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破光 作者:言夕朝 著


第四章

嚴勤只在天明時睡去,醒了趕路,累了練功。不出幾日回到城里,去館里安排妥當,便尋至街上。來到面鋪處,也不找人言語,只站在旁處看著面家忙活。只見那案上早放了一堆和好的面,但有食客便取出一團,一番揉搓,成一長條,對折,一拉,成兩條,再對折,再拉,如此反復(fù)數(shù)次,一根面被分成了纖細均勻的數(shù)根,轉(zhuǎn)眼間便下鍋,出鍋。待得食客漸漸去了,面家才對著嚴勤道:“那少年,你站在那里半晌,可是要吃面么?”嚴勤一怔,隨即點點頭,一碗面上桌,面入口中,與家里常吃的相較,確是更勁道。

吃罷付了兩個銅錢,問道:“大叔,你這里可需要個幫手么?”

面家看著嚴勤笑道:“是你要做幫手么,幾歲了?”

“十一歲?!?/p>

“家是哪里的,叫甚么名字?”

“家在風水鎮(zhèn)上,叫嚴勤?!?/p>

“風水鎮(zhèn),我知道那里,離城不近呢,你像是來城里學武的吧,我以前就見過你,那時你也是盯著看了好久?!?/p>

“嗯,我是武極館的弟子。”

“既是武館弟子,不怕耽誤習武么?”

“學錢不夠了,所以想法子攢些錢。”

面家聽了心中明白,“你倒是有心,我這里也是需個幫手,幫著收拾碗筷,洗涮干凈,你可愿干么?”

“愿意愿意,我在家里常幫娘做這些的?!?/p>

“我這個營生,主要就是早起和晌午間才有客人來,那時會忙不開。你是早起來還是午間來,還是都來呢?”

嚴勤想了想道:“大叔,我可否早間來此,畢竟館里的學業(yè)不能落下太多?!?/p>

“行呢,早間最忙了,你此時來最好不過。只是這個營生也不是甚么賺錢的行當,你在這里,我只能管你一日三頓,我這一碗面是兩個銅錢,一日三頓三碗面六個銅錢,你可愿意么?”

“行啊大叔,有六個銅錢不少了呢?!?/p>

面家聽了笑道:“那你明日便早些過來可行?”

“好啊!”

說罷,興沖沖地離去了。又尋到另一家,有了前面的經(jīng)歷,也順利地找了個收拾洗涮的活計,只在午間幫活,工錢同樣六個銅錢。嚴勤在心里盤算,一天十二個銅錢,一年若做三百五十日的話,便是四千二百個銅錢,四十二兩,來年就能將不足的學錢補足。想及此處,心中大定,又往書肆而去,早想向老者請教了。

“又是你這少年,有段日子沒來了呢。”

“掌柜的,我回家了?!?/p>

“家是哪里的?”

“風水鎮(zhèn)?!?/p>

“武館不是放假休了么,你怎地又回來了?”

“家里沒人在,待著沒意思,就回來了?!?/p>

老者也不打聽,只問:“你叫甚么名字,多大了?”

“名叫嚴勤,十一啦?!?/p>

“嚴勤”,老者念了聲道:“對己嚴,做事勤,好名字。怎么,是來看書么,上次看的懂了么?”

“上次聽了您的說解,意思倒也明白,只是不知有甚么用?!?/p>

老者想了一下,“那力學的三定律你看過了,就說那作用與反作用的道理,何其明白。你全力擊人一掌,倘有一百斤,對方同時必還你一百斤的力道,呵呵,多么公平。你不可能絲毫無礙,若是毫無所覺,定是未曾擊中對手。再者,你這一掌若是擊在石頭上,怕是自己反受其害,為何,石頭比你硬么。你能擊倒一人,可不見得能去打一塊石頭,自找苦吃么。既如此,何不就拿著石頭與人打斗,不僅打人時威力比拳頭大得多,就是挨打時,用石頭抵住對手的拳腳,也叫他難受,是不是這樣?”嚴勤點點頭,老者意猶未盡道:“所以呢,手中拿家伙的,總是比那空手空腳的要占便宜的多?!鳖D了頓又道:“只是這道理的妙處怕是還不在這里?!?/p>

“還有甚么妙處?”

“妙就妙在這有一還一,有二還二。你予我多少,我還你多少,若不是這般,又會怎樣?你擊我一掌一百斤,我若還你多過一百斤,例如一百五十斤,那你還打我作甚,找吃虧么?若是這樣,誰還肯動手,天下豈不太平得多了。遇有爭執(zhí),大家君子動口不動手,吵吵嘴罵罵街也就是了?!闭f著哈哈笑起來,“可若我還你的不足一百斤,如是五十斤甚或沒有,你想又會怎樣?”

“那必是人人都搶著動手,不動手的要吃大虧呢?!?/p>

“可不是么,那定要天下大亂不可??伤遣黄灰校裏o私,既不增一分,也不減一分,這不是天地間的妙處么?”

嚴勤想了想,也理會不出甚么,只道:“事情本來就是這樣么,倘不是如此,那甚么慣性定律還有何用。譬如一百斤的石頭放在地上,地面若是給了一百五十斤的反力,還如何平衡,如何靜止,若是照那加速定律所言,石頭豈不還要跳起來么;可若是給了五十斤反力,石頭不是要陷進土中沒個盡頭么,隨便一塊石頭都能壓死人呢?!?/p>

“是極?!崩险邅砹司瘢活^白發(fā)都晃起來?!斑€有另一個妙處,那便是反力與原力竟是在同一直線上。小嚴啊,幾何你也看過一些了。過一點可有多少個面?”

“無數(shù)個?!?/p>

“在一個面上過一點可以有多少直線?”

“無數(shù)個?!?/p>

“是呢,單是一個面上就有數(shù)不清的直線,又何論在無數(shù)個面上,又有多少條線??煞戳ζ椭怀鲈谀且粭l線上,那唯一的線上?!闭f著看向嚴勤。

嚴勤一呆,小聲道:“就是原力所在的那條線?!?/p>

“就是呢,若不如此,我們站在這里算什么,不是應(yīng)該躺在地上打滾么。那甚么慣性定律改叫打滾定律好了,甚么加速定律改叫滾蛋定律,豈不更妥。”老者笑道:“怎奈這些事都不曾出現(xiàn)。正如你方才所言,這個道理本就應(yīng)是那樣,不言自明。我初聞此理時便是這樣,只覺廢話。堂堂力學三定律之一,何其緊要,竟是如此平庸的道理,不甚在意。及至多年,才慢慢品出味來。我們再來看,那慣性定律和加速定律都是講某物受力或不受力時會怎樣,難道世上就只有一個物事么?當然不是,作用之時必有反作用,如此一來,此物與彼物便聯(lián)系了起來,萬物就都聯(lián)系起來了,我們的目光將看到多廣。凡事一旦有了聯(lián)系,便利于掌控。師傅一定會教你們站馬步,為何,與人對敵之時,必有兩處受力;一處來自與對方的交手,可知對手力量的虛實;一處來自你所在的土地,可知你立身是否穩(wěn)妥。覺察到這兩處的力道,可做出應(yīng)對,調(diào)整自身。站馬步便是要你能腳下生根,經(jīng)得住外力。又或從物與力的關(guān)系看:慣性乃是萬物的本性,與受不受力無關(guān);作用與反作用乃是力的本性,生于此物與彼物之間,只與物的存在有關(guān);加速定律便將物與力聯(lián)系起來,萬物憑著慣性,只在外力的方向上做出相應(yīng)的變化。如此一來,萬物的走向不是盡在掌握么。”

“只憑這三條道理,就能得知萬物的走向?”

“從道理上講,確是如此?!崩险呖隙ǖ?。

“我想知道對手接下來使甚么招式,打向何處,這也能知道么?”

老者笑道:“當然不能,若能如此,那不成了算命的神仙。我說的是那些自然而然之事。人可以自行決定行止,怎能得知,除非是死人。慢說是人,就是雞往哪兒飛,狗往哪兒跳,也不能得知。你這少年句句不離習武,倒是用心的很??上У氖抢项^子沒練過武,沒甚么可說與你的。師傅不肯教你厲害功夫,你不甘心,但又沒法子,是不是?”

嚴勤點點頭。

“其實在我看來,那甚么功夫招式,作用有限的緊。你會刀法,以你的力氣能砍死一只老鼠么?”

“當然能?!?/p>

“我知道你力氣夠,可你用甚么刀法,用哪一招哪一式。老鼠不會呆著等你砍,因而你要么叫它逃不掉,一刀結(jié)果;要么你在它逃掉前能了結(jié)它,你用甚么功夫?天上的鳥兒,水里的游魚,你用甚么功夫。”頓了頓道:“其實又何必非要用甚么功夫,你若想明白那慣性定律,拿起一枚石子,用力甩擲出去,只要準頭夠,就可以解決問題,那彈弓、箭矢豈不就是這個道理么?碰到力氣小的打不著,碰上力氣大的又如何,若是讓你對上虎豹,能應(yīng)付么。莫說應(yīng)付,能周全性命便是萬幸。所以功夫作用真的有限,師傅不教也沒什么大不了,不用想不開。說到用處,最大的用處還是對付人。因為大家生的差不多,強弱也差不離,才有用武之地。力氣大可不能決定勝負,人身上總有些要害之處,譬如頭面、胸頸,無須大力便能制人于危厄。對手猛踹我一腿,使我倒地,我卻壞他雙目,誰占了便宜?若單論力道,應(yīng)是對手,但其實倒是我占了便宜,這功夫的學問便只在兩個字———傷人。若不是這樣,那力氣小的總打不過力氣大的,勝敗乃由天生而定,習武倒是次要了?!?/p>

嚴勤問道:“都使用相同的功夫,是否很難分出勝負?”

“從道理上講,確是如此,因為都熟知對方的手段,一般只會在同門間練習時出現(xiàn)。誰練的勤,花的工夫多,應(yīng)該便能占上風,可若一方變了招式,另一人還能占優(yōu)么?”

嚴勤想起前些日對練時,自己占優(yōu)對方撒潑的事,“那就說不準了?!?/p>

“是呢,沒有甚么只贏不輸?shù)墓Ψ颍豢茨阍趺词?。照我看來,那初學之人打的便是力氣和膽氣,待到熟練時,打的是技巧和經(jīng)驗,再往后就是打心性和氣勢,再之后打的就是這天地間的道理了。誰打的有理,誰便占優(yōu),為何,天地就是這個樣子么。所以你不要小看我這里的書,你的功夫,無論刀法掌法,何時能打出書中的道理,那你定然也是個高手了呢。”

說得兩人都笑起來,嚴勤又問:“還往后還有的打么?”

“這還往后么,據(jù)說還有,只是我不知曉。這功夫雖說是用來打斗的,可若用來探尋天地之理,才真正是緊要的。古往今來之人,究其實,只做兩樣事,一是過活,二是探尋天地之理,探尋天地之理又更利于過活。古人于草莽之中便摸索萬物,土中可生出糧食草木,草木可生火,土經(jīng)火燒又能制出器具,土石還可建屋,石本堅實,卻在無意的燒灼中得到更堅硬之物金,金雖硬,然燒化后卻較土石更易造形。憑著金火之利,先人創(chuàng)制眾多物事,卻對水無甚好用處,只能行舟船之便。在這眾多的物事中,確有那增長目力所及的,遠能看群星移動,近能觀物于極微處。自古以來人們就重觀天,看日一升一落,便定為一日;看月一圓一缺,便定為一月;觀日照長短并四時變化,便定為一年。倒像是天上的事比地上的事更明白。自打能直觀天外星體,人們便知道,我們所居的地球是繞太陽轉(zhuǎn)動的,且這種繞星轉(zhuǎn)動,在天外比比皆是,也是有極強的定律的。而除了人力外,還知凡物都有重力,水有浮力,水中有壓力,氣也同樣如此。物的伸屈還有彈力,等等諸如此類的發(fā)現(xiàn)。眾先人面對紛繁復(fù)雜、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萬物,不住思索:運動有甚么規(guī)矩沒有?經(jīng)過漫長的探尋,無數(shù)智者奇思妙想的爭辯,終于,一個人出現(xiàn)了?!?/p>

說到此,話頭停住了,老者卻將目光望向屋外,好似直看到許久之前,嚴勤在旁正聽得認真,卻見老者講到關(guān)節(jié)處竟走了神,不禁催促,“老先生,倒是誰出現(xiàn)了呢?”

老者定了定道:“此人名為頓,他總結(jié)眾多智者所得,憑著自身對天地的探索,一舉創(chuàng)出關(guān)于萬物運動的三條定律,也就是我們剛剛講的三定律。除此之外,他還指出,萬物之間無需碰觸,便即各自吸引,是為萬有引力,這是天地本源之力。如此一來,萬物便聯(lián)系起來,運動如何的原因也找到了,為幾千年來眾人對天地之理的探尋給出定調(diào),是公認的古往今來的天才人物。繼此之后,探尋便大體沿著頓所提出道理的框架向前。一是物性,如物有多硬,何時化水,何時化氣,并于極微處,認得萬物各有不同的分子原子組成,進而得知,構(gòu)成萬物的不過就是百八十種元素。二是力性,如水和風,無形無態(tài),流動起來是甚么力道;火究是何物,因何而生,火的炙烤又是甚么力道。冷熱的起因,竟是那小小分子原子行動的快慢引起的,快到一定時候,便與氣作用生出火來。你對著柴草用力劈砍,能生出火么?”

搖頭。

“可是就著火石磕碰幾下卻可以,并不是力氣大就有用的,你說奇不奇。哪一天你若能將刀法使得讓分子原子變了快慢,那會是甚么功夫。三是物與力該怎么結(jié)合,這時人們想到了水。將水封閉起來,用火猛燒,水生氣向外散去,便生出力,稱為蒸汽機。其后干脆以油代水,直接燃油,氣往外散,效果更佳。于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向外使力是受局限的,要向外使力,必須受熱,燃料盡了,便不再對外使力;且不說對外,就是全部用在自身運轉(zhuǎn)上,竟也不能夠始終不輟。天地之間原來另有妙處,除卻作用與反作用力之外,還有多種手段平衡萬物。一物少了甚么,另一物便會多出甚么;一物某種能力可化為另一種能力,或化為另一物的某種能力。平衡之外,也抑制萬物,不論一物具有何種能力,此能力最終會消散盡,而無法從外物再轉(zhuǎn)化補充。就這一點而言,沒甚么是永存不滅的,就算日月星辰也是如此?!?/p>

“日月都沒了,最后天上還剩甚么?”

“跟人一樣,有死就有生,星辰也是可以再生出來的??傊?,因為頓的成就,世人對天地的認識大大加深。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物性被重新認識,如那磁石,磁石你知道么?”

“知道,能吸金鐵呢?!?/p>

“對了,為何能吸金鐵呢,竟是因為有電的緣故,也就是天上的閃電,這二者原是一個因由。電有兩性,以致磁亦有兩性;電與磁還可相互生發(fā),這種生發(fā)當真有趣,若只是電生磁,便可有磁力對外使力;或只是磁生電,便可有電力對外使力;可若是教電生磁,磁然后生電,電再生磁,磁再生電,如此交替不歇的生發(fā)下去,不知傳至幾遠。你可知滿天的亮光,就是這電磁相互生發(fā)的一種罷了。因為能傳送很遠,用來傳遞消息再合適不過了。起初只是傳遞簡單的字句,接著便可傳遞聲音,再下來又能傳遞圖像,千里之遙,轉(zhuǎn)眼即至。困惑也接踵而來,電磁的這種生發(fā),何以能在全部方位、都以不變的極快之速行進。照頓的道理卻是解說不通,無奈人們不得不將目光,投向原子的更微小處,看看那里還有些甚么。果不其然,首先找到的便是叫電子的小微粒,我們?nèi)粘K姷碾?,便是它的緣故了。除此之外,陸陸續(xù)續(xù)又找到六十多種微粒,它們的行動,與頓所指出的完全兩回事,在這極微小之處,竟是一個前所未聞的新天地呢。除引力外,人們又尋到三種本源之力:便是那電磁力、弱力、強力?!?/p>

“甚么是天地本源之力?”

“本源之力就是那天地自行生出的力道,只要天地在,這本源之力便在。如那強力,它便以極強的力道,將微??`在一起,從而構(gòu)成萬物之根基,若無強力,萬物怕是立時灰飛煙滅,不可尋也。弱力呢,沒那么大的力道,只在極小的周遭對微粒起作用,與強力比,更像是春風化雨,可將一種微粒轉(zhuǎn)變?yōu)榱硪环N微粒,因為它,在這微小的天地,平添了許多變數(shù)和精彩?!?/p>

嚴勤聞得這番言說,都是以前不曾聽過的,哪里能夠盡懂,但仍覺新奇無比?!鞍l(fā)現(xiàn)本源之力有甚么要緊呢?”

“正是有本源之力在,天地萬物才是現(xiàn)在如今這個樣子,或是反過來說,若問萬物為何是這樣,追根究底,乃是因為本源之力如此。日月為何是圓的,太陽為何會發(fā)光,人為何是這樣……”

嚴勤又待了許久才離去,一直在想著老者的話,晚間躺在床上,還在琢磨:天地之理,本源之力,與功夫有甚么關(guān)系,習武是為了探尋天地之理么,如何探尋,我現(xiàn)下與人打斗,打的是力氣和勇氣,這似乎不錯,道理明白,便是這樣了……又記得明日要早起,沉沉睡去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