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朝的環(huán)境影響評價

千年樓市:古人安心成家方案 作者:李開周


宋朝的環(huán)境影響評價

蓋新房也好,拆舊房也罷,都會有噪聲,有灰塵,有廢棄物,都會對附近的地形、水質(zhì)、生物種群、文化環(huán)境和人類生活造成一些影響。

這些影響不只是今天才有。

歐陽修有詩:“碧瓦照日生青煙,誰家高樓當?shù)肋?。昨日丁丁斤且斫,今朝朱欄橫翠幕。”(《歐陽修集》卷五十四)歐陽修生在北宋,那個時代沒有推土機、攪拌機、挖掘機、升降機,人們蓋房只用斧子、鋸子、鑿子、錘子,但還是免不了發(fā)出“叮?!钡脑肼?。假如歐陽修不是路過,而是住在附近,這持續(xù)不停的斧鑿聲一定使他心煩意亂,坐立不安,既填不出好詞,也吟不出好詩。

陸游有日記:“陂澤惟近時最多廢,吾鄉(xiāng)鏡湖三百里,為人侵耕幾盡。閬州南池亦數(shù)百里,今為平陸?!啥寄υX池,嘉州石堂溪之類,蓋不足道?!保ā独蠈W庵筆記》卷二)這段話寫于南宋,當時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已經(jīng)足以讓湖泊消失、讓河流改道、讓昔日滄海變桑田了。

岳飛的孫子岳珂曾經(jīng)居住在江西九江,九江有座山叫負山,山上有種黃土,適合涂抹墻面,以至于方圓百里的居民都來開采,才幾十年工夫,那座山就被挖掉一半,“獨余一面壁立”。(《桯史》卷一)這是住房建設影響自然環(huán)境的事例。

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曾經(jīng)在洛陽蓋房子,光紅松就用了兩萬多根,致使木材供不應求,價格暴漲,許多人為賺錢,紛紛改行去伐木,把一小片原始森林砍伐一空。(參見司馬光《涑水記聞》)

既然住房建設會對周邊環(huán)境造成這么大的影響,我們就有必要在動工之前做一些可行性分析,看哪些房子是可以蓋的,哪些房子是不能蓋的,哪些房子是應該這樣蓋而不能那樣蓋的。這個過程被叫作“環(huán)境影響評價”,簡稱“環(huán)評”。

20世紀60年代,美國人制定了一部《國家環(huán)境政策法》,要求大型建設項目必須做環(huán)評。21世紀初,咱們中國也制定了一部《環(huán)境影響評價法》,同樣要求大型建設項目必須做環(huán)評。宋朝當然沒有類似的法律,但是已經(jīng)有人出于某種樸素的公德心或者責任感,開始進行著原始的環(huán)評,并依據(jù)環(huán)評結果決定是否動工了。

這樣的先驅(qū)者有兩位。

一位是北宋初年大將曹彬。某年臘月,曹宅正房坍塌,家人要翻修,被曹彬制止了。曹彬說:“現(xiàn)在是冬天,小動物正在冬眠,說不定咱家正房下面就有些蛇啊青蛙啊什么的,你這一翻修,把它們壓死了怎么辦?”(參見歐陽修《歸田錄》)站在環(huán)評的角度講,曹彬這段話就是關于生物多樣性的前景分析。

另一位是宋太宗趙光義。雍熙二年(985),趙光義準備擴建宮城,后來一看圖紙,又把念頭打消了。大臣詢問緣故,趙光義說:“你瞧這圖上,緊挨著宮城就是民房,宮城外擴至少得強遷幾百戶居民,我不能只圖自己安居而讓更多的人難以安居?!保▍⒁姟端螘嫺濉贩接蛞唬┶w光義是對拆遷前后的居民生活條件做了個評估。

Figure-0031-0001
‖歐陽修畫像,出自《唐宋大家畫像傳》,現(xiàn)藏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