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廈門篇:逐夢山海
這是一座文藝的城市。
一城春色半城花,萬頃波濤擁海來。廈門,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以海納百川的廣闊胸懷,包容不同文化、不同人群、不同信仰。這里,有守護海上生命安全的“海峽雄鷹”,有跨越千里支援西部群眾的扶貧斗士,有勇赴援鄂抗疫第一線的愛心護理師,有堅持理想與創(chuàng)造的閩南藝術家……山河湖海交匯,多元人文交融。這里是廈門,一座文藝、溫馨的理想之城。
廈門廣播電視集團
撰稿:陳桂林 林美忠 房慧萍 宋榮福 吳木坤 鄭婧琳攝影:林一勇 李金洋 蘇 超 蘭陳豐 葉雪嬌
人物 1 曹永建
“滋養(yǎng)初心,引領使命。既然選擇干這一行,我們非常希望能第一時間到達遇險人員的身邊,把他們救起,然后安全地送回來?!?/p>
———曹永建
黨齡明信片:
曹永建,40 歲,黨齡 19 年,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空勤檢查員。
廈門,中國東南沿海的一座海上花園,依海而生,因海而興,大海的氣息已融進這座城市的血脈靈魂。然而浩瀚的大海,同樣也隱藏著無盡的兇險和災難。
直升機救生員,對大眾而言,是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名詞。然而,對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以下簡稱“東二飛”)的曹永建來說,卻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崗位。2005 年,曹永建從部隊退役,進入位于廈門的“東二飛”救援隊,一晃已 15 年。現(xiàn)在他的身份是空勤檢查員,這是救生員中的最高職稱,也是直升機救援隊伍中最高級別的教官。在整個中國救撈系統(tǒng),只有四人獲此資格。如今,擔任“東二飛”救生員教官的他,肩負起了培養(yǎng)新人的任務。
“剛剛做得不錯,但是呢,下去(用索套)套人的時候,套好一個拉緊以后再做另外一個。”
“沒問題就給手勢,右手給手勢,手回來一看馬上受力了,換過來保護他的頸部?!?/p>
每一位新入隊的救生員,都要進行從無到有的搜救訓練。這一階段的訓練被教官們稱為“改裝時間”。10 多年的救援生涯,曹永建深知直升機救援的難度之大、責任之重,因此曹永建在“改裝”救生員時格外嚴謹。
救生員,便是在直升機機組出警時,與遇險人員距離最近的一個工種。機組出勤搜尋,發(fā)現(xiàn)目標,駕駛員操作直升機懸停在目標上空;機艙內(nèi)的絞車手操縱直升機上的鋼索,用鋼索將救生員下放到目標處;救生員先了解情況,準確判斷險情,然后迅速將遇險人員救離海面。每一次救助都是生死考驗,也是對救生員生理與心理的極限挑戰(zhàn)。對經(jīng)歷過上百次救援的曹永建來說,深深烙印在心中的卻只有一次。
“那是 2006 年比較早期的一起救助任務。那時候我還是救生員。2 月份的氣溫、水溫都很低,好像是頭天晚上八九點鐘,我們接到了一起救助任務,在福建東甲島海域附近,有一艘叫恒達 1 號的貨船出現(xiàn)事故,天沒亮我們就出發(fā)了,然后飛到事故現(xiàn)場進行搜救。”曹永建一邊回憶,一邊說道。
“在搜救現(xiàn)場,我們在海上發(fā)現(xiàn)了三個人,但是等我下去以后才發(fā)現(xiàn)只有一個人是活的,是個小男孩,他的爸爸和叔叔把包括取暖的衣服、救生圈在內(nèi)的所有東西都給了那個小男孩。而他倆都漂在小孩旁邊,已經(jīng)沒有生命跡象了。”
當曹永建正要將索套套在小男孩身上將他拉上直升機時,小男孩卻拒絕了,強烈要求要將他的爸爸和叔叔先拉上直升機。彼時的曹永建尚年輕,心中頓時五味雜陳。
已盡人事,但天命不達,鮮活的生命在眼前消失,這樣的挫敗與遺憾,直升機救生員們要用很長時間來消化?!皬哪菚r候開始,我們每一次救援都在搶時間、搶機會,就想著如果我們能做得好一點、更快一點,是不是就能救助更多的生命?!?/p>
每一次救援,都是背水一戰(zhàn),肩負著守護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使命,救生員們時刻準備著。
臺風,是東南沿海最常見的自然災害。而廈門,自然要面對大大小小的臺風侵擾。每當臺風來臨就意味著險情或將來臨。
2014 年 7 月 23 日,受臺風“麥德姆”影響,福州長樂海域,一艘圖瓦盧籍雜貨輪“ANA”觸礁擱淺,17 名外籍船員危在旦夕。接到報警后,“東二飛”于晚間起飛,迅速出警,前往事發(fā)海域。到達現(xiàn)場后,救生員們發(fā)現(xiàn)這次任務遠遠比想象的要困難得多。
“那天風大雨大,現(xiàn)場能見度很低,臺風來了云系就被吹過來了。我們那一次是在一個山坳的背面,空氣形成了亂流,飛機很難保持懸停。”曹永建說道。
在海上,超過 7 級大風環(huán)境下的救援作業(yè)就有極大風險。但現(xiàn)場依然有 10級左右的風。而直升機救援,正常作業(yè)高度是 50 英尺(約 15 米),由于現(xiàn)場氣流擾亂直升機無法下降,只好冒險高空作業(yè)。
“那天的高度是 130 英尺左右(約 40 米),導致鋼索很長,我們一起吊就得往前小幅提速,然后讓它保持足夠的功率來穩(wěn)定飛機。那一次救援任務確實很辛苦、很累。當時因為天氣的問題,又下著雨,整個人都濕透了。我們那天一共運了三次?!?/p>
生死一瞬,“東二飛”的救生員們憑著高超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臨場決斷,將 17 名船員全部救回。
細數(shù)入行 15 年來的救援經(jīng)歷,曹永建感慨萬千:“就現(xiàn)在而言,我們整個機組都這樣,既然選擇干這一行,我們非常希望能第一時間到達遇險人員的身邊,把他們救起,然后安全地送回來?!?/p>
救生命于狂瀾即至,扶船輪于海浪將傾。這只海鷹,在狂風中成長,在暴雨中蛻變,從雛鷹展翅到翱翔長空,他們以鋼鐵的翅膀書寫著忠誠無畏的勇士篇章!從他們踏入隊伍的那一刻起,關于生命救助的熾熱初心,映襯著胸前的那一抹紅色,引領著他們不斷地踐行著自己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光榮使命。
人物 2 李勇
“尋找初心、激勵使命。我們責無旁貸,用真金白銀、真抓實干、真情實意來幫扶臨夏州的人民?!?/p>
———李勇
圖上居中為李勇
黨齡明信片:
李勇,48 歲,黨齡 7 年,廈門市國貿(mào)資產(chǎn)運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以下簡稱“臨夏州”),古稱“河州”,地處中國西部地區(qū)、甘肅省中部西南面、黃河上游、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是全國貧困程度最深的“三區(qū)三州”之一。2010 年,在國家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大戰(zhàn)略中,廈門確定了與臨夏州的對口幫扶關系。廈門市委、市政府反復研究后,決定讓國企開路,由國貿(mào)控股牽頭,聯(lián)合建發(fā)、象嶼、夏商與輕工共 5 家市屬企業(yè),成立廈臨經(jīng)濟發(fā)展有限公司,落地幫扶。來自國貿(mào)的李勇肩負使命,作為實際操盤手來到這里。
這是臨夏州一年之中草木最盛的時節(jié)。位于臨夏州最南端的康樂縣,是廈門國貿(mào)集團支援臨夏的黨員干部李勇的工作地點之一。
“現(xiàn)在我們要去的是位于康樂縣鳴鹿鄉(xiāng)洼灘村的一個牛場,牛場占地 140多畝,養(yǎng)了 1 260 多頭西門塔爾牛。你看這里環(huán)境非常好,兩邊都是山谷,山清水秀,牧草豐美?!痹谌ネ龅穆飞?,李勇一邊指著車窗外的風景,一邊介紹。
“我們的幫扶要著力于習近平總書記講的產(chǎn)業(yè)扶貧才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才是一個可持續(xù)的做法。國企的資金也是國家的,我們責無旁貸,用真金白銀、真抓實干、真情實意來幫扶臨夏州的人民?!崩钣抡f。
臨夏州少數(shù)民族百姓居多,是傳統(tǒng)的農(nóng)牧業(yè)繁榮地區(qū)。從農(nóng)牧業(yè)入手,無疑是產(chǎn)業(yè)迅速著陸的最好方案。于是,李勇決定優(yōu)先扶持牛羊養(yǎng)殖,發(fā)展百合、中藥材、赤松茸、高原夏菜等種植產(chǎn)業(yè)。然而,僅有農(nóng)牧業(yè)還不夠,必須引入加工制造產(chǎn)業(yè)。如何讓加工制造產(chǎn)業(yè)在這里扎根呢?如何讓老百姓愿意到工廠里來上班呢?
顯然,已經(jīng)有無數(shù)人問過李勇這個問題,李勇笑了笑說:“這里留守的婦女比較多,她們不太愿意離開家門,因為她們要照顧老人和孩子,她們的期望也不高,所以我們就選擇了勞動密集型的來料加工業(yè)做一個產(chǎn)業(yè)的升級或者聚集,就是以鞋子、服裝、包袋加工為核心。建了車間,老百姓就能在這里就業(yè),就有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因素。我們的產(chǎn)業(yè)幫扶改變了以往政府救濟或保底等輸血式的扶貧。當?shù)赜幸患贾L的老百姓也能做自己的東西,能產(chǎn)出像這樣的書包、包袋,有一份自豪感,也有一份工作收入,這樣的持續(xù)性比較強?!?/p>
廈臨經(jīng)濟發(fā)展有限公司把車間建到了各個村,把工作做到了老百姓心里。割舍不斷的扶貧情緣,讓已經(jīng)任滿到期的李勇選擇繼續(xù)留下來。“在車間加班的時候,他們會說晚上到我們家吃飯,抓住我們不讓走。能幫到當?shù)氐睦习傩?,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這是我們最大的欣慰?!崩钣滦Φ馈?/p>
在尋找初心的實踐中,在激勵使命的奮斗中,廈門援臨人不只是讓產(chǎn)業(yè)造血,更讓產(chǎn)業(yè)充滿溫情。
人物 3 梁金鳳
“錘煉初心,體悟使命。我當護士的初心沒有變過,因為從我選擇這個專業(yè)開始,我就下定決心把它做好,做好我該做的事情,對得起自己的職業(yè)?!?/p>
———梁金鳳
黨齡明信片:
梁金鳳,31 歲,黨齡1 年,廈門蓮花愛心護理院護士長。
新的一天,老人們的日常小聚會又要開始了。
“跟著他們一起做,手動起來,動起來??梢蚤_始動了,對?!痹诶先藗儑傻男A圈中,有一個清秀的女孩耐心地組織著大家,不停地與老人們做拋球的活動操。她叫梁金鳳,1989 年出生的她,是蓮花愛心護理院的護士長。她的日常工作就是與各種各樣的老人打交道。
“我是 2010 年 3 月到蓮花愛心護理院工作的,今年是第 11 個年頭了。我們院的日常工作主要就是照顧老人,做所有老人的生活護理,包括他們的吃喝拉撒,我們?nèi)家堋N矣X得護理其實不是單單地照顧病人,尤其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護理的技術含量也在不斷提高。現(xiàn)在的護理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個是照顧人的身體;第二個照顧人的心理?!?/p>
十年如一日的耐心付出,梁金鳳在老人們及其家屬之間收獲了超高人氣。然而,當梁金鳳以為自己會一直按照這樣平淡溫馨的生活軌跡發(fā)展下去時,命運卻突然給了她一道選擇題。
2020 年初,殘雪尚存,春日遲遲。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本該合家歡聚的鼠年春節(jié)。在武漢人民與病魔殊死搏斗之時,梁金鳳接到了單位要報送援鄂人員名單的通知。
梁金鳳得知單位要征集援鄂醫(yī)護人員,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她回憶說:“我看到很多醫(yī)護人員在那邊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臉和鼻子都勒得出血、破潰了。我一聽說我們院可以開始報名的消息,就第一時間報名了。到達武漢,我們從機場出來坐大巴車,我發(fā)現(xiàn)整個城市空蕩蕩的,我們坐在車里都很沉默,從那時開始就有點怕了?!?/p>
沉默、壓抑的氣氛籠罩著每一個人。到了對口支援的醫(yī)院,緊閉的門窗、昏暗的走廊、虛弱的病人,本該害怕的梁金鳳,在投入工作的那一刻,竟突然生出一股背水一戰(zhàn)的勇氣。
梁金鳳充滿感慨地回憶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個老人,六十七八歲的樣子。她整個人的狀態(tài)除了喘還特別煩躁,輸液管、氧氣管、心電監(jiān)護儀的導聯(lián)線、尿管等,她一會兒就把這些全都扯掉了。我能做的就是第一時間把她抱起來,然后迅速地把她床上的物品全部換掉,又迅速給她清洗干凈,還給她換了一件衣服。換好以后,她整個人躺回去,感覺舒適了,她還用武漢話跟我說謝謝?!?/p>
護理工作,不僅要照顧身體,更重要的是呵護人心。在充滿疑惑、絕望、壓抑的病房中,醫(yī)護人員是病人與病魔斗爭的唯一希望,也是病人情感上唯一的寄托。為了緩和病房中的氣氛,梁金鳳利用休息時間開始在自己的防護服上畫畫。
梁金鳳繼續(xù)說道:“我把廈門的景點畫下來給他們看,我第一次畫廈門日光巖的時候,有個病人竟然主動和我聊天了,他說好想嘗嘗沙茶面的味道,等康復了,一定要去廈門旅游。另一個病人在聽到這句話之后,傲嬌地說了一句:‘哼,廈門我早就去過了!’然后幾個人一來一往,大家就開始聊了起來。從此以后,病房再也不是冷冷清清的了。我想這帶給他們的也許不僅是畫,更是對明天的期待和希望。后來我開始為其他醫(yī)療隊畫畫,一幅幅畫緩解了病區(qū)里的焦慮氣氛,更安撫了病人的心。
“所以當時領導問我們有什么需求,我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入黨的事情,作為民營醫(yī)院的醫(yī)護工作者,宣誓的那一刻真的很自豪、很驕傲,也愈發(fā)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和決心。這是一個充滿英雄的國家?;鹁€入黨是激勵更是考驗。我的初心沒有變過,做得好,做得更好,就是我心里唯一的信念。”
人物 4 吳伯祥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熱愛這個舞臺,愛一個東西,就是在享受,付出也是在享受。把觀眾逗樂、和觀眾拉近距離,是我的使命。我認為,我應該把握這一份愛的信念,我應該更篤定一點。只要有人看,高甲戲就能一直這么演下去?!?/p>
———吳伯祥
黨齡明信片:
吳伯祥,38 歲,黨齡12 年,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演員、閩南高甲戲非遺傳承人。
高甲戲,是閩南語系的傳統(tǒng)地方戲劇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同時,它也是廈門非遺戲劇中最受民眾歡迎的。高甲戲中的丑角,是所有傳統(tǒng)閩南戲劇中別具一格的角色,以肢體語言為主,以詼諧、幽默、滑稽人物居多,畫面表現(xiàn)力較強,在舞臺上打破了戲曲以圓為基調(diào)的美學規(guī)則,平地摳餅,對面拿賊,有棱有角,讓聽不懂閩南語的觀眾也能感受到高甲戲的魅力。
丑角,有眾多精彩紛呈的類別,動作、神態(tài)、性格各具特色。如公子丑,以扇子為主要道具,動作高過頭頂,輕佻跳躍,紈绔子弟之態(tài)盡顯;如掌中木偶丑,則是模仿掌中木偶的一舉一動,對木偶關節(jié)的身形韻味進行夸張表現(xiàn)……形形色色的丑角構成了豐富的表演形態(tài),讓“以丑為美”的高甲戲在地方戲曲中獨樹一幟、妙趣橫生。
吳伯祥 17 歲開始學藝,在高甲戲的戲劇舞臺上已經(jīng)活躍了二十余年。
“高甲戲的丑角,在每部劇中的作用在于它可以跟觀眾很直接地產(chǎn)生共鳴。所謂演距關系,也就是臺上臺下的互動關系,丑角特別需要這樣的互動。比如丑角語言的趣味性、肢體的滑稽性,你要跟它走得近了,它觀察你就仔細,而它的傳播就會更快。戲曲的傳承,就在于吸引觀眾。”吳伯祥說道。
非遺戲劇,尤其以方言為主的地方戲劇,在全國市場受眾不多。曾在上海戲劇學院導演專業(yè)進修的吳伯祥,也無時無刻不在思考,在新型娛樂方式的沖擊下,什么樣的形式能讓高甲戲重煥生機。
吳伯祥認為:“戲劇演員應該根據(jù)觀眾的需求、時代的要求去創(chuàng)新。這件事情怎么做,只有經(jīng)過大量的嘗試才能碰撞出來。也許我可以將高甲戲的動作程式衍生成funny dance一樣的東西,融入現(xiàn)在的網(wǎng)感音樂中。也許我能將高甲戲的魅力從舞臺上抽離,走進街頭巷尾,讓戲曲和生活產(chǎn)生更多連接。戲曲的傳承就在于吸引觀眾,高甲戲的唱腔、動作、語言等單個元素剝離出來也是極富魅力的。我覺得將這些元素與流行的東西相結合,能產(chǎn)生具有傳播性的東西,雖然它承載的魅力只是高甲戲的一小部分,但只要能將觀眾吸引到劇場來,這就夠了。”
吳伯祥繼續(xù)介紹:“我的師傅紀亞福老師跟我說,好人壞人都要把它演可愛,你讓人覺得可愛,人家就喜歡你。我熱愛這個舞臺,愛一個東西,就是在享受,付出也是在享受。我認為,我應該把握這一份愛的信念,我應該更篤定一點。只要有人看,高甲戲就能一直這么演下去?!?/p>
從生命救助到脫貧攻堅,從疫情馳援到文化傳承,各領域的共產(chǎn)黨員秉持著一腔熱忱,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初心與使命。他們就在你我的生活之間,雖不偉大,但從未被忘記。正是這一段段真實的故事、一個個赤誠的靈魂、一份份堅定的信仰,造就了中國共產(chǎn)黨崛起的雄偉之勢,開拓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