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拜 佛

人生必經(jīng)之路 作者:鬼腳七 著


拜 佛

今天是 2016 年元旦,也是我短期出家的第三天。

今天日子不錯,又是法定假日,五臺山車水馬龍,人流如潮。據(jù)說這還不算人多,真正人多的時候是國慶長假或者五一長假期間,那時公路上的車都會堵成停車場。

五臺山的寺院有的對游客收門票,有的不收。僧人去任何寺院都不用買票,連景區(qū)大門的門票也不用。當(dāng)我不用買票就進了寺院時,一種身份的尊貴感油然而生。

我想:都穿上僧衣了,還是應(yīng)該去“拜拜碼頭”吧。于是今天的主題就成了“拜碼頭”,哦,不是,拜佛。上午去拜了好幾個寺院,顯通寺、圓照寺、羅睺寺、菩薩頂……我遇寺院就進,見菩薩就拜。

為什么要拜佛啊?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

多數(shù)人拜佛是求菩薩保佑的,保佑生子、保佑發(fā)財、保佑升官、保佑旺桃花、保佑家人平安。如果愿望沒有實現(xiàn),心里或許會想:是拜的次數(shù)不夠多嗎?還是上供的桃子不夠新鮮?

我也不知道菩薩是否真的會保佑,但總覺得用這種發(fā)心拜佛不合適。佛法倡導(dǎo)人們向內(nèi)求,一直求佛保佑自己升官發(fā)財,這是向外求啊,而且還像是在跟菩薩做交易:我供養(yǎng)了那么多錢,為什么不保佑我呢?!

那到底為什么拜佛?我的理解是兩點:放下我執(zhí)和生恭敬心。

年輕的時候去寺廟,我很少拜佛。我經(jīng)常想:下跪拜泥菩薩,多傻??!再說了,萬一我也是菩薩呢,都是菩薩我為什么要拜他呢?現(xiàn)在想想不禁臉紅。后來我在公司里擔(dān)任了重要職務(wù),又有了點小名氣,越來越覺得自己是個人物了……我執(zhí)多重??!如今才出家?guī)滋?,我跪拜的次?shù),超過以往三十年跪拜的總和了。

聽說以前有個常不輕菩薩,謙虛恭敬,每逢見到出家、在家修行的人,不管其行為如何,都恭敬禮拜,并對他們說:“我非常尊敬你們,不敢有所輕視,為什么呢?因為你們都行菩薩道,將來都要成佛?!蔽乙蛩麑W(xué)習(xí)!

去寺院的路上,發(fā)生了一些好玩的事。

顯通寺附近,有個中年僧人,穿著黃色的僧袍,戴副眼鏡,戴一頂毛線帽子。他看見一對年輕人在拍照,就過去搭訕。我順便聽了幾句,好像是“這個地方很神圣,看你們有佛緣,咱們結(jié)個緣,你們要做功德……”之類的。

走了不遠,又遇到一個老和尚,穿著灰色僧袍。他主動跟我打招呼:“師父從哪里來的啊?”

“五臺山靈境寺?!?/p>

“哦,靈境寺,我知道的。上次那里還做法會的。我是×××寺住持,你看,我是真和尚,送你們幾個念珠,咱們結(jié)個緣吧!”他說著把幾串念珠塞到了我們手里,接著又說道,“我們寺廟路比較偏,去的人也少,現(xiàn)在是冬季,去那里的人更少了。條件不行啊,生火的煤都買不起……”

跟我隨行的朋友供養(yǎng)了他一百元,老和尚連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隨后離開了。

我跟朋友說:“他肯定不知道靈境寺,靈境寺剛開始重建,根本沒組織過大型法會?!?/p>

朋友說:“知道他是想要錢,誰叫他有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呢,先把東西免費給我們,再給我們講情懷……”

我笑了。

對面走過來一個婦人,牽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我朝小姑娘走過去,把念珠遞了過去:“阿彌陀佛!小施主,看你有佛緣,這個送給你吧!”

婦人有些詫異,連忙說:“謝謝師父!謝謝師父!”

我朝她合十致意,轉(zhuǎn)身離開,朋友笑了。

菩薩頂,據(jù)說是順治皇帝出家的地方,修得十分氣派,也是每個游客到五臺山必到的地方。

我登菩薩頂時,遇到了一位正在朝拜的年輕僧人,二十多歲,一身黃色僧衣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補丁,背著一個褐色還有幾處破損的僧包,一雙側(cè)面脫膠的運動鞋布滿塵土,分不清是什么顏色了。他每走一步,雙膝跪地,然后整個身體撲在地上,大臂貼著地面,雙手合十舉過頭頂。他手上戴著厚厚的明顯已經(jīng)破舊的灰白色手套。

我心生敬意,雙手合十,念“阿彌陀佛”,從他身邊走過,沿著臺階登上了菩薩頂。

我剛進寺院,有位二十多歲的小姑娘跟了過來,跟我打招呼。我貌似不認識她,也沒聽清她說什么,于是沒有理會,繼續(xù)去各個大殿參觀朝拜。十幾分鐘后我出寺院大門時,發(fā)現(xiàn)小姑娘還在大門口等著。小姑娘見我出來,非常興奮,趕緊上來打招呼。

我們走到一邊,她迫不及待地介紹她神奇的經(jīng)歷:

“我從杭州來的,以前就關(guān)注七哥,最近看見七哥推送的文章,也想來五臺山看看。出發(fā)之前還在想,會不會遇到七哥呢?

“我今天早上剛到,手機就落在出租車上了,只剩下個黑白屏的諾基亞,還沒電了。早上我拜菩薩頂,沿臺階拜上來的,越拜越絕望,想起宗薩仁波切說:‘當(dāng)你絕望的時候,深入看下去,看看絕望的后面有什么?!艺娴纳钊肟戳?。我拜上菩薩頂,又拜完了菩薩頂?shù)母鱾€大殿,絕望還是存在,我就繼續(xù)看。

“等到我出了廟門,居然看見了七哥!太神奇了!太神奇了!

“我覺得太開心了,絕望也消失了,不知道為什么……”

喜悅是會傳染的,看見她高興,我也挺開心的。這件事情她覺得神奇,我也覺得神奇。今天五臺山的游客至少也有上萬人吧,菩薩頂上也擁擠不堪,這樣也能遇上,一定是莫大的緣分。

我從菩薩頂下來時,又遇到了那位朝拜的年輕僧人,他正靠在墻邊休息,望向遠處。我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天空萬里無云,大山連綿起伏,山頂上還有積雪。既然遇到就是緣分吧,我走上前去,雙手合十,問道:“阿彌陀佛!師父從哪里來?”

“普陀山來的。”他聲音有些沙啞,朝我合十還禮。

“一路拜過來?”

“是??!”

“拜了多久?”

“四年?!彼幕卮鸷芷届o,但我內(nèi)心被震撼了。

“這么冷,一路上晚上睡哪里?”

“有時候睡寺廟,有時候露宿?!?/p>

“五臺山是終點嗎?”

“不知道會不會留下來。”

“師父法號?”

“古法(音)?!?/p>

我離開時,內(nèi)心有些感動。這位古法師父是菩薩派來加持我的吧?

這幾天雖然我嘴上滿不在乎,但對于一路不帶分文托缽乞食行走去峨眉山之事,還是有些焦慮的。萬一沒吃的怎么辦?萬一沒住的地方怎么辦?路上會不會有意外……總之有太多的念頭和想法會時不時冒出來。但今天看見古法師父,我坦然了很多。人家從普陀山到五臺山,磕頭朝拜了四年,就這么簡單的裝束,也到達目的地了。我才走幾個月,擔(dān)心什么呢?

下午,朋友都離開后,我開始看書,一本薄薄的《入菩薩行論》,印度寂天菩薩著。這本書是那個菩薩頂上遇到的小姑娘送我的,我居然沒記住她的名字。書很薄,完全翻譯成了白話文,介紹應(yīng)該發(fā)菩提心、如何發(fā)菩提心以及日常修行的一些方法。我看著看著就入迷了,時而汗顏,時而又被感動得淚流滿面。我忽然意識到,這個小姑娘也是菩薩派來給我送書的吧?

想起以前聽說有不少人在五臺山遇到過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每次都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方式來點化世人。聽一個法師說他剛到五臺山?jīng)]多久,有一年冬天準備去北臺拜訪某個老法師,走到半山腰迷路了,遇到一個老農(nóng)在山上刨地。法師問路時被老農(nóng)罵了一頓:“大雪天瞎跑什么啊,路斷了走不了,趕緊回去?!狈◣熛肓讼刖头祷亓?,等下山了才想到,大雪天半山腰怎么可能會有老農(nóng)刨地呢?那一定是文殊菩薩化現(xiàn)的?。?/p>

想到這里,我忽然覺得,那個朝拜的僧人讓我對接下來的行走充滿信心,那個小姑娘送了我一本書讓我了解了修行人應(yīng)該有的行為,他們倆會不會就是文殊菩薩的化現(xiàn)呢?此時,我內(nèi)心一陣暖流涌出,眼睛仿佛又濕潤了。

我知道,不止他們倆,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是菩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