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團支書

汶水灘(套裝共3冊) 作者:杜煥常


團支書

剛剛進入初冬,這天上午,沒刮風,不算冷。日頭張著暖洋洋的笑臉,照得場院熱乎乎的,照得樹枝金燦燦的,照得人們舒適、愜意。

潘家祠堂這座全村最古老的建筑,坐落在村中央最高處。莊嚴肅穆的院落前面,是一個七級石階的高門臺,門臺南面就是一片空場地。場地南面是個水塘,塘四周幾十棵年輕的垂柳,挺拔地站立著,柔韌的柳條低垂著,紋絲不動。水塘和祠堂的年齡是一樣的,當年筑高臺、建祠堂,就地取土,挖了個大坑,形成了現(xiàn)在的水塘。當時周圍就栽上了柳樹,那一茬在“大躍進”時全殺光了,現(xiàn)有的是后栽的,好在柳樹臨水生長快,三四年工夫就對掐粗了。附近戶家的雞正聚集在塘邊覓食,被前來開會的人們嚇得一驚一乍,膽小的撲棱棱跑回家去了,幾只膽大的跟著一只大公雞,慢騰騰走到離人群遠一點的地方,繼續(xù)在干枯的草叢中撓起來。

張發(fā)樹帶著一伙民兵,從附近社員家搬來兩張單桌、十幾把椅子。潘忠國倒背著兩手,指揮著把桌、椅擺到場院最北邊的石階下面。看到有人陸續(xù)來了,潘忠國神氣十足地吆喝:“都往前坐,遠了聽不清領導講話!”看祠堂的潘孝彥老漢躬著腰,端著茶壺和幾個茶碗,慢騰騰過來放到桌子上。潘忠國一看就拉下臉,說:“大老爺,你看看這茶碗里的茶銹,有一錢厚了,你就不知道刷刷?”潘孝彥話也沒說拿起茶碗要走,潘忠國擺擺手,“算了,連茶壺都拿回去吧,叫他們到大隊辦公室去拿,你負責燒幾壺開水就行了?!迸诵┻€是沒說話,回頭拿起茶壺,撅撅回了祠堂。

工作組已經進村十幾天了。今天上午全大隊停止一切農活,召開全體社員大會。農村早晨都是先下地干會兒活,然后回來吃早飯,一般要到九點左右,所以開會時間定在了十點。這樣也好,露天會場,暖和些。大隊下通知時就說,這是個重要會議,工作組的同志都參加,楊書記親自講話,要求所有整半勞力都不能請假,一定要到齊。這么多上級干部到會,公社書記這樣的大領導講話,這在汶水灘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出于好奇,除了能出工的男男女女都到了,一些老人也來看個究竟。

會議開得很好。接近兩個小時,會場秩序井然,完全沒有以往開會上面大聲講,下面嗡嗡嗡,說說笑笑,打打鬧鬧,愛聽不聽的樣子,就連一些婦女帶來的針線活,也各自主動收了起來。

會議由潘忠國主持,楊書記講話。楊書記開始對大隊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今年是老天爺不平穩(wěn)的一年,先旱后澇,但是,全體社員在大隊黨支部的帶領下,克服困難,戰(zhàn)勝災害,奪得了大豐收。尤其值得表揚的是,汶水灘在全公社率先完成了糧食征購任務,雖然花生任務沒完成,和其他大隊比起來,也是交售比較多的。他特別表揚了第三生產隊,因為三隊糧食任務超額最多,還完成了花生任務。然后話鋒一轉,說公社黨委決定派這么多同志來駐隊,就是想把汶水灘作為一個點,有些工作在這里先行一步,再推向其他大隊。搞什么?今冬明春主要是開展農田基本建設,具體講,首先要翻土壓沙,爭取苦干三兩年,把那一千來畝沙地改造成良田。他接著把搞好這件事的重要意義,這幾天通過召開支部會、黨員會、貧下中農代表會討論的一些具體方案,一條條作了詳細闡述。不少群眾聽得津津有味,點頭稱是。只是潘忠國在最后強調要落實好楊書記講話精神時,說我們要鼓足干勁,艱苦奮斗,保證今冬明春就全面完成任務。下面一陣議論聲。楊書記看了看他,也沒說什么。

會議還安排了幾個人表態(tài)發(fā)言,兩個生產隊長,一個民兵排長,潘秀菊既代表婦女,又代表團員青年,最后一個是貧協(xié)主任李光恩。李光恩的發(fā)言最短,也最利索。他說:“楊書記講的這個意見好,我們貧下中農完全擁護。說干就干,明天就動手,都帶上雙套家伙,挖動就用锨挖,挖不動就用大镢刨。完了?!毕逻呉黄坡?。


張義生沒有參加今天的大會,他明天就要到公社農具廠去上班了。

大前天傍晚,他與武裝部干事許永和一塊去大隊辦公室開會,走在路上,許干事告訴他,可能要調他到農具廠去工作。他聽了很愕然,當即問:“公社黨委決定了?為什么?”許干事自覺失言,趕緊說:“我也是側面聽說,消息不一定準確,你千萬別打聽?!蓖砩祥_會時他顯得憂心忡忡,這事一直在心里纏繞。回到家里,他搜腸刮肚地想:工作組進村還不到半個月,就要調整我的工作,是我接待他們不熱情,安排不周到?不對,楊書記和工作組其他同志都表示很滿意呀。是工作上出了什么紕漏?也不對,雖然楊書記第一次個別交談提出翻土壓沙的想法時,我談了些具體困難,可那都是明擺的事實,楊書記也認可,特別在后來的幾次會議上,我都是按楊書記的思路提要求,做工作,楊書記也很贊成呀。難道工作組聽到了自己和潘秀菊的謠言?更不像,如果那樣,他們就應該認真調查,弄清真相,并且給我個交代。要不,親自問問楊書記,看他怎么說?不行,許干事只是隨便說說,萬一領導沒這個意思,那會讓領導對自己產生什么看法!躺在床上,思來想去,腦子里像塞進了一團亂麻,怎么也理不出個頭緒。

直到第二天晚飯后,公社組織委員邵志敏親自到家來和他談話,他才算打消了顧慮,心里舒坦了些。昨天上午楊書記又和他談了不少,最后說下午就在支部會上說開,讓他交代下工作。這時,他已經是很滿意了。農具廠屬于大集體性質,是公社唯一的一個廠子,一百多名工人,公社領導非常關注。由于廠黨支部書記兼廠長年齡偏大,有些力不從心,雖然對業(yè)務工作抓得比較好,但對黨務工作顧不過來,工人思想有些散,所以黨委決定,配一名專職副書記,加強一下廠子的思想政治工作。這名同志要政治上可靠,考慮問題比較細心,善于搞好團結。在公社機關里沒有合適人選,于是想在村支部書記中物色。經過這一段的考察了解,楊書記提議,黨委認真研究,才形成這么個意見。老邵和楊書記都是這么談的,看來這是組織的信任,是重用,是對自己這幾年工作的肯定,自己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都是沒道理的。另外,在村里工作這些年,酸甜苦辣的也真干夠了,有這么個機會離開,還是半脫產,拿工資,吃供應糧,怎么能不愉快地接受呢!

實際情況并非完全如此。

原來楊書記收到一封縣委轉給他的人民來信,信上反映,汶水灘大隊黨支部書記張義生,與軍屬潘秀菊有男女作風問題。當時黨委已經決定工作組到這里蹲點,這件事可必須認真對待,處理不好將影響工作組開展工作。楊書記與組織委員邵志敏商量,暫時保密,工作組按原計劃進駐,只是讓老邵也參加,因為老邵機關上的具體工作比較多,不長駐,把這件事情了解清楚就回機關。

邵志敏是做組織工作多年的老同志,考慮問題細致周全。進村以后,他以熟悉下情況,了解黨支部的全面工作為名,找各方面的人進行交談,幾天后就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判斷:信上反映的問題純屬傳言,根本沒有事實根據(jù)。并且基本了解清楚,謠言是出自兩個多事的女人之口,沒必要進一步核實。多數(shù)人對張義生的工作是贊成的,認為他思想品德好,善于團結人,對上級部署的任務都能認真落實。盡管有時做事不夠大膽,顯得魄力小些,但這也說明辦事謹慎,偏差很少??傮w分析,這個人的口碑還不錯,算得上一個稱職的基層干部。另外,潘秀菊更是一個眾口稱贊的好青年,作風正派,孝敬老人,工作積極,絕沒有生活作風方面的問題。但是,這傳言畢竟在群眾中造成了一定影響,兩個人又都是大隊干部,時間長了不利于工作。原來黨委議過農具廠配副書記的事,既為了保護干部,又便于各方面開展工作,可以建議把張義生調到農具廠去。

邵志敏把這些想法向楊書記作了匯報,兩個人又反復進行分析,覺得這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于是讓老邵回公社,向其他黨委成員通了通氣,大家都同意,就這么定下來了。

對于張義生的工作調動,社員們沒怎么在意。在大小隊干部中有些議論,有的說,多虧工作組,特別是楊書記,一來到就把張書記提拔了。也有的說,大概是工作組對張義生的工作不滿意,又不能無故免他的職,所以給他找了這么個可有可無的活,也算是適當安排。只有潘忠國心中暗喜:自己的預謀總算實現(xiàn)了,尤其那封人民來信,沒有白寫。雖然對張義生沒作處理,還說是重用,不論怎樣,書記的位子總算讓了出來。那天下午楊書記宣布讓我暫時主持黨支部的工作,那是因為還需要履行組織程序,過不了多久,我就是汶水灘名副其實的一把手了!


翻土壓沙改造沙地的工作轟轟烈烈開展起來了。團員、青年,婦女、民兵,又分別作了發(fā)動,相互進行競賽。各生產隊更是精心組織,把凡是能出工的整、半勞力都動員起來,全大隊近千人一起上了陣。滿坡彩旗招展,歌聲、吆喝聲此起彼伏,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潘忠地和幾個年輕人只穿著一件單褂,臉上都汗涔涔的。這些天里,他比誰都興奮,干起活來也格外賣力。你看,潘忠良吆喝大伙歇會兒吸袋煙,他說:“恁先歇著,我把這壕土翻上去再休息?!泵刻於歼@樣,他出工在前,收工在后,別人休息了,還再干一會兒。正當他從土壕里拄著锨上來的時候,潘秀菊向這邊走來,老遠看到他,大聲喊:“忠地,中午收工后到大隊辦公室去,柳書記找你有事?!?/p>

“知道了!”潘忠地答應著,擦把汗,湊到那伙吸煙的人跟前,坐到地上歇息。

“忠地,看來你成工作組的紅人了,不是楊書記叫,就是柳書記找?!贝u頭和他打趣。

瓦子接上說:“人家忠地這就要高升了!忠地呀,當了官別忘了這些哥們呵!”

李春蓮看到潘忠地被他們鬧得有些不好意思,就想給他解圍:“別眼饞,有那個本事讓領導找恁呀!工作組為什么來了就號召咱搞翻土壓沙運動?那是采納了忠地的建議!”她發(fā)現(xiàn)幾個人有些發(fā)愣,進一步說,“恁要是不信問問隊長!”

潘忠良摻和進來:“哎呀,忠地的事你個丫頭片子怎么知道得這么清楚?是不是你們兩個太近乎了!”

李春蓮說:“你別和瘋狗似的時不時就咬人,你不知道呀?一個多月前忠地給楊書記寫的報告,就說到了這個事,不光士金叔,你和老會計都清楚?!彼ゎ^看看潘士金,“大叔,你說話呀,我說的對吧?”

潘士金在一旁和幾個年長的社員拉呱,不愿意接這伙年輕人的話把兒,笑了笑說:“別胡鬧了,干活吧,歇的工夫大了別著涼感冒?!?/p>

李春蓮狠狠地瞪了潘忠良一眼,起身去干活。潘忠良卻盯著潘忠地說:“忠地,你是大閨女托生的吧,怎么還害臊??!”

潘忠地剛才的確是臉紅了,一說干活倒沒事了,于是沖著潘忠良說:“二隊長別拿我尋開心了,你也不瞧瞧,今天上午咱這幾個你干得最慢?!?/p>

潘忠良說:“是嗎?那好,我加把勁,咱兩個比試比試,看誰翻得多?!?/p>

潘忠地說:“光多不行,還得比質量?!?/p>

潘忠良說:“那是當然,我就不信還比不過你個小白臉!”

兩個人都動了手。其他幾個年輕人偷著笑。


收工后潘忠地直接去了大隊辦公室。進門一看,公社團委書記柳新水和潘忠國都在,他和他們剛打完招呼,公社婦聯(lián)主任高淑嫻和潘秀菊也一起來了。都坐下后,柳書記說:“忠國同志,你說說吧?!?/p>

“還是你說?!迸酥覈妻o。

柳書記說:“不,這是你們黨支部的事,你說?!?/p>

潘忠國說:“那好,柳書記讓我說我就說,說不全面的再請柳書記、高主任補充。這么回事,秀菊呢,現(xiàn)在是黨支部委員,還兼任團支部書記、婦委會主任,一身兼數(shù)職,的確是太忙了。經研究,忠地,想讓你把團支部書記接過來,你覺得怎么樣?”

潘忠地感到很突然,猶豫了一瞬才說:“秀菊姑干得挺好,我回來時間短,沒經驗,還是讓她兼著吧?!?/p>

潘秀菊說:“你還想把恁姑累死呀!別謙虛了,你大膽地干,有什么事我?guī)椭?。?/p>

潘忠地看了看潘秀菊,說:“要不,我當個團支部委員,最多干個副書記,還是你挑頭,工作的事我多出力還不行嗎?”

潘忠國說:“忠地說的也有道理,柳書記,高主任,是不是讓他先當副書記鍛煉鍛煉?”

高主任說:“不要變了,這是商量好的意見。忠地,干吧,我們了解,你在學校里就做過團的工作,回來后的表現(xiàn)也不錯,相信你能干好。人家秀菊多次夸你,主動提出來讓你擔任團支部書記,這也算是替她分分擔子。”

柳書記也說:“是不能再變了,楊書記已經同意了這個意見。我們在這里駐隊,還有秀菊幫你,你不要擔心?!?/p>

潘忠地聽出楊書記都點了頭,知道不接受是不行了,就說:“我是怕做不好工作誤事,那就辜負了領導對我的信任了?!?/p>

潘秀菊說:“別前怕狼后怕虎的,怕什么?團員、青年中一半是婦女,婦女當中的骨干力量多數(shù)是團員青年,只要咱倆合起勁來,什么困難也不怕。再說,還有高主任、柳書記親自指導咱,絕對能干好!”她又看看柳書記,接著說,“晚上開個團員會吧,俺兩個交接一下,也請柳書記參加,對我們下步的工作提提指導意見?!?/p>

看到兩個人的情緒,柳書記很滿意,說:“可以,如果工作組那邊沒其他事我就參加,你們下通知吧?!?/p>


潘忠地擔任團支部書記,絕大多數(shù)團員擁護。個別人對他不太了解,但也沒表示反對。至于其他社員,因為沒人把團支部書記當成個像樣的官,所以都不當回事,除了第三生產隊,別的隊連議論的也沒有。只有一個人,對潘忠地算得上十分熟悉,一聽這事心里就犯起了嘀咕。他就是和潘忠地一前一后回村的李向東。

“我和他是十多年的同學,在初中時一塊入的團,只是最后這一年他上了農校,我上了師范。兩個學校一塊下馬,我們又一塊回村,要說參加勞動,我也是天天出工,為什么就讓他當團支部書記,我什么也不是?哪怕叫我當個副書記,或者是委員,面子上也好看些,難道黨支部把我忘了?”李向東越想心里越堵得慌。

第二天下午收了工,李向東沒回家吃晚飯,先在村頭轉了一圈,思量了一陣子,最后下了決心,終于去了潘忠國家。潘忠國正在吃飯,一看到他那個情緒,就猜出了八九分,也沒起身,說:“向東過來了,還沒吃飯吧?來,坐下一塊吃?!?/p>

李向東撒謊說:“我吃過了,恁吃吧。”

潘忠國繼續(xù)吃飯,又問了一句:“有事???坐下說?!?/p>

李向東邊坐邊說:“沒事?!?/p>

潘忠國的老婆劉玉蘭拿煙給他,他說不會吸,坐在那里渾身不得勁的樣子。沒大會兒,潘忠國撂下了飯碗,說:“這次讓忠地擔任團支部書記,是工作組的意見,你也別有什么想法?!?/p>

李向東低著頭,搓著手說:“大哥你也知道,我和忠地是一塊回來的,人家干上書記了,我連個委員都不是,叫外人看起來就和我犯了什么錯誤似的。”他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潘忠國說:“怎么能這樣想呢?實話給你說吧,開始商量這事,我第一個提名就是你。只是工作組堅持讓忠地干,我也沒了辦法。你放心,我心里有數(shù),講個人條件你不比忠地差,你的事我會放到心上?!睂嶋H情況并不是這樣,他當時只是順著工作組的同志說,根本沒提李向東,這是臨時編的瞎話。不過,他倒產生了個新的想法,這兩個人是全村文化程度最高的,將來能拉攏住對自己有好處。

李向東已經抬起頭,臉上也舒展了些,說:“那就謝謝大哥了。”

潘忠國說:“有件事你可以考慮一下。咱小學里還缺個民辦教師,空了快一個學期了,暑假里公社教育辦公室就讓配,當時沒有合適人選。民辦教師可比那團支部書記強多了,長年風不著雨不著,大隊記全工,每個月公社還發(fā)幾元錢的補貼。你如果想干,等過一段大隊班子定了,我給其他人通通氣,盡快定下來。”

李向東聽了這話,當然是心滿意足,笑嘻嘻地說:“您操心吧。只要大哥您安排,讓我干什么都行?!?/p>


要把沙層下面的黏土翻上來,把沙捯到下面,土層至少要覆蓋五十公分。這活兒雖然不復雜,可必須認真。開工后第五天,工作組的全體同志,和大隊干部們一起,對各生產隊翻土壓沙的進度、質量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檢查結果,數(shù)第三生產隊質量最好,基本上土層都在五六十公分。其他生產隊就不行了,有的雖然進度較快,但質量太差,干得好的土層也就三四十公分,有一些還不足二十公分。在現(xiàn)場,工作組的同志提出了這個問題,可有的隊長強調理由,說如果都把土層搞那么厚,今年冬天一半也翻不完,怎么能保證明年春種前完成任務?

回到大隊辦公室,楊書記讓大家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第一個發(fā)言的是公社農技站站長王士友,他針對農作物栽培的技術要點,特別是生長期的管理要求,分析說:“土層必須達到一定厚度,絕不能少于半米,這是翻土壓沙的關鍵。否則,將勞而無功。”水利站站長胡成彬跟上說:“下一步我們要打井修渠,讓這片沙地全部變成水澆地。如果土層太淺,澆了水也會很快滲漏下去,那就根本沒法保證豐收了?!?/p>

工作組的同志都發(fā)了言,大隊的干部們卻都一言不發(fā)。出現(xiàn)這種場面不合常理,研究大隊的工作,應該以大隊的同志發(fā)言為主。

其實楊書記已經心中有數(shù)。前兩天他回了公社,昨天下午剛回來,工作組的幾個同志就向他匯報,說潘忠國這幾天有些穩(wěn)不住,不像其他大隊干部,蹲在一個生產隊參加勞動,而是一遍遍地往各生產隊跑,找著隊長就吆喝:“加快進度呵,要保證春節(jié)前翻完,讓社員們過個安穩(wěn)年!”他這個說法迎合了部分生產隊干部和社員們的思想,都覺得把土層搞那么厚太費勁了,真要是兩三個冬天都干這活,那得下多少力呀,所以就只顧進度不注意質量了。鑒于此,楊書記決定今天組織檢查,并要求工作組的同志在討論時多從正面講些道理,以進一步統(tǒng)一大家的認識,尤其要解決潘忠國的思想問題。

楊書記看著潘忠國,說:“不能老是悶缸啊,大隊的同志也都談談,敞開思想,怎么想的就怎么講。”

潘忠國早就有些坐不住了。剛才幾個人的發(fā)言他聽得出來,都沒有講進度,而重點是強調質量上存在的問題,這與他個人的想法,以及幾天來給各生產隊打的招呼,正好相反??磥砻^是對著自己了,必須順著他們的桿子爬,不然,沒什么好果子吃。聽到楊書記催促,他掐滅煙,清了清嗓子,說:“是我的工作有失誤。我一直認為這項工作發(fā)動得好,上陣勞力多,應該能提前完成任務,爭取不影響開春種地,所以要求各生產隊一定要按天算賬,并且要盡量往前趕。這樣一來,有些隊為了趕進度,就不注意質量了。我檢討?!?/p>

楊書記說:“哎,不是要你檢討,是商量一下,這幾天的工作我們存在什么問題,下一步如何解決。”

其他幾個大隊干部也都說,在自己所包的生產隊只顧干活了,沒注意質量,散會后要立即糾正。潘士金所在的第三生產隊不存在質量問題,他表態(tài):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一定再加快些進度。潘忠地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坐在那里只是認真聽,一言沒發(fā)。這時楊書記點他的將了:“忠地,你也說說你的看法?!?/p>

潘忠地不好推辭了,只好簡單說了幾句:“我認為翻土壓沙是徹底改變生產條件的百年大計,應該是質量第一,翻一畝是一畝,翻一分是一分。寧愿進度慢點,也不能不講質量。咱提的土層達到五十公分以上,是有科學依據(jù)的,必須保證。不僅以后要注意質量,原來翻的土層太淺的,也要返工。不然,達不到預期效果,社員們也會有意見。”

楊書記說:“忠地講得很好。大家還有什么意見?”他眼睛掃了一圈,都不說話了,于是作了總結。他首先肯定了幾天來的工作,最突出的一點,就是群眾充分發(fā)動起來了。至于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是因為這項工作剛剛開始,以前又沒干過,有些急于求成造成的。但從這次會議以后,要認真糾正。天氣越來越冷,是要抓進度,可必須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正像忠地說的,這是百年大計,是涉及子孫后代的工程,千萬不能干勞民傷財?shù)氖虑椤O乱徊皆俜?,都要嚴格標準?,F(xiàn)在翻過的,凡是土層在四十公分以下的,要重新再翻一遍。這方面要做好生產隊干部和社員們的思想工作,講清道理,避免出現(xiàn)抵觸情緒。

大家都表示堅決按楊書記講的意見辦,會后認真抓好落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