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吉思汗和他的鷹

乘風(fēng)少年的奇遇人生 作者:(巴西)保羅·柯艾略 著


成吉思汗和他的鷹

最近一次在中亞走訪哈薩克斯坦時,我有幸與一些仍在使用獵鷹作為捕獵武器的獵人同行。我不想在這里探討“狩獵”的問題,我只想說,在這里,大自然只是遵循著自身的法則。

我身邊沒有帶翻譯,但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因為無法與他們交談,所以我才更能專注于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突然,我們這一小隊人停了下來,手臂上站著獵鷹的那個人離我們略有些距離,他摘掉了蓋在獵鷹頭上的小銀帽。我不知道他為什么決定在那里停下腳步,但語言不通,所以沒法發(fā)問。

這只鷹飛了起來,盤旋了幾圈,然后徑直向峽谷俯沖,停在那里。走近時,我們發(fā)現(xiàn)獵鷹的爪下有一條毒蛇。那天早上,這一幕總共出現(xiàn)了兩次。

回到村子里,我和等著見我的人會合了,我問他們馴鷹人是如何訓(xùn)練這只獵鷹的,才能讓它如我所見的那樣行動,甚至還能讓它溫馴地坐在主人的手臂上(以及我的手臂上。他們給我戴上了一種皮質(zhì)馴鷹手套,這樣我就可以近距離地觀看鷹的利爪)。

不過,我的問題并沒有答案,因為沒有人能真正說清楚其中的門道。他們說這門技藝是一代代傳下來的——由父親教給兒子,代代傳承。盡管沒有找到答案,但那個場景我將永遠銘記在心:遠處巍峨的雪山映襯著駿馬和獵人的剪影,獵鷹從獵人的手臂上起飛,上演致命的俯沖。

留在我腦海里的,還有另一個故事,那是在吃午飯時有人告訴我的。

說是一天早上,蒙古武士成吉思汗和他的宮廷大臣們外出打獵。與他同行的人都背著弓箭,成吉思汗只帶了他最喜歡的獵鷹。這只獵鷹比任何箭都更厲害,也更精準,因為它能飛上天空,看到人類視角所看不到的一切。

然而,盡管那天眾人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最終還是一無所獲。成吉思汗失望地返回營地,為了不把自己的沮喪發(fā)泄到同伴身上,他遠離大隊人馬,獨自騎行。成吉思汗徘徊在樹林里的時間遠遠超出了預(yù)期,他又累又渴。當(dāng)時正值炎炎夏日,林中所有的溪流都干涸了,他找不到任何水源。突然,他驚喜地發(fā)現(xiàn)一縷泉水正從面前的巖石上流淌下來。

他從手臂上放下獵鷹,拿出了隨身攜帶的銀杯。他花了很長時間才接滿一杯水,剛把杯子舉到嘴邊,獵鷹就突然飛了起來,用利爪撥開了成吉思汗手中的杯子,將它打翻在地。

成吉思汗非常憤怒,但那是他最心愛的獵鷹,也許它也很渴。于是他撿起杯子,清除臟污,再次用它接水。這一次,杯子才接到半滿,獵鷹就再次發(fā)起了攻擊,水濺了一地。

盡管成吉思汗極其疼愛這只獵鷹,但無論在什么情況下,誰都不能對他如此不敬,這是他不能容忍的——如果此刻有人在遠處瞥見這一幕,可能就會去告訴他的戰(zhàn)士們,這位偉大的征服者甚至無法馴服一只鳥。

于是,他拔出劍,再次拿起杯子,重新接水,一邊盯著水流,一邊注視著獵鷹。當(dāng)他杯子里的水接得差不多了,正準備一飲而盡時,獵鷹又一次向他飛來。這一次,成吉思汗一劍刺穿了獵鷹的胸膛。

此時那一線水源也滴干了,但成吉思汗已經(jīng)打定主意要找到水喝,于是他爬上巖石去尋找源頭。令他震驚的是,那里確實有一汪泉水,但水中躺著一條這附近毒性最強的毒蛇。如果他剛才喝了那水,想必命已歸西。

成吉思汗抱著那只死去的獵鷹回到營地。他下令制作一個獵鷹的金塑像,并在其中一只翅膀上刻著:

即使朋友所為令你不悅,他也還是你的朋友。

在另一只翅膀上刻著:

憤怒時做出的任何舉動,都注定會帶來惡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