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文集收入了韓少功的主要作品,占發(fā)表總量的七八成左右。借此次結集出版機會,作者對其中部分作品做了修訂。所涉及的情況,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恢復性的。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以來,中國內地的出版審查尺度有一個逐步放寬的過程,作者自主權一開始并不是很充分。有些時候,特別是在文學解凍初期,有些報刊編輯出于某種顧忌,經常強求作者大刪大改,甚至越俎代庖地直接動手——還不包括版面不夠時的偶然剪裁。這些作品發(fā)表時的七折八扣并非作者所愿,在今天看來更屬歷史遺憾,理應得到可能的原貌恢復。二是解釋性的。中國現(xiàn)實生活的快速變化,帶來公共語境的頻繁更易。有些時隔十年或二十年前的常用語,如“四類分子”“生產隊”“公社”“工分”“家庭成分”等,現(xiàn)在已讓很多人費解?!按蟾绱蟆薄暗拇_良”一類特定時期的俗稱,如繼續(xù)保留也會造成后人的閱讀障礙。為了方便代際溝通,對某些過時用語給予了適當?shù)淖兏?,或者在保留原文的前提下略加解釋性文字。三是修補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