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承《后漢書》序[1]
《隋書》《經籍志》[2]:《后漢書》一百三十卷,無帝紀,吳武陵太守謝承撰?!短茣贰端囄闹尽吠?,又《錄》一卷[3]。《舊唐志》三十卷[4]。承字偉平,山陰人,博學洽聞,嘗所知見,終身不忘;拜五官郎中,稍遷長沙東部都尉,武陵太守。見《吳志》《妃嬪傳》并注[5]?!逗鬂h書》宋時已不傳,故王應麟《困學紀聞》自《文選》注轉引之[6]。吳淑進注《事類賦》在淳化時,亦言謝書遺逸[7]。清初陽曲傅山乃云其家舊藏明刻本,以?!恫苋罚瑹o不合[8],然他人無得見者。惟錢塘姚之骃輯本四卷,在《后漢書補逸》中[9],雖不著出處,難稱審密,而確為謝書。其后仁和孫志祖[10],黟汪文臺[11]又各有訂補本,遺文稍備,顧頗雜入范曄書[12],不復分別。今一一校正,厘為六卷,先四卷略依范書紀傳次第,后二卷則凡名氏偶見范書或所不載者,并寫入之。案《隋志》錄《后漢書》八家[13],謝書最先,草創(chuàng)之功,足以稱紀。而今日逸文,乃僅藉范曄書,《三國志》注及唐宋類書以存。注家務取不同之說,以備異聞。而類書所引,又多損益字句,或轉寫訛異,至不可通,故后賢病其荒率,時有駁難。亦就聞見所及,最其要約,次之本文之后,以便省覽云。
[附]姚輯本《謝氏后漢書補逸》抄錄說明[14]
《謝氏后漢書補逸》五卷 何夢華[15]藏書 錢唐丁氏善本書室[16]藏書 今在江南圖書館[17]
錢唐姚之骃輯,后學孫志祖增訂。前有嘉慶七年蕭山汪輝祖[18]序云,“案吳淑進注《事類賦》狀在淳化時,已稱謝書遺逸。王應麟《困學記聞》云:謝承,父嬰,為尚書侍郎。原注:謝承《后漢書》,見《文選》注。是謝書在宋時已無傳本??滴蹰g,姚氏之姻撰《后漢書考逸》,中有謝書四卷;孫頤谷先生重加纂集,凡姚采者一一著其出處,誤者正,略者補,復以范書參訂同異,其未采者別為續(xù)輯一卷。證引精博,可謂偉平功臣矣。”又歸安嚴元照[19]序云,“謝書于忠義隱逸,蒐羅最備,不以名位為限,其所以發(fā)潛德幽光者,蔚宗不及也?!庇钟兄S原序。是書為夢華鈔本,有“錢唐何元錫字敬祉號夢華又號蜨隱”,又“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20]兩印。
壬子[21]四月,假江南圖書館藏本寫出,初五日起,初九日訖,凡五日。
[附]關于汪輯本《謝承后漢書》[22]
謝承《后漢書》八卷,謝沈《后漢書》一卷,黟人汪文臺南士輯,并在《七家〈后漢書〉》中。有太平崔國榜[23]序,其略云:“康熙中,錢唐姚魯斯輯《東觀漢記》以下諸家書為補逸,頗沿明儒陋習,不詳所自,遺陋滋多。孫頤谷侍御曾據(jù)其本為謝承書補正,未有成書。近甘泉黃右原比部亦有輯本,視姚氏差詳,終不賅備。黟汪先生南士,績學敦行,著書等身,以稽古余力,重為蒐補。先生之友湯君伯玕,稱先生舊藏姚本,隨見條記,丹黃殆徧。復慮未盡,以屬弟子汪學惇,學惇續(xù)有增益。學惇歿后,藏書盡售于人,湯君復見此本,已多脫落。亟手錄一過,以還先生之子錫藩。錫藩奉楹書,客江右,同歲生會稽趙從錫藩鈔,余因得見是書。言:先生所據(jù)《北堂書鈔》,乃朱氏潛采堂本,題曰《大唐類要》者也,歸錢唐汪氏振綺堂。辛酉亂后,汪氏藏書盡散。浙中尚有寫本,為孫氏冶城山館物,后歸陳蘭鄰大令家,近亦鬻諸他氏,遠在閩中,無從閱,異日得之,當可續(xù)補數(shù)十條”云。歲壬子夏八月教育部所藏《七家后漢書》寫出,初二日始,十五日畢。
[附]汪輯本《謝承后漢書》校記[24]
元年[25]十二月十一日,以胡克家本《文選》[26]校一過。十二日,以《開元占經》及《六帖》[27]校一過。十三日,以明刻小字本《藝文類聚》[28]校一過。十四日,以《初學記》[29]校一過。十五日,以《御覽》[30]校一過。十六至十九日,以范曄書校一過。二十至二十三日,以《三國志》校一過。二十四至二十七日,以《北堂書鈔》[31]校一過。二十八至三十一日,以孫校本校一過。元年一月四日至七日,以《事類賦》注校一過。
[1] 本篇據(jù)手稿編入,原無標點。當寫于1913年3月。
謝承《后漢書》,魯迅輯錄的散佚古籍之一,1913年3月輯成,共六卷,未印行。
[2] 《隋書》《經籍志》 《隋書》,紀傳體隋代史,唐代魏徵等著,八十五卷。其中《經籍志》為長孫無忌等著,載列漢至隋的存佚書目。它所采用的經、史、子、集四部圖書分類法,直至清代相沿未變。
[3] 《唐書》《藝文志》 《唐書》,這里指《新唐書》,紀傳體唐代史,宋代宋祁、歐陽修等著,二二五卷。其中《藝文志》載列唐時存書,所錄謝承《后漢書》為“一三三卷,又《錄》一卷”。
[4] 《舊唐志》 即《舊唐書·經籍志》。《舊唐書》原名《唐書》,紀傳體唐代史,五代后晉劉昫等著,二百卷。后人為與《新唐書》區(qū)別,故加“舊”字。按該書《經籍志》載:“《后漢書》一百三十三卷,謝承撰。”本文作“三十卷”,字有脫誤。
[5] 《三國志·吳書·妃嬪傳》:“吳主權謝夫人,會稽山陰人也?!缱?。后十余年,弟承拜五官郎中,稍遷長沙東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漢書》百余卷。”注:“《會稽典錄》:承字偉平,博學洽聞,嘗所知見,終身不忘?!薄度龂尽罚o傳體魏、蜀、吳三國史,晉代陳壽著,六十五卷。注文為南朝宋裴松之作。
[6] 王應麟?。?223—1296) 字伯厚,慶元(今浙江寧波)人,宋末學者。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困學紀聞》,讀書筆記,二十卷。卷十三“考史”部“謝承”條有“謝承父嬰為尚書侍郎”等語,下注:“謝承《后漢書》,見《文選》注?!?span >《文選》,即《昭明文選》,詩文總集,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編,共三十卷。唐代李善為之作注,分為六十卷?!独W紀聞》引語見《文選》卷二十四陸士衡《答賈長淵》詩李善注。
[7] 吳淑?。?47—1002) 字正儀,宋代潤州丹陽(今屬江蘇)人,官至職方員外郎。宋淳化(990—994)年間,進所著類書《事類賦》 百篇,又應詔自加注釋,分為三十卷。他在《進〈事類賦〉狀》中稱:謝承《后漢書》等“皆今所遺逸,而著述之家,相承為用。不忍棄去,亦復存之?!?/p>
[8] 傅山 (1607—1684) 字青主,陽曲(今屬山西)人,明清之際學者。據(jù)《困學紀聞》卷十三“考史”部“謝承”條閻若璩夾注:傅山自云其家有“永樂間揚州刊本”謝承《后漢書》;“郃陽曹全碑出,曾以謝書考證,多所裨,大勝范書。以寇亂亡失?!?span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東漢碑刻,記當時郃陽(今屬陜西)縣令曹全事跡。明代萬歷年間在陜西出土。
[9] 姚之骃 字魯思,清代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滴趿赀M士,官至監(jiān)察御史。輯有《〈后漢書〉補逸》 二十一卷,內收已經逸失的《后漢書》八家:東漢劉珍《東觀漢記》八卷,三國吳謝承《后漢書》四卷,晉薛瑩《后漢書》、晉張璠《后漢記》、晉華嶠《后漢書》、晉謝沈《后漢書》、晉袁山松《后漢書》各一卷,晉司馬彪《續(xù)漢書》四卷。
[10] 孫志祖?。?736—1800) 字詒穀,一字頤谷,清代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御史。輯有《重訂謝承〈后漢書〉補逸》五卷。著有《讀書脞錄》等。
[11] 汪文臺?。?796—1844) 字南士,清代黟(今屬安徽)人。輯有《七家〈后漢書〉》二十一卷,包括謝承書八卷,薛瑩書一卷,司馬彪書五卷,華嶠書二卷,謝沈書一卷,袁山松書二卷,張璠書一卷,并附失名氏書一卷。
[12] 范曄書 指范曄所著《后漢書》。范曄(398—445),字蔚宗,順陽(今河南淅川)人,南朝宋史學家。曾官尚書吏部郎、宣城太守。撰《后漢書》,成帝紀、列傳九十卷,即被殺。梁代劉昭以司馬彪《續(xù)漢書》八志分為三十卷補入。
[13] 《隋志》錄《后漢書》八家 《隋志》即《隋書·經籍志》。該志載錄的八家《后漢書》為:劉珍《東觀漢記》一四三卷;謝承《后漢書》一三○卷;薛瑩《后漢記》六十五卷;司馬彪《續(xù)漢書》八十三卷;華嶠《后漢書》十七卷;謝沈《后漢書》八十五卷;晉張瑩《后漢南記》四十五卷;袁山松《后漢書》九十五卷;范曄《后漢書》九十七卷(又劉昭注本一二五卷)?,F(xiàn)除范曄書及附于其后的司馬彪書“八志”以外,皆已散逸。
[14] 本篇據(jù)手稿編入,原無標題、標點。前兩段寫在《謝氏后漢書補逸》抄稿之前,最后一段寫在抄稿之后。
[15] 何夢華?。?766—1829) 名元錫,字夢華,又字敬祉,號蝶隱,清代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主簿。精簿錄之學,家多善本。有《秋神閣詩鈔》。
[16] 丁氏善本書室 指錢塘丁氏小八千卷樓,丁氏八千卷樓 又名“嘉惠堂”,清代錢塘(今浙江杭州)丁申(?—1880)、丁丙(1832—1899)兄弟繼祖父丁國典而重建的藏書樓。分三部分:八千卷樓,藏四庫著錄書;小八千卷樓,藏善本書;后八千卷樓,藏四庫未收書。
[17] 江南圖書館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兩江總督端方奏請創(chuàng)辦,時在南京龍蟠里。所藏善本圖書頗多,包括從杭州購得的丁氏八千卷樓全部藏書。
[18] 汪輝祖?。?731—1807) 字煥曾,清代浙江蕭山人。乾隆時進士,曾任湖南寧遠知縣、道州知州。著有《學治臆說》、《病榻夢痕錄》等。
[19] 嚴元照?。?773—1817) 字九能,清代浙江歸安(今湖州)人。諸生。藏書達數(shù)萬卷。著有《爾雅匡名》、《悔庵文鈔》等。
[20] “布衣暖菜根香” 句,原為宋末元初鄭思肖(字所南)《隱居謠》的詩句。其中“菜根”原作“菜羹”,“讀書”原作“詩書”(據(jù)《四庫全書》本《宋詩紀事》)。
[21] 壬子 即公元1912年。
[22] 本篇據(jù)手稿編入,寫于1912年9月(舊歷八月)。原無標題、標點。
[23] 崔國榜 清代太平(今屬安徽)人,曾任建昌知府。
[24] 本篇據(jù)手稿編入,寫于1913年1月。原無標題、標點。
[25] 元年 指中華民國元年,即1912年。文末的“元年”當為“二年”。
[26] 胡克家本《文選》 胡克家(1757—1816),字占蒙,清代婺源(今屬江西)人。他于嘉慶十四年(1809)翻刻宋代尤袤本李善注《文選》六十卷,并撰《考異》十卷。
[27] 《開元占經》 即《大唐開元占經》,天文術數(shù)書,唐代瞿悉達著,共一二○卷。《六帖》,類書,唐代白居易撰,又稱《白氏六帖》,三十卷;宋代孔傳續(xù)撰《后六帖》,三十卷。后人將二書合為一部,稱《白孔六帖》,共一百卷。
[28] 《藝文類聚》 類書,唐代歐陽詢等編,共一百卷,分四十八部。明代嘉靖六年(1827)胡纘宗刊刻小字本,魯迅校勘所用的是嘉靖七年陸采加跋的胡刻重印本。
[29] 《初學記》 類書,唐代徐堅等編,共三十卷,分二十三部。
[30] 《御覽》 即《太平御覽》,類書,宋代李昉等編,共一千卷,分五十五門。書成于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4)十二月。
[31] 《北堂書鈔》 類書,唐代虞世南等編,共一六○卷,分八五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