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雙山縣委、縣政府辦公室以雙辦發(fā) 〔2016〕 16號文件印發(fā)《關于脫貧攻堅各村第一書記任職的通知》?!巴鹾肓x任兩河鎮(zhèn)楓坪村第一書記。”夜闌人靜,王弘義想著即將走上新的工作崗位,面對新的工作環(huán)境,新的工作內(nèi)容,新的工作格局,感到很茫然,想著想著,就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xiāng)……
王弘義似乎心情很亢奮,他望著一輪皓月跳動著離開東山,天地沉浸在一片清輝中。西山的古寺,后山的樺樹林,門前的小丘,在這月光中像一幅遠山的水墨畫,勾勒出了清晰的輪廓。他站在一株形似傘狀,古老的五葉楓樹下,看著流動中閃著波光叮咚作響的小溪出神。情不自抑嗅著春的氣息,漫步在崎嶇的羊腸小道上。拐過幾道彎,他好像感到路越來越窄,覺得有些奇怪,無所適從。抬頭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翁正在綠瑩瑩的水潭邊垂釣。王弘義上前恭敬地問:“請問老者,這是什么地方?”
老者看也沒看他一眼,瞇著眼睛回道:“有道者為道,無道者為境?!?/p>
王弘義不解地語不由衷地問:“何為道?”
老者仍然目空一切地說:“視而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先天地生、惚兮恍兮、寂兮寥兮、不可名狀。”王弘義似懂非懂,懵懂地想:有人說“道”是宇宙的最高法則,有人說“道”是天地的自然規(guī)律,有人說“道”是處事的基本規(guī)則。管子說“虛無無形謂之道,化育萬物謂之德”?!暗馈眲?chuàng)生了萬物,“萬物”創(chuàng)生以后,要守住“道”的精神,依“道”而行,應該順其自然?!罢龔蜑槠妫茝蜑檠薄暗溬飧V?,福兮禍之所伏”,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對立,對立面可以轉(zhuǎn)化。老子認為,“道”具有“有”和“無”兩種性質(zhì),一個杯子,因為中間是空的,才能產(chǎn)生盛物的作用;一間房子,也是因為它的“無”,才能產(chǎn)生居住的作用?!坝小敝阅芙o人便利,全依賴“無”發(fā)揮它的作用。僅有“有”,是發(fā)揮不了大的作用,唯有“有”與“無”配合才能產(chǎn)生大用。他似乎記得,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zhì)。望著重疊起伏的山谷,王弘義悵然地問老者:“請問老者,前邊的路咋走?”
老者若無所視地指著前方回答:“路無長短,都要靠腳步去丈量;道雖多,正道只有一條。眾望所歸,天下一統(tǒng)。沿著大路徑直往前走吧。”王弘義忽然覺得前邊山也低了,路也寬了,滿心喜悅昂首闊步地向前走去……