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史前的生態(tài)形勢

汗室讀書散記 作者:王子今 著


史前的生態(tài)形勢

 

古代希臘的神話中,保留有關于史前史的片斷記憶。其中說到一個被稱作“黃金時代”的歷史階段。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在《工作與時日》中描述當時人們無憂無慮地“享受盛宴的快樂”的情形:“他們擁有一切美好的東西。肥沃的土地自動慷慨地出產吃不完的果實。他們和平輕松地生活在富有的土地上。羊群隨處可見,幸福的神靈眷愛著他們?!敝袊惹貎蓾h的思想家追述遠古歷史,也曾經描繪出富有理想主義色彩的畫面。據說當時社會生活節(jié)奏從容平和,人們的消費品直接取獲于自然,可以得到基本的滿足?!肚f子·盜跖》說,“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起則于于。……此至德之隆也”?!痘茨献?span >·覽冥訓》和《白虎通·號》也有類似的說法。《淮南子·本經訓》也寫道,“古之人,同氣于天地,與一世而優(yōu)游”,“衣食有余,家給人足”,“天下和洽,人得其愿”。所謂“同氣于天地”,形容人與自然的關系相當和諧。

當然,對于所謂“黃金時代”的神話,必須用歷史主義的眼光進行分析。我們知道,遠古先民在取得自然的豐厚饋賜的同時,也受到自然的嚴重禁制。原始人群無力抗御天災,世界許多民族共有的洪水傳說,顯示原始社會曾經經歷了怎樣的毀滅性的災難。遠古時代人們的平均壽命很短。正如《韓非子·五蠧》所謂“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淮南子·修務訓》所謂“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蠃蛖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妒酚?span >·貨殖列傳》中記述當時社會發(fā)展進程較為落后的江南地區(qū)的情形,也可以引為參考。司馬遷寫道:“江南卑濕,丈夫早夭?!背街?,地廣人稀,人們“果隋蠃蛤”,不需要較高層次的經濟形式,消費需求就可以得以滿足,由于自然條件“饒食”,所以“無饑饉之患”,以致民間“無積聚而多貧”,因此,“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沒有物資的積累,當然也就談不到文明發(fā)育的條件。

我們通常所說的社會的發(fā)展,往往是以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為代價的。其實人類歷史的最初進步,就意味著人對自然的宣戰(zhàn)。人口數(shù)量的增長和消費需求的擴張,使得社會經濟形式從以漁獵和采集為主轉變到以農耕為主。于是,原有自然植被首先遭受破壞。

《呂氏春秋·蕩兵》有“黃、炎故用水火”的說法,或許反映以黃帝為名號的部族聯(lián)盟可能曾經以河濱作為早期發(fā)展的基地,而以炎帝為名號的部族聯(lián)盟則如《帝王世紀》所說,“本起烈山,或稱烈山氏”,起初比較重視山林的開發(fā)。

據《說文·火部》:“炎,火光上也。”“炎”字的本義,就是熾燃的“火”。炎帝部族聯(lián)盟“以火德王天下”,“為火德之帝”(《呂氏春秋·孟夏紀》高誘注),“死為火神”(《淮南子·時則訓》高誘注)的傳說,很可能體現(xiàn)了遠古時代利用“火”墾荒農作的歷史性進步。炎帝“火德”傳說的發(fā)生,是農耕業(yè)發(fā)展必然經過的歷史階段的反映。這就是在茫茫山野原生林密集的情況下,人們不得不利用火耕手段拓荒營田,進行最基本的種植業(yè)開發(fā)。傳說中的炎帝,或許可以看作發(fā)明和推廣“刀耕火種”農業(yè)技術的先驅。炎帝時代,中國原始農耕技術發(fā)展呈示出第一個高峰,于是炎帝有“神農”之號。

炎帝燒田火耕,可能是受到天火導致的森林火災的啟發(fā)。森林火災,在遠古時代是頻繁發(fā)生的。作為非常的自然景觀,森林火災很容易被當時的人們看作神異之象。對于古代“燭龍”傳說有多種解釋,有人說是北極光,有人說是火山噴發(fā),也有人解釋為森林發(fā)生嚴重火災時上騰的煙焰?!缎杏洝肪砩险f:“南方有炎火山焉……四月而生火,十二月火滅。正月、二月、三月火不然,山上但出云氣而草木生枝條。至四五月火然,草木葉落,如中國寒時?!彼^“四月生火”,正暗示導致火災的主要因素可能是雷電。而所謂“火不然,山上但出云氣而草木生枝條”,反映當時的人們已經掌握了利用林火之后地面得以廓清、土壤得到灰肥的條件進行作物栽培的知識和技術。

炎帝時代,可能是原始森林第一次受到大規(guī)模人為破壞的歷史階段。

推想在這一歷史階段,起初人們可能尚未成功掌握限定燒荒范圍的技術,又由于當時人們甚至沒有對火勢加以嚴格控制的意識,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燒荒過度的“火災”的頻繁發(fā)生,一些對于維持合理生態(tài)條件十分有益的林區(qū)于是往往無端地成為“委火炎風之野”(《淮南子·時則訓》)。

《淮南子·氾論》所謂“炎帝于火而死為灶”,可能具有某種象征意義。暗示在農耕技術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之后,原始“火種”的形式已經被跨越。同書《兵略訓》說,“炎帝為火災,故黃帝擒之”?;蛟S就是這一歷史過程的反映。而當時相應人類活動的生態(tài)史影響,或許體現(xiàn)為大面積原生林區(qū)的過度破壞已經有所遏止。

遠古先民對自然環(huán)境的感知能力以及與自然環(huán)境的親和關系,可能都是遠遠超乎現(xiàn)代人想象的。他們基于千萬年來與自然相處的種種經驗,初步形成了原始的生態(tài)保護意識。這種意識具有濃重的神秘主義色彩,似乎與我們今天所說的“科學”相距甚遠,但是其中卻體現(xiàn)出人類早期維護正常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某種朦朧的自覺,因而特別值得珍重。這種意識往往表現(xiàn)于民間禮俗之中,后來有人把其中部分內容記錄下來,于是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可以體現(xiàn)古人生態(tài)觀的寶貴文獻——“月令”。

 

原載于《學習時報》2002年10月21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