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今社會,人類正面臨著嚴重的四大環(huán)境問題,一是全球荒漠化加劇,二是溫室效應(yīng)導(dǎo)致的全球氣候變暖、異常氣候和極端天氣發(fā)生概率增加,三是大氣、土壤、海洋污染加劇,四是生物多樣性減少,其根源在于地球上森林的砍伐導(dǎo)致植物數(shù)量的減少以及植物群落構(gòu)成質(zhì)量的下降。綠色植物是人類在這個地球上存在的根本,每當我們走出戶外、走向城郊,野花、野草就不時映入眼簾,它們正在不同的角落頑強并茁壯地生長,把人類生產(chǎn)出的有毒氣體轉(zhuǎn)化成固體有機物儲藏起來,努力維持著地球的生態(tài)平衡,使日漸繁盛的人類大家族能夠繼續(xù)繁衍生息。
人類是當今地球的霸主,正劇烈改變著地球。但人們不能忘記,植物是人類的保護神,也是其他生命賴以存在的基礎(chǔ)。不用說遙遠的青藏高原,就是在城市周邊也有廣闊的荒坡野嶺,有眾多的植物種類生長在其中,野花草默默無聞地生長著,每當看到這些,我就感到欣慰,感到野花草的親切,因為我明白,在這日漸擁擠的地球上生活著的人類之所以沒遇到滅頂之災(zāi),還在興旺地發(fā)展,就是因為有植物在悄悄地保護著人類。遠古的植物為我們準備了燃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當今的植物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吃、穿等生活用品,而且還保證了氧氣、淡水的供應(yīng),如果說農(nóng)作物主要提供了前者的話,那么大自然的野花草則提供了后者。只有意識到這些的時候,我們才會去感謝植物,才會去珍惜植物,才會去保護植物。
那如何保護植物呢,保護植物人人有責(zé),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己做起,愛護自然、敬畏自然、保護自然,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傷害每一株小草,更不用說砍伐大樹了。城市里,除了硬化,就是綠化,建筑、修路等工程盡量避開大樹、古樹,城市中的路旁、街邊、墻角等生長的雜草,也要保留,不用鏟草除根,但有時需要整理、修剪。因為它們可以護地防塵。野外郊游的時候,我們不能把好看的花采一大把自己欣賞,而是要把它們留給后來人或是來年繼續(xù)欣賞。
植物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在地球上生存的人就一定要了解植物的一些特征,具有一些植物學(xué)知識,因此首先要識別植物,認識它們、能叫出它們的名字,植物的名字與植物形態(tài)、習(xí)性、地理分布及用途等密切相關(guān),有些植物名稱的由來還有動人的傳說,植物只有具備了名稱才能進行交流。只有認識了植物,人們才能更好地了解它們、利用它們。不管研究人員還是植物愛好者,甚至普通群眾,掌握了解和認識數(shù)百種本國語的植物是必需的。因此寫了此書。
于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