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席烈的百年忌
英國詩人席烈(Percy Bysshe Shelley)死在意大利的海里,今年是整整的一百年了。他的抒情詩人的名譽,早已隨著他的《西風(fēng)之歌》和《與百靈》等名篇,遍傳世界,在中國也有許多人知道,可以不必重述,現(xiàn)在只就他的社會思想方面略說幾句。
席烈生于一七九二年,在大學(xué)的時候,刊行一篇五頁的論文,題云“無神論之必要”,為當局所惡,受退學(xué)的處分,又和他妹子的一個女同學(xué)自由結(jié)婚,不見容于家庭。其后他們因為感情不合,又復(fù)離別,席烈便和哲學(xué)的無政府主義者戈德文(Godwin)的女兒瑪利結(jié)婚,寄寓意大利,做了許多詩曲;一八二二年七月八日,同友人泛舟,遇風(fēng)沉沒,至十八日找到尸身,因衣袋中有希臘索??死账嫉谋瘎『蜐鹊脑娂C明是席烈,于是便在那里火葬了。
席烈是英國十九世紀前半少數(shù)的革命詩人,與擺倫(Byron)并稱,但其間有這樣的一個差異:擺倫的革命,是破壞的,目的在除去妨礙一己自由的實際的障害;席烈是建設(shè)的,在提示適合理性的想象的社會,因為他是戈德文的弟子,所以他詩中的社會思想多半便是戈德文的哲學(xué)的無政府主義。戈德文在《政治的正義之研究》里主張極簡單的共同生活,在現(xiàn)在的術(shù)語分類,可以說是無政府的共產(chǎn)主義,但他主張性善,又信托理性與勸喻的力,所以竭力反對暴力,以無抵抗的感化為實現(xiàn)的手段。席烈心中最大的熱情即在湔除人生的苦惡(據(jù)全集上席烈夫人序文),這實在是他全個心力之所灌注;他以政治的自由為造成人類幸福之直接的動原,所以每一個自由的新希望發(fā)生,常使他感到非常的欣悅,比個人的利益尤甚。但是他雖具這樣強烈的情熱,因其天性與學(xué)說的影響,并不直接去作政治的運動,卻把他的精力都注在文藝上面。他的思想,在兩篇長詩里說的很是明了,其一是《伊思拉謨的反抗》,記拉安與吉忒那二人的以身殉其主義。他們純用和平的勸喻使被治者起而逐去暴君,迨至反動復(fù)來,他們?yōu)閿橙怂?,仍是無抵抗的就死。他們雖然失敗了,但他相信這種精神不會失敗,將來必有勝利的時候;他在篇中說拉安進逼暴君,侍臣皆逃。
“一個較勇敢的,舉起鋼刀
將刺這生客:‘可憐的人,
你對我干什么事呢?’——鎮(zhèn)靜,莊重而且嚴厲的,
這聲音解散了他的筋力,他拋下了
他的刀在地上,恐慌的失了色,
于是默然的坐著了。”
戈德文在《政治的正義》里記著相類的一件事,說當兵士進瑪留士的獄室去殺他的時候,他說,“漢子,你有殺瑪留士的膽量么?”兵士聞言愕然,不敢下手;即是同一的思想。其二是《解放的普洛美透思》,系續(xù)希臘愛斯吉洛思(Aeschylus)三部曲中《束縛的普洛美透思》而作,借了古代神話的材料來寄托他的哲學(xué)的。普洛美透思從太陽偷了火來給人類,觸怒宙斯大神(即羅馬的由比忒爾),被縛在高加索山上,受諸苦刑,古代傳說謂其后以運命之秘密告宙斯,因得解放,但席烈以為人類之戰(zhàn)士而去與人類之壓迫者妥協(xié),不足為訓(xùn),故改變舊說,宙斯終為德謨戈爾剛所倒,普洛美透思復(fù)得自由,于是黃金世界遂開始了。第三幕末云,
“可嫌惡的假面落下了,
人都是無笏的,自由,無拘束的,
只是相等的人,不分階級,沒有部落,也沒有國家,
離去了畏懼,崇拜與等級,
是自己的王,正直,和善而聰明。”
關(guān)于女人的情狀,又這樣的說,
“口說先前不能想到的智慧,
眼看先前怕敢感著的情緒,
身為先前不敢做的人,
她們即在現(xiàn)今使這地下正如天上了。”
第四幕末德謨戈爾剛話中的一節(jié),即是達到這個目的的路,也就是席烈的人生哲學(xué)的精義。
“忍受‘希望’以為無限的苦難,
饒恕比死或夜更暗的委屈,
反抗似乎萬能的‘強權(quán)’,
愛而且承受;希望下去,
直至‘希望’從他自己的殘余創(chuàng)造出他所沉思的東西;
不要改變,不要躊躇,也不要后悔;
這正如你的光榮,
將是善,大而愉樂,美而自由;
只此是生命,愉樂,皇國與勝利?!?/p>
他的無抵抗的反抗主義,在《無政府的假面》里說得最是明了,如第八十五六節(jié)云,
“籠著兩手,定著眼睛,
不必恐慌,更不必出驚,
看著他們的殺人,
直等到他們的怒氣平了。
那時他們將羞慚的回去,
回到他們出來的地方,
而且這樣所流的鮮血
將顯露在他們紅熱的頰上了?!?/p>
這樣純樸虔敬的聯(lián)句,幾乎令人疑是出于勃來克(Blake)之筆。這個思想,我稱他作無抵抗的反抗主義,因為他不主張暴力的抵抗,而仍是要理性的反抗,這便是一切革命的精神的本源。他還有一篇《與英國人》的詩,意思卻更為激烈了。
我寫這一篇小文,似乎不免偏重,但我決不看過別一方面,承認他終究是詩人之詩人,不過因為關(guān)于他的社會思想尚少有人說及,所以特別說一番罷了。社會問題與文藝的關(guān)系,席烈自己在《解放的普洛美透思》序里說得最好,現(xiàn)在抄譯一節(jié),
“或者以為我將我的詩篇專作直接鼓吹改革之用,或?qū)⑺醋骱环N人生理論的整齊的系統(tǒng),那都是錯誤的。教訓(xùn)詩是我們所嫌惡的東西;凡在散文里一樣的能夠說得明白的,在詩里沒有不是無聊而且多事。我的目的只在使……讀者的精煉的想象略與有道德價值的美的理想相接;知道非等到人心能夠愛,能夠感服,信托,希望以及忍耐,道德行為的理論只是撒在人生大路上的種子,無知覺的行人將把他們踏成塵土,雖然他們會結(jié)他的幸福的果實。”由此可知社會問題以至階級意識,都可以放進文藝里去,只不要專作一種手段之用,喪失了文藝的自由與生命,那就好了。席烈自己正是這樣的一個理想的人,現(xiàn)在且引他末年所作的一首小詩,當做結(jié)末的例。
挽歌
“太切迫的悲哀,不能再歌吟了,
大聲悲嘆著的烈風(fēng)呵;
陰沉的云正是徹夜的
撞著喪鐘的時候的狂風(fēng)呵;
眼淚是空虛的悲哀的風(fēng)暴,
挺著枝條的裸露的樹,
深的巖穴與荒涼的平野呵,——
都哀哭罷,為那人世的委屈罷!”
(一九二二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