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給青少年的信

給青少年講論語:識人交友 作者:樊登


給青少年的信

為什么我建議青少年最好讀讀《論語》

《論語》成書于兩千多年前,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還有必要讀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跟你聊一聊我和《論語》的故事。

大學期間,我的內(nèi)心時常焦躁不安,帶著少年特有的驕傲和敏感,既希望展現(xiàn)自我,又因不得其法而患得患失。

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個苦惱是看到別人的名字紛紛登上了海報。當時的大學里有海報墻,今天誰評上了“三好學生”,明天誰辦了一個協(xié)會,后天誰得了個獎……有很多名字,只是沒有我的。

我很失落。

只是名字沒有出現(xiàn)在墻上,在今天看來,這件事情輕如鴻毛,但對當時的我來說卻是天大的事。墻上的海報連接著我大腦中的情緒按鈕,一種無法展現(xiàn)自我價值的落寞感困擾著我。

某個下午,我在圖書館里翻書,無意間翻開了南懷瑾先生寫的《論語別裁》,一讀便入了迷。

其實,在中學時期我就學過《論語》,但那時只讀了課本里收錄的幾篇。印象里,孔子真是喜歡罵人啊,和不茍言笑的“教導主任”一個樣。我就這樣斷章取義地以小孩子的視角去理解,以嘻嘻哈哈的態(tài)度,毫無敬畏心地接受了《論語》最初的教育。

在大學里,我終于有充裕的閱讀時間了。南懷瑾先生對于《論語》的解讀灑脫有趣,激發(fā)了我對《論語》的興趣,我決定把和《論語》相關的書都好好讀一讀。待我真正靜下心來閱讀時,我發(fā)現(xiàn)《論語》幾乎能夠解決生活中所有的煩惱。

當我為自己的名字沒有登上海報墻而感到苦悶時,孔夫子這樣勸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p>

大意是:不要擔心自己不被別人知道,你要擔心的是你的能力夠不夠。

看到了這句話,我立刻受到觸動——“不要擔心別人不知道我,我要擔心的是我的能力怎么樣,是不是實至名歸地應該被人寫在海報上”。想通之后,那種患得患失之感也隨之湮滅了。

畢業(yè)后,我進入中央電視臺工作,感受到了巨大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那種焦慮與學生時期的焦慮完全不同,它關乎每一頓飯、每一個月的房貸,關乎領導的每一個眼神,也關乎未來的路該怎么走。

在焦灼和茫然之下,我重讀了《論語》。孔子的話,讓我瞬間安靜了下來,他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以及“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我被這幾句話擊中了,原來我的痛苦和擔憂,孔子也有過!這并不是我一人獨有的痛苦,而是千百年來每個人都會有的痛苦。這種被理解的感覺太美好了,我和我的祖先用這樣的方式連通了,我確信我體內(nèi)流淌的是中華民族的血液!

迄今為止,我認真研讀《論語》超過二十年,感到《論語》真是常讀常新,一次次讓陷入困境的我豁然開朗。

以上只是我和《論語》的故事片段,它對我的影響遠不止這些。這些年,我也經(jīng)常勸身邊的朋友、書友多讀一讀《論語》,我希望它可以啟發(fā)更多的人。

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一開始是拒絕讀《論語》的。他們的拒絕,往往緣于對孔子的誤解。

提到孔子,我們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博學而嚴肅,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說教已然太多,我們實在不愿意再被兩千多年前的這么一個古板的老先生來教育。但當你真正讀了《論語》之后,會發(fā)現(xiàn)他是個多么可愛的“老頭兒”?。∷悄敲搭V?,那么幽默,那么親切。

他一點都不古板,他非常懂得權變;他是個吃貨,有點挑食,肉切得不漂亮不吃,菜的口感不好也不吃;他講究生活情趣,很有格調(diào),愛讀詩,聽到喜歡的音樂,沉浸其中,三月不知肉味;他愛喝點小酒,但是從來不多喝;對于君王,他發(fā)自內(nèi)心地尊敬,謹言慎行,不逾矩;對于貧苦百姓,他發(fā)自內(nèi)心地同情;對于學生,他總能看到每個人的特點,因材施教,諄諄引導;對于好友,他體貼入微,讓人如沐春風。

他是一名學識淵博的老師、一位深諳人情世故的長者,也是一位善良敦厚的朋友。

我們也沒必要把孔子當作人生偶像,無須將他拔高到圣人的位置——我們猜想以孔子的人性修養(yǎng),他本人也會拒絕“圣人”這個名號,但我們真的應該去了解真實的孔子,去讀一讀《論語》。

作為中國的青少年,如果你不能夠全面了解《論語》,將是一件憾事,因為你不知道你性格的底色是怎么來的,你不知道周圍的人是怎樣思考問題的,你不知道外界運轉的規(guī)則是如何形成的。

學習《論語》,應該是件快樂的事

很多人在讀《論語》時,只是參照網(wǎng)上的白話文解釋,把它的譯文讀一遍就作罷,以為自己懂了,卻忽視了它最為珍貴的內(nèi)核。成書于兩千多年前的《論語》,對我們今天的生活依然能起指導作用,但前提是,我們不能只了解簡單的、淺白的釋義;它不能只被寫在教材和試卷里,它應該被用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

只有被運用的學問,才是“活”的學問。今天這個時代發(fā)生了巨變,人與人的關系,人與世界的關系,也已經(jīng)隨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現(xiàn)在要讀的《論語》,是跟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有關的《論語》。

有很多人讓孩子學《論語》純粹是為了備考,因為我們的語文試卷里多次出現(xiàn)與《論語》相關的題目。

我不建議將“備考”作為學習《論語》的初衷,因為如果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而讀《論語》,那正好和《論語》的精神相悖了??鬃诱f:“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蔽覀儗Ω叻值倪^度追求,本質(zhì)上是對利益的斤斤計較,如果以此作為學習《論語》的動機,會限制我們的眼界。

今天,《論語》最重要的意義是激發(fā)大家的責任感和好奇心,這種責任感和好奇心將給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內(nèi)在動力。相比起來,考試成績這點事實在是微不足道。

在上中學的時候,你覺得成績比天都大,簡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等你大學畢業(yè)進入社會后,你會發(fā)現(xiàn)幾乎沒有人在乎你曾經(jīng)在學??剂硕嗌俜?。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能夠走多遠,取得怎樣的成就,完全取決于他的內(nèi)在動力是否強大。

在孔子的時代,沒有這樣或那樣的考試,但學生們沒有因此而停止求知,因為他們有足夠的責任感和好奇心,他們體會到了純粹求知的快樂。古代的儒者秉持著一個觀念,叫“一事不知,儒者之恥”。哪怕有一件事你不知道,你都要趕緊去把它搞明白,因為這是作為一個讀書人所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

我在“樊登讀書”分享過一本書,叫作《解惑》。這本書中提出了發(fā)散性問題和匯聚性問題的概念。

我們在上學時期,學的往往是解決匯聚性問題的方法,把一個復雜問題拆解為多個固定的步驟,然后一步一步來解決。當我們步入社會時,會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令人煩惱的問題并非簡單的匯聚性問題,而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發(fā)散性問題。比如,應該如何與人相處,應該如何利用時間,人的性格是應該更剛強還是應該更柔軟……這些問題我們都無法機械地拆解為標準化的步驟,也無法量化。

發(fā)散性問題的解決方法并不取決于這個問題本身,而是來自個人修為。如同我們讀一些經(jīng)典的好書,在閱讀前,也許我們并不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但當你真正沉浸式地讀完以后,你才能感受到它給你帶來的變化——你的思維方式、你的審美情趣、你的眼界、你的認知能力可能都提升了。

別人無論多么細致地跟你描述它的功能、它的影響力,你都感受不到,只有在你讀透、學會的那一瞬間,你才會立刻感受到它的美好。

你并沒有提前去設定目標,但這本書帶你駛向了更加開闊的精神原野。你的人生境界提升了,那些讓你煩惱、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這才是解決發(fā)散性問題的方法。

《論語》能夠很好地提升我們的人生境界,幫助我們解決各類發(fā)散性問題?!墩撜Z》所解決的問題,大到政治文化、管理之道,小到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進行情緒管理、如何洞察人性、如何掌握學習之法——這些都是發(fā)散性問題。我特別希望大家在讀《論語》的時候,不是將它當作學習的負擔,而是帶著“發(fā)散性思維”去理解它,使閱讀成為一種快樂的、美好的、能夠讓精神變得更加開闊的過程。

學習本應是一件快樂的事,要脫離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影響。孔子提倡“君子不器”,意思是我們不能只學習單一的、指標化的硬性技能。我們學習的目的是成為一個完整的、靈魂豐滿的、可以全方位發(fā)展的人。我們要作為人而存在,而不是作為某個工具存在。

有的人閱讀和學習,只看即時性的收獲——能不能快速提分,能不能精準押題,能不能當成作文素材。從短期來看,似乎很劃算,但從長期來看,這種態(tài)度是非常局限的。他看不到這個世界運行的最根本的動力源于熱愛,源于對未知事物的探索。

以學習和探索為樂,這正是《論語》的核心精神,希望它也能夠成為我們在閱讀《論語》時的精神動力。

《論語》是一本關于學習的書

為了幫助大家學習《論語》,我曾出版過兩部《樊登講論語》,用近百萬字篇幅為《論語》做了逐句拆解。自出版到如今,收到了大量讀者的反饋。

有較親近的朋友跟我說:“我從未感到《論語》離我們這么近,《樊登講論語》比其他書厚得多,但并不難讀,它太適合放在床頭了,隨手翻開就能讀進去。”也有不認識的讀者留言:“我先自己讀。我讀完后,又開始一篇篇地講給孩子聽?!?/p>

這些都是正面的反饋,令人欣喜。

但也有讀者建議說,《樊登講論語》兩冊加起來約一千頁,實在太厚了,放在孩子的書包里也太沉了。其中的許多道理,對孩子而言始終太深邃;許多案例,離孩子的生活也太遠。

以往我執(zhí)著于逐字逐句地解讀,生怕遺漏某個知識點,生怕錯過某個道理,但我驀然發(fā)覺,《論語》的分量如此之重,近一萬六千字的篇幅,字字珠璣,以我之筆力,很難說真正寫透了。也許,我只需為大家打開一扇通往《論語》的小門,如果大家能夠由此窺見《論語》智慧的一鱗半爪,足矣。

尤其對于各位青少年讀者,我希望讓《論語》讀起來更輕松一些。于是,有了《論語》“青少版”系列書。

我僅從青少年最關心的幾個層面出發(fā),將《論語》“青少版”劃分為四大主題:學習、交友、性格、生活。這四個主題,涵蓋了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最關鍵的幾個方面。

《論語》是一本關于學習的書,學習是它的核心宗旨。學習的內(nèi)容當然不局限于知識,交友、性格、生活都是學習的不同維度,這也印證了孔子所說的“一以貫之”的道——貫徹在交友中,是交友之道;貫徹在生活中,是生活之道;貫徹在性格養(yǎng)成中,即為性格養(yǎng)成之道。

在此,也想給你布置一個功課:讀完《論語》后,希望你可以將它凝練成一兩句話,使之成為你的座右銘,讓它時時提醒你,將它融入你的生活。

最后,感謝《孔子傳》的作者鮑鵬山老師。鮑老師在《孔子傳》中對孔子的生平、孔子所在時代各國的形勢做了非常細致的研究。當我提出想要引用書中的孔子生平年表作為本書的附錄時,他毫不遲疑地應允了。這個附錄,可以幫助青少年更加輕松、透徹地理解《論語》,更直觀地感受到那個遙遠的時代里,一位智者與行者的魅力。

樊登

2022年5月于北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