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余惟以是非為前提,利害在所不顧。
——竺可楨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浙大西遷廣西宜山時,瘧疾疫情肆虐,日機狂轟濫炸,浙大面臨西遷途中最為困難的時期。在泰和剛剛喪妻失子的竺校長,強忍悲痛,以頑強的意志和非凡的智慧,用“求是精神”為風雨飄搖中的浙大挺立起屹立不倒的精神風骨。1938年11月19日,竺校長在宜山主持召開校務(wù)會議,根據(jù)他的提議,經(jīng)校務(wù)會議議決,學校正式確定以“求是”為校訓。竺校長先后在多次演講與論述中闡釋“求是精神”的內(nèi)涵,“求是精神”是科學精神、犧牲精神、奮斗精神、革命精神。竺校長不僅是“求是”校訓的倡導者和制定者,更是終生踐行“求是精神”的楷模。“只問是非,不計利害”,竺校長平日的為人處世即是對“求是精神”最為生動的注解。
竺可楨題寫的“求是精神”
1942年1月16日,浙大學生在遵義舉行“倒孔運動”示威游行,為避免軍警與學生發(fā)生沖突,竺校長勸阻學生無效后,竟以國立大學校長的身份走在游行隊伍的最前頭。1947年10月,浙大學生于子三被國民黨特務(wù)秘密逮捕后殺害,國民黨當局對外宣稱于子三系自殺,竺校長大義凜然地向《申報》等記者闡明于子三事件的事實真相,并稱于子三“作為一個學生,是一個好學生,此事將成為千古奇冤”。他的言論一出,國民黨當局陷于一片被動。鐵骨錚錚,民族脊梁,竺校長以身作則踐行了他心中科學家應(yīng)取的態(tài)度“:不盲從,不附和,一以理智為依歸。如遇橫逆之境遇,則不屈不撓,不畏強御,只問是非,不計利害?!?sup>在竺校長的身體力行下“,求是精神”在浙大形成一股勇往直前、攻無不克的強勁精神力量,這是竺校長留給我們的永恒精神財富!
竺可楨.竺可楨日記[M]//竺可楨全集(第6卷).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5.
竺可楨.科學之方法與精神[M]//竺可楨全集(第2卷).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