主義的侵蝕(尤其是白人女性對有色人種女性的欺凌)的反抗、對付多層次歧視的難度等。[9]因此,埃蒙斯對建構(gòu)女性美學是否重復了男性中心主義知識建構(gòu)的本質(zhì)化、排他性、絕對化做出了回答:在女性仍被邊緣化的歷史條件下,過度淡化兩性差異的危險性更甚于性別分離主義,客觀上犯了與權(quán)力同謀、固化女性沉默的錯誤。女性創(chuàng)作“在主流文化的私人場所——常常是遭貶抑和忽視的場所——進行書寫,她們作品體現(xiàn)的價值觀,更重要的是它們所采取的形式,比經(jīng)典作品需要更深入的語境知識(才能理解)”。[10]女性與語言的關(guān)系不同于男性:男性用“筆”創(chuàng)造的書寫文本反映觀察分析的知識,注重權(quán)威性和唯一性;而女性的口頭文本或儀式文本反映身體感受的知識,是需要互動和參與的言說方式。[11]
埃蒙斯指出,以往文學研究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有色人種女性,其次是分期僵化,無法涵蓋女性作家之間的傳承關(guān)系。[12]雖然有建構(gòu)統(tǒng)一的女性美學的必要,但必須充分考慮不同群體女性的差異性。在世紀之交的女性群體中,有兩個團體引人注目:一是中產(chǎn)階級白人女性,另一個是黑人女性。那些生活寬裕的中產(chǎn)階級女性通過女性俱樂部、反私刑運動、選舉權(quán)運動等不僅提高了自我教育,還積極介入了公共生活,獲取公共權(quán)力。隨著社會從強調(diào)私人關(guān)系網(wǎng)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轉(zhuǎn)向非個人化的城市經(jīng)濟,中產(chǎn)階級女性也發(fā)生了變化。她們拒絕傳統(tǒng)的女性角色,走出家門參與公共事務,將自己視為職業(yè)女性,晚婚、不婚或婚后少生或不生孩子。黑人女性和她們的白人姐妹非常類似,在職業(yè)、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驕人成就。不同的是,她們不是極力反叛維多利亞社會性別規(guī)范的家庭主婦,而是奴隸的女兒或?qū)O女。種族制度下的美國沒有將女奴當成純潔的道德天使,而是生產(chǎn)和孵化的動物。所以,黑人新女性并不反對將女性圣潔化的性別規(guī)范,反而對之極力擁護,以待洗刷被強加于自身的道德污名。對于黑人女性道德純潔性的強調(diào),是白人中產(chǎn)階級女性和黑人女性群體最大的區(qū)別。這一區(qū)別造成了她們藝術(shù)立場的不同。白人女性作家面臨的矛盾是,對男性藝術(shù)傳統(tǒng)的認同便是對女性身份的棄離。在遵循男性藝術(shù)模式時,她們也成為了彼此的威脅。而對于黑人女性作家來說,情況更加復雜。所有的編輯和評論者都是白人,絕大部分買書閱讀的人群也是白人。黑人女作家必須首先考慮如何既取悅這一權(quán)力集團,同時也植根于黑人群體,表達自身作為個體女性的藝術(shù)視野。這也是少數(shù)族裔女作家共同面對的創(chuàng)作處境。
《矛盾的故事》發(fā)表之后,埃蒙斯愈加關(guān)注社會歷史背景對作家創(chuàng)作的影響,評論方式發(fā)生了從女權(quán)主義到文化批評的顯著變化。19、20世紀之交正逢美國進步主義時代(Progressive Era),當時的女性創(chuàng)作勢必帶有進步主義話語的影響。進步主義結(jié)合了共和主義、社會主義和自由主義的主張,反對放任,強調(diào)適當?shù)谋O(jiān)管,致力于“在國內(nèi)和國外兩個層面追求改進”。[13]這套話語與當時美國的多元文化和帝國構(gòu)建進程息息相關(guān),以“美國例外論”為基礎,對移民、種族和帝國等問題多有論及。此語境下的女性文學想象也帶有種族和帝國色彩。埃蒙斯在論文《凱瑟和新經(jīng)典:<舊美>與帝國問題》(“Cather and the New Canon:‘The Old Beauty’and the Issue of Empire”,1996)中指出,多元文化“不僅意味著差異,也還意味著矛盾和權(quán)力爭斗,以及對壓迫層級的認識”[14]。美國文化不是存在于真空或想象的完美之中,而是社會和政治所決定的權(quán)力關(guān)系中。埃蒙斯通過對凱瑟、沃頓和福賽特三位作家的分析揭示了美國女性文學想象與權(quán)力話語的合謀。
埃蒙斯認為,凱瑟是反多元文化主義者。移民和多元文化對凱瑟來說,是造成美國分崩離析的根源。她在1922年聲稱“世界分為兩半”,引起了評論界的廣泛猜測。埃蒙斯認為,這反映了凱瑟渴望回到之前的白人父權(quán)霸權(quán)和西方主導地位的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與當時的反歐洲中心主義的多元文化思潮格格不入,凱瑟在多元文化新經(jīng)典中的位置也因此十分尷尬。故事《舊愛》中對“未曾改變”的地方和時間的懷舊就表現(xiàn)了對歐洲全球帝國霸權(quán)的懷念。故事采用了殖民經(jīng)歷作為敘事的大框架,主角加布麗埃爾也象征帝國:她來自法國殖民地馬提尼克,她的父親是英國殖民地巴巴多斯的殖民者。《<我的安東妮亞>和黑人藝術(shù)》(“My Antonia and African American Art”,1999)一文則揭示了凱瑟的種族主義態(tài)度?!段业陌矕|妮亞》對黑人鋼琴師參孫有一段典型描寫:
那是一種親切柔和的黑人的嗓音,就像我記得在很小的時候聽到過的那種嗓音,帶著馴良奉承的腔調(diào)。他的腦袋也長得像黑人,簡直沒有后腦勺,耳朵后面除了剪短的羊毛似的卷發(fā)下面起褶的頸子外,什么也沒有。如果他的面孔不是那么和藹愉快的話,那就會使人感到討厭。
這段描寫呼應了當時的黑人刻板印象——溫順、弱智、劣等,體現(xiàn)了凱瑟對種族話語的內(nèi)化。
在埃蒙斯的分析框架下,沃頓的創(chuàng)作也體現(xiàn)了種族主義立場。與平民主義的凱瑟相比,屬于上層階級的沃頓曾號稱自己是“狂熱的帝國主義者”。但她的作品從表面上看只描寫貴族生活的愛恨情仇,與種族問題毫無關(guān)涉。埃蒙斯在《受威脅的白色神話和<伊坦·弗洛美>》(“The Myth of Imperiled Whiteness and Ethan Frome”,2008)中深入挖掘了潛藏的種族因素。小說《伊坦·弗洛美》采取了白人本土主義者的立場,對有色人種移民美國表達了強烈焦慮,強化了20世紀初十年在美國、尤其是新英格蘭地區(qū)流行的“受威脅的白色”神話。針對種族融合的趨勢,沃頓通過語言和文學的理論表達了一種極其保守、本質(zhì)主義的美國公民范式,以“純粹的英語”、壓制“小說中純粹的混亂”。[15]小說背景是冬天雪地的小村莊,刻畫了一個三角感情悲劇。伊坦·弗洛美與妻子西納毫無感情,與寄居在他家的馬蒂產(chǎn)生了感情。兩人相約私奔,卻因車禍重傷。最后三人一起被困于每況愈下的村莊農(nóng)場中。埃蒙斯指出,從相貌和性格描寫可知,男主人公伊坦是白人清教徒。他生活在充斥著“外國人”的環(huán)境里,他妻子西納就是異族代表。她的臉色是亞洲人的“蠟黃”,名字是東歐的(Zenobia),在小說中總是與病痛和死亡聯(lián)系。這些因素在一戰(zhàn)爆發(fā)前的政治氣氛中具有諸多能夠引發(fā)疑慮的含義,指代著無法歸化的移民。她成了伊坦和“白色的”馬蒂(馬蒂的姓氏是“銀色”Silver)之間的障礙,造成了當時美國社會普遍擔憂的“種族自殺”。從1880年代到1915年,有超過兩千萬的移民在美國定居成家,進一步加強了美國本土主義情緒。1911年阿爾伯特·布希奈爾·哈特(Albert Bushnell Hart)在《芒西雜志》(Munsey’s Magazine)上發(fā)表《清教種族要滅絕了嗎?》(“Is thePuritan Race Dying Out?”)的論文,1916年麥迪遜·格蘭特(Madison Grant)發(fā)表了《偉大民族的逝去》(“The Passing of the Great Race”)的論文。這些論述聲稱,外來移民導致了新英格蘭人生育率下降。[16]小說《伊坦·弗洛美》就表現(xiàn)了這種優(yōu)生學的“墮落”,用趨向破敗、分崩離析的農(nóng)場和房子象征美國本土,體現(xiàn)了20世紀初期強烈的反移民焦慮。
問題復雜性在于,接受種族主義話語的在白人群體外還有黑人群體。移民浪潮在心理上給白人本土主義者造成焦慮,給黑人帶來的卻是工作機會的威脅。同為弱勢群體的移民和黑人由于生存壓力而心生芥蒂。埃蒙斯在論文《杰西·福賽特的<眠者覺醒>和黑人對移民的焦慮》(“Jessie Fauset’sThe Sleep Wakes and Black Anxiety about Immigrants”,2008)中詳細探討了這個歷史語境對黑人女性創(chuàng)作的影響。1920年福賽特在《危機》(TheCrisis)雜志上發(fā)表《眠者覺醒》時,以布克·T.華盛頓(Booker T.Washington)為首的一派與白人本土主義者聯(lián)盟,將移民視為黑人勞工的威脅,甚至將新移民們稱為“外國罪犯”。一些黑人創(chuàng)辦的雜志和報刊也采取了反移民的態(tài)度,將移民描繪成各種刻板印象,“中國人是崇拜偶像的大煙鬼,日本人背信棄義,墨西哥人懶惰,意大利人則是亂扔炸彈的無政府主義者”,認為“黑黝黝的意大利人、冷漠愚笨的斯拉夫人、不干不凈的猶太人、希臘人、土耳其人和亞述人是傳統(tǒng)、習俗和文明方面與我們迥然不同的民族,很難有希望認同或服從我們的國家體制或理想”。[17]而杜波伊斯(W.E.B.Du Bois)認為黑人與移民之間建立政治聯(lián)盟才是最好的選擇。他1910年發(fā)表的名文《白人的靈魂》(“The Souls of White Folks”)中將反黑人與反移民歸為同一類的種族主義。杜波伊斯領導的《危機》雜志表達了同一立場,致力于對抗各種形式的種族主義。擔任雜志文學編輯的福賽特在《眠者覺醒》中也認為反黑人與反移民的種族主義具有體系的互聯(lián)性。在小說中,淺膚色的女主人公艾米在告訴丈夫自己有黑人血統(tǒng)后,立刻被剝奪了妻子身份,被罵成是妓女。這一角色變化揭示了種族主義經(jīng)濟體系下女性的經(jīng)濟角色:白人女性是彰顯丈夫經(jīng)濟地位的符號,而黑人女性則是性工作者?;橐霰灰暈榕院戏ǖ馁u淫,而華盛頓鼓吹的黑人應該依靠白人體系獲得經(jīng)濟來源也被視為經(jīng)濟賣淫。艾米對這一本質(zhì)的認識便是“眠者的覺醒”。她的覺醒還在于認識到美國的種族主義與西方帝國主義是相連的,對黑人的壓迫應該放在整個國際的框架之中加以理解。
近來,埃蒙斯的學術(shù)興趣轉(zhuǎn)向了生態(tài)批評。目前,整個人類社會都意識到環(huán)境問題的嚴重性,力圖重建與自然的關(guān)系。1963年,蕾切爾·卡森(Rachael Carson)發(fā)表里程碑作品《寂靜的春天》(The Silent Spring),標志著現(xiàn)代生態(tài)時代的開始,帶動了大眾尤其是女性環(huán)境意識的提高。[18]學術(shù)界在80年代開始在生態(tài)理論和女性理論之間建立聯(lián)系,倡導對已有生態(tài)理論進行女性主義批判,更好地貫徹環(huán)境正義運動的宗旨。生態(tài)女權(quán)主義致力于建立尊重自然、男女平等的“新道德價值和社會結(jié)構(gòu)”。這些價值和結(jié)構(gòu)弘揚多元化和差異性,強調(diào)所有生命的“自在”價值,以“關(guān)懷、愛、友誼和相互依存”為核心要素。實現(xiàn)這一目標依賴于擯棄霸權(quán)式的文化思維,考慮不同政治團體的關(guān)切,實現(xiàn)生存空間的合理分配。這一立場在文學評論中得到了體現(xiàn),很多經(jīng)典作品得到了再闡釋。埃蒙斯在2007年的“文學與環(huán)境研究協(xié)會”(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的年會上做了《西蒙·奧狄斯的環(huán)境正義小說》(“Simon Ortiz’s Environmental Justice Fiction”)的發(fā)言。從2009年開始,她頻繁地在大學講壇、學術(shù)年會、工作坊等各種場合發(fā)表有關(guān)環(huán)境正義的論述。其新專著《勇敢的新言:文學如何拯救地球》(Brave New Words: How Literature Will Save the Planet,2010)則采用了一個獨特的角度,梳理了美國文學傳統(tǒng)中的實踐主義,呼吁21世紀人文科學實踐主義的復興,切實改變?nèi)祟惌h(huán)境。她以批評后結(jié)構(gòu)主義開始,明確反對其沒有道德底線的解構(gòu)立場,因為這導致人類能力運用的不可能。埃蒙斯重視實踐,力圖從美國文學之中解讀出文學想象對實際社會的改造實踐。她以從廢奴運動到文化多元主義、再到環(huán)境主義的運動潮為主線,分析了斯托夫人(Harriet Beecher Stowe)、大衛(wèi)·沃克(David Walker)、威廉·阿普斯(William Apess)、萊斯利·西蒙·西爾科(Leslie Simon Silko)等人的作品,探討了他們的作品對當時社會政治和歷史的影響。這一切有力地展示了文學的實際意義。
概括說來,埃蒙斯學術(shù)生涯的三個階段雖然相對獨立,各有側(cè)重,卻相輔相成。三個階段共同的特點是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以鮮明的反霸權(quán)姿態(tài)積極參與到對當時社會主流理念的批判之中,為弱勢群體爭取權(quán)利和擴大他們的生存空間。從女權(quán)階段到文化階段,再到生態(tài)階段,埃蒙斯不斷前行,反思自身固有立場可能具有的本質(zhì)主義傾向,最終表現(xiàn)出對所有群體和所有個體的政治關(guān)懷。
主要作品(按出版年代排序)
“The Business of Marriage in Edith Wharton’s The Custom of the Country.”Criticism 16(1974):326-338.
“Fairy-Tale Love and The Reef.”American Literature 47.4(1976):615-628.
“Heroines inUncle Tom’s Cabin.”American Literature 49.2(1977):161-179.
“Edith Wharton’s Ethan Frome and the Question of Meaning.”Studies in American Fiction 7(1979):127-140.
EdithWharton’s Argument withAmerica.Athens:Univesity of Georgia Press,1980.
[Ed.]Critical Essays on Harriet Beecher Stowe.Boston:G.K.Hall,1980.
“Cool Diana and the Blood-Red Muse:Edith Wharton on Innocence and Art.”American NovelistsRevisited:Essays in Feminist Criticism.Ed.Fritz Fleischmann.Boston:G.K.Hall,1982.209-224.(Rpt.in Norton Critical Edition of The Age of Innocence.Ed.Candace Waid.New York:Norton,2003.)
“Going in Circles:The Female Geography of Jewetts’s The 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Studiesin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16(1983):83-92.
“Infanticide and Other Ways of Mothering in Anne Redmon’s Music and Silence.”Texas Studies in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5(1983):343-363.
“Jewett’s Witches.”Critical Essays on Sarah Orne Jewett.Ed.Gwen L.Nagel.Boston:G.K.Hall,1984.165-184.
“The Engineer as Culture Hero and Willa Cather’s First Novel,Alexander’s Bridge.”AmericanQuarterly 38(1986):746-760.
“Stowe’s Dream of the Mother-Savior:Uncle Tom’s Cabin and American Women Writers before 1920.”New Essays on Uncle Tom’s Cabin.Ed.Eric J.Sundquis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155-195.
“The Shape of Violence in Jewett’s‘A White Heron’.”Colby Library Quarterly 22(1986):6-16.
“New Literary History:Edith Wharton and Jessie Redmon Fauset.”College Literature 14.3(1987):207-218.
“Gender and Fiction.”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Novel.Ed.Emory Elliott.New York:Columbia UP,1991.267-284.
“The New Woman as Cultural Symbol and Social Reality:Six Women Writers’Perspectives,”in The Cultural Moment:1915.Eds.Lois Palken Rudnick and Adele Heller.New Brunswick: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1.82-97.
“Men of Color,Women,and Uppidity Ar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American Literary Realism 23(1991):14-24.
Conflicting Stories:American Women Writers at the Turn into the 20th Centu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Ed.]Short Fiction by Black Women,1900—1920.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Material Culture,Empire,and Jewett’s 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New Essays on The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Ed.June Howar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81-100.
[Ed.](with Annette White-Parks)Tricksterism in Turn-of-the-Century American Literature: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Hanover,NH: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94.
“Edith Wharton and the Issue of Race.”Companion to Edith Wharton.Ed.Millicent Bell.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68-86.
“Expanding the Canon of American Realism.”Cambridge Companion to American Realism and Naturalism.Ed.Donald Piz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95-114.
“Cather and the New Canon:‘The Old Beauty’and the Issue of Empire.”Cather Studies 3.Ed.Susan Rosowski.Lincol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6.256-266.
[Ed.](with Valerie Rohy)American LocalColor Writing,1880—1920.New York:Viking,1998.
“My Antonia and African American Art.”New Essays on Willa Cather.Ed.Sharon O’Brie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57-84.
“Uncle Tom’s Cabin,Empire,and Africa.”Approaches to Teaching Uncle Tom’s Cabin,Eds.Elizabeth Ammons and Susan Belasco.New York:MLA Publications,2000.68-76.
“Freeing the Slaves and Banishing the Blacks:Racism,Empire,and Africa inUncle Tom’s Cabin.”Harriet Beecher Stowe’s Uncle Tom’s Cabin:A Casebook.Ed.Elizabeth Amm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227-246.
“The Myth of Imperiled Whiteness and Ethan Frome.”New EnglandQuarterly 81(2008):5-33.
“Jessie Fauset’s The SleepWakes and Black Anxiety about Immigrants.”AfricanAmericanReview(2008):461-476.
Brave New Words:How Literature Will Save the Planet.Iowa City:University of IowaPress,2010.
參考文獻
Dawley,Alan.Changing the World:American Progressives in War and Revolu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3.
Dyck,Reginald.“The Feminist Critique of Willa Cather’s Fiction:A Review Essay.”Women’sStudies 22(1993):263-279.
Nettels,Elsa.Language andGender in American Fiction:Howells,James,Wharton and Cather.Houndmills:Macmillan,1997.
Showalter,Elaine.ALiterature ofTheirOwn:BritishWomen Novelistsfrom Brontёto Lessing.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Smith,Michael B.“‘Silence,Miss Carson!’Science,Gender,and the Reception of Silent Spring.”Feminist Studies 3(2001):733-752.
Williamson,Marilyn L.“Toward A Feminist History.”Signs 10.1(1984):136-147.
金莉:《文學女性與女性文學:19世紀美國女性小說家及作品》,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1] 金莉:《文學女性與女性文學:19世紀美國女性小說家及作品》,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年,第2-8頁 。
[2]Elaine Showalter,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ёto Lessing.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p.13.
[3]Reginald Dyck,“The Feminist Critique of Willa Cather’s Fiction:A Review Essay.”Women’s Studies 22(1993):265.
[4]Elizabeth Ammons,“Fairy-Tale Love and The Reef.”American Literature 47.4(1976):617.
[5] Ibid.,620.
[6]Elizabeth Ammons,“Heroines inUncle Toms’Cabin.”American Literature 49.2(1977):172-173.
[7]Elizabeth Ammons,“New Literary History:Edith Wharton and Jessie Redmon Fauset.”College Literature 14.3(1987):211-212.
[8]Elizabeth Ammons,Conflicting Stories:American Women Writers at the Turn into the Twentieth Centu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p.vii.
[9]Elizabeth Ammons,Conflicting Stories.pp.4-5.
[10]Marilyn L.Williamson,“Toward A Feminist History.”Signs 10.1(1984):136-147.
[11]Elsa Nettels,Language and Gender in American Fiction:Howells,James,Wharton and Cather.Houndmills:Macmillan,1997,pp.5-26,124-142.
[12]Elizabeth Ammons,Conflicting Stories,p.15.
[13]Alan Dawley,Changing the World:American Progressives in War and Revolu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isty Press,2003.p.2.
[14]Elizabeth Ammons,“Cather and the New Canon:‘The Old Beauty’and the Issue of Empire.”Cather Studies 3(1996):257.
[15]Elizabeth Ammons,“The Myth of Imperiled Whiteness and Ethan Frome.”New EnglandQuarterly 81(2008):8.
[16]Elizabeth Ammons,“The Myth of Imperiled Whiteness and Ethan Frome.”New EnglandQuarterly 81(2008):13-14,28.
[17]Elizabeth Ammons,“Jessie Fauset’s The Sleep Wakes and Black Anxiety about Immigrants.”African American Review(2008):467.
[18]Michael B.Smith,“‘Silence,Miss Carson!’Science,Gender,and the Reception of SilentSpring.”Feminist Studies 3(200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